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冬瓜

冬瓜

冬瓜喜温耐热、耐贮藏,有消暑解热的作用,除作菜用外,还可用于加工;种子和果皮可作药用。我县主栽品种有本地粉皮冬瓜和广东青皮冬瓜,播种时期为3月中下旬,7月上旬至9月初上市。全县种植面积2000亩,总产量为9000吨。

冬枣甜、甜瓜香、梨儿脆……庆云鼎力生态园等您来采摘!

{ 秋滋味 }

去采摘

秋天到

冬枣来报道!

鼎力红枣生态园可以采摘了

小布最喜欢冬枣了

真是激动坏了

话说庆云的采摘园还真不少

有葡萄、有蔬菜

还有鼎力红枣生态园的

大冬枣!!!

小布带领大家

一观生态园景象吧

▲园区大门

▲园区林荫小路

鼎力红枣生态园位于庆云县后桥村,占地一千余亩,种植枣树10万余株。目前正是金丝小枣丰收的季节,园区对外开始采摘了!这个周末,带着家人、孩子,赶紧行动吧!

10余万株啊同志们

什么概念!?!

小布已经迫不及待想吃冬枣了

↓↓↓

▲采摘的幸福味道

看完图片

小布羡慕的同时也在想

难道这个生态园区只有枣吗

要是点别的水果就好了!

万万没想到

真的有!

而且有很多!

↓↓↓

看着这些红彤彤的苹果

黄澄澄的梨

小布垂涎三尺

真想一口吞他几个!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并没有!

▲甜瓜大棚

▲园区餐厅

枣吃累了

来几个苹果和梨润肺

还有新鲜的甜瓜等着您

逛累了

到园区餐厅歇一歇

多么美好的一天!

如果你觉得很美妙

那就带上家人

带上朋友

一起约起来吧!!!

开放时间:每天6:30-18:30

价 格:

冬枣:10元1斤

甜瓜:10元1斤

苹果、梨:5元1斤

金丝小枣:5元1斤

特别提醒:无门票,入园后最低消费50元/人。

联系人:刘玉杰 18653405618

地址:庆云县后桥村

供稿:旅发委

芒市三台山出冬瓜旅游景点「芒市三台山出冬瓜村」

泼水节写作文怎么写

中国的傣族是一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散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

泼水节是傣族最为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至今傣族人民中还流传着一个神话:远古的时候,傣族地区有一个恶魔,他作恶多端,人们恨透了他,可什么办法都对付不了恶魔。后来,七位姑娘发现了恶魔的致命弱点,只有恶魔的头发才可置于死地。一天夜里,姑娘们勇敢的杀害了恶魔。但恶魔的头一着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时,姑娘们立即轮流抱起头颅。每年换一次,当换人时。人们都给抱头颅的姑娘泼水,冲去身上的血污和疲倦。后来就形成了傣族最为重要的节日——泼水节。

在“麦日”也就是节日的第一天。人们一清早就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但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洗浴”完毕,集体性的泼水便开始了。一群男女青年带着清水,涌出大街小巷,逢人就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一朵朵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绽放。

划龙舟是泼水节最为精彩的节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人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各色各样的龙舟,船上坐者数十名强壮的选手,号令一响,龙舟便像离弦的箭往前飞去。到处都是锣声.鼓声.号子声.喝彩声,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另一项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一种自制的烟火,将竹竿底部添以火药和其他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塔上,街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在空中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族,光彩夺目,甚是美妙。泼水节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快乐而幸福的节日。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链接:

?pwd=2yar 提取码: 2yar

五一小长假想去云南旅游,去哪些地方最好呢?

2018年,我和德宏会有怎样的际遇呢?上一次来云南德宏,大叔跑了一场马拉松,不到两个月意想不到的再次踏上这里,像是回家一样亲切,横穿两千多公里来到祖国西南大陆边陲,来参加一个空前隆重庄严的节日: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充满人文关怀的“一带一路国际微纪录片德宏影展”。这次油腻大叔摇身一变,华丽转身成为景颇汉子。

1.景颇绿叶宴来自远古的芬芳

对这一场超大规模的家族聚餐,在飞机上就已经满怀期待。飞机掠过葱茏青翠的德宏山野上空,面对着这一片碧绿的土地,胃口大开。上一次来德宏的时候,对绿叶宴印象深刻,很喜欢,这次是千人像是去奔赴一场味觉的约会,心中已经开始幻想,绿叶中包裹着的糯米饭香。

