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位于

清华大学,为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主要有三部分:(一)1911—1912年建造的清华学堂、同方部等;(二)1919—1925年建造的大礼堂、科学馆、体育馆、图书馆(局部)等;(三)1931—1933年建造的生物馆、化学馆、图书馆(扩建部分)、气象台、校门、机械馆、电机馆,以及明、善、静、平、新“五斋”学生宿舍。这批早期建筑反映了西方近代学校建筑在中国的演变过程,建筑风格具有典型价值,艺术水平较高,集中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比较优秀的建筑作品,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信息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

回到小时候!华东师大四大早期建筑带你看童年

对对对,今天是儿童节……

所以先来个拼图~庆祝下!

PS:能拼出华东师大四大建筑,拼出来看看画得像不像(每个小方块可以左右滑动,试试吧~)

虽然拼图很简单

但还是象征性地来点提示

所以……你拼对了吗?

这四件上世纪的老建筑加起来308岁了!

群贤堂

建于1930年

群贤堂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建筑为学校前身大夏大学于1930年建成,定名“群贤堂”,寓意为“师生合作”办学的理念和群策群力、荟集群贤之期望。群贤堂由费力伯、董大酉设计,为三层钢骨水泥混合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643平方米。1951年,华东师范大学以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为主要基础正式成立,以大夏校园为校址,群贤堂更名为文史楼。2004年,文史楼被列为上海市普陀区首批不可移动文物。2010年,恢复群贤堂旧名,并复原了由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题写的“群贤堂”匾额。

群贤堂旧照

办公楼

建于1934年

办公楼的东、西楼,于1934年建成投入使用。建造时,共有三幢建筑,呈品字形分布,分作为大夏附中的办公楼、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抗战期间,位于现办公楼前花坛位置的中楼被炸毁。1951年,在东、西楼之间,重建中楼,并作为学校办公楼使用至今。东、西楼和思群堂一起于2011年被列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列为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办公楼旧照

思群堂

建于1946年

思群堂始建于1946年,为纪念大夏大学老校长王伯群而得名,是华东师范大学校内著名的历史建筑之一,见证了华东师范大学发展的各个重要历史阶段,思群堂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并与东西办公楼作为大夏大学旧址整体的一部分被列为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思群堂旧照

地理馆

建于1954年

地理馆,又称“三馆”,由物理馆、地理馆、生物馆组成。华东师大早期建筑,也是华东师大的标志性建筑。地理馆和毛主席像等均为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954年12月“三馆”落成,总建筑面积近12000平方米,奠定了河东地区以文科为主、河西区域集聚理科各系的校园布局。

四大老建筑带你回到华东师大的童年!

也祝你节日快乐

请继续充满深情地热爱生活~

图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校园文化衍生品手册

设计|吴敏婉

指导老师|陈澜 杨雍华 张一士

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负责人|魏勇

校史校对|林雨平 图片来源|档案馆

编辑|李静姝

比清华、北大还厉害的学校,建校仅一个学期,培养的学生举世闻名

长沙临时大学,一所仅建校一学期却比清华、北大还有名气的大学,堪称中国教育历史上最巅峰的高校。当然也因为这所学校仅仅存在了一个学期,导致现在的我们基本上都没有听说过这所学校,不过对于这所学校所延伸的另外一所学校,我想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那就是西南联大。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北方重城北平迅速沦陷。在北平城马上要被攻破的危机之下,当时位于北平的清华、北大以及天津的南开大学被迫举校南迁,并于1938年在昆明联合成立了西南联大。关于这段历史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成立西南联大之前,北大、清华、南开曾经在长沙也组建了一所大学,这就是长沙临时大学了。

长沙临时大学的旧址位于今天的湖南圣经学院和岳麓学院两处,其中理工科主要集中于岳麓学院内。组建长沙临时大学并不是一个临时的决定,早在三所高校南迁之前就曾经公开在全国发表声明,号召全国的师生校友共同前往长沙。而三所高校会选择在长沙共同组建高校,这就不得不提到清华大学了。

我们都知道清华大学是凭借着庚子赔款才建立起来的,这就导致在这三所大学中清华大学是最有钱的。这人一旦有钱了就会给自己准备后路,作为高校来说也不能避免。早在1935年,感受到时局动荡不安的清华大学就早早的在长沙购买了一块土地筹备分校,原计划长沙分校是在1938年才建成使用。

