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步云遗址

步云遗址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花园村花园社区,原貌大致呈方形,占地面积约4700平方米。现遗址范围内土地被敬老院和塑料厂、帽服饰厂等占用,早期地形、地貌已无法辨认。据以往调查资料记载,遗址分布面积较广,东西约60米,南北30米,原文化层厚约40厘米,曾出土有孔石斧和一些陶片,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物,也曾出土过印纹陶器和石斧、石刀等春秋战国时期遗物。现由于环境破坏较严重,尚未找到明显文化层。该遗址具一定规模,延续时间长,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1981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步云遗址

十大抗蒙山城遗址!云阳磐石城上将新建宋蒙战争遗址群

作为重庆境内现存的十大主要抗蒙遗址——云阳磐石城今年将启动实施保护了。

记者从云阳县政府获悉,该县将新建宋蒙战争遗址群——磐石城保护项目,并列为大健康产业重点项目来实施。

磐石城

磐石城又名大石城、磨盘寨,位于云阳县新县城至高处,形如巨大磨盘故名。

此处地势险要,扼长江与澎溪河,军事地位极为重要。

南宋末年在此筑磐石城防御蒙古军队,与万州天生城、奉节白帝城等一起,成为扼守三峡的要冲,是川东峡江地带的重要抗元据点,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寨”。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重庆地理地图书店发布《重庆山城遗址地图(南宋)》,收录重庆境内现存的十大主要抗蒙遗址,云阳县磐石城就是十大主要抗蒙遗址之一。

磐石城

据了解,磐石城遗址占地面积约35000平方米,现存遗迹的数量和种类众多,包括城墙、寨门、题刻、祠堂、房址、炮台、暗堡、石墙等,以及残存的建筑构件。

磐石城外的周边区域还分布有石墙、水井、采石场等遗迹。

去年,重庆市文化遗传研究院工作人员开始对磐石城遗址遗迹分布密集区的各类代表性遗存进行发掘,不但发现了明清时期的遗址,还首次发现出土了汉至六朝及商周乃至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石器遗存。

清理房址、粮仓、墙基、炮台、水井、道路等各类遗迹19出,出土器物以瓷片为大宗,其他包括铜钱、瓦片、陶片等,瓷片中又以青花瓷为主。

其中,汉至六朝遗存中出土的有少量瓷器残片;而商周遗存数量较多的有夹砂黄褐陶、夹砂红褐陶、灰质泥陶等,可辨器型有花边口沿罐、平底罐、网坠、纺轮;还出土有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器型有斧、砍砸器等。

根据出土器物和遗迹判断,结合文献、口述等资料,磐石城现存文化遗存的年代以明清至民国时期为主。

由此可将磐石城的历史追溯到商周时期,极大地丰富了磐石城的文化内涵。

新石器时代人类史前文明一般多在长江沿岸平原地区发现,而这次在磐石城这种高山地区发现人类史前文明遗迹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生存有着非常高的价值。

这也是云阳县地下遗迹中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记者 徐志全

编辑 王泺

寻找云南大理南诏古国遗迹--巍山龙于图山城遗址,天摩牙寺和蒙舍城遗址

【广提子原创】,始发于“广提子”微信公众号2021年4月1号

第三次来巍山,专门为参访重要的南诏遗迹龙于图山城遗址,天摩牙寺,和蒙舍城。从下关驾车经215国道进入巍山坝子,转入030和032乡道,路况很好。举目四望,阡陌纵横,村舍密布,绿树成荫,不愧为细奴逻的龙兴之地。进入龙于图山后,则为土石道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弯道极多,驾驶要非常小心。不过仅数公里后即可到达天摩牙寺。

【龙于图山远景】

龙于图山为巍山坝子西面大黑山向东突兀而出的一道西东向横丫字形山梁,古城遗址位于庙街镇龙于村,高于地面200余米,西靠大黑山,东边可以俯视巍山坝子,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具有震慑整个巍山地区的战略重要性。

【龙于图山城遗迹分布】

据云南省文物考古所报告,龙于图山城遗址可分火把山、大平地、石场岭岗三片区域。火把山东端为观景或瞭望区,大平地为城址区,石场岭岗为寺庙区。城址东、北、西三面城墙,城墙因沿山顶平地边缘夯筑,呈倒U 字形。北城墙长约85米,东城墙约380米,西城墙约460米,三面城墙总长约925米,城址面积约48500平方米。

