1. 首页 > 娱乐生活

宝相寺

介绍:

宝相寺

宝相寺又名石宝寺,位于佛顶山险峻的悬崖上,被称为“云南的悬空寺”。起先这是一座道观,后来佛教兴盛,除玉皇阁,大多庙宇均祭佛像,便成为一个佛道合流的场所。

这里的风景无须过多描绘,只需点出宝相八景,便可见一斑,所谓宝相八景即为:密林藏寺、石桥古坊、鸟鸣幽谷、耸岩含阁、飞瀑垂帘、夕照宝崖、古木悬藤、红叶似花。

在宝相寺景区,最富魅力的人文景观便是以这里为中心每年秋季举行的石宝山歌会。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会期从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届时,剑川、洱源、大理、丽江、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此,清净的山野成了白族欢歌的海洋。

云南宝相寺与石钟寺石窟,同在石宝山上,相距约6公里。它是石宝山又一诱人的去处。由剑川出发,向西南行约22公里,在明涧哨下车登山,约一公里半,见绿树丛中,寺庙隐约,这是海云居。滇著名高僧大错和尚曾有“白云千万缕,一片即为居”的诗句。这大概是“海云居”寺名的来由。该寺格局较小,但剑湖远环,岗峦起伏,丽江玉龙雪山遥遥在望,四山苍翠。寺门有康熙时新安黄元培题联云:剑海开明镜,雪山列画屏。额日:雪岭在望。联语虽短,却如实地概括了当地的景观特色。

门的左侧,有石宝山的高僧寂定、普联和尚基,葫芦塔形,造型精美,保存完好。从墓侧入山,渐行渐深,愈深景观愈好。至一山青口,有石坊矗立,为宝顶寺(又名慈云寺)山门。额日:“路接慈云”。这座山的岩石一层层,一叠叠。路旁清泉淙淙,大树伸技遮阳,群鸟调嫩,不绝于耳。沿山青行约3公里,至宝相寺山门,也是一石坊,额目:“名山仙境”。进坊,过小石桥,入丛林,上陡坡,在林荫中攀援而上,行约数百米,便见危崖耸峙,峨崖层叠,高数百米,岩舌长伸,崖层间嵌有建筑精巧、五色彩绘的殿阁,这便是宝相寺。

因建筑奇险,被誉为“云南的悬空寺”。为明正统年间鹤庆土知府高伦所建,初为道观,后来佛教兴盛,除玉皇阁外,大多庙宇均祀佛像,成为一个佛道合流的场所。寺建在佛顶山高耸险峻的悬崖上,盘岩层叠,云回雾拥,层层建楼,令人目眩心骇。

宝相寺坐西朝东,由箐底入石坊后,沿山凹的石阶登山,进山门而至天王殿、大雄宝殿均层层升高,弥勒殿与玉皇阁则凌空建造在深凹的崖窟内,凿石抬梁,有欲附不附之险,需从左右攀岩扶壁方能到达,从天梯上九十九级可登金顶,有石塔、“石宝灵泉”及金顶寺,登高览胜,趣味无穷。每年秋季的石宝山歌会在这里举行,届时,清静的山野成了白族欢歌的海洋。宝相寺以它的奇峰、典阁、泉瀑、歌会等编织成一幅动人的民族画卷。