只是由于日本人的入侵,北平的沦陷,原本38年才能建好的长沙分校被迫提前使用,成为清华、北大、南开的避难所。1937年11月1日,由北大、清华、南开共同组建的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课。与西南联大稍微不同的一点是,虽然同样的三校合建,清华大学的教授却是占了接近一半,没办法谁让这是清华大学的地盘呢。

开课后的长沙临时大学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只可惜日军的侵略步伐很快就一路南下,南京、上海先后沦陷,与长沙近在咫尺的武汉也马上告急,长沙也不再是一个安全之地。1938年1月20日,经过临时大学委员会的一致同意,刚建校不足一学期的长沙临时大学准备继续西迁。

1938年2月19日,长沙临时大学的全体师生们聚集在长沙韭菜园的圣经学院当中,召开了一场继续西迁的誓师大会。从2月19日开始,数千名师生纷纷踏上了西迁的道路,前往位于大后方的昆明继续办学,再次组建了西南联大。

虽然长沙临时大学仅仅存在了短暂的一个学期,但是在中国教育史上这所特殊的高校不应该被我们遗忘,没有长沙临时大学就没有西南联大。如果不是因为长沙临时大学给了北大、清华、南开一个临时落脚点的话,风雨飘摇的三所大学还会不会联合办学都未可知,因此长沙临时大学开课的11月1日也成为西南联大的校庆日。

“湘潭大学早期建筑群”入选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湘潭大学早期建筑群”

入选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说到湘潭大学现在的校址相信大家都知道,然而1958年湘潭大学建校时的校址就鲜为人知了。今年2月份,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位于湘潭县杨嘉桥镇的“湘潭大学早期建筑群”入选。近日,记者也对这处湘潭大学旧址进行了探访。

【节目视频▲】

记者驱车二十多公里来到湘潭县杨嘉桥镇,湘潭大学旧址就位于这里的王家山社区。根据毛主席“想在家乡办一所大学”的心愿,1958年6月,湘潭大学在这里创建。张笃庆老人和张钊老人家住在湘潭大学旧址附近,对于当年湘潭大学在这里创建办学的场景,他们仍历历在目。

眼前这栋两层楼的建筑就是当年学校的办公楼,也是原湘江煤矿办公楼,目前作为王家山社区服务中心在使用。该建筑建于1935年,几经风雨仍然矗立不倒,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左右对称,外形古朴大气,富有审美意韵。

湘潭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文物科科长 盛兆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民国政府的资源委员会在我们湘潭创办了很多国有企业,是当时的国有企业,其中在王家山那个地方就创办了一个叫湘江煤矿这样一个企业。当时创办的时候,日本派专家来设计和建造了这栋办公楼。

建校初期,湘潭大学充分利用原湘江煤矿的房屋、设备开展教学,依靠艰苦创业、劳动建校,努力改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

湘潭大学副校长 刘建平教授:1958年在这个地方办学,当时有七个系:基建、钢铁、农学、畜牧、财贸、教育、体育很多系,有700多个学生。当时我们是以抗大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来指导我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这里面当时还有很多文化名人在这里,比如我们湘潭非常知名的黎氏八骏黎锦熙的弟弟黎锦明在这里任教,所以说它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期间,毛主席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并亲切嘱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这也激励了一代代湘大人砥砺前行。

湘潭大学副校长 刘建平教授:这个地方有很多的故事,我认为把它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应该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传承,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也是给我们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个重要的基地、场所,我希望这个地方很好的保护好,很好的利用好,很好的挖掘好,把故事讲好。

今年2月份,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位于湘潭县杨嘉桥镇的“湘潭大学早期建筑群”入选。

湘潭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文物科科长 盛兆华:根据文物法的要求在一年以内,我们会要给王家山煤矿,也就是湘潭大学早期建筑群这栋楼树立标识说明,这是一。第二就要按照文化保护法的要求,对它进行管理,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这栋建筑不允许随意改建,它要保持原貌,这是最主要的要求。第二是在它的周边环境,我们叫做建设控制地带内,所有的建设工程,都必须要符合当时的历史风貌。

来源:湘潭都市日记 记者:张骥 赵栋 报道

看都看完了,为小编点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80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