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红十军建军旧址

红十军建军旧址位于江西省乐平市众埠镇界首村,建筑面积近 300 平方米,清代赣派建筑风格,旧址内陈列了有关红十军建军的照片、图表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反映了红十军为创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卫中央苏区和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推动全民族的抗战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光辉历程。

红十军建军旧址

中文名:红十军建军旧址

地理位置:江西省乐平市众埠镇界首村

占地面积:300 平方米

建筑风格:清代

圣地重游,缅怀金寨第一支军建制红军军政旧址!

1931年,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后,为应对新一轮的“围剿”,10月25日,根据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军委会决定,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在金寨县麻埠正式成立,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红25军编制序列第73师、74师、75师3个师全部在金寨境内完成组建,全军共12000余人。

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红25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进,开始长征。一路杀敌进陕南,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于1935年9月15日胜利到达延川永坪镇,这时全军人数由开始长征时的2980人增加到3400多人。16日,刘志丹率领的红26军、27军也到达永坪镇,三个军胜利会师。红25军长征历时10个月,行程一万余里,成为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支红军,被誉为“长征先锋”。

考虑到红25军成立地址麻埠在修建响洪甸水库时已被淹没,现已选址在梅山镇新楼村――金寨革命遗址园内,实施异地复建红25军军政机构旧址。

拥军优属丨铭记红军史,喜迎建军节!走进科岭革命旧址

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共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客舱部厦门大队党支部组织党员及鲁雁乘务员代表前往著名革命苏区基点村——南靖县梅林镇科岭村,开展红色传承党建活动——“铭记红军史 喜迎建军节”。

首先,党员和乘务员代表们来到科岭红色党校,观看《科岭烽火》主题教育影片,聆听闽西南红军革命史,重温红色经典,追忆往昔峥嵘岁月。随后,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革命历史纪念碑敬献花篮,默哀致敬,缅怀先烈,进一步激励自己牢记初心与使命。走过“红军街”,来到岩永靖军政委员会旧址纪念馆参观,纪念馆里的一篇篇介绍、一幅幅照片浓缩了闽西南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革命历程,带领乘务员们深入了解那段热血沸腾的奋斗岁月,增强厦门大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次支部党建活动,得到了梅林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为双方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增进相互了解,促进融合发展,加快山东航空在闽南地区的影响力步伐。同时,作为中国民航唯一荣获“全国质量奖”的航企,厦门大队也将继续带头作出表率,不忘初心践行服务宗旨,以“党建+鲁雁”模式建立新功。

本文由客舱部厦门大队推荐供稿

八一建军节多家媒体走进红军旧址山下村

组建民企党建“四史”宣教基地

八一建军节多家媒体走进红军旧址山下村

本网8月5日讯(丛鑫龙 报道)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节日。在此之前,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社会学习“四史”宣讲教育活动的文件精神,广州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副秘书长徐家龙受原解放军高层领导周玉书、王同琢、孔见、陈长寿、蔡家作等将军的委托,代表解放军南部战区多位高层顾问及广州新四军研究会部分领导,志愿带着一批红色文化读物前往中国工农红军红四师休整备战的旧址——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白芒坑,慰问被评选为惠州市优秀党组织的龙门县平陵镇山下村民委员会和山下村党委会老同志老党员。

8月1日下午,来自央视网、民生频道网、凤凰卫视、新浪、网易的多位记者,驾车从深圳来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山下村。在徐家龙和村党支部书记刘海友的陪同下,一行首先拜谒了徐向前元帅的铜像,参观了徐帅等红军前辈当年亲自为当地群众打的水井;之后走访了新旧两个以中国工农红军军史及其红军在龙门县为主题的纪念馆,松龄围这一旧纪念馆里展示的徐向前元帅与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一起并肩战斗的革命历史,先后引起了广州、深圳两市新四军后代子弟及其媒体记者的极大兴趣。新纪念馆则由县政府斥资建设,6月30日刚刚对外开馆。