据《重建石宝山祝延寺碑记》载:因寺周“灵泉结乳,怪石磊磊,作仙佛相,鸟兽相,钟鼓琳琅相,种种天成”,改名为宝相。雍正乙卯(1735年)江西人高为阜曾为该寺作一联:飞岩万状俯层台,觑灵秀幽奇,谁云宇内无西竺;峭壁千寻攒叠阁,睹郁葱光怪,始信人间有洞天。额为“何处得来”。现在的寺庙是50年代开始陆续建造的。除大殿外,岩窟中还有殿阁七所,它人与岩窟结为一体,蔚为壮观。由于宝相寺风光独特险奇,每当农闲季节,当地群众成群结队,邀朋呼友,上山游玩,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要在子孙们的搀扶下,看看它秀丽的容貌。每年秋季的石宝山歌会在这里举行,届时,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到这附近弹琴对歌,倾吐心曲,饱览名胜,清净的山野便成了白族欢歌的海洋。那浓荫覆盖的辽阔山野,也成为青年们的“佛地洞天”了。宝相寺以其奇峰、典阁、泉瀑、歌会编织成一幅民族画卷。太子灵踪塔:建于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2年建成,距今891年。宝塔为八角砖塔,底层呈莲花状,整体宏伟壮观,巍峨挺拔,充分体现了宋代建筑风格,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云南宝相寺的景观很有特点。它以寺附崖窟,高峻险奇,令人难以忘怀。山腹的大殿依崖而建,每天雨天,山水四漫,飞瀑直下,直落寺前天井。如遇晴天,则蓝天白云石势惊天。崖上布满题刻诗章:“南州灵岩”、“眼中有宝”、“佛都”、“片云何处”、“非人间”等等。从第二层盘旋而上,至第三层,无房,仅有石洞,山水滴喀,汇为小池。第四层,有阁内塑像,阁前有石香炉,有矮栏,凭栏下视,老立虚空。从这里至上边一层,虽仅有五六十米,却都是陡险的猿径鸟道,基本上是缘岩凿石为旺,斗折蛇行。

为了便于攀登,有人在最需要攀附的地方凿了一个个小石窝,让游人好抠住它用力往上攀。游者多,长久磨,小石窝多已光滑。往上攀完石壁,再过一段线岩壁凿成的横路,须提心吊胆,侧身扶岩往前移,才到较宽的地方。这里有一小阁,内塑观音。临阁俯视,深渊冥冥,令人头晕目眩,不敢轻越半步;右上方危崖顶上,还有一座石塔,但已无路可上,只能到此止步。整堵岩石,层层叠叠,号称四台,虽有夸张,但层数的确很多。建有殿阁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险绝幽奥的宝相寺,始建于元代。原名“祝延”,与鸡足山的“祝圣”寺同为伯仲。

宝相寺又名石宝寺,因建筑奇险,被誉为“云南的悬空寺”。为明正统年间鹤庆土知府高伦所建,初为道观,后来佛教兴盛,除玉皇阁外,大多庙宇均祀佛像,成为一个佛道合流的场所。寺建在佛顶山高耸险峻的悬崖上,盘岩层叠,云回雾拥,层层建楼,令人目眩心骇。

宝相寺坐西朝东,由箐底入石坊后,沿山凹的石阶登山,进山门而至天王殿、大雄宝殿均层层升高,弥勒殿与玉皇阁则凌空建造在深凹的崖窟内,凿石抬梁,有欲附不附之险,需从左右攀岩扶壁方能到达,从天梯上九十九级可登金顶,有石塔、“石宝灵泉”及金顶寺,登高览胜,趣味无穷。每年秋季的石宝山歌会在这里举行,届时,清静的山野成了白族欢歌的海洋。宝相寺以它的奇峰、典阁、泉瀑、歌会等编织成一幅动人的民族画卷。徐霞客在其游记中称赞道:“惟仰见其上,盘崖层叠,云回嶂拥,如芙蓉十二楼,令人目眩心骇。”

寺有八景:密林藏寺、古桥石坊、鸟鸣幽谷、巉崖含阁、飞瀑垂帘、夕照宝崖、石宝灵泉、红叶似花。

山顶建有金顶寺,从箐脚到金顶寺,要攀数以千级的石台阶。

在金顶寺可观览剑海远景和宝相寺近景,使人心旷神怡。

前人在金顶寺留一联,助人游兴。联云:“蹑足登山上金鼎,剑海溪江奔眼底;翘首临岩瞻宝相,琼宫玉殿放毫光。”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城西石宝山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已包含在石宝山门票内

大相国寺,隐藏在闹市中的古寺宝刹

大相国寺就位于开封最热闹的鼓楼商业区,它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大相国寺的名字,都是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在大相国寺倒拔垂杨柳,收服了菜园的一帮泼皮无赖。其实大相国寺早在战国时期就是魏国公子信陵君的住宅,后来在北齐天宝六年(公元555年)建寺,称为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长安元年(701年),僧人慧云来汴,托辞此处有灵气,即募化款项,购地建寺。动工时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牌子,故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遂钦锡建国寺更名为"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寺庙在北宋时期达到了鼎盛,殿宇的瑰丽之宏大有着“金碧辉煌,云霞失容”的美誉。就连当朝的皇帝也经常来这里祈祷,大相国寺也称为“皇家寺院”,后来寺庙屡经沧桑,几经兴废。

