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龙河桥

俗称新桥,自东向西,横跨龙河,位于县城青石甲路。为单拱石桥,麻石迭砌,灰浆浇缝。全长15.76米、宽5米,桥面两侧栏墙高0.9米。桥拱由七道单券磋列而成,拱跨10米。东西端桥台高8米,桥堍向上设30级台阶。斜栏墙有部分倒塌,其余部分均无错列之处,尤其是拱腹面砌缝严密,保存基本完好。

明代正德年间,知县张邦谷因筑城而建此桥,桥未建成即离任。嘉靖元年(1522年)知县卢炳章继前任建成三洞桥,俗称新桥。后被冲垮,由谭钺独资重建自此之后,几次倾圮。都由谭氏子孙修复。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谭钺第四世孙谭经济将三洞石桥改建为单拱石桥,并加高加宽。清代嘉庆年间辛守身募资再次修缮,加做石墙栏杆,遂成今样。

龙河桥

万载县龙河桥:泛舟下龙河,长桥驾横空

明正德年间,万载知县张邦谷为抵御外敌,也为商贾行人往来,在城门口修建了城墙, 在龙河上建起龙河桥。由于此处是龙河流经万载古城的出处,成为万载龙河“全流出口”,所以龙河桥有“南浦(南门)、龙河(北门)二桥,为上、下锁钥”之称。但桥未建成,知县奉命调离。

明嘉靖元年(1522),知县卢秉章继承未了事业,将没有造好的龙河桥修改为3孔石桥,其长为20米,宽为7米,俗称为“新桥”。

龙河桥

知县卢秉章将3孔龙河桥建成不久,遂为洪水冲毁,后由邑人谭钺独资修建。但总因水患,其桥总毁,后谭钺之子谭登龙重举其颓。直到明万历四年(1576)五月,“龙河水横流,环邑怀壤,桥亦荡没无遗。”

谭登龙之子谭熜为了把龙河桥早点修好,毅然将其母常氏纺绩的数千缗,以及先君遗资全部捐献,修葺了龙河桥。期间,其家“工匠饮食若流,夫妻子母无愠色。”经过众人的努力,龙河桥的修建工作历时5个月,才告落成,并建亭5间,两侧还建有栏杆。万历三十七年(1609)夏六月,因天降大雨,长达十余天。到24日,大水再次冲坏了龙河桥。这时,谭熜的两个儿子谭嘉猷、谭嘉模又出资重建龙河桥。

万历四十四年 (1616),龙河桥“块石圮零,不复修补,渐次颓坏,三桥管制剥落波心且过半,而桥面之留而未剥蚀者,仅如鸟道盘空,一失足便碎,童叟相戒,凛乎危惧。”谭钺第四孙,即谭嘉猷之子谭经济再次倡议修葺,耗资七百余金,“改三洞为一洞,复加广厚,使桥焕然一新”。

至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邑人辛守身募集资金,邑众捐款再次修建龙河桥,并加做石桥栏杆,这时的龙河桥才至臻完善。古人曾写诗记之:“泛舟下龙河,长桥驾横空。河边几万竹,并作桥间风。悠扬读书韵,来自桂花丛。听之忘返棹,山回夕照中。”

龙河桥桥面以砖砌栏杆,高达0.9米。桥孔内圈由九行长方形条石弯曲而成圆孔,拱的跨度为10米,东西两端桥台高8米。由于是单孔石桥,由麻石叠砌而成,并在石逢中以灰浆浇灌,因此,每逢洪水季节,龙河水虽汹涌而至,直泄桥孔,而桥身却安然无恙。

此处曾为“万载八景”之一的“龙河晚渡”。邑人邓斯沂举人,曾赋七律诗一首,赞叹龙河桥畔的“龙河晚渡”“夕阳斜映绿杨红,唤渡人来识短蓬。一棹水痕城郭外,半江烟景画图中。渔翁罢钓归新浦,骚客沽春醉晚风。古寺钟声催月上,匆忙影散各西东。”

龙河桥的设计风格、建筑规模和建造工艺,体现了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匠人们的高超技艺。1963年万载县人民政府公布龙河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交通事业的发展,龙河桥结束了它的交通使命。如今,它似一尊苍老的卧龙,依然横亘在龙河上。

