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霍州年馍

霍州年馍

霍州年馍是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的特产。霍州馍,人们又誉为霍州面塑。霍州面塑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不仅可食用,而且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花样繁多,形象逼真,做工细腻,栩栩如生。霍州馍又称无碱蒸馍。

霍州年馍一种山西省的汉族民俗工艺品,亦可食用。花馍可以说是山西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它体现出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是具有北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之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霍州位于山西南部的太岳山区,主要以种植小麦为主,馒头也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要食品之一。在人们眼里,馒头外形不过是一个圆圆的,可以饱餐的食物。可是在山西霍州,人们在馒头上下起了功夫。馒头被赋予生命,成为人们寄予希望和祝福的美好事物。

馒头在山西俗称“馍馍”。逢年过节,霍州人会丰富馍馍的造型,并赋予其寓意,过年做的这种便是年馍了。霍州花馍,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即是“祥”,有着“吉祥”的寓意。走访时,正值春节前夕,比起其他地方的花馍 ,霍州又是以年馍最为出名。

霍州年馍又称无碱蒸馍。风味独特、花样繁多、造型逼真,因其选料考究与工艺独特,可在常温下放置3个多月不变质。年馍发面不打碱,揉面时间长,随揉随掺干面,蒸成后松散有层,水浸不酸。年馍选用纯天然无污染的自家小麦面粉,用传统酵母发面,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面团经过多次揉和,一边揉一边掺干面,纯手工精制而成,所以色泽白嫩。做成馍样后,要放在热炕上,盖上被褥腾发,达到发虚光润,再放在笼内蒸熟,一般要蒸半个小时以上。

庆祝霍州建市30周年老照片展「之九」

交通篇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90年2月2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霍州撤县建市,霍州儿女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踏上了跨越发展的征程。

为充分展现30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和城乡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的昂扬斗志,使广大干群重温艰辛历史,珍惜幸福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畏艰险、砥砺奋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霍州市档案馆精选出30幅建市前馆藏交通方面的老照片和一段小视频进行线上展览。这些馆藏影像档案真实记录了霍县的变迁,用艺术形式再现了交通工作的特殊魅力,作为霍州记忆的一个部分交织成流动的画卷,将我们带回到了那段纯朴的岁月……

30年前霍县交通(影像档案)

1937年末,中国军队驻霍高桂滋84师整装步出霍县城北门桥,去往火车站乘车奔赴抗日前线。

1952年,霍县西门外护城堤落成合影留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霍县街道交通状况。

1955年,霍县汾河渡口委员会成员合影。

1956年11月25日,霍县杨家庄村兴修的磊沟桥正式竣工。

1969年,北京知青王瑞刚、张和平、黄莫华在霍县大张镇张望村的东沟挑水,这是当时该村的交通状况。

1971年,北京知青焦济增在霍县生产资料公司,当时均以自行车代步。

1971年,北京知青刘占凤在霍县狮子窊下乡路上留影。

1971年,北京知青在霍县大电厂桥下留念合影。

1972年,北京知青武俊周、邓春新在霍县辛置站合影。

霍县汽车运输公司(原称运输站)成立于1959年7月,交通局下属全民所有制企业。1967年开始经营客运。1978年7月改称运输公司,1983年9月开通至临汾的客运。1989年实行全员抵押承包责任制,企业活力得到增强。1990年运输公司占地25.2亩,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全公司有职工112人,客车17辆,载货汽车7辆。(图片摄于1973年)

1978年,霍县金属回收公司拉废铁的卡车通过鼓楼南街。

山道弯弯(新华社记者马毅敏1979年春摄于霍县北益昌村)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正在兴建的霍县汾河大桥。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霍县东大街秀才巷。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霍县交通系统宣传车在鼓楼北大街宣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霍县军民共修致富路。

鼓楼印象(马祥1978年春摄于霍县鼓楼附近停车处)

1983年,霍县什林大桥。

1983年,霍县煤炭专用线。

1984年9月2日,霍县正式开通到临汾的客运专线,北关村高安保成为霍县第一个个体客运专业户。

1987年,山西橡胶厂职工赵伶平在上班途中。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霍县鼓楼东大街。

畅通无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马祥摄于霍县辛置车站)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霍县汽配厂工人修理汽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霍县汽车运输公司。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霍县东大街行驶的公共汽车。