一般的佛教寺院,都会选择清静的地方建寺,可是大相国寺却设在了开封最热闹的市中心,周围就是开封最热闹的鼓楼商业区,甚是特别。其实,大相国寺在历代历朝都是佛事传播的集中地又是社会文化,经济活动的汇聚区,被称为“瓦市”。宋人在《燕翼贻谋录》就有这样的描述:“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东京梦华录》里更是详细地描述了“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的盛况,凡是市面上流通的服饰、文具、药物、日常生活用品等等,几乎都可以买到,而且,有许多东西甚至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其魅力可见一斑。

开封,曾经承载着中华文明最灿烂的一段历史,北宋时期开封的辉煌,当时世界上没有第二座城市可以与之比肩,千年过后,很多建筑已经了无踪影,只得让人感叹到对逝去繁华的追忆。在历史上虽然大相国寺屡遭沧桑,几经兴废。但是如今的千年名刹大相国寺作为一座弘扬佛教文化的胜地,不仅以它古往今来的盛名,为人们所向往,它更是中外交流的缩影,国泰民安的象征。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自由路西段,这里原本是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齐天宝六年(555年)始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景云二年(711年)重建。次年,唐睿宗为纪念他以相王身份入继皇位,乘改年号为延和元年之际,赐以今名,并御书“大相国寺”匾额。明末毁于黄河水淹,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再重建。

在宋朝时期很多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都曾经在这“闹市”中流连忘返过。大文豪黄庭坚就曾在这里买到过史学家宋祁的《唐史稿》手稿。在开封居住的女词人李清照一有空闲就拉丈夫赵明诚到大相国寺去逛街。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回顾了她在汴京与赵明诚结婚后的一段快乐生活:“予以建中辛巳归赵氏,时丞相作吏部侍郎,家素贫俭,德甫(明诚字德甫)在太学,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后二年。从宦,便有穷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传写未见书,买名人书画,古奇器。”

一进入大相国寺就能看到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铜像,在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在大相国寺里大显身手,倒拔垂杨柳,收服了菜园里面的众泼皮。林冲的老婆张氏也是在大相国寺的庙会上被花花太岁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后就使诈陷害了林冲,直到彻底把林冲逼上梁山。

在节日中游客可以在大相国寺的门口和寺庙中看到僧人们的吹奏表演。“相国霜钟”曾经是汴梁八景之一,当时每到日交四更的时候,钟声即鸣,人们听到钟声便会上朝,入市。无论是风霜雨雪从不会间断。

在中国的佛教史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重的建筑,那就要属位于开封的大相国寺了。佛教的生命力,来自于民众的信仰和奉行。大相国寺原本是战国时期信陵君的故宅,在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建寺,一代枭雄高洋登基后驾游汴州,凭吊信陵君的故迹,深感公子高义,并诏敕在魏信陵公子的故宅上建“建国寺”以示纪念。随后,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在《大相国寺碑》中记载“建国寺”更名为大相国寺的原因:传说唐睿宗李旦曾在梦中遇到了金身弥勒,因而,由“相王”而登基做了皇帝,故“改故建国寺为大相国寺”以纪之。从此,大相国寺之名沿用至今。它在北宋时期达到了鼎盛,当时的大相国寺占地达到了五百余亩,辖六十禅、律院,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佛教活动中心,弘扬佛法,就是大相国寺的宗旨,民众依循着佛陀的教诲,深入民间来契机说法。许多传统文化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消失,而佛教的传统文化则依存于寺庙的发展会被保存下来。这也说明了寺院的存在,发挥了保存文化的功能。

