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华学士坊

华学士坊原为明嘉靖时期翰林院侍读学士华察府大门。华察年老致仕归乡后,帮助当地县令清丈田亩,查出漏科数千亩,深得民众称赞。华学士坊是一座高大壮观的高官府第牌楼,三间四柱,顶部被毁,石柱为花岗岩质,两侧八字形照壁下有狮子浮雕狮。1983年,原无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县文物保护单位。1928年,当地创办东亭小学(现为东亭实验小学),校门利用其牌楼做成,以示纪念。1980年,重建牌楼。1988年6月,公布为锡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3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学在大华】红色景点之东兰烈士陵园

东兰烈士陵园

华学士坊

东兰烈士陵园占地面积60297.5平方米,由陵园中心广场、农民革命军战斗群雕、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雕塑、烈士纪念塔、韦拔群烈士墓、烈士纪念碑等组成。陵园内红墙黄瓦,飞檐外翘,庄严肃穆。漫山遍岭的苍翠古松,象征着先烈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浩气长存。

在高耸的陵园大门门匾上,镌刻着张云逸大将题写的“革命烈士公园”六个大字,笔力遒劲、刚健,饱含了将军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登上130多级台阶,耸立在陵园广场中央的是一座气魄雄伟、栩栩如生的农民革命军战斗群雕。

群雕形象地再现了当年东兰农民革命军三打东兰城的壮烈场景。20世纪20年代初,为反抗土豪劣绅的压迫剥削,东兰劳苦民众在韦拔群的带领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革命。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里,东兰县先后有9000多人参加红军和游击队,其中有6399人被反动派杀害。陵园内屹立着红七军第21师师长韦拔群、政委陈洪涛和参谋长黄大权的全身雕像。韦拔群是东兰县人。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韦拔群接触了《新青年》等革命书刊,开始研究马列主义。1923年夏,韦拔群在东兰县武篆、西山等地建立了农民自卫军。1925年1月,韦拔群辗转来到广州,进入毛泽东举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夏季,在农讲所学习结业的韦拔群回到东兰继续从事农民运动。

为了传播革命火种,1925年9月15日,韦拔群在东兰县武篆乡一个叫北帝岩的山洞内创办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广西各地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1929年底,韦拔群参加了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红七军主力北上后,韦拔群率红七军第21师坚持根据地斗争。

纪念馆陈列厅的展线共165米,陈列布置共分为五个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韦拔群专室);第二部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四部分:将军、高级干部专栏;第五部分:悼念先烈、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展厅的开头和结尾各竖立一座4米高的《硝烟岁月》和《奔向未来》的群雕。

在韦拔群专室的结尾部分又分别悬挂原中共红七军前委书记、红七、八军政委邓小平同志和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大将1962年12月为韦拔群烈士撰写的巨幅悼词。陈列展厅共展出348幅烈士照片和画像,烈士文物351件,全县烈士名单2232名。

走进房山皇后台村,探访清文华殿大学士伊桑阿墓

在房山区韩村河镇的皇后台村

有一组精美的玉石雕刻群矗立于此

气势宏大、布局别致

原来,这就是清文华殿大学士

伊桑阿之墓

伊桑阿墓占地面积约7500平方米

规模十分庞大

甚至超过了一些王公贝勒之墓

那么,伊桑阿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接下来,小编就先带大家来认识一下

咱们今天的主角

——伊桑阿

清朝重臣-伊桑阿

伊桑阿,清康熙朝重臣之一。姓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崇德三年(1638)生,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礼部主事,累擢内阁学士。康熙十四年(1675),迁礼部侍郎,擢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时三藩叛乱,因吴三桂踞湖南,他奉命先后赴江南和茶陵督治战舰,为平叛作准备。后俄罗斯犯边,又奉往宁古塔造船。历兵、礼二部尚书。二十七年(1688),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充三朝国史总裁,《平定朔漠方略》总裁。黄河决,又奉令勘视河工。因淮扬水灾,疏请蠲免次年田赋。入阁十五。四十二年(1703)七月卒,年六十有六,赐葬于房山县西南皇后台(今房山区韩村河镇皇后台村),乾隆十二年(1747)同大学士马齐入祀贤良祠。