登上《舌尖三》的景颇族的绿叶宴,是景颇山寨中既古朴又带点野性的名宴。德宏的大山深处,有极为丰富的山菜和野味,在景颇族人看来,山上的东西,绿的是菜,动的是肉,绿叶宴的一切原料,都从大自然中采集,硕大的芭蕉叶包着粘香的米饭,竹筒里的水酒散发着陈酿的清香,山茅野菜,鱼腥草和鬼鸡,在一片碧绿中,引诱着每个人的味蕾,吃过这一席绿叶宴,才称得上是吃过正宗的绿色食品的人。

现场除了当地的民众之外,还有缅甸的客人,台湾中华一家亲的朋友,还有中外的媒体朋友们。

绿叶宴,还有如云的美女,和动人的舞蹈。

四千多人同享绿叶宴的盛况,仅仅是目瑙纵歌节的开端。

入夜的德宏,一片欢腾。德宏人淳朴好客,一场《景颇古韵》迎宾晚会,热情迎接我们远方来客。

庄严的景颇祭祀,景颇汉子勇猛充满血气的刀舞,姑娘们扭动着热情奔放的目瑙纵歌,葫芦丝声穿透夜色中的天际穿过遥远的山林里,这个古老又神秘的民族,用悠扬深远的歌声和热烈欢快的舞蹈,演绎尽景颇人的英勇刚毅,柔情似水。有朋自远方来,绿叶佳肴欢歌载舞来欢迎你。

2.目瑙纵歌节地表最强的集体舞

每年的元宵节,也是景颇族人最隆重的节日,目瑙纵歌节。这是为祭祀景颇的太阳神“木代”而举行的最隆重的祭祀活动,也是祖国西南部地区的民族狂欢,数万人相聚纵歌舞场,连续三天,只要有鼓声的地方,就有景颇人欢快的舞蹈。长老面朝目瑙示栋,诵读古老的经文和咒语,仿佛时间停止,与神明沟通,向神明祈福。

示栋矗立在舞场中央,是景颇族人心中最神圣最崇敬的图腾。瑙巴瑙双头戴犀鸟头冠,舞动着长刀开场领舞,引领数万族人,开始一场地表最强的集体舞,他们舞步豪放有序,节奏激昂明快,如同一条长龙,穿梭在大地上,轨迹多变却有条不紊,数万人跟着同个鼓点,踏着同个节奏,这种力量足以让心灵深处感到震撼。

3.一带一路国际微纪录片德宏影展

纵歌���过后,大叔参加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微纪录片德宏影展。学习这个时代微纪录片的意义,去思考在这个大众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如何用自己触手可及的电子设备,记录身边的文化,留下一幕幕的感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微纪录片德宏影展,张纪中大导演担任本届影展主席,张导说:在这个时代,大众文化空前的繁荣,在这个时代,电影,不再高不可攀,每个人,每个不同文化的人,都是时代的创造者,都可以用手中的设备,记录我们的时代。微纪录片,也是我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我们一起记录属于我们的这个时代。

4.勐焕大金塔

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之巅,勐焕大金塔上正洒下一片金光。来到德宏,去拍了一直念念不忘的勐焕大金塔。大金塔是自古以来的佛教圣地,传说“释加牟尼”生前转世为金鸡时曾生活于此。每次走在金碧辉煌的金塔之下,一圈又一圈绕着,虔诚面对着佛塔,总觉得有按不完的快门。用坚果pro2手机拍了很多。每一张都特别喜欢,值得珍藏。

月色朦胧,在大金塔上,吃着最爱的风味小吃“泡鲁达”俯瞰芒市的夜景和芸芸众生,这座城市似乎微微进入梦乡,大金塔上度过的一个意义非凡的元宵节,和一群好友,俯仰之间有如家人一般亲切。德宏这个美丽的地方,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

5.在勐巴娜西看孔雀开屏

清晨散布在美丽的勐巴娜西珍奇园,去寻觅这里的花木奇石,古树珍禽。勐巴娜西,傣语中“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这里存放着大量的翡翠玉石,宛如一个奇幻的玉石世界。恐龙时代的珍贵的树化玉在路边随意摆放,古老的蕨类植物点缀着园林,老树根深叶茂,一树就可以成林。 在周总理的纪念亭下,孔雀自由迈步,清闲自在,偶尔心情不错,开个屏得瑟一下,对着游客转一个圈,一点也不偏心。

孔雀湖旁的茫晃村,阳光正穿透白云晒下光芒万丈,这个美丽静谧的小傣寨,每一家每一户,都流淌着浓浓的傣家文化,农户在家里做起了小生意,烧小锅酒、缝制傣族传统服饰、烤牛肉干巴、开农家乐,新农村建设让芒晃村面目一新,我们寻觅至此,吃一餐最美味的傣家菜。除了景颇族的绿叶宴,傣族的味道也被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所向往。