当时北宋的皇帝经常到这里祈祷,恭谢,称赞其“大相国寺天下雄”。所以这里又被称为我国第一座“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地位如日中天,可谓是名人荟萃,盛极一时。唐睿宗、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徽宗、明显宗、清高宗等都曾先后为寺院题额;吴道子、石抱玉、车政道、李邕、王温、杨惠之等或留下壁画、或留下塑像、或留下碑刻;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梅尧臣、赵明诚、黄庭坚等人所写有关此寺的作品,都成为传世之作;赵普、寇准、狄青等名相、名臣,均在此留下足迹。新科进士题名刻石于相国寺为北宋惯例,寺院著名的和尚都获得过皇帝赐封号的荣誉。每逢海外僧侣来华,皇帝都会诏令在大相国寺接待,四方使节抵达汴梁,也必定会入寺观光学习,日本佛教界出于对大相国寺的钦慕,在京都也设立了相国寺,并承中土的佛教之风。

其实,不光是《水浒传》中多次提到大相国寺,在《西游记》中也提到了大相国寺建寺的故事:一次,唐太宗去阴曹地府观光考察时,借得开封府一个名叫相良的人在阴间存放的金银,才得以生还。返回人间后,唐太宗去找相良还钱,但这个贩卖乌盆瓦器相良却说什么也不肯收这笔钱,唐太宗怕自己失了诚信,只好用这金银在开封建了座寺庙,也就是今天的大相国寺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就是由此拉开了序幕。这个传说也给大相国寺增加了几分神话的色彩。

其气宇非凡的大相国寺,更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 大相国寺至北宋时期达到空前的鼎盛,辖64禅、律院,占地540亩,因受帝王崇奉,地位如日中天,是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

在寺中挂着很多人们祈福保佑平安、如意的红丝带。

青石栏杆上,雕刻着几十头活灵活现的小狮子,令人喜爱。

《水浒传》里提到的生辰纲,其中有来自太湖的太湖石,以瘦、透、皱、秀面享盛名,大相国寺里至今仍遗存这一尊这样的遗物。

在明代以前,寺内还藏有大量稀世之宝,如唐画圣吴道子、塑圣杨惠之和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手迹等,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艺术宝库。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相国寺是清代的建筑,清朝重建的大相国寺规模远逊于唐宋,其格局基本保存至今,即在一条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建有碑楼、二殿(天王殿)、正殿(大雄宝殿)、八宝琉璃殿、藏经殿。寺前院东侧还建有钟楼。钟楼内的巨钟高约4米,重逾万斤,铸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寺庙中精美的塑像。

“罗汉殿”俗称"八角琉璃殿",它结构奇特,系八角回廊式建筑,别具一格,世所罕见。殿内回廊中有大型群像"释迦牟尼讲经会",五百罗汉姿态各异,造型生动,他们或在山林之中,或在小桥流水间,或坐或卧,或仰头,或俯首,形态逼真,情趣无限,堪称艺术杰作。

罗汉殿中间,有一木结构八角亭高高耸立,内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木雕像,高6.6米,是在乾隆年间,由艺术巨匠用一株白果树耗时58年雕刻而成,每面有6只大手,200余只小手,手心有一只慧眼,总共1048只,故名千手千眼佛。这尊千手千眼四面观音像也是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

“藏经楼”位于整个寺院的后半部,这是一座两层楼阁的建筑,雕梁画拣,富丽堂皇、高大雄伟,气势不凡。现在该楼为开封书画院的活动场所,楼上楼下布满了各种风格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供游人观赏选购。

藏经楼屋檐上有罕见的武士塑像,其垂脊挑角处皆饰以琉璃狮,而且下悬铃锋,风吹铃响,如奏编钟,十分悦耳动听。

小贴士:

1. 交通:在开封市区乘坐4、5、9、16、19路公交车,在“相国寺”站下车即到,由于开封旅游景点多集中在市区,景点相距较近,搭乘人力三轮车,也是十分便利富有情趣的旅游交通工具。

2. 周边景点:延庆观、鼓楼、书店街、山陕甘会馆、年画博物馆等。

落榜进士: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也许有一天会和你擦肩而过。

【微信:wudan365】【微信公众号:lvxing36524】【微博:@落榜进士】

开封大相国寺,大宋第一皇家寺院,围观镇寺之宝千手千眼观音像!