【龙于图山】

天摩牙寺守门人是个热心人,他曾带领大理地区艺术专业大学生和省文物单位来访人员前往龙于图山城遗址碑参观。经过简单交谈,他自愿带我前往遗址碑。让我喜出望外。我们穿过天摩牙寺到寺后公路,走数百米即进入遗址范围。

【龙于图山城遗址界碑】

唐贞观初年,细奴逻与其父蒙舍龙躬耕于巍宝山山麓前新村。为了争夺土地、牧场、水源、牛羊等资源,父子带领部族与周边部落进行残酷的战争,建立了以蒙氏名字命名的部落联盟“蒙舍诏”,属地包括今巍山南部、南涧大部和弥渡西部等地。唐贞观二十三年(649 年),细奴逻在龙于图山建立南诏第一座都城。龙于图山城使细奴逻成功地抵御了紧邻“蒙嶲诏”的进犯,巩固了蒙舍诏政权。

【龙于图山城遗址碑】

我与守门人从寺后公路向山上爬,很快进入遗址区。在缓坡的树林中行走,杂草丛生,多条小道隐约可见,我们在树丛中四处寻找,守门人似乎也有点晕菜,所幸不久找到龙于图山城遗址碑。如果自己单独前往,极易迷失方向。

【龙于图山城遗址碑碑阴说明】

据考古报告,城址中部有面积约60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基台。曾挖掘出瓦当,字瓦,滴水,莲花纹砖,柱础等,莲花纹瓦当与唐长安兴庆宫遗址出土瓦当相似。但在茂密的树林中,却很难清楚辨识三层建筑基台。不过,这里应是南诏宫殿区无疑。2006 年5 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平地:著名的松明楼所在地】

守门人告我此处山顶平地即是“大平地”。据资料,这个台地东西长270米,南北宽95米。听守门人说这就是著名的“松明楼”所在地,我倍感兴奋。当时洱海地区有六个大的乌蛮部落称为“六诏”,蒙舍诏最为强大,地理位置在最南边,故称为“南诏”。民间传说,南诏第四代王皮逻阁在此地建“松明楼”,邀请其它五诏诏主前来祭祖,酒宴后,五诏诏主醉卧于松明楼中,被皮逻阁纵火烧死。南诏得以顺利消灭五诏,统一了大理地区。

【大平地】

南诏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迁都大理太和城,龙于图山城作为南诏第一都城约90年时间。此后,龙于图山城继续作为南诏国的副都,第四代诏王皮逻阁的儿子阁罗凤和孙子凤伽异先后以副王身份镇守龙于图山城。南诏灭亡时,龙于图山城被弃。

【考古队在勘察龙于图山城遗址】

1990年4月, 在龙于图山城石场岭岗发现大批残断石造像。1991年和92年,云南省博物馆,巍山县文物管理所先后对龙于图山城南诏寺庙遗址进行发掘,清理了龙于图山寺塔基,共得佛像,观音,天王,力士,罗汉像和残躯,有印模文字的字瓦,如“君保”,“恕庆造”,“宽顺”,“官造”等,莲花纹瓦当,方砖, 滴水,柱础等珍贵文物300余件。这是继1978 年维修大理崇圣寺塔三塔发现680 多件佛教文物以来的又一次的重大发现。

【滴水,瓦当和柱础】

【古城建筑遗迹】

***

【巍山县南诏博物馆】

龙于图山城南诏寺庙遗址挖掘发现佛教的文物在巍山县城南诏博物馆有相当集中的展示,在大理州博物馆和云南省博无法见到,是南诏古国寻踪者必访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南诏国历史的系统介绍。这批佛教造像具有初唐佛教造像风格,和四川特有的背屏式造像形式。造像风格应从四川传入大理地区。

龙于图山城南诏寺庙历史较为悠久。我在前面章节提到的《南诏图传 文字传》,其中观音 “第四化” 故事提示,在南诏第二代诏王兴宗王蒙逻盛时( 公元674一712年),龙于图山城已有王宫佛教内道场。龙于图山城石场岭岗发现大批石雕像的位置, 可能就是南诏做法事的内道场。不过这批佛教造像究竟是制作于南诏初期还是南诏晚期似乎也不易确定。

*****

【是否南诏后裔墓葬群?】

从遗址碑走到大平地,要经过一个近百米长的隆起的土岗,有数十座古坟隐伏于树丛和茅草之中,倒塌的残墙,半弧形和长短条石,横七八竖,散乱一地,许多雕有狮子,麒麟,凤鸟,人物等纹饰。我想,此墓葬规格不高,但石刻颇为精致,墓葬地点接近城址中心,墓主应有较高身份,龙于图山城在权臣郑买嗣灭南诏国时即废弃,从时间和位置上看,是否为南诏国后裔的墓葬群?