香气飘溢的牛干巴,偏带酸辣的傣族凉粉,点缀着山上采摘的鸡蛋花,野菜带着最原始的大山的味道,伴着番茄与米线,清新开胃。最让人嘴馋的是一碗淋着辣椒油的稀豆粉,用上好的白豌豆做原料,煮到稀稠正好,配以各种调料,或是饵块油条饵丝,流淌唇齿间的豆香,比德芙还要丝滑。登上《舌尖3》后,稀豆粉开始广为人知,许多吃货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吃这一口。

6.芒市 河心场村

在芒市的西北边的大山深处,河心场村,风光秀丽,天然的负氧离子充满空气,离芒市不远,有很多珍稀动物,这里有很多古茶园,如果有一天,我退休了,我在这里开一个茶园,天天喝茶,看云起云落。

河心场村的房子,红蓝交错,参差有致,在蓝天白云下,分外奇特。国家的精准扶贫把目光投向了这里,给村里盖上宽敞明亮的校舍,给村里的每一个孩子一个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叔在这里用无人机航拍了这个隐匿于大山深处的村庄,引来孩子们好奇渴望的目光,以后有机会,还会再来在这个地方,希望自己的绵薄之力可以给这里的孩子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可以读万卷书,也有机会行万里路。

出冬瓜村

三台山是我们唯一一个德昂族乡镇,这里很多特色民居,保留着德昂族传统的四檐出水建筑风格。这里是德昂族人聚居的出冬瓜乡,汽车绕过蜿蜒颠簸的山路来。德昂人楼上住人煮饭,储藏粮食,楼下圈养牲畜,火塘被视为家族的象征和家庭人畜兴旺的保护神。

德昂族人一生在茶香里度过,茶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饮品。他们支起火堆,砍上新鲜的竹筒,煮上一筒酸茶,带着微苦,入口回甘,消解奔波几天的劳累。德昂人讲究茶到意到,茶的不同包装代表着不同情意,“请客茶”、“道歉茶”、“求助茶”......一切情意,都在茶里。

后谷咖啡庄园是德宏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后谷咖啡庄园是以咖啡种植基地为基础,依托当地田园、湖泊、山林、溪流等自然景观,打造集咖啡生产、经营、文化、休闲、观光、娱乐、住宿、餐饮、购物等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景区,体验种咖啡到制作咖啡的全过程

7.徜徉在德宏的闲暇时光

在德宏清闲的小时光,喜欢午后到后谷咖啡小镇散步,看云卷云舒,咖啡树已经开始结出果实喝着中国最好喝的后谷咖啡,和严谨又充满活力的后谷的朋友们在会议上交流学习,中国人自己种的咖啡,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我们中国的骄傲。云南小粒咖啡是我国的主要的咖啡品种,后谷咖啡曾被外长称赞为全球最好喝的咖啡,这两天菜大叔参观了德宏后谷咖啡工厂和咖啡小镇,同时也做了分享和交流,后谷咖啡是全国第一咖啡出口的企业,熊总很有魄力和亲和力。恭喜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相人荣膺云南省第二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后来,到金齿四锅的阿四茶堂,围火夜话,月色渐浓,这是在德宏的最后一个夜晚,火塘边的烤茶,香气溢人,喝茶,吃饵块,是每一个云南人家的味道,也是一份乡愁,牵动心弦的故土的滋味。享受德宏的慢生活,很有情调。

遨游旅行家-菜尾蝗

芒市有什么景点

一、勐巴娜西珍奇园 位于芒市勇罕街南段东侧,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其建筑物高大雄伟,造型为三角尖叠式的风格,葫芦形门洞,民族特色浓郁,色调金碧辉煌,掩映在油棕、翠竹之中,景色如画,令人神往。是中外游客观赏之地,列为省级名胜风景之一。 二、五云寺 傣语称“奘罕”,意为金寺。位于芒市五云路北段西侧。是芒市地区最早的佛五云寺

