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宁化客家祖地

AAAA级旅游景区

福建三明市宁化县客家祖地是客家人的总家庙、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和朝圣中心。1992年在以姚美良等为代表的海内外客家后裔的提议和县政府的重视下,动工兴建客家公祠,总投资890万元,面积1.2万平方米,1995年竣工并举办石壁客家公祠落成暨首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由于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祭祖的人数每年成倍增长,原有的规,宁化客家祖地,宁化客家祖地简介,宁化客家祖地-三明市宁化县宁化客家祖地旅游指南

宁化客家祖地

客家祖地宁化经典名小吃——宁化烧麦

对每一位浪子来说,不论浪迹到天涯何处,心中总是记挂着家乡:家乡的亲人,家乡的一草一木。当然除了乡音乡情乡愁之外,最为挂念的应该是就是乡味——故乡的美食了。

客家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辗转迁移,最终在闽西宁化石壁形成了客家民系,然后再向四方衍播。到如今,全世界客家人已经超过1.2亿人了。客家人最讲究乡音乡情,最善于保留先祖文化,最善于传承先民优秀的作风。不论是在安居一隅时还是在迁移辗转之中都是如此。

宁化作为公认的客家祖地,保留有大量的先祖时期的民风民俗,同时保留有大量的早期先民的饮食文化。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如今成为了著名的宁化客家小吃系列。如今,地方政府为了保留并传承完善客家饮食文化,大力宣传推广宁化客家小吃,并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大量的宁化客家小吃店。客家饮食文化将会不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宁化人,不论长大后去了哪方拼搏,心中总会记挂着那几样儿时最为嘴馋的小吃。宁化烧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在宁化儿女眼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小时候家里人口多,生活比较困苦,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偶尔年节的时候能吃到各种好吃的东西那是最开心的事了。烧麦主要用料有芋子、淀粉和馅料。芋子是自家种的,淀粉是自家种的地瓜制成的,馅料都是根据自家田地里有种什么就用什么的,主要是白菜、白萝卜、香菇(闲时候家里有砍杂树种香菇的)、冬笋(屋前屋后都是竹林)、猪肉等,只有猪肉要去买。即便这样,小时候要吃到烧麦还是不容易的,也是最为渴望的。

对于烧麦,笔者还有一件事记忆深刻:上中学时,由于是寄宿,一帮乡下到县城读书的同学都住在学校。当时学校门口有家小吃店,做的烧麦非常好吃。同学们经常是积攒了几个星期的零用钱后,在一个晚上,几个同学约好一同前往店里腐败,点上一份嘴馋已久的烧麦。这时感觉是无比的幸福。当然,这样的次数整个中学下来也是屈指可数的呢。可见,吃上一次烧麦,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的童年来说,是一件奢侈而幸福的事情。烧麦,也就自然成为了我们宁化人最为牵挂的家乡小吃了。

小女都都,对于吃从来没有什么感觉。待她年纪稍大一些后,笔者有意引导她认识并体验一些家乡小吃的制作。对此,她还是有点兴趣。过年过节回老家的时候,让她认真观察奶奶制作家乡小吃,回城后,找个时间充足的周末,一家人一起动手制作家乡小吃,并跟她讲讲老家的民风民俗和历史故事。这也是其乐融融的一件事。

之前一起做了小吃松圆子,她还写了篇作文,反映不错。这次(快两个月前了)决定一起制作名小吃——烧麦。

下面,向大家简单介绍烧麦的制作过程。

主材:芋子、淀粉、馅料。

馅料:后腿肉、笋干、香菇干、白萝卜、墨鱼干、海米、青蒜、大白菜、红萝卜等

辅料:油盐酱醋、宁化米酒、猪油、大红袍。

制作过程:

1、毛芋子洗净,用高压锅(节省时间)煮烂。

2、毛芋子剥皮,并捣烂,适当加些食盐。

3、加上碾成粉末的淀粉(地瓜粉),和芋子泥一起和成面团(可以适当加些木薯粉,皮会更Q)。和好静置备用。

4、制作馅料:猪肉切碎,所有配料切丁。下锅炒制好备用。

5、包烧麦:用宁化客家特有的手法(类似包包子)包烧麦(宁化烧麦是开口的,附近客家人比如龙岩清流等地制作芋子包有相同之处,芋子包是封口的)。

6、锅中水烧开,把包好的烧麦放入蒸熟(大火蒸20分钟左右即可)。盛出装盘。

7、调料制作:猪油酱油、盐、鸡精、米酒、岩茶等精制酱料。

8、把酱料淋入蒸好的烧麦即成。

这就是一碗让人魂牵梦萦的宁化客家烧麦。这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团结协作的劳动成果。都都也从制作过程中了解了又一道经典的宁化客家名小吃。关键是,让她也记住了,要品尝到精美的食物,必须要经过辛勤的劳动。也只有是自己亲手劳动的果实,才是最香最甜的。