来源:方志江西、《江西方志文化丛书》之《江西古桥古渡》

责 任 编 辑:邓 超

审 稿:青 兰

龙桥河景区旅游景点介绍(龙桥河景区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巫山奉节有什么旅游景点

1、奉节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长江三峡库区腹心,是渝东北地区的门户;

2、奉节县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白帝城,天坑地缝,龙桥河,古悬棺,长龙山等;

3、白帝城,坐落在紫色的白帝山上,距奉节县4公里,原名紫阳城,是历史悠久的古城;

4、天坑地缝旅游风景区,位于奉节县兴隆镇小寨村,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积最大的岩溶漏斗,天坑口四面绝壁,如斧劈刀削, 宏伟壮观;

5、龙桥河,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天坑地缝景区东南,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境内的崇山峻岭之中,海拔约1500米,景色宜人;

6、长龙山,位于奉节县公平镇境内,那里风景优美,群山环绕,从山脚到山顶错落有致,山势陡峭,草木丛生,素有川武当之盛誉,是渝东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更多关于巫山奉节有什么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游长江三峡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呀?

游长江山峡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坐船了,正如李白诗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景点介绍:

1 瞿塘峡

又名夔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约8公里。在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瞿塘峡的名胜古迹,多而集中,游览者称便。峡口的上游有奉节古城、八阵图、鱼复塔。峡内北岸山顶有文物珍藏甚多的白帝城,惊险万状的古栈道,神秘莫测的风箱峡;南岸有题刻满壁的粉壁墙,富于传说的孟良梯、倒吊和尚、盔甲洞,洞幽泉甘的凤凰饮泉等。在风箱峡下游不远处的南岸,有一座奇形异状的山峰,突起江边,人称“犀牛望月”,惟妙惟肖。距白帝城仅几公里的杜甫草堂遗址,更是诗人流连忘返之处。

2 石宝寨

坐落在重庆市忠县长江北岸,西距县城40公里,东距万县52公里。此处临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传为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故称“石宝”。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谭宏起义,据此为寨,“石宝寨”名由此而来。 00玉印山是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清乾隆初年,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铁索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寺庙,名“兰若殿”;嘉庆年间又聘请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铁索上山,于是便依山取势修建这座楼阁。石宝寨塔楼,依山耸势,飞檐展翼,塔层从下至上,逐层缩小,各楼层飞阁之间,均有曲折迂回的转梯相通,造型十分奇异。整个建筑由寨门、寨身、阁楼组成,共12层,高56米,全系木质结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康熙、乾隆年间修建完善。原建九层,隐含“九重天”之意。顶上三层为1956年修补建筑时所建。寨内有三组雕塑群像,其一为巴曼子刎首保城的故事,其二为张飞义释严颜的三国故事,其三为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事。 00这座精巧华丽的寨楼,原是供人们从江岸登临山顶烧香拜佛之用,今天却是供人凭栏远眺长江江景的“小蓬莱”。待到三峡工程竣工之后,江水水位升高,石宝寨就是江中明珠,水上仙阁了。

3 巫峡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巫山十二峰分别坐落在巫峡的南北两岸,是巫峡最著名的风景点。流传至今的种种美丽的神话传说,增添了奇异浪漫的诗情。巫峡名胜古迹众多,除有十二峰外,还有陆游古洞、大禹授书台、神女庙遗址、孔明石碑以及那悬崖绝壁上的夔巫栈道、川鄂边界边域溪及“楚蜀鸿沟”题刻,还有那刻在江岸岩石上的累累纤痕等,无不充满诗情画意。滋润了历代迁客骚人的生花妙笔,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章。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百态,形成巫峡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句。

4 西陵峡

西陵峡西起巴东县的官渡口,东到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26公里,以宜昌市的西陵山得名,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自上而下,共分4段:香溪宽谷,西陵峡上段宽谷,庙南宽谷,西陵峡下段峡谷。沿江有巴东、秭归、宜昌3座城市。西陵峡以“险”著称,滩多水急,著名的新滩,崆岭滩等,滩险处,水流如沸,泡漩翻滚,汹涌激荡,惊险万状。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如破水峡、兵书宝剑峡、白狗峡、镇山峡、米仓峡、牛肝马肺峡、灯影峡等等。西陵峡两岸有许多著名的溪、泉、石、洞,屈原、昭君、陆羽、白居易、元稹、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寇准、陆游、冯玉祥等众多的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篇诗赋。峡北的秭归为屈原的故乡、相邻有汉代王昭君的故里。