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道光二年(1822)迁来现址,咸丰元年(1863)盖为干栏式的三间大殿。寺院旁建着一座金塔,由8座小塔连环着主塔组成,名座小塔下都有佛龛,内放一尊小佛像。每个塔顶都吊着黄铜镂空的缨络,金光闪烁。 三、菩提寺 傣语称“奘相”,意为宝石寺。它位于芒市镇正南路中段西侧,建于清康熙末年,乾隆四十二年(1777)毁于兵燹,嘉庆十六年(1811)重建,1942年日军入侵潞西时再次被毁,抗战胜利后盖简易佛殿。1953年大兴土木重建,1956年竣工,建造为干栏式三重檐歇山顶,抬梁木结构,将傣、汉风格融为一体。整座佛殿庄重肃穆,气宇轩昂。 四、树包塔 树包塔,傣语称“广母姐列”,译为铁城塔,位于芒市第一小学内。塔高10余米,树高数十米,塔顶着树,树包着塔,顶上枝叶葱笼,脚下佛塔生辉,参天的菩提树那粗壮的须根,把塔紧紧箍在中间,一眼看去,树包塔、塔包树,形成塔树浑然一体的天下塔中绝景。树包塔已列为省级名胜风景点之一。

仙鹤过冬吃外卖、国外种瓜国内卖……新编云南“十八怪”来啦!

云南日报官方帐号

你说奇怪不奇怪,云南就有十八怪

四个竹鼠一麻袋,蚕豆花生数着卖

袖珍小马多能耐,背着娃娃再恋爱

四季衣服同穿戴,常年能出好瓜菜

摘下草帽当锅盖,三个蚊子一盘菜

石头长在云天外,这边下雨那边晒

鸡蛋用草串着卖,火车没有汽车快

小和尚可谈恋爱,有话不说歌舞代

蚂蚱当作下酒菜,竹筒当作水烟袋

鲜花四季开不败,脚趾常年露在外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

“云南十八怪”

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

云南日报记者:杨峥/摄

百年沧桑

过去贫穷落后封闭的云南

今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云南日报记者:黄喆春/摄

曾经的“十八怪”

被如今的变化所取代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经济发展不断加速

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云南日报记者:张彤/摄

请跟云报君的脚步

进城乡、访群众

感悟改革开放40年来

云岭大地的巨变

新编云南“十八怪”

第一怪

春天成为大品牌

“第一届昆交会举办的时候,展馆周围还都是农田,如今这片区域已经是热闹之地了。”站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的旗杆前,东方环球(昆明)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展馆运营公司总经理宋青松感慨万分。

云南日报记者:孙晓云/摄

1993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首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应运而生。刚刚大学毕业入职工作的宋青松与昆交会的缘分就此开始。“这是昆明第一次举办这样大型的展会,从来没见过那么多外国参展商,也没有见过那么多新颖独特的东西,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回忆起25年前的首次“相逢”,宋青松依然很兴奋。他告诉记者,从1993年至今,他见证了昆交会如何一步步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南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经贸盛会,见证了春天如何成为昆明最响亮的品牌,也见证了云南如何一步步拥抱世界。25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各国参展商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春城。从20世纪90年代每年只有七八个展会,慢慢增加到三四十个,一直到现在每年都有50多个展览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都印证着昆明四季如春的吸引力,也彰显着七彩云南的魅力。

云南日报记��:杨峥/摄

“你看现在虽然是寒冬时节,但昆明温暖如春,所以把昆明打造成为‘会议之都’是有明显优势的。”宋青松说,随着会展中心周边配套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像昆交会一样的盛事在昆明举办,而他也将坚守在岗位上,继续见证“春天的故事”。

云南日报记者:杨峥/摄

第二怪

亿年昆虫奥秘晒

1984年,地质生物学家侯先光在帽天山挖到一块寒武纪早期的无脊椎动物化石,成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同时也开启了科学家们对帽天山的“探索与发现之旅”。2012年6月底,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玉溪澄江帽天山瞬间把世人引入5.3亿年前寒武纪早期那地老天荒的神秘世界。

“云南这块土地太神奇了!‘云南虫’是脊索动物最早的祖先,他的发现是划时代的事件。这里,是人类祖先的起源地;这里,可以听到远古生命的回声。”30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游客络绎不绝到帽天山考察、研究和探访,一次次的发现,让世界一次次震惊。

近两年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完成并实施了《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启动了《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规划》《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规划》《澄江动物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促进世界遗产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帽天山及周边18平方公里的范围涉及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澄江动物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根据不同的保护要求进行有效规划。

云南日报记者:雷桐苏/摄

即将开馆的澄江化石地博物馆目前已创作了澄江化石绝版木刻、陶器、瓷器、文具类、丝巾等一系列工艺产品,把澄江化石微小的个体形象变为大家身边触手可及的文化符号。

第三怪

千年故事穿叶来

12月7日,农历大雪。干净得耀眼的阳光洒在腾冲银杏村,银杏树灿如黄金,游客在“尽带黄金甲”的村子里尽情撒欢,村里140余个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休憩、餐宿服务。