这就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宁化的经典名小吃——宁化烧麦。如果您喜欢的话,就转发吧,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品尝这一经典小吃。

线路推荐|宁化怀古,客家祖地

正月里回归故土,阖家团聚,走亲访友等行为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使然。

在何处落叶生根,是凝聚家族传承的信念。在中国的历史上,带着中原文化的传统与遥寄相思的执念,客家先祖在漂泊迁徙的旅程中,远离了故乡与暂居地的兵燹战乱,向赣、闽、粤3个省的结合部迁移,大多数进入宁化地区,且主要聚居于石壁。后来他们又以宁化为据点,向外拓殖。

由于客家先祖进入宁化定居繁衍的最盛时期正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初始时期,故而即便在他乡繁衍生息,自宁化迁播到各地的客家人仍被称为正宗客家。1912年,英国教士艮贝尔氏在《客家源流与迁移》一书中也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多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因此,石壁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祖地”。

宁化主题文化之旅

客家人素有爱国爱乡、慎终追远、敬祖穆宗之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外掀起了一股“客家寻根”热潮。1992年开始,宁化县人民政府为满足众多海内外客属乡亲的“寻根谒祖”需求,在石壁村兴建了一座仿古建筑群——客家公祠,世界客家人从此拥有自己的总家庙。从1995年客家公祠落成至今,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并将每年的10月定为“祭祖月”。此后(每年阳历10月15日-17日)期间举办祭祖大典,截至2018年,已连续举办了24届。

多年来,一批批客家后人怀着对桑梓的眷恋之情,回到这片土地上寻根祭祖。在“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期间,有祭诞、仪仗、乐舞、主事、仪式等五项程序,而后查阅族谱等史料,细品客家酒娘、石壁擂茶,欣赏客家山歌、舞蹈等艺术表演,祭祖大典庄严肃穆、场面宏大、客乡情结浓郁。

2014年10月,第七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暨第二届石壁客家论坛在宁化召开,这是海峡两岸高峰论坛首次在县级城市举办。在2018年举办的第24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上,海内外客属乡亲共5000余人欢聚祖地,畅叙情谊,在本届大典期间,还举办了第六届石壁客家论坛、客家武术大赛、客家风尚新品服饰发布会、宁台农特产品展销会、客家小吃文化节等10余项配套活动,在风俗民情外,更加入了许多生活化的体验。

早在2011年,“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15年石壁客家祖地成为“中国华侨国际交流基地”。而如今,随着海内外客家人寻根谒祖的热情不断升温,石壁客家祖地逐渐成为客家人的“朝圣中心”。同时,以宁化客家祖地为主要内容的“客家风情旅游专线”已列入福建省三大联合促销线路之一,“客家祖地”品牌亦成为三明旅游三大知名品牌之一。

而除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外,宁化还有着福建规模最大的溶洞群的天鹅洞群国家地质公园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以及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的4个出发地之一的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等。在2009年省财政厅、省旅游局规划的2009年至2020年的旅游精品线路中,客家祖地、长征出发地作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天鹅洞也列入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在宁化,与人文荟萃、山川秀美相呼应的是带着历史韵味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缓行在村间,探访神俗、礼乐、饮食、技艺与不忘的初心。

宁化木活字印刷术

(图片来源: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

众所周知,印刷术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在福建宁化、光泽至今仍有保存。

在印刷业发达的明中叶时期,受到四保雕版印刷影响,宁化等地同时开始大量使用木活字印刷族谱。在宁化、光泽等地的木活字印刷工序中,一套字盘基本为三万至四万个木活字,排版时一人念稿排版,一人取字供应,艺人需要熟练掌握木活字的反字毛笔书写、刻制、拣字、排版、校对、刷印、装帧等技艺。

宁化目前仍保存有新旧木活字近四十万枚,活字取材多用梨木、荷木。宁化民间称刻印艺人为“谱师”,其各自以“堂”为单位,一般四五人一堂,现存留有“印心堂”、“衍冀堂”、“文林堂”、“文斋堂”等。