5 大昌古镇

大昌古镇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小三峡风景区(国家5A风景区)滴翠峡口北上10千米处。古镇始建于晋,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三峡地区唯一的保存完整的古城。古镇占地约10公顷,东西主街长约350米,南北长约200米,是一座“四门可通话,一灯照全城”的“袖珍古城”。 作为宁河沿岸第一大镇,历代都是郡县治地,还曾是宁河的重要码头和药材、山货集散地。大昌在商周时期称泰昌,为巴国属地;后周时改为大昌,清康熙年间废县并入巫山县。大昌境内地势复杂,山峦陡似城垣,峡谷窄如走廊,“上扼巴蜀,下控荆襄”。从春秋时代楚、夔、巴蜀之争到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从明末张献忠起义军三过大昌,到清初“夔东十三家”义军抗清,大昌均难逃战乱纷争。古镇近代虽经数度战火,却奇迹般的保留了原有的风貌。

6 龙桥河

世界级暗河——龙桥河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天坑地缝景区东南,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境内的崇山峻岭之中,海拔约1500多米。龙桥河总长3.3公里,源头在锁龙柱悬岩下,阴河从地底涌出,形成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如一根淡绿窄长的丝带。清亮晶莹的水在凹凸不平的小石块上静静滑动着,四季长流,婉蜒曲折,盘山绕石,悠悠然然经过美人瀑和闺女瀑,穿过龙桥,进入云龙洞?又称消水洞?,最后进入地下河,不知其影踪。 它从阴河来,又到阴河去,虽然在地面只有这么长,但九拐十八弯,景色幽美,秀丽迷人。最为奇特的是龙桥,高60多米,本是像墙壁一样的石峰,被水从中冲开一洞,又称天生桥,桥上修了一条路,又修了一座云龙庙,甚是雄伟。奇妙的云龙洞,春天吹冷风,冬天吹热风,洞里常常飘出云雾,构成一道极美丽极神奇的风景。在龙桥村,人们还发现了一个名叫朝天洞的怪洞,它有7个出口,3层洞穴。第一层是古老原始洞穴,有钟乳石,有滴泉,地形极复杂。第二层是中年期洞穴,呈大殿式,极宽敞,可容千人。第三层呈圆形管道,洞洞相通。 据已探明的数据表明,龙桥河是地下暗河的一部分。河是以桥得名,而桥又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不知在哪年哪代,一条锁在深山的蛟龙,想奔赴大海,被群山阻挡,一急之下,它撞开这扇大门;往前不远,又一座更高的山峰横在前面。蛟龙又一头撞去,大山被撞开一个大窟隆。可是,却再没见蛟龙从山那边站出来。 从1995年以来,龙桥暗河探险考察被列为中法两国的重大洞穴研究课题,中法联合探险队先后4次欲寻找到龙桥暗河出口,但均无功而返。2004年经过多天的考察,中法联合探险队终于发现了暗河出口,从而准确地测出其长度为50公里,成功地找到了其在恩施板桥镇的出口,并准确地测出了该地下暗河体系的长度。结果表明,龙桥暗河的长度达到了50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长的暗河系统。比过去国内公认的最长暗河———地苏暗河系统长10多公里。并且成为迄今为止在地球上发现的最长暗河。而在云龙洞进洞5000多米时,他们则发现里面有一个宽100米、长300米的地下湖泊,湖很深,鱼群游弋。特别奇特的是一种类似蝌蚪和鲢鱼的小鱼,长八九厘米,直径三四厘米,头扁平又特别大,在额头上有两个芝麻大小的黑点,可能是蜕化的眼睛。

7 三峡悬棺

悬棺,在三峡一带,因为地域不同,有的又叫做船棺、岩棺。 瞿塘峡的棺木峡、风箱峡,大宁河巴雾峡、滴翠峡,大宁河上游巫溪县境内的荆竹坝,西陵峡中的兵书宝剑峡,九畹溪等地都有悬棺。“船棺葬”是巴族的独特风俗。对古人实行悬棺葬还有数种解释:一说是借音“高棺”(高官)以保佑子孙后代富贵;二说是为了保护先人的尸体,不让人兽侵犯;还有一种说法是濮人子孙为了尽孝,(在父母亡故后)“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