【南诏后裔的墓葬石刻?】

*****

【天摩牙寺庙群远眺】

此寺初建于南诏时期,明代时,由巍山彝族左氏土司扩建,成为滇西的大寺之一。初期为佛教寺院,后成为佛、道、和彝族土主信仰三教合流的具有39座寺庙的庞大宗教建筑群。

【天摩牙寺大门】

天摩牙寺古名云隐寺,天姥崖,现在也称为西边大寺。元末明初,南诏后裔左氏土官确认龙于图山为其官家风水宝地,严禁伐木和垦荒。并修建土主庙,祭祀细奴逻和历代先祖。左氏土司传17代,历时500多年,龙于图山一直是世袭领地。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是天摩牙寺朝山庙会(也称为“春会”)。游人香客日达万人,是天摩牙寺一年中人气最旺盛的时光。

【天摩牙寺标志】

看完龙于图山城遗址,我们返回天摩牙寺。在天摩牙寺诸多寺庙中,我感兴趣的还是和南诏国有关系的寺庙:包括巡山殿,南诏土主庙,三公主庙和驸马殿等。此地南诏遗迹自古也吸引诸多名人到访,明清两代有状元杨升庵,滇中名士李元阳,大地理学家徐霞客,近现代有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政协副主席,社会学家费孝通,考古和历史专家马长寿,方国瑜等来此考察或慕名游览。虽然此时龙于图山城和天摩牙寺似乎就我一位访客,但有多位先贤引路,我心里并不觉孤单。

【巡山殿】

南诏王细奴罗死后,被道教奉为巡山神,也是彝族崇拜的土主。天摩牙寺大门处的巡山大殿是祭祀细奴逻和南诏历代先王的祖庙之一,应是明代左氏土司所建。殿前横匾题记:“治道大通”,两侧长联题咏,南诏一统六诏,彝汉各族同耕牧,偃武修文,永载史册。殿中戴高冠,大胡子,着官服,正襟危坐的主尊便是巡山神细奴逻,两侧一文一武,我猜定是辅佐细奴逻成就霸业的武将郭郡矣和文臣波罗旁。

【三公主殿和驸马殿(三公主殿左侧)】

三公主是白子国国主张乐进求的女儿,张乐进求看好细奴逻的本领和南诏的势力,同时因自己无儿子,将白子国禅让给细奴逻并嫁三公主于细奴逻,细奴逻继位,建“大蒙国”,称为“奇王”。三公主与细奴逻的联姻意味着乌蛮的南诏和白蛮的白子国势力的大联合,为南诏统一六诏,灭两爨,建立南诏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公主殿】

上面照片,三公主着白族服饰,双手合十。左右各有一白族少男少女胁持。下面照片,三公主化身为六臂天神,双脚踏莲花。每年农历二月十一到十三,大理白族群众成群结队来到巍山天摩牙寺接三公主回大理省亲。他们将带来的新装为三公主换上,将换下来的衣服带回大理。欢庆的群众集聚在三公主殿前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驸马殿主尊】

三公主殿左侧是驸马殿。驸马是指南诏王细奴逻。每次接三公主回大理,自然要拜细奴逻,征得三公主夫君同意,才能成行。但殿内主尊供奉的似乎是大理地区佛教大黑天神。黑脸,六臂,持日月,戟,鞭,铜铃,两武将作胁持,背后壁画有两条翻腾的黑色蛟龙。我猜想当地民众是将细奴逻作为大黑天神供奉。

【南诏土主庙】

跟随守门人很容易找到了天摩牙寺内的南诏土主庙。殿内南诏土主浓眉大眼,宽脸硕腮,着官服官帽,背后墙壁饰有黑色双龙。左右一文一武辅佐。上有横匾,题为:“南诏英雄”。我没有找到明确的寺庙建立时间信息,从服饰和殿内装饰看,估计为明清时期所建或重新修缮。

