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无锡县商会旧址

无锡县商会旧址是离无锡火车站最近的国保,站前的商贸城内,四周高楼大厦簇拥,一抹阴影投下,空间显得局促不安。这个民国货当年也差点成为城建拆货,磕磕绊绊进了国7,算暂时有了免死金牌,躲过了夷为平地的劫祸。

无锡县商会原名锡金商会,是由2个无锡籍的上海大亨,缫丝、煤铁大王周舜卿和资本家祝大椿创建的。晚清时无锡的工商业已经隆盛,谓之“小上海”,如“白色帝国”中棉纱、面粉,在大中国产销量执牛耳,地位牢不可摧。而商会的发起就有着这背景,商会是一种社团,有着经济性的沟通、协调和维护的功用。

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无锡县商会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锡县商会旧址

无锡县学旧址和张闻天旧居完成整体修缮

  历经三个多月的整体修缮,无锡博物院下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县学旧址(无锡碑刻陈列馆)和张闻天旧居已通过市文物局预验收,现继续免费对外开放。这也是自两处文保单位开放后,对本体建筑较为彻底的一次修缮。昨天,无锡博物院专题馆部主任李文华带领记者进行了走访,两处文保单位整体面貌有了极大提升,参观环境更加整洁。

  碑面上的字大部分可以看清了

  “我在碑刻馆的几年里,参观的市民中就有很多老面孔。”李文华这话没错。碑刻馆地方不大,年均4万人次参观,是书法爱好者和文史研究者爱去的地方。碑刻馆位于学前街睦亲坊巷3号,入口处的参观签名登记表上,密密麻麻写着近期的参观情况,其中不乏接连几日来参观的人。

  据了解,无锡碑刻陈列馆是利用无锡县学古建筑明伦堂和讲堂辟建的,以保护、收藏、陈列、研究地方碑刻、碑帖为宗旨的专业性公益机构。碑刻馆现存古碑刻近百通,其中,39件是等级文物,一级文物就有5件。这些碑刻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反映宋元明清历代县学兴衰沿革情况的原县学碑刻,二是地方历史碑刻,三是地方书法艺术类刻石。由于各种原因,遗存至今的碑刻正在日渐减少,保护碑刻已刻不容缓。

  李文华表示,碑刻馆自2006年修复后向市民开放以来,一直未曾大修。去年下雪时,明伦堂北面的屋顶瓦片被压断的树枝扫落了一大片,危及建筑本体。为了更好地保护碑刻,得益于《无锡市文物保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由市财政出资,对碑刻馆进行了全面修缮,屋面整体翻新,更换瓦片,并为接近屋檐下的碑刻安装了防护罩。碑刻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保存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其本身也是一门艺术。受到风化、日照等自然力的影响,原先部分碑面上的字迹已经泛白,模糊不清。李文华介绍,此番修缮过程严格遵循了真实性原则,尽量保留文物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其原状。同时,对碑面也进行了处理,大部分字迹得以辨认,方便游客识碑。今后,碑刻馆也将继续开展讲座、展览、拓碑体验等活动。

  旧居彻底修缮还将升级展陈

  张闻天旧居位于汤巷45号,与碑刻馆离得很近,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锡城30多所学校成为了精神文明共建单位,一年到头,参观预约不断,年均参观人次在2.5万左右,“闻天故事会”“闻天读书角”“闻天志愿者”“红色经典革命电影赏析”等活动丰富多彩。

  旧居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红色的西式主楼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主楼大门上方悬挂着薄一波题写的“张闻天旧居”匾额。这处院落独门独院,就像是一个家。“它本身也是张闻天在无锡的家。”旧居主任王玲告诉记者,1975年8月,张闻天从肇庆迁居无锡,安家于此,次年7月1日在无锡病逝,虽然他在此居住的时间不长,但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印迹。

  张闻天旧居的修缮同样得益于《无锡市文物保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据介绍,旧居建筑1935年就有了,1990年正式开放时全面修过,这次是第三次对主体建筑进行修缮,整个屋面揭顶大修,较为彻底。以往,一到黄梅天阴雨连绵,旧居院子就会被水淹,这次修缮重新排了管道,做了集水井,解决了水患。同时,院内原先的草坪区域设计整修成了平台,便于以后开展小型沙龙活动。