8 长龙山

长龙山位于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重庆市重庆市奉节县公平镇。那里风景优美,群山环绕,从山脚到山顶错落有致,草木纵生,群山中不少层层绿,清晨的长龙山被一层薄雾罩着,显得格外的美丽。 长龙山外渝巴公路奉节干线旁,交通方便,至县城只需1小时,到达重庆市区6小时的公路行程。长龙山是梅溪河的源头,悠悠梅溪,激起几分乡愁,也激起多少文人墨客。 长龙山是道教盛地,寺庙香火十分旺盛,是全国有名的道教基地,还有来自很远的烧香拜佛的人。 象外神游,四面峰峦两面水; 空中结构,八分人力二分天。 这是一副古人书写在长龙山天仙观的门联,它从地形地貌到建筑格调都描绘得十分神奇。长龙山天仙观也确实是一个具有仙山琼阁的神仙妙境。 长龙山源自秦岭,为大巴山余脉,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西北30公里。据民间传说,长龙山是秦始皇为一夜鞭山入海,自秦岭驱山而来,将塞长江三峡之瞿塘峡口,观世音菩萨为普度众生,免生灾难,学公鸡叫止之。始皇听见鸡叫,一怒鞭山,山即止行,留下“斩龙垭”、“鸡鸣店”遗迹。长龙山蜿延数十里,山势狭长,险峻称奇,宛若游龙,断处悬崖绝壁为巨龙昂首。站在龙头远望,两溪环绕巨龙,四周山峰拱列,青松苍翠,松涛阵阵,隐隐有四山朝拱之象。如遇雨过天晴、云雾缭绕之间,犹如巨龙翻腾,吞云吐雾,几欲横空出世,是为渝东一大胜景。1997年,被奉节县人民政府批准为“长龙山风景名胜区”。 长龙山天仙观,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是渝东、陕南、鄂西交界处方圆数万平方公里的道教圣地,享有“川武当”之盛名。据民间传说,汉平帝之女平阳公主为避战乱,流落至此,遇草寇欲纳之,平阳公主以武力征服草寇。观此处地势形胜,便驻迹修炼,遂得道成仙。后来汉光武帝追谥其为天仙公主。世人为纪念天仙公主,便捐资修天仙观祀之,长年祭祀,经久不衰。

9 白帝山

白帝山旁边是长江北岸草堂河的出口,形势特别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这里向东眺望,可见赤甲、白临两山,分踞南北两岸,陡峭高耸。双室对峙,宛如两扇大门。江水奔腾而至,汇于瞿塘峡口之时,即见拍岸波澜,激起漩涡,破门而下,一泻千里。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下七言绝句赞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 三峡猴溪

三峡猴溪生态旅游区由仙女索道、仙鹤洞和仙人溪三部分组成。仙女索道全长888米,高低落差123.8米,上挂68把双人坐椅,是宜昌市惟一一条旅游观光索道。坐在索道上,可饱览仙人溪秀色,令人心旷神怡。仙鹤洞全长1180米,洞穴面积3000平方米,冬暖夏凉,常年恒温18度,它以洞体深幽、景观密集造型奇特、精巧玲珑而闻名。洞府内曲径通幽,石笋、石柱、石幔、石毛、石钟乳等千姿百态,异景纷呈。 仙人溪全长6.8公里,仙人溪是西陵峡的一条幽谷。相传曾有人看到仙女在溪涧中淋浴梳妆,故称仙人溪,又名仙女溪。仙人溪涧分布着200余种树木,180多种动物,森林覆盖率达98%左右,空气中的芬多精特别丰富,具有杀菌作用,对治疗疾病有良好的效用,是进行“森林浴”的好去处。 三峡猴溪景区内步移景换,形成了三大瀑布(银河瀑布、三叠瀑布、仙女瀑布),四大深潭(玉女潭、摄身潭、双潭映月、纤夫潭)、巴人岩屋、猿猴自然保护区等多处景点,仙人溪以峰险、石怪、洞异、瀑秀、潭碧、雾多、林茂七绝名震遐迩。清代诗人易顺鼎曾描绘曰:仰听清猿啼,俯视游鳞漾。浮岚异彩色,怪石多形象。碧树绵冬春,朱华历弦望。垂藤尽倒生,飞瀑不相让。