【殿前上方有南诏国相关彩绘故事】

守门人告诉我,他和母亲负责看守天摩牙寺大门,也同时负责守护巡山殿,南诏土主庙,三公主庙和驸马殿等五座寺庙,他们由寺庙的“堂主”任命。堂主多为巍山本地人,是寺庙建设和维护的出资人。天摩牙寺三十九座寺庙的情况基本一样。随后,我顺便简要参访了几座佛教,道教寺院,天摩牙寺规模很大,也不可能细致的拜祭。

*****

【蒙舍城东城北城墙】

巍山还有细奴罗于公元650年前后所筑的第二座王城,即蒙舍城。据说是专门为张乐进求而建的居所。拨开所谓“禅让”的历史迷雾,事实应是细奴逻以实力兼并了白子国。而国主张乐进求不得不离开白子国,被监护于南诏的蒙舍城。公元八世纪中叶蒙舍城作为软禁被南诏征服的其他民族头领及其宗族之用。如《蛮书》记载:“贞元十年,南诏攻施蛮城邑,虏其王寻罗并宗族置于蒙舍城,养给之。”

【蒙舍城遗址】

蒙舍城遗址位于巍山县庙街乡古城村东,距县城7公里。城址分为东西两城,各呈方形,东城与西城共用一道城墙。东城小,西城较大,城墙周长约840米,两城总面积约35600平方米。东城西墙,北城墙与西城墙保存较好,高出地表约2米,宽约6米。城墙外有人工城濠。从215国道开车过去并不远,可是除了在农田中少许隆起残墙,这座王城已消融于逝去的千年岁月之中。

【蒙舍城城壕】

蒙舍城曾作为唐朝中央政府设置的巍州、蒙舍州,阳瓜州治所住地。细奴逻后几代南诏王罗盛、盛罗皮、皮罗阁、阁罗凤、凤伽异等先后经营过此城。大理国段氏改为开南县,元代设蒙化州治,明初筑蒙化府城于今县城后,蒙舍城被废弃。以上几处遗址,我用一天时间,只是粗略的参访,谈不上细致的考查。如要从专业角度审视,还需更多时间和内行人指点。

【本集完】

寻访云南大理南诏古国遗迹--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和巍山古城

红色云浮 红色遗址展示②——云城篇

编者按

红色遗址凝固着党的革命历史,是党的革命重要历史见证,也是传承革命精神的有效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记录党的历史伟业、展现党的百年风华,生动鲜活记录历史上云浮共产党员的事迹、弘扬为民族谋解放的革命精神,营造举国共庆百年华诞、齐心协力开新局的浓厚氛围,云浮日报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红色云浮红色遗址展示》栏目,敬请读者垂注。

3月5日《云浮日报》专刊

中共粤中区临时特委办事处交通站遗址

中共粤中区临时特委办事处交通站遗址位于云城区河口街道河口圩大元市原宏兴豉油膏铺。

中共粤中区临时特委办事处交通站遗址正面(历史图片)

1945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恩平朗底战斗突出重围后,由谢立全、唐章、周天行等带领原司政的部分人员转到云浮都骑隐蔽活动,并在都骑建立中共粤中区临时特委办事处和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分指挥部(以下两机构合简称分指部)。为加强与江门、香港等地的联系,分指挥部在降源乡大元市设立交通站——宏兴豉油膏铺(简称宏兴)。开设宏兴的经费主要是:分指部拨款10万元法币,党员苏其德秘密筹集的4000斤稻谷,还有部分都骑乡党员的捐款。1945年10月,宏兴正式开张营业。云浮县党组织派出党员陈云当老板,陈三当师傅,黄金、陈钊、汤照当伙计。他们白天生产豉油膏,晚上接送情报。开业初期生意较好,但由于负责接待路经云浮县的部队人员食宿费用较大,宏兴濒于停业。战斗在宏兴的党员陈云、李保纯、陈钊、黄金等变卖家产,使宏兴继续营业。1946年6月,分指部人员已全部撤离了都骑乡。宏兴转为中共云浮县党组织的秘密交通站。1947年10月,云浮县的东、南区相继建立了交通站,接替宏兴的职能。1947年11月,宏兴豉油膏铺停止营业。