霍县辛置车站大动脉(马祥摄于1983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霍县三教乡主乐村团员在修“青年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霍县辛置选煤厂前一辆桑塔纳轿车正在飞速通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霍县鼓楼东大街的交通状况。

(刘亚玲 杜黎明)

来源:霍州市档案馆

头条:霍州韩壁村千年白皮松高大挺拔,你见过吗?(附视频)

提起千年不老松,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霍州七里峪景区的“红岩松”。其实,在李曹镇韩壁村也有一棵千年白皮松。

李曹镇韩壁村2004年4月25日,被山西省公布为新石器时代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村东南矗立着一棵千年白皮松,被当地人奉若神明。树高15米,胸径1.19米,冠幅东西27米,南北21米。

遗址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为冲沟,东西均为梯田。遗址面积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300米,文化层厚0.8—2米,断崖上有白灰地面。暴露主要遗物有陶鬲罐、盆、壶,石器有石斧、石刀等。纹饰有绳纹、方格纹、素面纹、附加堆纹。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类型。

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小编和小伙伴驱车前往霍州韩壁村,近距离感受这棵千年不老松。这棵白皮松高大挺拔,外观俊秀,让人叹为观止。

千年白皮松周围,秋花绽放,秋意浓浓

点“在看”

提醒更多人知道↓

霍州市著名的旅游景点:霍州署以及霍州署里面的古建筑

导语:霍州署位于山西省霍州市东大街靠背的一侧,它最开始建于唐代。在清朝和明朝的时候经过不同程度的增加和修补,后来逐步的变得完善。

它的布局是有南向北分布的。

谯楼,位于仪门最前面,东西宽度是15米,南北长度是11米。它在1985年的时候翻塌过,在1990年的时候进行了复修。

丹墀,位于谯楼和仪门的中间。是人们举行礼仪和群众们闹集会的场所。

仪门,它是官署的第二道门,在它的石台前面有一对石头狮子。仪门有四条梁八个柱子。建筑队非常好,霍州署这三个字使用金子牌,它是在仪门的上面挂着。仪门有两个门,在古代,一个是让人进出的,另外一个是进入犯人。

甬道,是一条连接在前面两个之间的通道,它是距离地面一米高,在古代,衙役是建设在两边。用来迎接或是目送各级领导的礼仪的道路。

戒石亭,在仪门往北十米处,原来设亭的地方立有一块石碑,后来的人们为了使出入方便,改建成戒石亭。

月台,它是大堂前面的平台。

大堂,它是霍州署整个建筑物里面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最早建在唐代,现在的大堂建于1304年间,大堂的前面很宽阔,进入里面有五间。大堂的结构布局的很好,也是非常的壮观的。在中国的古代的建筑史上也是最完整的木构造建筑。

二堂,它是位于大堂的后面,它是民国时期的古老的建筑,它是一个用来处理一些日常的事物的办公用的地方。

内宅,它是在二堂的后面,属于明代的建筑,是知州居住的地方。在清代的时候有过不同程度的修建。

科房,它是位于大堂的前面,东面,西面的两侧的。属于回廊结构。两边分布有17间。

霍州署里面的主体建筑大堂是一座元代的建筑,它的结构非常的少见,做工也是非常的好,在中国的建筑史上是没有第二个的。

霍州署里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的楹联,例如吏不畏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等等。霍州署的开放,对我们人类研究古代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官吏、科举制度都是非常有用的,并且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仪门道霍州署的大堂之间,有一条长长的高出地面大约有一米的甬道。

为了弘扬中国古代的文化,从1986年起,霍州市里面的领导们建设了霍州市霍州署博物馆。后来人们又经过不断的研究讨论并作出新的变化,霍州署前面大院的大部分进行了修理,目前霍州署博物馆已经让外来的人们进来旅游。这样的一座古代的建筑是我们霍州人民的不断地付出换来���。的确是我们霍州人们所应该感到自豪的。霍州署与其它著名的博物院一样,具有较高价值例如在观赏、保护、利用等的方面在1996年11月,在国务院也是被列为重点保护的。

结语;霍州署的历史悠久,有很多的古老的建筑,对我们的认识历史、学习历史非常的重要。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大家来我们的霍州市霍州署观光旅游,我们这里的人们也是非常的热情的。并且使我们霍州也有很多的特产,在我们的山西省也是很出名的,例如,我们霍州的年馍,霍州的饼,还有霍州的哨子面,都是非常的好吃,大家来旅游观光的时候是可以来尝尝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587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