11 蛤蟆泉

蛤蟆泉位宜昌境内的长江三峡西陵峡中黄牛峡南岸的扇子峰( 又称明月峰)麓,因临江之处有一溶洞,洞口下有一块挺出的大石, 形似一只张口伸舌、鼓起大眼的蛤蟆,故名蛤蟆,又称蛤蟆碚。在洞口的蛤蟆石尾,涌出一股清泉,这就是名闻迩遐的蛤蟆泉。 蛤蟆泉水质清澈,滋味甘醇,最适合品茗试茶,被唐代"茶神"陆羽称:"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状, 俗云蛤蟆口水,第四"。将其列入当时全国宜茶二十水品中的第四位,因而被历代茶人称之谓"天下第四泉",直至今日,仍为人津津乐道。

12 崆岭峡

崆岭峡又叫空冷峡,在长江西陵峡牛肝马肺峡东2.5公里。处于秭归县之庙河与黑岩子之间,全长2.5公里。其间峰峦连峙,参差互出,上有奇石,如二人攘臂相对,古传宜都、建平二郡督邮争异于此,故名督邮石。峡中有崆岭滩。两岸悬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难,“务空其岭,然后得过”,故亦称“空岭”。峡名源此。崆岭峡两岸峰峦叠秀,环云蔼翠,飞瀑流泉,扬雪溅珠,满山柑橘成林,绿叶金果,彩色缤纷,景色佳丽,风光无限。以往这里滩险流急,礁石密布,著名者即有“二十四珠”,其中“大珠”石梁,长约220米,宽40余米,高约15米,突露水面,如猛虎卧伏江心,与邻近之“二珠”、“三珠”,号称三石联珠。

重庆天坑地缝景点介绍

世界奇观天坑地缝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西部奉节县南部山区,北靠三峡风景区的瞿塘峡,南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连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

整个风景名胜区处在由九盘河和迷宫河相会形成的“V”字形流域里,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9.5公里,幅员面积340平方公里,辖天坑地缝、龙桥河、迷宫河、九盘河、茅草坝五大风景片区。

分别由上游的宽谷地形,中游的峡谷、消水洞和地缝,以及下游的地下河部分所构成,呈东北开口的V字形,峡缝中有独特景观和稀有的动植物,拥有桃源河、旱夔门、神仙洞、天坑、地缝、茅草坝、龙桥河等大小70多个景点。

旅游攻略

天坑中最出名的就是天生三桥,地缝则是龙水峡;游览整个景区约需4小时。

游览路线:

奉节二日游:白帝城→天坑地缝

渝东北三峡腹地深度游(7日):主城→梁平(双桂堂)→万州(万州大瀑布)→云阳(龙缸、张飞庙)→奉节(天坑地缝、白帝城)→巫溪(红池坝)→巫山(大昌古镇)→主城

最佳游览时间:

夏季

购物推荐:

奉节脐橙、奉节杜甫晒枣、夔梳等。

重庆奉节有什么好玩的?

奉节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境内有雄甲天下的夔门、享誉中外的白帝城、绝世奇观天坑地缝、世界暗河龙桥河、科考价值极高的夔州古象化石,还有神秘莫测的黄金洞和古悬棺、道教圣地长龙山等。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库区蓄水后还将出现“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及文化内涵,吸引了大批的中外人士前来观光考察,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万左右。

境内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世界最长的天井峡地缝、世界级暗河龙桥河、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长江三峡第一峡的瞿塘峡,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胜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永安宫、诸葛亮的八阵图、瞿塘峡内的摩崖石刻、悬棺群等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了分别以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为中心的两大特色旅游区。

纵有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天坑地缝世界奇,绝世景观任君游。奉节这块旅游热土,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兴建,正以崭新的姿态、开放的胸怀、宽松的环境,真诚欢迎海内外朋友及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考探险。