保山日报记者:范南丹/��

村委会旁的安泰农家乐就是游客最喜欢落脚的地方之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只要一有空,老板陈安泰就要对游客感叹一番。银杏村有百年以上银杏树1200余株,500年以上银杏树50余株,而村里两棵银杏王至少有1000年。

保山日报记者:范南丹/摄

银杏成林已近千年,银杏村成景也有数百年。但银杏村的旅游价值直到近几年才被发现。“改革开放初期,这里是水尾巴、路尾巴、电尾巴‘三尾巴’村,是固东镇最穷的自然村。”陈安泰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银杏村积淀千年的旅游资源逐渐转变为度假休闲产业,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每年为银杏村带来了6000万元的收入。更令人振奋的是,独具特色的银杏村旅游已经走上了企业化经营的现代发展之路。

保山日报记者:范南丹/摄

第四怪

大象进村不见外

一夜醒来,挂在屋檐下的玉米和厨房的食盐等物品,被闯进家中的野象“毫不见外”地扫荡一空,这样的状况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村寨,已经见惯不怪。

景洪市大渡岗乡关坪村委会香烟箐村民小组长冯广林介绍,香烟箐原来位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政府对香烟箐实施整体搬迁,把村寨搬迁到野象谷附近的公路边。

虽然搬出了保护区,但野象还是会时不时到寨子里“转悠”。“现在政府为我们购买了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我们的农作物要是被大象吃了,上报林业站后保险公司就会来理赔,所以也不用着急。”村民冯广荣说,搬迁出来后,就曾经有野象闯进过他和几个村民的家中吃粮食和食盐,但他们都不驱赶。每次这些不速之客到来时,他们就关起门上楼睡觉。第二天等大象走了之后再向林业站报告。

第五怪

山货触网销四海

李梦媛是镇康县大古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过去每年都要全国各地跑,自从进驻镇康县南伞工业园区电子商贸城以来,从电子商贸城到家,“两点一线”成了她的日常生活。“现在我坐在店铺里、家里,通过网上销售,我的茶叶就可以销往五湖四海。”

同样,镇康县黑森林食品有限公司的客户覆盖了上海、北京、��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每天大概就有1000单到1500单左右,基本都是回头客。”公司总经理张必孝说。他口中的回头客就包括俄罗斯等地的客户,每个月俄罗斯客户都要在他这里购买每袋约2斤的红豆薏仁粉100至200袋。

张必孝说,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每天的订单数量都在增加,月收入也从初期的50万元左右上升到现在的90万元左右,“这么好的销售额全都是‘电商平台’的功劳。”

电子商务好平台,坐在家里全球卖。镇康县大力推动电子商务领域共建共享,目前,该县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个,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7个,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71个。南伞工业园区电子商贸城入驻企业(个体)41户,年内入驻电商创业孵化园内的企业(个体)线上线下销售额将突破5000万元。

第六怪

仙鹤过冬吃外卖

大山包位于昭通市西部,海拔3000米至3200米,总面积1.92万公顷,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以黑颈鹤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全世界有黑颈鹤8000多只,而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已达1623只。

张捷/摄

黑颈鹤繁殖于西藏、青海、甘肃、川北一带,在藏南、贵州、滇东北等地越冬,以洋芋、蔓菁、青稞等植物性食物为主,也会吃小鱼、泥鳅等动物性食物。高原上气候寒冷,食物不多,加之幼鹤成活率低,所以黑颈鹤数量很少。

布培德/摄

为解决黑颈鹤食物短缺的问题,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大山包除加大湿地恢复建设力度,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建成3750亩马铃薯示范园基地,建成120亩只种不收的马铃薯、蔓菁、荞麦地,供仙鹤自由觅食外。同时管理局和爱心人士每年还储备大量用于人工投食的玉米,为黑颈鹤安全越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布培德/摄

第七怪

古城街上住老外

“我们特别喜欢这座城市,从2004年来到这里之后,就没有离开过,10多年来,我们感觉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在大理古城洋人街70号,缅甸翡翠玉石行的许继平夫妇将小店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一家三口在洋人街做生意,也在洋人街长期生活。