大相国寺天下雄

天梯缥缈凌虚空

开封,自古帝王都。其在宋朝时,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 图为开封街景

这次的开封之旅,临时起意,较为匆忙。故而只选择了大相国寺和清明上河园游玩。今天我们聊的是大相国寺,如果对古迹不是有特殊喜好,又或者佛教徒的话,建议来开封可以忽略此处景点。

皇家寺院

几经沧桑

KAIFENG

▲ 图为大相国寺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 图为大相国寺

▲ 图为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闹市之中,始建于公元555年,原是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的旧址,原名“建国寺”。唐朝时,有僧人来汴,见此地甚有灵气,于是在此建寺,并供奉了一尊丈八尺高的弥勒佛。而后,唐睿宗梦见相国寺内的弥勒像,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基,于是便御笔亲题“大相国寺”匾额,将其改名为大相国寺。

▲ 图为大相国寺

至此之后,大相国寺声名显赫,成为当时最大的佛教中心,亦是中国十大佛教古刹之一。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柳的故事,亦发生在此处。

▲ 图为大相国寺

▲ 图为大相国寺

唐宋时,大相国寺名僧云集,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特别是自宋朝始,经数位皇帝大兴土木,增扩寺院,成为了中原佛教圣地。在其鼎盛之时,共有64个禅院,每个禅院均设有住持,僧众多达万人。

▲ 图为大相国寺

除此之外,大相国寺不仅是全京师最大的寺院,管理着全国的寺院,其寺内的住持均由皇帝亲自敕封。而皇家的巡幸、祈福和进士题名等重大活动都在寺内举行,因此大相国寺又号称皇家寺院。

▲ 图为大相国寺

随着宋朝的覆灭,大相国寺也慢慢走向衰败。在明末之时,开封遭遇黄河水灾,水淹开封,相国寺内惨遭破坏。据《重修相国寺碑记》所述:镟题碧镟,鳞次翼舒者俱化为黄沙白草。清道光年间,黄河再度决口,大相国寺再次遭到严重性的破坏。

▲ 图为大相国寺八角琉璃殿

▲ 图为大相国寺天王殿

现在的大相国寺是清顺治、乾隆、康熙三位皇帝,在保持其原有格局之上先后进行重建,但在规模上已经远逊于唐宋时期。

古刹名寺

云霞失容

KAIFENG

▲ 图为大相国寺八角琉璃殿

大相国寺山门高耸,红墙碧瓦,寺内殿宇瑰丽庄严,经阁巍峨,素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寺内建筑殿脊处多饰有琉璃狮和吊角风铃,风吹铃动,甚为悦耳。

▲ 图为大相国寺八角琉璃殿

▲ 图为大相国寺

著名书法家李邕曾在其撰文的《大相国寺碑》中这样写道:“棋布黄金,图拟碧络,云廓八景,雨散四花,国土威神,塔庙崇丽,此其极也”。现在的大相国寺已经破败,但依稀可见大相国寺昔日的绚丽之处。

▲ 图为大相国寺

▲ 图为大相国寺放生池

大相国寺内现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八宝琉璃殿等。其中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镇寺之宝--八宝琉璃殿。所以我们主要要聊的便是八宝琉璃殿。

■ 八角琉璃殿

▲ 图为大相国寺八角琉璃殿

八角琉璃殿位于整个寺庙的中心之处,又称罗汉殿,乃清乾隆年间所建。八角琉璃殿顶盖琉璃瓦,角悬迎风铃,造型雅致。

▲ 图为大相国寺八角琉璃殿

虽然如今殿外已经被风雨岁月侵蚀的严重,但还可以依稀可见其雕梁画栋,精美的彩绘图案。整个建筑呈八角回廊式,独具一格,在国内的佛寺中独一无二。

▲ 图为大相国寺八角琉璃殿

▲ 图为大相国寺八角琉璃殿

八角琉璃殿共分内外两部分,殿外环绕游廊,游廊内置有贴金菩萨、罗汉、佛像等共计140尊。殿内则是一八角形天井院,院内林立八角观音阁。八角观音阁矗立于八角形的台基之上,顶部则为藏式塔刹。

▲ 图为大相国寺八角琉璃殿

八角观音阁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像,据说是一位民间匠人耗时58年,用一整棵银杏雕刻而成。

