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青山的疗愈

青山的疗愈

在宁夏,如果说黄河像母亲一样滋润着这片土地,那么贺兰山就如同父亲般,用巍峨的身躯化作一道天然生态屏障,多年来用雄伟的臂膀精心呵护着这片土地。

十一过后,宁夏已进入深秋。记者沿山路一路向贺兰山深入,昔日山路间一辆接一辆的运煤车已很少见到,两边,曾经破败的矿坑如今正隐隐透出被科学修复后的样子,山峰间,偶而能看到几只岩羊的身影跑过,让人们重新感叹这些活跃在大山深处的“山之精灵”。

贺兰山,正逐渐恢复为自然生态的“主场”,植物和动物,正重新成为这里的“主人”。

宁夏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启动三年来,治理修复面积达2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正得到显著改善。

外围整治:内外“兼修” 绿色效益

贺兰山脚下的崇岗镇腹地,曾是太西煤的主要加工基地之一,这里一度曾汇集过上千家大大小小煤炭企业。“哪有什么环境可言,整个都是黑的,尤其弥漫在空气中的煤尘,让人感觉吸进肺里的空气都是煤渣”,当地人感言。

再次走进崇岗煤炭集中区,这里已悄然添了新的颜色——道路两侧新栽的一排排绿树、企业新建的红框灰底的一个个巨型储煤仓、以及遍布整个工业区的蓝色防尘网……

2019年以来,平罗县在崇岗煤炭集中区按下环保综合整治工作“快进键”,关、停、并、转,一系列的举措下,这里变了模样,”集中区内414家‘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的企业就达236家,整治类企业177家,限期搬迁类企业1家”,谈及这里的变化,负责人感慨道。

在太西洗煤厂普煅车间厂区,新建起的近200米的防风抑尘墙拦住了里面的煤尘。旁边,宁夏永威炭业有限责任公司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着亮。走进企业,负责人田丽颖告诉记者,过去这里说是煤炭市场,但实际就是集中区,只有土,没有路,遇上下雨,泥泞不堪,遇上放晴,尘土飞扬。整治后,不仅整体形象得到提升,还新造林面积362亩。如今,一家家企业门前新修了柏油路,路边全建起了绿化带,“过去厂里停车半天,车上就会被盖起一层煤灰。企业一直想引进几名高层次技术人才,可是因周围环境太差,来应聘的人不等走到企业,只到半路上就打了退堂鼓。今年通过整治,厂区总算有了现代化企业的模样。今年企业首次招进来6名高级技术人员,企业也同时启动了改造升级,新上了电捕焦油的焙烧炉,还新引进了普煅炉,对企业产品进一步升级。”

“凡在整治中留下的企业普遍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集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生态修复:统筹“疗法” 生机复苏

曾几何时,因为过度开采,贺兰山的身躯一度“千疮百孔”,最繁忙时,贺兰山深处每天有近百处同时在爆破挖掘。如今,沿平汝公路一路向贺兰山大磴沟前行,路还是那条路,却又不再是记忆中那条灰扑扑的路了 。

映入眼中的一排排整齐的绿树,昔日从山里运煤出来的师傅习惯在路边吃饭的“老马饭馆”不见了,供矿工们休息的一个个站点也不见了。“瞧,这两边都栽了树;那里原来是过往拉煤车的称重点 ;这里原来有个收费站……”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清理整治指挥部工作人员白建福,一路向记者介绍着这段路的变迁,贺兰山生态整治三年间,他跑遍了沟里的每一处角落。

宁夏正努力还父亲山以宁静和谐美丽,在绿色中寻求转型发展。

2019年,宁夏在巩固提升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成果基础上,又全面实施了保护区外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截至目前,所有露天煤矿全部关闭退出,重点区域543家“散乱污”煤炭加工企业已关停取缔,影响生态环境的45个点位全部完成基础治理,治理面积达130平方公里。

站在大磴沟山峰高台处,目光所及,半山腰上绿草轻覆,像一层毛茸茸的地毯。草色环绕着一汪清澈的蓄水池。“伤口”上显露出的生态盎然,更让人动容。白建福像一名“生态”导游:“现在看到这个绿地处,到2017年时还有45家洗煤厂,当时沟里没有一点绿色。现在,洗煤厂全部拆除了,到了2018年春天,又进行了大面积植树造林。现在这片平台,加起来有2500多亩、大概种了4万棵树。”

山沟间,一个个如同镜面般的蓄水池寄托人们对绿色的追求和向往,“一共新建了五个蓄水池,用于截留浅层水,丰水季时抽蓄起来,到了枯水期,就可以浇灌这里新栽的林木,保证成活。” 白建福说。

目光另一侧,山体的一段截面裸露,像是刚被包扎好的“创口”。“这些全是过去留下的挖煤后的黑色陡坡,如今在整治中都被削坡成45度的平台,类似于小流域治理,便于地表留水,利于植物成活“。

以自然修复为主,让父亲山休养生息,通过修山、治污、增绿、固沙、扩湿、整地等方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正集中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提升贺兰山生态屏障功能,促进各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过去在这里感觉吸一口空气,都是一股煤灰味,虽然到处都是拉煤的人和车,闹哄哄的,但总感觉没有生机,如今道路直通到山里,车和人不见了,但这些绿却让整个山都有了生机。” 安静的山沟中,白建福的话仿佛在回响。

生态旅游:田园风光 “沉醉”引客

一路下山,沿途曾经运送矿区工人上山采煤的绿皮小火车如今停靠的火车站仍然还在,但已成为人们休闲时来这里观看工业遗址的运客绿皮车。昔日的矿工生活区,工人文化宫,文化活动广场,一切都静静“停”在那里,成为工业旅游区的一部分,记录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这里,还有连着山里原来的小孙庄水厂,准备在那里建成一个游客集散中心。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20世纪60、70年代的风貌和建筑,在这里都保存得很完整。” 白建福介绍。

疗愈后的贺兰山,不但发展起工业旅游,山下的葡萄酒庄、田园综合体等,也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焕发生机。

“过去,村民都四处打工,现在都愿意留下来发展,龙泉村借助贺兰山外部整治,综合多点开发,成了远近有名的旅游村。”龙泉村村支书高亮说。今年上半年,龙泉村游客接待量达45万人次。龙泉村通过实施贺兰山干沟周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栽植果树,依托山势修建健身步道,进一步打造休闲旅游综合田园体。如今,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7年的1.4万元增加至2019年的1.9万元。

这是一道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命题,而贺兰山东麓35万亩荒地如今变成绿地和酿酒葡萄园的生动实践,也正让葡萄酒产业与生态保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长为一道“沉醉”的生态屏障。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如今,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已编制完成《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专项规划(2020—2025年)》,谋划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建设项目35个,建设规模8.24万公顷。未来,宁夏将以“三山”规划为抓手,启动实施一批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建设项目,恢复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命线,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正在恢复元气的贺兰山,正借用绿草和湖水,对大自然进行由衷的表达。

来源:宁夏新闻网

记者:宗时风

Hash:6d5e697b00cac6d628132b009fd284b58d281616

声明:此文由 宁夏环境保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045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