云南日报记者:雷桐苏/摄

第八怪

斗南花飞全世界

“我是斗南的第一批种花人,云南第一枝康乃馨出自我手,斗南拍卖出的第一盆玫瑰花也出自我手。”斗南第一代职业种花人华明升自豪地说。

云南日报记者:李秋明/摄

1987年,24岁的华明升看到商机后,从省林木种苗站买了90元的剑兰种球来试手。3个多月后,华明升剪下了第一批花,用稻草捆上,骑单车送到白塔路卖了165元钱。他心里一算,种花没有多难,但利润高了三四倍。从一捆剑兰开始,华明升走上了专业种花之路,如今有了400多亩大花蕙兰种植基地。

云南日报记者:李秋明/摄

“我是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代的‘花一代’。”2002年12月20日,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正式在斗南落成开拍,华明升的鲜切玫瑰是当晚拍出的第一号竞品。

云南日报记者:李秋明/摄

最近几年,斗南花卉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7年,斗南花卉交易市场鲜切花交易量达76.34亿枝,交易额63.82亿元,出口额1.7亿美元,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连续20多年交易量、交易额、交易人次和出口额居全国第一。

第九怪

非遗传承不断代

“滚滚奔流的金沙江畔,是善良人儿如意宝地,是公主欢歌起舞之地……”歌声从小院破墙而出,悠扬的旋律如金沙江水娓娓流淌。德钦县奔子栏镇奔子栏村76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传承人徐桂莲,午后在小院晒着太阳,唱着锅庄。

云南日报记者:李秋明/摄

“从前,锅庄是富人或有地位的人才能学,一个村只有那么几个人会,现在我们村人人会唱会跳。”徐桂莲自豪地说,闲暇时候,村里篮球场都容不下唱跳锅庄的人。

“以前日子不好过,奔子栏锅庄都是唱歌,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大家不仅唱歌,还加入了舞蹈,也就是现在的奔子栏锅庄舞。”徐桂莲说,奔子栏锅庄歌词比较固定,但一些即兴发挥的歌词,因不同场合、不同的人而千变万化。

云南日报记者:张彤/摄

如今,徐桂莲教了30名学生,虽然自己跳不动了,但还坚持到村里建的奔子栏锅庄传习���心指导年轻人。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奔子栏锅庄这一传统文化的热爱,徐桂莲对未来充满希望,“年轻人动起来了,不怕奔子栏锅庄失传了。”

第十怪

宴席长长沿街摆

歌声、号角声、鼓声,红河县宝华镇龙甲村,年逾八旬的李会春穿上老伴特意赶制好的哈尼褂子出了门。

这天是哈尼“十月长街宴”,也是哈尼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到属猴日,各家各户都要沿街设宴,一桌桌宴席在街道上连缀成一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人们唱着祝酒歌、跳起乐作舞,分享美食,庆祝丰收。

云南日报记者:雷桐苏/摄

“以前龙甲村穷得叮当响,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哪有心思摆长街宴。”李会春举起酒杯,一口焖锅酒下肚,心头热辣辣的。

今年5月,上海基尼斯认证4300级撒玛坝梯田为“世界最大连片哈尼梯田”,为旅游业加了一把劲儿,全县大力发展“扶贫+旅游”,全新的产业模式激活了龙甲的一草一木,成了响当当的旅游品牌和新村示范。

石阿四最早在村里办起农家乐,几天前,他就动手为长街宴采购食材,他说:“要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这些都是长街宴的传统必备菜品。”客人正在用餐,盛一碗梯田红米饭,就着梯田鱼、炸泥鳅、咸鸭蛋、哈尼蘸水鸡、干巴,和村民举杯共饮,朴实的话语中透着亲切。

云南日报记者:雷桐苏/摄

一个月前,长街宴的餐票就在网络上被抢购一空,咨询的电话接都接不过来。石阿四说:“梯田里出产的生态红米、稻花鱼、鸭蛋最受欢迎,许多人吃完还要买回去。”

如今,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6800元,龙甲村正铆足干劲实施乡村振兴。正如歌里唱的:“割来山茅野草,撒把星星作料,汤汤菜菜味道好;我们都是亲人,不分这处那处,都是中华民族一家人。”

第十一怪

普洱咖啡俏海外

“很多人知道普洱有好茶,普洱咖啡同样蜚声国内外,相信会有更多的人爱上普洱咖啡。”11月底,普洱咖啡产区进入集中采收季,在普洱市思茅区六顺镇炮掌山村,漫山的咖啡树上密密麻麻结满了红彤彤的果粒,种植户董来成正带着工人采摘咖啡红果。他种植的100多亩咖啡因管理精细,成功获得雀巢4C认证标准,每年生产加工20多吨咖啡商品豆出售给雀巢公司、星巴克等国际咖啡巨头,进而出口到全球各地的咖啡消费市场。