观音像高约七米,庄严法相。观音像造型精美,为四面站立雕像,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均有六只大手,最高的双手则高举释迦佛,在观音像肋间成扇形伸出众手,每只手的手心之上均有一只慧眼,共计1048只手眼。

千手千眼观音像,简称千手观音。一般寺院之内的千手观音像并非实际意义上的千手千眼,而是二手合十,左右各二十只手,每一只手救度二十五界,在佛法中代表了二十五种众生,故总称千手;在其每只手之上均有一眼,故称为千眼。

▲ 图为大相国寺八角琉璃殿

▲ 图为大相国寺八角琉璃殿

据说,整个大相国寺位处开封中心,而八角琉璃殿则位于大相国寺的中心,而千手千眼观音像则是八角琉璃殿所供奉的。自明末,开封经历天灾战乱等原因,大相国寺也几近破败,而八角琉璃殿却依然屹立。

■ 钟鼓楼

▲ 图为大相国寺钟鼓楼

除此之外,大相国寺入门之始,便是钟鼓楼。钟鼓楼均是歇山琉璃瓦顶,气势宏伟,雕梁画栋。东面钟楼,西面则为鼓楼。

钟楼内有一铜钟,乃是清乾隆年间的古物。铜钟重达5吨,钟上刻有“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十六字。每当秋冬霜季,叩击铜楼,钟声清洌,响彻全城,是为汴京八景之一“相国霜钟”。

■ 大雄宝殿

▲ 图为大相国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相国寺的正殿,因其气势恢宏,被称为“中原第一殿”。宝殿前置有一座铁质的万年宝鼎,在宝鼎两侧各有一座九层佛塔。

▲ 图为大相国寺大雄宝殿

▲ 图为大相国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双檐歇山顶建筑,重檐高立。顶部覆盖以黄绿琉璃瓦,月台以白石做栏,栏杆上则刻有形态各异的镂刻狮子。殿门楣题“大雄宝殿”四字,殿内供奉的是三世佛,分别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

■ 藏经阁

▲ 图为大相国寺藏经阁

藏经阁位于八宝琉璃殿之后,其建筑高大雄伟,鳞次栉比。殿脊挑角处饰有琉璃狮,檐角之下则吊有风铃,轻风微拂,颇具禅意。

▲ 图为大相国寺藏经阁

藏经阁建筑依明代制度,其匾额上“藏经楼”这三个篆书,用笔苍劲有力,是为清书法大师孙星衍所书。匾额四周刻有祥云图案,繁复精美,颇显年代。

▲ 图为大相国寺藏经阁

▲ 图为大相国寺藏经阁

藏经阁在明朝时还藏有珍宝孤本,如画圣吴道子、文豪苏轼、杨惠之等的手迹。但其后因为黄河水淹开封致使墨宝被损,现如今阁楼内还珍藏《乾隆大藏经》一部。

▲ 图为大相国寺藏经阁

在其身侧设有一座大师堂,纪念日本真言宗祖师空海禅师,其在唐朝时来华求学佛法,曾寄居大相国寺。

写在最后

大相国寺现如今整体的规模并不是很大,如果来开封旅游,并不是佛教徒或者对古建十分爱好的话,建议可以忽略此处景点。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花菜阿良,世界那么大,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版权声明:图文版权为原作者原创,请勿商用,如有发现,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在作者许可后转载并完整标注作者和文章来源。若有来源信息标注错误或侵权,请留言联系小编。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及时更正、删除。

大相国寺有“三宝” 你知道吗

在古都开封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寺——大相国寺。该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千余年来历经几次扩建、重修,现由南向北依次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和藏经楼等殿宇。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但是,最精华的还不是这些气势恢宏的建筑,而是寺里极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三宝”。这“三宝”你知道吗?