伊桑阿墓,规模庞大

伊桑阿墓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是现今保存相对完好、规模较大的清代大臣墓,对研究清史、清代官员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伊桑阿墓原有三合土宝顶三座,被毁于70年代初。墓室未被破坏。墓前有华表、石狮、牌坊、碑记,均保护较好。一对华表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底部须弥座呈八角形,须弥座的上、下坊和束腰部位,雕刻着仰覆莲花和云朵。座上置八角形石柱,柱顶蹲坐望天吼,昂首翘尾。华表后面是两座石碑,即伊桑阿墓碑,高4.80米,宽1.20米,螭首龟趺。额篆书“御制”。碑文为满汉合璧,立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七月十八日。伊桑阿墓碑与大型雕刻石牌坊之间,有头东尾西的石狮一对。石狮选用上等青白石料,雕刻精湛,气势威严,形体高大,体现了清初文化繁盛的特征。

石牌坊面东背西,采用汉白玉石料,五门六柱,面阔21米。方形通天柱上浮雕层层云朵。牌楼单排多柱,建造精致。斗拱上承正楼、次楼、边楼、夹楼。其造型气派,布局别致。一般的牌楼都是四柱三门,它却有六柱门两影壁。其牌楼的三个门槛上都有栽栏杆的方孔,此牌楼门中原有石栏杆已失。其冲天柱的柱头上刻满了云纹,更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石牌坊明间横梁上楷书“崇祀贤良”,下侧石垫板楷书:“大学仕伊文端公之墓”。

伊桑阿墓石刻

数量众多、技艺精美

现已被列入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无论是保存在地上,还是地下的文物

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

保护好这些文物更是每一个人的光荣职责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为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无价之宝

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房山历代陵墓》

传承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著名天文学家、中科院院士叶叔华:坚持不懈 追赶前沿

编者按

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为继承这份弥足珍贵的财富,中国科协与人民日报合作,开设“传承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刊登科学家的故事。其中,既有为祖国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也有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期待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的氛围,汇聚建设科技强国的精神力量。

“办一件事,只有40%的把握,停在那不动,就会慢慢变成零;如果积极争取,可以变成60%、70%,最后做成。”

——叶叔华

“天文台只招一个男的。”1950年,当叶叔华满怀建设祖国的热情,从香港到南京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求职时,工作人员的回答让她吃了“闭门羹”。她当即给时任台长、天文学家张钰哲写了一封长信,列举了五大“不应该不用自己”的理由。正是这封信打动了台长,她由此到紫金山天文台所属的徐家汇观象台工作。

精密测量需要用到世界时。新中国成立初期,徐家汇观象台承担起建立我国时间基准的任务。当时,我国天文授时精度不够,测绘部门有专家直言不讳:“不用你们的结果还好,用了你们的结果,反而把我们的工作都搞坏了。”

这些批评,叶叔华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1958年起,徐家汇观象台着手筹建世界时综合系统,叶叔华勇挑重担,经过大量严谨试验分析,找到了一套适合我国观测台站相对较少、观测仪器不够稳定等特点的数据计算处理方法。此后,全国各地天文台陆续加入这项工作,有了处理数据的新方法,观测仪器也不断增多,我国世界时综合系统越来越完善。1964年起,我国世界时测量精度便跃居世界第二,此后一直保持国际领先。

20世纪70年代初,叶叔华通过了解国外同行研究动态发现,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和激光测距等空间技术能将测量精度提升一个数量级以上,她感到再墨守成规又要落后。

经过长期科技攻关,1986年,叶叔华带领上海天文台完成了“关于发展中国VLBI网的建议书”,规划了中国VLBI网的概貌。1987年,25米射电望远镜建成。自此,我国天文界赶上了从经典观测转向空间观测的潮流。

1993年初,中科院数理学部和中国天文学会联合组织了征集“中国天文学九十年代大型科学项目”提案,虽然叶叔华提出的建设“65米全波段射电望远镜”的建议没能入选,但这一设想一直萦绕在她心头。2008年1月,叶叔华提出建设65米射电望远镜的必要,争取到立项支持。

如今,这台被命名为“天马”的65米射电望远镜,在我国探月和探火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让我国天文学家拥有了更大的国际话语权。

“办一件事,只有40%的把握,停在那不动,就会慢慢变成零;如果积极争取,可以变成60%、70%,最后做成。”叶叔华如是谈起科研心得。年逾九旬的她,而今依然坚持每天工作,仍然在构想——在距离地球9000公里外的太空,建两个口径30米的射电望远镜。

来源:人民日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95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