宁化古游傩

(图片来源: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夏坊村的吴、夏、赖三姓村民都要前往村中的“七圣庙”,请出供奉于庙中的“梅山七圣”面具,装扮傩神并出游。在游傩队伍行进过程中,装扮的“傩神”们手执竹鞭左右挥舞以示驱鬼祈祥,并不停下来当众表演。

夏坊村的游傩习俗是古代傩文化的一种遗留,其祭奉崇拜的“梅山七圣”与南方少数民族所崇奉的“梅山教”有关。

“梅山七圣”同时还是各种傩戏、傩祭中扮演表现的对象,而在傩戏、傩祭中,“驱鬼”是一个仪式的重要主题,因而傩戏、傩祭中有狞厉骇人的装扮形象,夏坊村的游傩也是这类习俗的一种衍生。

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

(图片来源: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

福建将乐、宁化等地的客家人制作擂茶的习俗相传已久。如今这一传统习俗已渗透客家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造屋乔迁、婚姻喜事、生日寿诞、开业庆典、欢庆佳节等等,都要宴请擂茶,以款待佳宾。制作客家擂茶需要将茶叶、油、盐同置于擂钵中,有时也加些青草药,擂成酱状茶泥,再以开水冲泡而成。几乎农家所有的瓜菜香料、米粉肉类、豆米花生均可加入,故擂茶具有清香、爽口、味道独特的口感,不仅能解渴、充饥,还能清凉降火、消痰化气、健脾养胃,深受客家人的亲睐。

访红色圣地、寻客家祖地…7条宁化绝美自驾线路来袭,2017挑一个出发吧!

首届福建省(宁化)红色自驾旅游发展大会暨客家文化生态自驾游研讨会将于4月下旬在三明宁化举办,届时将有来自浙江、广东、江苏、湖南等地以及福建全省各大自驾游俱乐部参与考察宁化红色旅游路线,同时国内知名自驾游专家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自驾游发展。

本次活动以“红色追行,客家寻源”为主题,在福建省旅游局、三明市政府指导下,由福建省旅游协会主办,福建省旅游协会自驾游专业委员会、宁化县人民政府承办。

开幕式当天将举办宁化县自驾旅游线路发布推介会,同时宣布“红色旅游线路”和“客家文化生态游”自驾车旅游优惠政策。此外,还将进行“客家文化生态自驾游示范基地”、“长征出发地自驾游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宁化县旅游局与省内外自驾游协会及各大自驾游俱乐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福建省自驾旅游高峰论坛。

活动期间开展“红色公益﹒爱延续”扶贫活动,以及自驾旅游线路考察活动:自驾车队考察宁化红色旅游线路及宁化知名景点。

据介绍,宁化县内保存为数可观的革命历史文物和珍贵历史遗迹,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中国工农红军“军号谱”,目前在国内保存最为完整,其传奇色彩成为电影《我的军号》的原始素材。中央苏区宁化也被福建省确定为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

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军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宁化进行过革命实践活动。

1930年1月,著名的古田会议后,毛泽东同志率部途经宁化时,在马背上写下了光辉词章《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充满了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如今已成为三明市十大名片之一。

7条自驾红色旅游线路

宁化县内自驾线路:

东南线

天鹅洞—灵隐寺—蛟湖—银杏山庄—鹫峰寨—滑石温孙风雨桥--下曹古村落—汀江源—寨头里水库—社背古村落

西北线

谷文昌纪念园—杨边村—客家祖地—凤凰山红军街—陈塘红军医院旧址—大洋梯田—朝天寨—沿溪宁家大院—岩石寨—邱山古杉木王群

城区

北山革命纪念园—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美食城—一江两岸文化长廊—谢氏宗祠(红军医院旧址)--巫罗俊怀念堂—罗氏宗祠(苏维埃保卫局旧址)

宁化跨县自驾线路

线路一

宁化革命纪念馆---宁化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客家祖地---宁化红军医院纪念园---石城通天寨---石城九寨温泉

线路二

宁化革命纪念馆---宁化天鹅洞---宁化灵隐寺---清流天芳悦潭---马洪村逢源堂少共国际师旧址、红军指挥部旧址---永安桃源洞

线路三

客家祖地---宁化红军医院纪念园---天鹅洞---清流天芳悦潭---清流林畲毛泽东旧居---明溪县红军战地医院遗址---铜铁岭战斗遗址---将乐玉华洞

线路四

宁化革命纪念馆---天鹅洞---清流林畲毛泽东旧居 ---明溪县红军战地医院遗址---永安鳞隐石林---吉山村抗战文化遗址群

来源:海峡视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102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