遗址建于1918年10月,长15米,宽4.5米,建筑占地面积67.5平方米,坐东向西,青砖瓦木结构。2012年7月拆建为民房。

云浮县党组织横排村交通情报站旧址

云浮县党组织横排村交通情报站旧址位于云城区云城街道土门村委横排村15号。

云浮县党组织横排村交通情报站近景

1946年下半年,中共云浮县特派员麦长龙派邓章在云城建立交通情报网。邓章认为,横排村距县城只有四五公里,既易于了解县城敌情,又可较好地保证情报人员的安全。于是,决定在横排村设立云浮县党组织交通情报站。不久,动员村民黄国、黄树芬、黄福荣、陈永桐等人成为交通情报员,负责接送情报等工作。此后,他们为党报送了很多有用的情报,使云浮县党组织及时掌握国民党反动派在县城的行动。

1948年下半年,叶永禄、李军等同志带领的飞行队在横排村设点。飞行队员与邓章发展的交通情报人员一起,在横排、云楼、分水坳、秧地坪、土门等村庄大力宣传党的主张和政策,并发动了一批青年参加游击队。1949年5月,叶永禄、李军组织土门、横排、云楼、河口初城的青壮年成立五保联团民兵组织,并在横排村召开成立大会。

1949年4月、5月、7月,国民党云浮县自卫队对驻在横排村的游击队分别进行了3次“围剿”。游击队得到横排村村民陈永桐、黄九、黄树芬、何二妹等的及早报讯和掩护,使敌人均扑空。

横排村群众大力支持飞行队在云楼、土门一带的活动。捐献游击队粮食约有1万斤。利用挑柴草去县城卖的机会,暗中收集敌情,并冒险为游击队运回在县城筹到的粮食。热情接待驻村和过往游击队员,无偿提供住宿。村民陈发开、陈发喜、黄福、黄树芬等人的家里接待游击队的同志较多,每月都有游击队在他们的家里住宿。

旧址建于1918年,长12.3米,宽8.2米,建筑面积101平方米,为泥砖瓦木结构,现整体结构保持完整,保存状况一般。

云浮县党组织围仔交通站旧址

云浮县党组织围仔交通站旧址包括张兴家和李广森家,分别位于云城区前锋镇围仔村委杨梅村12号和天岗村。

1948年1月,云浮人民自卫队德怀队指导员罗杰、叶永禄(该两人于1949年4月任中共云浮县工委委员),中共党员邓章等来到围仔辖区的杨梅村张兴家和天岗村的李广森家,教育动员他们参加游击队,并在两人家建立交通站。李广森利用他在天岗村开设的广兴隆商店为联络点,接送党组织和部队来往的文件和情报。张兴负责发动青年参军,有围仔村的戴泽恩(教师)、戴泽伦,杨梅村的张家均、张呀仔,秋风村的戴德祥、戴德绋,平地村的李茂新、李林参加游击队。李广森也动员3个儿子李荣进(副保长)、李荣华(教师)、李荣泰参加游击队。云浮县南区武工队罗杰、叶永禄、邓章、黄云、邝达、李军(李诚军)等常驻围仔活动。他们驻围仔交通站的主要革命工作:一是建立交通网线,指导杨梅村张兴、张农均,平地村李大金,围仔村戴泽伦等交通员开辟通向新兴河头扬子江的交通站、通向云北麦州邓南的交通站、通向云雾山游击区料洞东村黄四的交通站等。二是安排李荣华到国民党云浮县自卫队队长刘汉清(又名刘水蛇)活动区内的石门小学当教师,探听敌军动态;安排戴泽恩在围仔小学任教,向知识分子宣传革命思想。三是布置李荣进做好当地统战工作。四是指导李茂新、张呀仔、戴德祥等做好宣传和发动群众的工作。先后参加游击队的还有:围仔村李进文、李进深、江卓华、戴华献、戴华新,杨梅村张金兴、张家达、张金喜,天岗村李松金、李章喜,秋风村戴德南、戴德文,平地村李瑞、李花生、李木爱等19人。

张兴家——云浮县党组织交通站旧址正门近景

李广深家——云浮县党组织交通站旧址

张兴家于1916年秋建成,长15米,宽14米,建筑面积210平方米,为青砖瓦木结构,保存较好。李广森家于1932年秋建成,长11米,宽10米,建筑面积110平方米,泥砖瓦木结构,保存较好。现该两住宅旧址整体结构保持完整,保存状况较好。

