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莫斯都岩画

莫斯都岩画(马尔康县)

保护范围:三块岩画分布范围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莫斯都岩画

成都自驾川西莫斯卡旅游攻略

交通:成都市上成雅高速,经过二郎山隧洞到泸定,再往康定走,20公里到瓦斯,上省道212线到丹巴,丹巴到丹东乡有70公里路。50公里处往右党岭,往左丹东。到丹东后只能选择步行、骑马、拖拉机、越野车进入莫斯卡,越野车进入危险度高。租马往返费用在150元左右一匹,拖拉机往返300元。

住宿:在丹东乡和莫斯卡村住宿,住宿卫生条件不能太过苛求。丹东条件相对较好些,建议去1公里外的热水塘村泡个温泉,因为莫斯卡没有条件洗澡。

丹东:宿村民家中,价格在一个床位10~15元之间,建议住阿绿东舟家,院落干净。

莫斯卡:可宿村民家中或在金龙寺水泥院落中支帐篷,村民家中床位10元一个,建议自带睡袋。

美食:丹东的放养猪肉非常好吃,莫斯卡村的餐饮非常简单,基本上以糌粑、酥油为主,很少有青菜。前往该地如果饮食上不习惯,最好自带食品。

注意事项:莫斯卡村海拔4300米,属高原地区,前往时最好准备预防高原反应的药品。春夏两个季节昼夜温差大,夜晚凉爽怡人,白天阳光强烈,要带好防晒用品及夜间的御寒衣物。最佳旅游季节是6至11月,夏季草甸上野花遍地,10月后层林尽染。

喇嘛庙:莫斯卡村内有一座小寺庙,该寺是金龙寺的子寺,小庙子有金龙寺的藏经楼,收藏着各种经书、藏传佛教理论书籍上万册。藏经楼的底层就是印经房,里面负责印经的人是专门学习过德格印经技艺的村民担当着印经的任务。这里的格萨尔石刻群也是莫斯卡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在小寺庙的格萨尔塔,他们的刻像还以独特的方式一块一块地镶嵌在那洁白的墙面上。

莫斯卡牧场居住区:从高处往下看,如同佛教的坛城。四周风景绝佳,溪水环抱山峦起伏,丰富的植被一年四季呈现不同的色彩,距离莫斯卡村有一处高山湖泊果仓错,两地相距约5公里,可以骑马或步行前往。

川藏越野24小时服务热线:400-811-7751 微信:czyy1818

公司网址:www.czyyzjy.com

地址:成都市火车南站天仁路387号大鼎世纪广

中卫大麦地史前岩画“维纳斯”发现始末

1985年8月27日,我代表中卫县政府与时在中卫照壁山搞地质勘探的宁夏地调二队签订了一份协议,委托他们提供中卫及其毗邻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资料。1986年4月8日,地调二队将《中卫及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及分布图》交给了我们,其中他们提供的金矿点就位于大麦地岩画区。我们在勘察金矿、移牧草场及划分原中卫县与阿拉善左旗的边界时,我意外地发现金矿所在的大麦地竟有许多岩画!顺藤摸瓜,终于发现在这荒山野岭中居然还遗存着一个规模博大、内容丰富的大麦地史前岩画博物馆。这就是后来名扬国内外的大麦地岩画的发现始末。

中卫大麦地岩画

从20世纪70年代发现香山岩画以来,我在山区走路养成了个习惯,不管是步行还是坐车,眼睛老是盯着路边、车外的山野,总想知道哪里还有岩画,以便记下地方。一般来说,根据山形地貌,估计有岩画的山崖石壁,我差不多都能找到岩画。1986年下半年,因为草场问题,我途经大麦地,看到一幅岩画。最初的印象是这幅图像很奇怪,好像是一朵莲花,再仔细一琢磨,是个人像。不好定名,我也不愿声张,藏在心中思考。后经多年查阅资料,原来这是一位双乳饱满、大腹便便的女性裸像。这就是后来名扬国内外的大麦地史前岩画维纳斯的发现始末。