【白帝城】

奉节白帝城为首批国家4A级景区,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口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城内白帝庙陈有“刘备托孤”大型泥雕,再现三国蜀汉皇帝刘备兵败白帝,忧伤成疾,临终前向丞相诸葛亮托孤情景。

【瞿塘峡】

“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这是清代诗人张问陶笔下的瞿塘。“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这是现代文豪郭沫若眼中的瞿塘。

瞿塘峡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以“雄”著称。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名“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左边的名为赤甲山,右边的名为白盐山,不管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长江辟此一门,浩荡东泻,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削斧砍,山高峡窄,仰视碧空,云天一线,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足五十公尺,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瞿塘峡虽短,却能“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古人形容瞿塘峡“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沿江可见古栈道遗址、风箱峡古代悬棺、分壁墙、凤凰饮泉、倒吊和尚等奇观,其中分壁墙上布满了历代碑刻,十分可观。

【天坑地缝】

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距奉节县城70多公里,距三峡黄金旅游线50公里,位于西安至张家界旅游专线中部,幅员面积约456平方公里,辖六个主要景区,因拥有气势恢宏的世界第一大小寨天坑、狭长幽深的世界第一长的天井峡地缝、世界级暗河龙桥河、旖旎秀丽的迷宫河等自然景观而堪称世界奇观,是旅游、度假、科考、探险的理想胜地。

南浦桥、洄澜桥、双虹桥 、安乐桥、龙河桥、梓福桥,万载城内的这6座桥,都有这样的故事!

万载城墙建于宋朝,流经康乐城的护城河称作龙河,也叫穿城之河,将县治分割成东西两岸。元代红巾军刘仁在河东筑城门四洞,周围五里。在没有建桥前,东西两岸行人丶车马往来靠渡船或是走浮桥。在元朝,万载始在护城河上筑南浦、双虹两桥;后经明、清两朝,又先后在护城河上筑起了迥澜、安乐、龙河三桥;1989年在南浦、迥澜二桥之间又建起了一座梓福桥。至此,仅约一公里长的护城河上连绵六桥飞架,犹如长虹卧波,气势磅礴。

南 浦 桥

南浦桥现名南门桥,南浦桥建于元代大德年间,后“以兵燹毁”。明洪武年间,邑人文泰卿独资重修,桥上建“屋凡九间,若柱、若梁、若椽、若桷……规模一新”,并由主簿黄君正书桥名“南浦”二字。

南浦桥的建成,不但贯通了东西两岸,且成为当时“使命往来,邑大夫送迎必涉焉” 之地。清道光元年,知县卫鹓鸣作《留别絮言》记南浦桥,诗曰:“步上南浦桥,南浦水盈盈。山原忽开朗,十里稻畦平。往来袁州路,霜中月下行。多少惜别人,对此不胜情。”

建国后,对南浦桥也历次修葺。1980年由县人民政府拨款拆建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单孔,长44米,宽7米。

2016年11月的南门桥拓宽改造工程,竣工后南门桥宽度达到43米,随着南门桥的改造、扩宽,交通设施的完善,众多交通问题也得到缓解。

洄 澜 桥

洄澜桥 在旧学宫前百步,以万载古八景之一的“笔架迥澜”而命名。“自王家桥以西越笔架洲而前,尤为要道所必经”。 第13修《万载田下郭氏族谱》载:“吾邑踞龙江之曲,一水贯城,由南浦汇于学前,下经城堰而达蜀江,两岸居民所由往来无阻者,皆藉桥为通行。”“自王家桥以西越笔架洲而前,尤为要道必经。”于是,康熙年间,郭钟桢便创修石桥于此,“以洲中有笔架洄澜之景而名曰洄澜”,又名郭家桥。至此,“东西经行一时称便焉。” “桥十丈有奇,广八尺,高丈许”。

洄澜桥历经百年风霜后,桥西渐渐沉没圮废,存者又皆断缺剥蚀,令过往行人不寒而栗.于嘉庆二十年(1815)八月开始修葺,“填东岸三厢为平地”,十一月中旬竣工。桥长九丈九尺,宽五尺,高丈许,七墩,两岸均铺以如砥平石。清道光七年(1827)又疏改河道,绕西岸笔架而流,至民国末年,桥仍旧坚固。