图为:徐向前元帅纪念铜像

徐家龙向记者介绍说,他来到山下村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新农村小康工程建设及爱国教育红色文化产业方面的进展;同时还接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大有书局领导业务合作的请求,与该出版集团探讨融合将党、政、军、社“四史”(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课题的文化惠民工程——《铁军红色文化书屋》项目选址落地惠州。《铁军红色文化书屋》由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铁军南方工作站、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八路军研究会、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深圳拥军优属基金会等联合发起,旨在探索解决各大战区退役官兵创业就业服务与科学高效安置。《铁军红色文化书屋》将通过军民、军旅红色文化融合手段,重点打造社会民企党建“四史”宣讲爱国教育基地,开办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入党培训教材》、《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规程》《铁军红色文化书屋》、《四史系列丛书》等党员干部读本为主导的拥军拥政辅导学习培训班。与此同时,着手规划设计和投资中华爱国教育法治文化公园等红色文化爱国教育系列惠民工程。

图为:铁军红色文化书屋的工作团队

目前,龙门县已在平陵镇白芒坑革命旧址建设了龙门红军纪念园(前述新馆即其组成部分之一)。该纪念园将打造成为全省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工程示范基地”以及东江干部学院学生现场教学点。该纪念园计划设置3条游览绿道,分别为步行游览路线(园区内部短线),骑行或乘车游览路线(园区内部中线),拉练徒步路线(园区外部长线)。据讲解员介绍,1927年12月19日,广州起义余部整编为红四师从花县转战龙门进入白芒坑。红四师是第一个打出工农红军称号的红军部队,袁国平曾任红军学校第一任校长。袁国平、叶镛与徐向前、程子华等革命领袖,为龙门县建党及其后来的武装斗争播下了红色种子。

图为:龙门红军纪念园里的新馆

龙门红军纪念园主要由以红军广场为核心的景观区、干部学院及绿道等组成。白芒坑村80多岁的村民洪金发是一位革命旧址讲解员,保存了大批见证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物,他家里共有5个人参加了革命。山下村刘海友书记对记者说,该纪念园以红四师转战龙门的历史为载体,重在凸显红军精神与红色艺术文化。

图为:80多岁的村民洪金发正在讲解

“作为红色村的一面旗帜,我们感恩党与红军的革命奉献精神。”刘海友表示作为村书记一定会引领大家跟党走。他还介绍说,曾经在这里修整过的徐向前元帅的孩子徐小岩将军,以及曾经在龙门战斗过的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第三支队政委黄庄平的后代黄惠全,曾经两次到过白芒坑,这里的变化让他们十分激动。他还谈到为了推进新农村小康同富裕工程建设,正计划邀请徐家龙调研规划,拟设计和引进外部资金,强化依托大湾区深-惠片区辐射港澳的优势,打造建设中华爱国教育法治文化公园、中华爱国城港澳台回归岛、中国梦圆博园幸福安康城,以及中华民族复兴文博馆等文化工程。

徐家龙向媒体表示,他们依托“南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创办的军民创业投资企业家俱乐部,计划邀请一批知名的爱心企业参与毛主席诗词公园将帅广场、新四军爱国教育中心、红军长征文化公园、红军新四军八路军党政军纪念馆、中国民企党建爱国宣教“四史”文化艺术院、中国改革开放功勋人物园习仲勋纪念馆、中华爱国城港澳台回归岛、中华爱国教育法治文化公园等红色文化爱国教育系列工程投资建设。并在有关单位支持下,在白芒坑挂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基地、爱国教育产业基地、南方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产业园区、影视文化技能培训中心等牌匾,为惠州龙门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全球影响力赋能。同时还将与山下村委会合作,依据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单位的投资实力,共同开发新农村小康工程、红军学校、幸福安康酒店、民俗文化园、生态农林科技产业基地、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三甲医养院等六大配套产业项目。

徐家龙告诉记者,他已向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及三师分会领导汇报,拟与原解放军127师、131师、132师、133师的部队后代及东江纵队子弟,举办爱国教育网络视频联谊活动。科学倡导大湾区新型城镇化城乡跨区融合发展,借力深圳特区企业优势推动深惠科教产业园技术升级确保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为龙门快速崛起发展赋能贡献力量,同圆中国梦、传承正能量。

责编:张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151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