云南日报记者:���彤/摄

普洱因茶闻名,同时也是国内咖啡的核心产区,1892年开始种植咖啡,被誉为“中国咖啡之都”,也是亚洲最早种植咖啡的地区之一,如今普洱咖啡种植面积78.9万亩,咖啡豆产量5.86万吨,总产值24.69亿元。普洱咖啡八成以上出口到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普洱咖啡出口2.85万吨,其中精品咖啡出口1.4万吨。咖啡产业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出口创汇的优势骨干特色产业。

随着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落户普洱,推动云南咖啡产业与世界更加紧密融合,实现云南咖啡更高的产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中心有国内外咖啡采购商会员企业2000多家,成为云南咖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窗口。

云南日报记者:陈飞/摄

第十二怪

民族歌舞原生态

一曲悦耳动听、清脆悠扬的竹笛声传入耳中。在丽江市古城区云岭剧场的舞台上,一名皮肤黝黑、身材壮硕的年轻男子正在吹奏《云南的响声》。

“这首竹笛是‘雀神怪鸟’前奏,也是哈尼族的一首经典曲调。”36岁的哈尼族男子阿山木子2002年成为一名歌舞演员,至今已有16年。

云南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改革开放40年来,植根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深厚土壤的云南原生态民族歌舞,逐步走出大山、走向市场,成为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演艺产业。

如今,在云岭大地上,散发着浓郁原生态气息的《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梦幻腾冲》《澜沧江湄公河之夜篝火晚》等一批演艺节目长演不衰,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还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就业渠道。

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云南原生态民族歌舞提供了彰显魅力的大舞台。阿山木子深有感触地说:“原生态民族歌舞,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也改变着我的人生,我经常到全国各地演出,甚至代表国家到世界各地交流,感觉非常自豪。”

第十三怪

国外种瓜国内卖

10月28日,记者走进瑞丽市畹町农产品仓储物流电子信息交易中心,来自缅甸和国内的工人正忙着将西瓜、香瓜装箱转运到内地,运输西瓜和香瓜的车辆来来往往,一片繁忙的景象。

来自沈阳的货主叶玉强介绍,他在缅甸租地种植西瓜10多年,种植的西瓜通过畹町转运销往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

���除了西藏、海南有专门的供货线路外,来自缅甸的西瓜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占据了国内冬季水果市场70%的份额。”瑞丽市畹町长合商贸有限公司综合发展部经理刘洪芳介绍,缅甸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西瓜,冬季成熟的西瓜在国内市场销售好,填补了国内冬季西瓜的市场份额。

刘洪芳介绍,自2016年起,他们公司旗下的瑞丽市合农商贸有限公司开始与缅甸农民合作,缅甸农民出土地、劳动力,瑞丽市合农商贸有限公司提供技术、人工费,利润和缅甸农民平分,让缅甸农民也在种植西瓜中受益。

云南日报记者:李秋明/摄

“现在冬季水果交易从每年的10月到次年5月,平均每天200车、2000多吨,高峰期每天七八百车。”刘洪芳介绍,畹町农产品仓储物流电子信息交易中心从2012年开始建设运营,高峰期用工达到3000多名工人,其中缅甸工人占了三分之二。下一步,长合公司将延长水果的储存时间,拓展国内的水果市场,服务好国内外客商。

第十四怪

影视爱来云南拍

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城市或乡村,遇到影视“明星”已经不用惊奇,众多影视剧到大理取景拍摄已成平常事。来自北京的制片人肖松说:“我们的网络电影《魅途》在剑川县的古城、千狮山、剑湖、沙溪、石宝山取景,因为生态美、文化美、民族和谐美。”

“自然天成的美景、深厚的历史与多元的文化在这里交汇交融,使大理成为‘天然摄影棚’和理想的艺术创作之地。”近年来,大理州依托资源优势,优化服务和管理,出台了《大理州影视剧拍摄管理暂行办法》和《大理影视基地建设规划》,构建覆盖所有影视制作服务内容的专业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的剧组到大理创作和拍摄,大理也将成为国内一流的影视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之一。

第十五怪

独龙悬崖系腰带

夕阳西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龙元村和作建老人站在庭院阳台,眺望村口,直到一辆乳白色商务车映入眼帘,老人才安心回屋。

“小儿子是家里的依靠,经常出外跑运输,安全回来,我们才心宽。”和作建说。

“以往,独龙江没有公路,粮食、日用品全靠马帮和人力运输,来回得走10多天,路远不说,还不安全。现在可不一样了,小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了。”和作建告诉记者,他曾在独龙江乡运输队干了20多年。当时��每年大雪封山前,马帮就要到县城驮背过冬物资,走的是一条凶险异常的盘山公路。