周兴华和维纳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宁夏各市县普遍开展了文物普查工作。1988年,偶翻1987年印行的《宁夏文物普查资料汇编》,发现该书竟将中卫、中宁列为宁夏岩画的空白区。这与我多年来掌握的岩画资料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文物工作的疏漏。当时,我分管中卫文化工作。为此,根据自己多年来积存的岩画线索,我决定整理资料,出版《中卫岩画》,填补空白。于是,我领着文管所的人员,到我知道的有岩画的地方,对中卫县各处岩画进行全面复查。1989年上半年,我们完成了原中卫县北山大麦地、香山红泉、三眼井、景庄的6538幅岩画的详查、实测、登记、拍照和制图,还制作了许多岩画拓片,其中大麦地岩画就占了6298幅。

1989年8月24日,我们在中卫县博物馆举办了宁夏第一次“大麦地岩画展览”。当时,通知中小学生来参观。参观者都很惊奇,怎么过去谁也不知道中卫北山、南山竟有这么多的岩刻图画。有的老先生摇头晃脑地说:“这是放羊娃娃闲着没事干画的。”我听了只有苦笑。同年,我提请中卫县政府将大麦地岩画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确定了岩画保护范围,委托新井沟开矿人员代为管护。

关于凿刻岩画的工具,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回答,因这事涉岩画究竟有多古老的问题。我听说有一姓孟的农民,从照壁山古铜矿洞子中取出了几只瓷碗。我带上文管所的人员立即赶到他家,拿出来一看,是宋金时代的瓷器。经动员,他将这几只瓷碗送给了博物馆。从这几只瓷碗上,我想到铜矿洞子的古老,想到这与岩画凿刻、北方草原青铜器有无关系。1990年10月5日,我和中卫文管所的人员到照壁山大铜湾调查该铜矿遗址。钻下铜矿洞子的人腰里要拴上绳子,靠上边的人抓住绳子放下拉上才能探到洞底。洞中石台子上摆放着一只带角的羊骷髅头,还有挖矿者的遗迹遗物。铜矿周围地表,则是一堆堆冶炼废渣、矿料、汉陶片。拣了几块铜矿石,回家做试验,在岩石上的凿刻效果远不如我拣的其他石块。再用铁器、坚硬石器做岩面试验,凿刻效果铁器不如石器,岩画凿痕不像铁器凿痕。我相信,早期岩画的凿刻工具应是石器而非金属工具。

1991年8月,我编著的以大麦地岩画为主体的《中卫岩画》出版发行,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办的《国际岩画通讯》向国际社会评介了本书和中卫岩画。这一年,在宁夏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岩画研讨会。10月8日,与会的全体代表到大麦地考察。在著名的中卫大石板岩画前,杨杭生(已故)厅长让我向参观者做了介绍。国内外的专家们惊喜不已,纷纷说:

“这里的岩画很早!”

“这幅是旧石器时代的。”

“这块大石板是新石器时代的。”

“我们国家的岩画是罩住的,手都不能摸。你们中国的岩画,怎么允许人从上面走过?”

“要保护好环境,是个野外岩画博物馆。”有的外国专家还把别人丢在地上的烟头捡起来,装到自己的口袋里。

回到县城,他们参观了中卫博物馆举办的“大麦地岩画展览”。

大麦地岩画面世后,自治区原主席白立忱指示将大麦地岩画和贺兰山岩画同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在自治区文管会工作的李祥石先生找到中卫文管所,说要整理大麦地岩画资料,上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他不知道走大麦地的路,要县文管所协助。县文管所向我汇报了此事,我很高兴,让县政府办公室派了一辆北京吉普,让县文管所的人带路,将他送进了大麦地。后来,大麦地岩画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事再无下文,不了了之,致使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大麦地岩画至今没有得到国家级的有效保护。