  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张闻天是上海人,对无锡并不陌生,他曾不止一次到过无锡。上海有张闻天故居,无锡有张闻天旧居,两家单位也保持着密切联系,不断探索和放大着红色景点的社会价值。王玲透露,旧居主体建筑修好了,考虑到旧居内的展陈一直未变,接下来将对展陈进行更新,打算把序厅改成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客厅。旧居保存有60多件实物,计划拿出部分实物展示,让参观者更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江南晚报

中山路修缮新进展:商会旧址高度还原 银行旧址细节精巧别致

近日,中山路两侧历史建筑的修缮工程又有了新进展。目前,包括银行旧址以及商会旧址在内的几栋百年老建筑拆除围挡后,正式亮相了。屋顶塔楼以及门楣等相关细节也能被看得一清二楚。

“中国实业银行旧址”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老建筑,都相继拆除了围挡,并且能够清晰看到历史建筑被高度还原。修缮后的银行旧址大门可以说“霸气十足”,门楣雕花精巧别致,此外在门上的玻璃窗还有一个放射性的设计,十分值得玩味。

经过修复后,屋檐以及历史门牌甚至都清晰可见,屋顶两侧的杯状建筑设计也被还原出来。据工程负责人介绍,这些都是根据建筑的历史资料,进行还原修复的,就是为了做到“修旧如旧”。

百年历史建筑青岛商会旧址也正式亮相了。在拆除了前面的违章建筑,并对商会旧址进行了修复后,可以清晰看到这栋老建筑屋顶上已经复原的绿色塔顶以及红色瓦片。目前整体建筑的墙壁也已经换成了灰白色,可谓焕然一新又带有复古风情。

目前的青岛商会旧址。

青岛商会旧址早期照片。

此番中山路修缮后,整体中山路将以全新面貌示人,多栋百年历史建筑也将发挥它们独有的魅力,并对青岛老城区的申遗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青岛新闻网

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旧址开馆

国际商报讯 6月30日,位于苏州相城区太平街道的苏州(吴县)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旧址经修缮布置,开辟为“太平街道红色教育基地”并对外开放。

据介绍,1938年秋,中共党员翁迪民(化名宫岳)奉中共中央特科之命,以上海抗日救亡知识青年身份来到当时的太平镇,争取整编阳澄湖地区地方武装抗日。1939年9月,驻吴县太平镇的中共江南特委决定成立“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书记翁迪民,驻地太平桥。这是全面抗战时期苏州(吴县)第一个县级党组织。苏州县(工)委下设太平、湘城、南桥、渭塘、悬珠5个区工委,共有党员14名。“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旧址原是当地沈一林宅(裕元米行和三景苑茶馆),1939年春节前后,翁迪民(化名宫岳)等中共党员租住在此,开展党的工作。

位于太平街道的这处“红色场馆”,是苏州人民打击日寇,捍卫国家主权尊严的见证。为深挖当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献礼建党100周年,太平街道专门成立旧址翻建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对“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这处历经风霜雨雪的老宅进行翻建修缮,在建党100年周年前夕对外开放,供民众参观、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据悉,修建后的“中共苏州县工委”旧址总建筑面积262平方米,分设三进,对应“初心回眸”“星火燃起”“太平传承”3个多功能主题展示馆。展馆场景还原翁迪民使用过的书桌,书桌上陈列着《我在东路的一段经历:翁迪民回忆录》《吴县烈士传》等书籍;毛泽东《关于新四军进行游击战的指示》等资料复印件;江南特委在此编辑、刻印、发行的综合性刊物《江南》、苏州吴县各界“抗日联合会”刊印的《农民》小报等,同时展示从民间收集到的有关“江抗”大量原始资料,实物、老照片等。并通过场景复原米行的叫卖声、茶馆的迎客声,带领观众重温过去的历史风云,峥嵘岁月。(孙宝平 朱丽亚)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899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