云浮县游击队武器弹药修理厂旧址

云浮县游击队武器弹药修理厂旧址位于云城区河口街道扶卓村委黄岗顶村原陈三进住宅。

云浮县游击队武器弹药修理厂旧址正门与附屋

陈三进原籍罗定县人,抗日战争后期夫妻俩逃荒到达云浮县洚源乡扶卓田心村。在当地乡民关心支持下,在该村陈氏旧公屋住下来。白天修制小农具,夜间为民众(主要为民兵)修理枪支,用旧子弹壳重制子弹维持生计。1946年冬,扶卓田心村人、中共地下党员、宏兴豉油膏铺——中共粤中区临时特委办事处交通站交通员陈钊觉得陈三进在田心村修枪造弹不安全,于是将陈三进一家转移到黄岗顶村后背半山搭棚居住,并继续为游击队和民兵修枪造弹。不久,将木棚改建泥砖屋。

解放战争时期,云北地区武装斗争不断发展,中共云浮县工委书记麦长龙,副书记李东江先后在云北地区组建6个武工队、4个武装连队,武装人员共300多人,还组建200多人民兵武装。很多枪支维修和子弹重制任务都是由陈三进一家日夜苦战完成。其间,陈钊积极组织扶卓片区各自然村的苏镜、植庚、林新南等青年参加武装民兵,夜间轮流站岗放哨,保护陈三进的安全。

叶永禄领导的飞行队(武工队)队员,李行、张力、张基(女)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四支三团黑龙江连战士董超扬等曾经到陈三进修枪造弹的地方活动,陈三进也经常无偿为董超扬所在的飞行队、黑龙江连修理枪支以及重制子弹。

旧址建于1922年9月,建筑占地面积98.3平方米,泥砖瓦木结构,现整体结构基本保存完整,部分瓦面倒塌,整体保存差。

云浮县党组织云坑交通站旧址

云浮县党组织云坑交通站旧址位于云城区河口街道云坑村委云坑村。

云浮县党组织云坑交通站旧址(何日初家)正面

1947年11月,中共云浮县特派员李东江派三罗小分队(又称德怀队)队员梁祥带领党员高森、高三友等到云坑开展革命活动。

梁祥等发动云坑村何日初、何志佳、何仲连、何仲金等6人参加革命,并以云坑何日初、何志佳的家和冯湛在云坑村石坑开设的粉厂作为革命堡垒和交通站。在云坑建立交通站后,与毗邻地区的交通站连成网络,开辟了从云北都骑至云南云雾山的军事交通线。

1948年4月,梁祥调走,中共云北区工委派邓章、卢平、邓可中等到云坑加强领导,组织何日初、冯湛、冯华清等7人为武装民兵小组,开展武装斗争。7月5日,云坑民兵小组配合云北武工队夜袭河口九堡联防,全俘联防队10余人,缴获冲锋枪一挺,步枪四支,手枪二支,并活捉催兵员黄崇佳(后处决)。10月,云坑武装民兵何日初、冯华清等在邓章率领下在圩地背公路两次公开拦截反动政府从夏洞和安塘粮仓运往云城的粮谷,共3700余斤。1949年2月,云北区工委决定统一行动,攻打国民党夏洞、初城、河口3个粮仓,破仓济民。各乡武工组带领民兵发动群众在外围担粮。云坑民兵何日初、冯华清等监视初城粮仓外围敌情,保护群众安全担谷。是夜一举攻下初城粮仓,得谷2000多斤,全部分给群众。国民党反动派对云坑革命据点进行报复,从1949年5月到7月先后3次“扫荡”,企图扑灭驻云坑的武工组。

武工组事前得到情报,率领民兵转移,敌人扑空。敌人第三次进村“扫荡”后,云坑人民不怕抄家、不怕杀头,决定回击。当晚,武工组和云坑民兵潜回初城,贴标语、发传单、打冷枪、放鞭炮。敌人不堪袭扰,次日走回云城。云坑民兵刘木在反“扫荡”中,不幸被捕牺牲。

1948年8月,初城乡(今初城、云坑两村委区域)总农会成立,总农会会长冯湛。总农会下设村农会,云坑村建立3个农会。为扩大和健全民兵组织,云坑和初城联合成一个民兵中队,中队长何日初,中队下设分队,云坑分队设3个民兵小队。云坑分队23人,分队长由中队长何日初兼任。1948年秋收后,初城乡总农会积极领导各村群众以民兵为骨干开展减租减息斗争,是年共减租6000余斤。在党的领导下,云坑农会开展统战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云坑农会团结开明绅士李杰荣,李杰荣在敌人扫荡云坑前向武工组提供情报。云坑富户何植利,经农会做工作后,献谷3000斤给游击队。