中卫大麦地

1993年、1996年,大麦地岩画拓片随我在意大利、克罗地亚展出,我在会上做了演讲。2002年6月,我研究岩画的专著《岩画探秘》出版时,补入了新发现的大麦地等岩画。至此,已发现并经整理的大麦地岩画资料图录全部完成。大麦地岩画因图像繁杂来不及登录或遗漏的图像当在20%左右。

2002年9月6日,中卫县人民政府根据17年来我们对大麦地岩画的研究,决定成立中卫县大麦地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决定将大麦地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4年2月,我写了一篇《为大麦地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呼吁书》,刊登在《宁夏日报内部参考》第三期上。3月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在该呼吁书上批示:“请刘云、李锐同志阅。对周兴华同志的意见要高度重视,要采取得力措施对岩画资源进行保护,积极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自治区党委督察室以《宁夏区党委通知》将陈建国书记的批示转发中卫市工委:请按批示要求认真落实。

新疆的这个地方有世界上都少有的岩画,太神奇!

位于新疆呼图壁县西南75公里处的天山之中,有一处天山塞种人遗留下来的,距今3000多年的岩画。岩画画面长14米,高9米,面积126平方米。画面有数百个大小不等的人物形象,大的高达2米,小的不到20厘米。岩画中男性浓眉大眼,阔嘴,高鼻,显示男性的剽悍与粗犷;女性苗条、婀娜多姿。它对研究原始社会史、原始思维特征、原始巫术与宗教、原始舞蹈、原始雕刻艺术及新疆古代民族史等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康家石门子岩画是一幅国内及世界上罕见的生殖崇拜岩画。位于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的天山腹地,两条山溪汇流处的西北岸的新第三纪的粉砂岩壁上。这处岩画经有关专家论证定为距今三千年的塞人遗存。据认为岩刻完成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是研究新疆原始社会的珍贵资料。

有一种说法是,康家石门子岩画是3000多年前天山的古代先民——塞人为了祭祀天神、祈求生育进行的巫术活动,由巫师和氏族首领组织当时的石刻艺人经过长达几十年时间专门雕刻的以生殖崇拜为主题的大型主题祭祀岩画。

学者们还认为,康家石门子岩画为人们提供了一幅极其珍贵的原始社会大型舞蹈场景。岩刻画面,有如凝固在舞台上的一场大型群舞造型,是雕凿在天山岩壁上的、原始社会后期一页立体的思想文化史。从世界范围看,也未见到如此规模宏大、明白清晰的大型主题岩画。研究者认为,这组岩画是研究新疆原始社会宗教、舞蹈、绘画及哲学的珍贵资料。它对研究原始社会史、原始思维特征、原始巫术、原始部落生活、原始雕刻艺术及新疆古代民族史等都具有重大史料价值。

“康家石门子”这个地名的由来是这样的,据说,在清朝末年,有一康姓农民,来到这禽兽出没的深山荒野避难、居住,这里有一道豁开如阙的石门,两边石壁相对而出,宛如一扇无顶城门,若鬼斧,似天工,便有了“康家石门子”之称。此地距大丰镇72公里,距呼图壁县城整整100公里。

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康家石门子岩画毁损严重,近一半画面被自然剥蚀,无法 辨认。

发现岩画毁损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开始呼吁抢救岩画。历时五年的呼吁终于得到回应,保护 资金到位后,有关部门决定在年内展开对康家石门子岩画的保护和历史挖掘研究工作,但由于目前新疆境内还没有专家能够做出切实可行的维修保护方案,康家石门子岩画只得向全国“求救”。呼图壁县正着手制定聘请有关专家的方案,相关人士建议成立康家石门子岩画保护领导小组,确保这一历史文物及早得到有效保护。

此篇文章所有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由于无法追随到版权方,所以以上内容及图片涉及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即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13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