清道光七年(1827)又疏改河道,绕西岸笔架而流,至民国末年桥仍旧坚固。1987年改建为七拱钢筋水泥桥,长30米,宽7.2米,高4.1米。

双 虹 桥

双虹桥 位于县学宫左侧,元黄竹关建,又名通济桥。嘉定县志载:“通济浮桥在县学宫九步”,可见黄竹关所建的是浮桥。

明成化年间(1465~1488),因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浪高水急,浮桥轰然倾圯,绳索全断,船板荡然无存。洪水过后,渡口土崩离析,两岸往来,只好依赖竹筏和小舟,交通极为不便。至成化乙未年(1475),县尹陈璨重修之。后又被水冲毁,县人见桥多次被废,无心再修。这时,邑中有一富绅自愿出资建桥。此人是宋一凤,字齐鸣,号双虹。

宋双虹倾尽家财,在浮桥原址建造一座双孔石桥,河中矗立一座石墩,真可谓中流砥柱(现仍为今桥之墩,历数百年而坚固如初)。历时两年,其桥初成。清康熙42年,宋九畴对桥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

至于此桥为什么叫“双虹”,说法有三:黄竹关建桥祈嗣,後生二子,故名;宋一凤号双虹,故名;明嘉靖间学宫泮池出现双虹,故名。

1950年拆修街道时,改阶级为斜坡。1982年由地方财政拨款7万元拆建为二拱钢筋水泥桥,长20米,宽12米。

安 乐 桥

安乐桥位于义井龙祠(现旧酿酒厂)前,原系木桥,故又称“木桥头桥”。清乾隆四十年由辛衢出资建造石梁,桥面铺以木板,长九丈余,广六尺,高五尺。清道光十五年刘名绂、辛基琇两人出金百余重修两次。

1983年拆修为钢筋水泥桥,长34米,宽5米。

龙 河 桥

龙河桥 位于万载县城北文昌阁下(现旧酿酒厂后),地处县城北青石甲路。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万载知县张帮谷为抵御外敌,和为商贾行人往来,在城门口修建了城墙。于是乎,在建城墙的同时,也在龙河上,建起了龙河桥。由于此处是龙河流经万载古城的出处,成为万载龙河出口,所以龙河桥有“南浦(南门)、龙河(北门)二桥,为上、下锁钥”之称。但桥未建成,知县奉命调离。明嘉靖元年(1522),知县卢秉章继承未了事业,将没有造好的龙河桥修改为3孔石桥,其长为20米,宽为7米,俗称为“新桥”。

龙河桥桥面以砖砌栏杆,高达0.9米。桥孔内圈由九行长方形条石弯曲而成圆孔,拱的跨度为10米,东西两端桥台高8米。由于是单孔石桥,由麻石迭砌而成,并在夹缝中以灰浆浇灌,因此,每逢洪水季节,龙河水虽汹涌而至,直泻桥孔,而桥身却安然无恙。

梓 福 桥

梓福桥坐落在万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对面的龙河上,是一座供人游憩的人行风景桥,由已故旅居台湾的万载籍人刘实老先生慷慨解囊,捐资14 万元人民币兴建,于1989年中秋节竣工通行。桥上建有曲廊亭台,那红柱绿檐,雕梁画栋,使梓福桥显得十分的古朴典雅,远远望去,宛若一舫漂亮的兰舟,正待起锚远航。

桥美,名更美。桥名曰“梓福”,寓意着两重意义:一是刘老先生缅怀故乡和乡亲,为桑梓造福;二是刘老先生不忘双亲养育的劬劳,取其父母名字之前一字(父名梓全,母名福莲),合为梓福。“梓福”二字,既寄托刘老先生的脉脉乡思之情,也蕴含刘老先生的拳拳敬祖之意,可谓是名含双关,珠联璧合。

纵观万载城池六座桥,

都由邑民解囊建造,

足以说明万载人民素有修桥铺路造凉亭的美德;

同时,仅约一公里的河面上,当时就建桥五座,

说明古时万载经济的发展、商贾贸易的繁荣、

人流往来的频繁、县城建设的繁华,

佐证了“富万载”之美称。怪不得诗人赋诗曰:

“最喜登临衙背望,万家楼阁画图中”。

资料参考:万载古城旧事,作者:徐小明、王水宝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471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