云坑群众积极支持革命斗争,除掩护革命工作人员外,还提供粮食给武工组。何日荣将田抵押借谷5000斤支持游击队。云坑村在两年多的革命斗争中,成为党控制地区和重要的活动根据地。

云浮县党组织云坑交通站旧址包括何日初家、何志佳家、冯湛的粉厂。

何日初家始建成于1820年10月,长12.7米,宽10.4米,建筑面积132平方米,青砖包墙、瓦木结构,现整体结构保持完整,保存状况较好。

云楼游击队(飞行队)旧址

云楼游击队(飞行队)旧址位于云城区云城街道云楼村委云楼村毛氏宗祠。

云楼游击队(飞行队)旧址正面近景

1948年1月,中共党员麦长龙、叶永禄带领游击队员何九、李军、余芳、叶林等同志到云楼山区,以毛氏宗祠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他们了解到国民党云楼乡长陈仕汉对共产党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叶永禄对陈仕汉进行正面教育,使其认清了形势,愿意接受共产党领导,参加革命工作。4月,云坑村设立交通联络站,云坑下辖各村设立交通分站,云楼村交通员有毛挺、毛斌、毛友、毛樟兴、毛永洪、毛祖兴。他们把自己的家当作联络地点,串联村中的革命积极分子,逐步把革命工作展开。

麦长龙、叶永禄等到云楼后,迅速发动群众,致力发展武装队伍。1948年9月,在云楼毛氏宗祠成立了云楼游击队(飞行队),队长毛挺,队员有云楼村村民毛蚤头、毛斌、毛友、毛祖兴、毛燕林、毛松金、毛兰仔,游击队队址设在毛氏宗祠。同时在毛氏宗祠成立了不脱产的云楼民兵小分队,陈仕汉任民兵小分队队长,队员有云楼村村民毛永镜、毛会兴、毛丽兴、毛木仙、毛永洪、毛永仓、毛树头,队址也设在毛氏宗祠。

云楼游击队、民兵活动日益高涨,国民党从1948年下半年不敢到云楼催粮催兵。国民党云浮县县长李少白也感到非常害怕,1949年4月16日夜晚,纠集了反动民团头子陈卓为首的100多名民团分子,对云楼游击队根据地进行“清剿”。游击队及民兵小分队获悉情报后,在叶永禄指挥下,一边组织群众转移,一边进行反“清剿”。陈仕汉掩护群众转移,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小腿。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游击队及民兵被迫撤离。反动民团分子对云楼村逐屋抢掠,全村被杀掉劫走的生猪5头、鸡100多只、稻谷500多斤、挂钟3个、衣物一批,火烧民房2间。部分未转移群众被押到祠堂审讯,群众个个保守党的秘密。

7月13日,国民党云浮县当局再次袭击云楼。敌强我弱,云楼民兵队兵分两路,一部分在陈仕汉带领下组织群众转移,一部分随同云楼游击队(飞行队),在叶永禄、李军、毛挺带领下到离云楼村1里路的路段阻击敌人。

游击队利用山区地理环境与敌人周旋,采取避实打虚的办法为云楼村群众安全转移赢得时间,使敌人“清剿”扑空。两次反“清剿”战斗,共击毙敌人2人,伤5人。

云楼游击队(飞行队)和民兵小分队还参加了其他战斗。1949年1月,云楼游击队会同东区游击队参加茶洞破仓分粮的战斗。5月,国民党县保二师“清剿”都骑游击队,云楼游击队和民兵小分队前往都骑支援反“清剿”战斗。

1949年1月,云楼村农会成立,这是云楼村第一个农会,选举毛永镜为会长,会址设在毛氏宗祠。各村农会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减租减息的政策。云楼7条自然村当年减租稻谷约4万多斤。云楼村农会还动员开明绅士及富裕农户捐谷近2000斤、枪支12支,子弹200多发。其他地区来的游击队驻扎云楼,云楼群众就为游击队站岗放哨,护理伤病员。

毛氏宗祠始建于1920年,长20米,宽9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泥砖瓦木结构,2014年拆毁原址,参照原模型重建,长20米,宽9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青砖瓦木结构,现整体结构保持完整,保存状况好。

来源:云浮日报

责编:赖秀梅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90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