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类别:石刻

时代:唐

地址:现藏伊川商城博物馆

公布时间:1963/6/1

公布批次:第一批

《大唐三藏圣教序》全文诵读

怀仁集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高清晰书法字帖图片59张,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咸亨三年(672)建于京城长安弘福寺。《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在陕西西安碑林。

《大唐三藏圣教序》

怀仁,唐代书法家,僧人,住长安(今陕西西安)弘福寺。曾集摹王羲之行书字迹成《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刻中此为独创。北宋周越《古今法书苑》载:“文皇制《圣教序》,时都城诸释委弘福寺怀仁集右军行书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迹,咸萃其中。” 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称:“《圣教序》怀仁所集右军书, 位置天然,草法秩理,可谓异才。”

“集王”一格,首推《圣教序》。其碑字由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故为世所重。碑文选自王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 当然这种集字的做法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偏旁拼合的字结体缺少呼应。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它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圣教序》最为成功。

清王澍曾言此碑有唐拓,但未流传。碑石宋以后中断,随着捶拓日久,笔划渐细,后曾洗剜。历代摹刻颇多。现存宋拓本较多。传世宋拓有墨皇本,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代刘正宗藏本,现藏陕西博物馆;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缝间发现整幅宋拓本;其他还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怀仁集王圣教序》是唐人敬重王羲之书法的体现,也是众多集王羲之书法碑刻中最成功、最有影响的一通。

临古之二十四选临——《大唐三藏圣教序》

临古之二十四

选临《大唐三藏圣教序》

大唐三藏圣教序

简称《圣教序》,唐太宗撰写。

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

刻制成碑文,

碑立于唐咸亨三年(672),

碑通高305、宽108、厚28厘米。

碑原在陕西西安弘福寺,

后移西安碑林。

圣教序虽是集字成碑,

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

但因怀仁功力精凿,又是谨慎从事,

终能各尽其势,

完好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征,

用明人王世贞的话来说,

是“备尽八法之妙”,

成为王字的一个大宝库。

王羲之笔法精绝,笔势遒劲,

字里行间流露出“端庄杂流丽,

刚健含婀娜”的韵致,

确是后世学书者难以达到的境界。

临习此帖——

先应在反复读帖的过程中

去领悟王字的法度,

落笔之际,则应锤炼用笔工夫,

在骨力上要能够体味其“峻骨”,

特别要细参唐冯承素摹本《兰亭》,

一下笔即要有筋、骨、血、脉、肉,

其点画出入之迹要合乎笔势。

临习此帖——

更须注意看其用笔之方。

凡学行书

当以《兰亭序》、《圣教序》为宗,

所谓方与圆,以神不以迹,

在气不在力。

正如前贤所说——

点画皆如鸟惊石坠,

笔笔无不藏筋蕴铁。

文章/图:胡安旺 字弘朗 / 拙一

《大唐三藏圣教序》效果图

《大唐三藏圣教序》正文一

《大唐三藏圣教序》正文二

《大唐三藏圣教序》正文三

《大唐三藏圣教序》正文四

《大唐三藏圣教序》正文五

《大唐三藏圣教序》正文六

《大唐三藏圣教序》细节01

《大唐三藏圣教序》细节02

载道藏书《书斋长物》周四精品推荐——北宋拓本《大唐三藏圣教序》

推荐理由

三圣合伙人传世之作

玄奘《心经》中文译文

李世民《圣教序》撰文

王羲之行书书法

国内最佳北宋神品

众家举烛大道流长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历任中国书协主席沈鹏书法题字

西安大雁塔慈恩寺主持增勤书法题字

作家出版社出版

载道藏书还原印制3000套

档案

载道藏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封面

作者:唐太宗李世民•太子李治•玄奘法师唐三藏

书者:王羲之

版本:北宋拓本

出版单位:作家出版社

馆藏单位:国家博物馆

出品:载道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藏本知悉

贞观十七年,享誉中外的玄奘法师唐三藏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成功返抵长安,唐太宗亲自接见,并为其翻译的经文写序,称“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即此本《大唐三藏圣教序》。此碑由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载道藏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内文

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唐太宗李世民开篇就以“盖闻二仪有像”为高度提出中国文化儒释道并举的大国包容态度,使得中国佛教至今千年不衰,而《大唐三藏圣教序》承载的王羲之书法和玄奘《心经》,更是中华文化经典成就不可逾越的丰碑。

载道藏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心经篇

《圣教序》集字者怀仁,为唐弘福寺沙门。怀仁为编此碑,集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二十四年方摹集完成。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使此碑在集字与布局方面章法合理,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此碑广采王书之众长,注重变化和衔接,摹刻亦颇为精到,虽因集字缘故,部分笔势缺乏一气呵成之感,但其字数多,字体变化丰富,为其它法帖所不及。

《集王圣教序》问世后,宋、明、清以来的历代书家对这一作品评价甚高,称之为“百代模楷。模仿羲之书,必自怀仁始。”明代项穆《书法雅言》中说:“若逸少《圣教序记》,非有二十年精进之功,不能知其妙,亦不能下一笔,宜乎学者寥寥也。此可与知者道之。”的确,时至今日,此碑仍为不可多得的研习欣赏王书的典范。

载道藏书《大唐三藏圣教序》跋文

圣教序碑于宋以后中断,传世以未断宋拓本为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为北宋未断本,为张应召旧藏。张应召与温如玉于明万历间为肃府摹刻淳化阁帖、集王圣教序等帖。乾隆间归张照,册页后有王际华跋,简述此拓本流传经过。内钤有张应召本人的“张应召印”、“字用之”、“南唐张应召藏图书印”、“爱听吴言”、“榖”等印,均为阳文篆书。该拓本共十五开半,每开十二行,行十至十一字不等。白麻纸,拓墨较重,字似略小,瘦硬而神足。与一般北宋拓本不同的是,其第六行的“纷”字右中笔可见。在北宋诸拓本中,此为第一。

制作说明

载道藏书《大唐三藏圣教序》

制作形式:还原再造

材质:艺术纸、亚麻

装裱形式:古经折装(一套两册)

成品尺寸:26.540cm

藏本定价:990元

发行数量:三千套

阅读原文购买

鉴赏经典古籍臻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08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