其一宝,是寺内的千手千眼观音雕塑。寺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八角琉璃殿,原因是殿的中心亭内有一尊举世无双的千手千眼观音雕像。这是一尊四面完全相同的雕塑,也是一尊名副其实的千手千眼观音。其面色安详,眼透灵光,浑身上下金光闪闪,充满幽雅静谧的神秘美感。无论站在哪个方位,都能清楚地看到她那端庄秀丽的面容。那从肩头上斜逸而出四组小手掌排列成翅膀,每个小手的掌心里都有一只晶莹发亮的眼睛,精美至极。她建成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是由艺术家们用一整棵巨大的白果树木,历经58年整体雕刻而成。该像高7米,重200公斤,周身贴金,雕工精细,壮丽庄严。其独特的造型风格堪称雕塑艺术的极品,也是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

其二宝,是大相国寺的梵乐。梵乐又称梵呗或佛乐。大相国寺的梵乐是历史悠久的宗教音乐,最早记录大相国寺梵乐的是宋朝梅尧臣的《宛陵集》。“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院吴道子画、杨惠之塑像、又乐僧鼓琴,闽僧写真,予解其诧。”吴道子和杨惠之都是唐代著名艺术家,他们曾在大相国寺作壁画、塑像,描绘寺僧演奏情景。

《东京梦华录》卷六详细记载了农历正月十六名流骚客夜游大相国寺、赏梵乐的情景。大相国寺梵乐之标准、庄重和典范,被诸多历史文献誉为“华夏正音”,曾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社稷礼仪之乐的典雅、端庄、高贵及尊严。此外,其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大量吸收了民间音乐的精髓,云蒸霞蔚,集其大成,成为中原传统音乐的最典型代表,可谓声誉卓著、光耀史册。

大相国寺梵乐表演现在所使用的乐谱是《大相国寺佛乐手抄秘谱》(以下简称《秘谱》)。这套《秘谱》三卷本是2007年6月6日由河南省艺术研究院无偿回赠给大相国寺的,是河南省戏剧工作室(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的前身)1954年从民间音乐爱好者手中征集到的,之后一直作为资料保存了40年,1994年在一次大型音乐集成活动中重见天日。

为使大相国寺历史上极负盛名且已近失传的佛乐再度重现,大相国寺积极挖掘整理及排练传统音乐,并先后聘请多位著名音乐学院专家教授来寺指导,还派乐僧到高等音乐学院进修。现在,他们已能熟练展示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大相国寺梵乐表演。金秋时节,秋菊怒放,浑厚铿锵的相国霜钟和着抑扬顿挫的梵乐,声声入耳、余音绕梁,扣人心弦、远播八方。

其三宝,是寺内保存的艮岳遗石。笔者把它分开讲更好明白,先说什么是艮岳。艮岳就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大型宫苑名称,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兴工,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竣工,初名万岁山,因建在皇宫的东北隅八卦“艮”的方位,后又改名艮岳、寿山,或连称寿山艮岳。还因正门上有一匾额书“华阳”二字,因此也称华阳宫。

徽宗皇帝喜欢奇石是世人皆知的,建艮岳从全国各地选送到东京的大量奇石,其中大部分都是太湖石和灵璧石(史称“四大名石”,另两种是英石和昆石)。说到这里,艮岳遗石的概念就明白了,那就是后来艮岳被毁后,园中遗留至今的奇石,称艮岳遗石。

这些石头可不一般。一、它属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四大名石”,资源近乎枯竭,珍贵稀有。二、它承载着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背后有着三天三夜讲不完的故事。三、它遭遇过战火和人为的破坏及黄河水患的淤埋,历经千年流传下来,实属不易,且十分稀少。四、它披着皇家的光环,四处闪耀着迷人的光辉,被众多赏石藏家追捧。五、它见证了开封兴于水而废于水,又一次次崛起的历史。六、它是开封最重要的赏石文化发祥地的实证,同时也是开封作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赏石人寻圣的基石。在赏石界有这样的说法:作为赏石人,如果不了解大宋赏石文化,就算不上完全的赏石人。

综上所述,艮岳遗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历经千年沧桑,得以流传至今,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也是幸运之石。能在开封大相国寺看到、触摸到大宋艮岳遗石,实属三生有幸。它不但是赏石界的圣物,更是大相国寺当之无愧的一宝。

图①大相国寺一景。

图②③均为大相国寺内的艮岳遗石。

【作者简介】 杜长河,企退工程师,现任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开封分会常务理事,从事北宋艮岳文化研究和艮岳遗石收藏30余年。

[责任编辑: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115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