独龙江乡马库村

1999年独龙江公路建成后,运输队解散,老人回村里种草果谋生。如今,794个弯、79.6公里独龙江公路,似一条彩带,蜿蜒在雪山深谷间。120公里村组路跨江越谷连寨接户,独龙人民的出行天地越来越平坦。昔日简陋的茅草房、木板房、篾笆房已被水电入户、卫生整洁、广播电视设施齐全的安居房取代。独龙族从封闭、落后走向开放、发展的新天地。

云南日报记者:禹江宁/摄

“现在,汽车在独龙江已不是稀罕物。村村通柏油路、水泥路,每个村都有汽车。”和作建说,道路通达了,独龙江各项建设加快了,他用卖草果积攒的钱,给小儿子买了一辆面包车跑运输,方便村里群众出行,增加收入。

第十六怪

火车汽车都很快

“昆明大街小巷销售的苹果汁、黑加仑汁、白兰地等欧洲商品,大多是我和同事们拉回来的。同时,我们也源源不断地把云南咖啡、茶叶、绿豆、橡胶拉到波兰、德国、荷兰等国家。”谈及自己的工作,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铁路货物列车司机李兆根难掩自豪。

云南日报记者:杨峥/摄

2017年7月,随着沪昆、南昆、成昆3个方向6条铁路接入扩能改造后的昆明东站三级六场正式投入使用。以昆明东站为中心,云南铁路连通国内,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成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最大的物资交流、中转和集散中心。

“自2016年底云南高铁开通以来,昆明日益从全国铁路末梢转变成为中国走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作为一名火车司机,亲历云南高铁时代,李兆根倍感自豪。

云南日报记者:黄喆春/摄

截至10月31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今年累计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197.54亿元,同比增加33.68亿元。与此同时,目前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24.25万公里,是1978年的5.8倍。随着县域高速“能通全通”工程大会战全面打响。铁路和公路建设齐头并进,内畅外通的铁路和公路网联通了云南的经济动脉。

第十七怪

万亩荷塘天边开

坐落于丘北县普者黑景区核心地带的仙人洞村,蓝天白云下,静卧在���光山色间的彝家村庄,淡雅荷韵与古朴房舍,让人尽享“住在风景里,人在画中游”的宁静美好。

云南日报记者:孙晓云/摄

仙人洞村村民小组长范成元说:普者黑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以来,仙人洞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以彝族撒尼人传统文化为核心,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如今全村196户村民几乎都在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成了远近闻名的“首富村”。

云南日报记者:孙晓云/摄

2016年底,高铁开进普者黑,更多游客来到仙人洞村,也带来不少投资者。“外来投资者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能让村民学到很多宝贵经验。”范成元认为,为留住“乡愁”,他正准备把村里的田地整合起来,发展乡村体验旅游,让游客亲自参与和感受撒尼人的农耕文化。村里成立了仙人洞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希望引入专业机构,进行整体运营,让仙人洞村的旅游更加“仙气十足”。

云南日报记者:杨峥/摄

第十八怪

五彩服装田边赛

正月十五,永仁县中和乡直苴村村民李芳翠和往年一样,穿上自己绣制的彝族服装,戴上美丽的鸡冠帽,参加一年一度的赛装盛会。

像李芳翠一样,永仁县上至90多岁的老奶奶,下至五六岁的孩童,都会在赛装节这天穿上艳丽多彩的彝族绣花衣裳,把精美绝伦的彝绣和特色浓郁的民族风采展示在众人面前。

这一天,在以油菜花田为背景、层层大山作看台的直苴村赛装舞台上,从四乡八寨赶来的彝族同胞聚集在一起,赛装比美、纵情歌舞、跳脚狂欢,表达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与无限向往。

“所谓赛装节,就是彝族同胞服装、服饰大比赛的日子。”永仁县委宣传部部长熊建忠介绍,直苴村“彝族赛装节”这一习俗至今已传承了1352年,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 ”。2016年,这一原生态文化习俗被确定为云南省重点旅游文化节庆品牌,直苴村也被确定为“民族赛装之源”,楚雄彝族自治州也成为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永久举办地。

云南日报记者:李承韩 余红 李继洪 戴振华 李春林 谢进 蔡侯友 博达 张雁群 张帆 李树芬 沈浩 李汉勇 康平 李秀春 和茜 刘祥元 庄俊华 李寿华 胡晓蓉 张登海 黄鹏 吕瑾

云南日报���讯员:李丽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043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