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大海猛遗址

大海猛遗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杨屯村,包含多个时代信息的文化遗存,为研究青铜时代、汉、渤海时期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大批珍贵的实物资料。

大海猛遗址

中文名:大海猛遗址

地理位置: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

所处时代:周至唐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026-1-026

剑川海门口遗址:中国最大“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

“葬身于湖畔花下,倒也风雅。”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里段誉失足掉落剑湖湖畔的一处人间仙境时感概,让人充满了神秘烂漫的幻想。现实中却真有风光迷人的剑湖,它位于大理北部的剑川县境内,这里发现的海门口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伴随着遗址的四次挖掘,这神秘之地的面纱被层层揭开。

文/杨建开 图/ 杨继培 李晓明 剑川县委宣传部

传说中的“鲁鲁城”

海门口遗址距剑川县城8公里,从剑川县甸南镇海门口村往北去1公里,沿剑湖的泄水河海尾河旁有一个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河滨带,海尾河清澈见底,河边树木葱绿,两岸繁花似锦,海门口遗址就在这一片田园风光中。

剑湖的传说很多,附近村庄里的老人们口中流传着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剑湖周围是繁华的村落,人们把那里叫做“水寨”。

然而,不知什么样的原因,水寨后来消失了。有一种说法是,可能遭受剑湖水灾的威胁,也可能是收到野兽的侵扰,人们把整个“水寨”移居到北方约7公里处了,那就是传说中很辉煌的“鲁鲁城”。

时移世易,剑湖这个美丽神秘的高原淡水湖泊的湖畔水位不稳定,早已没有人家居住,成了一片肥沃的田地。而此处曾经存在过得辉煌的“鲁鲁城”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剑川文史馆的工作人员回忆,1957年,剑湖洪水泛滥,几条泄洪道都是弯弯曲曲的水道,泄洪能力不强,一道雨季,附近的村庄和农田都要遭洪水淹。于是,政府组织群众挖泄洪道。

然而,人们在清理剑湖泄洪渠道时居然挖出了一些发黑的木桩,还有一些碎陶片、铜器。剑湖附近村里的一些老人回忆,当时村民还挖出了一些造型奇特的石片、锈迹斑斑的铜刀铜斧。村民们没想到,传说中的“水寨”并没有消失,大而是沉入了地下,历经3000年不朽。于是,相关部门琴考古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发掘清理。据说,有专家推断“地下可能是一个古文明遗址!”

云南青铜文化发源地之一

多年后,在考古技术手段提升之后,考古人员将当年挖出的古木桩、大量青铜器和陶瓷制品、石器等经碳14测定。原来,这批东西的年代界定为距今3115年90年。这里成了记录新石器时代云南先民生活的“海门口遗址”。

据了解,1978年,相关部门在海门口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出土了数百根木桩,还有大批青铜器、石器、铁器和陶瓷制品。

海门口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铜渣、铜料和石范等,这证明了青铜器均是在本地制造的,是云南唯一发现的青铜铸造地,是云南省迄今为止出土青铜年代最早的古遗址,这标志着云南地区利用金属的开始,海门口遗址是云南青铜文化发源地之一。

也就是在考古发掘中,研究人员初步证实了那个传说中的“鲁鲁城”确实存在过。据说,专家们还认定海门口遗址是云南青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考古专家们对比发现,海门口遗址的青铜时代遗存与大理银梭岛遗址的时代基本同时,但其文化面貌却具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说明,滇西地区的青铜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能够帮助人们认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史前的文化交流和族群迁徙。

数千年前的彩陶罐

2008年,海门口遗址的第三次考古开始了。历经两个多月的发掘,专家们被海门口遗址上的一个又一个发现彻底震惊了。

大量出土文物中,两个完整的彩陶罐让专家们很惊讶,因为在此之前,云南的遗址发掘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彩陶罐!这意味着,在那么久远的时代,在约3000年前,云南的先民竟然已经学会制作彩色陶器。

考古人员还在挖掘中发现了一些红色的粉状黏土,这应该就是当时的人们用来给陶器染色的染料。历经数千年岁月侵蚀,那些陶器上已然可以分辨出这种漂亮的红色。

沉睡了数千年的木桩

第三次考古发掘,遗址上到处都是古老的木桩,非常壮观。在1350平方米的探方内出土了“干栏式”建筑2000多根木桩柱,横木和木构件,构成了庞大的建筑群体。这些被发掘出的木桩在地下沉睡了近3000年。

专家学者们研究认为,出土的2000多根大小不一的木桩,从分布、造型来看,当时的云南先民们住的地方应该与现在的傣族人家的竹楼很相像。这很可能是为了避开水灾和野兽,当时的人们用大量的松树做木桩,打进土里固定,而上层菜建房居住。这些木桩历经近3000年岁月的侵蚀,却千年不腐,是一个奇迹。实在让人惊讶。

考古专家们认为,目前在国际上,保存这么完好的古建筑遗址是很少见的,国内类似的“干栏式”建筑曾经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但面积规模没有剑川海门口遗址大,密集度没有海门口遗址密,因此,海门口遗址被认为是全国目前发掘的最大的“干栏式”建筑遗址。

粟之谜

在第三次海门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非常惊讶,竟然挖掘出了稻谷和粟。关于云南先民究竟从何时开始掌握水稻的种植技巧,这个时间颠覆了专家学者此前的推断。

而海门口遗址上发现的粟也颇未神秘。粟,这是被认为栽种于北方的食物,究竟为何会出现在海门口,这还有待专家学者们进一步的探索。海门口遗址所出土的稻、粟、麦等多种谷物遗存,证明了来自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其南界已经延伸到滇西地区。而稻、麦的共存现象,则为认识中国古代稻麦轮作农业技术的起源时间和地点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

从发掘出土的碳化麦、双耳彩陶、铜渣、铜料和石范,以及前两次考古发掘碳14测定,专家认为海门口遗址是南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

10层空间

第三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理清了遗址的层位顺序判定。挖掘出的28个探方都划分了清晰的层位,从上到下共分九层,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明清年代,出土了一些清代的铜钱和明末清初的青花瓷片。第三层为元明时代,出土了陶斧、管状网坠、红陶土。第四层到第七层为铜器时代,出土了铜器、石器、陶器。第八层至第九层为新石器时代,出土物为彩陶、刻纹饰陶器、角器及打磨石器。

有的探方还出现了第十层,在这些地层里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可以说那个时候在海门口遗址就有人类活动,意味着海门口遗址上堆叠了近4000年的历史信息,考古专家认为,从年代层位表明剑川海门口遗址是国内历史信息保留最完整的独特遗址。

走近史前聚落

专家学者们达成共识:剑川海门口遗址为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其规模和震撼力在世界上也甚为罕见,为研究中国史前聚落类型提供了宝贵的实例。海门口遗址的第三次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荣获“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是西南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16年年底,第四次海门口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启动,遗址文化堆积丰富、遗迹众多,发掘出大量青铜器和玉石器、陶片等等。

和第三次发掘相比,海门口第四次考古发掘中,发掘出土的陶器特征略有差异,纹饰陶发达,以夹砂陶为主。

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新的房址,大大丰富了人们对遗址聚落结构的认知。此外,还找到了墓葬,这为认知海门口文化的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为不同时期墓葬区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线索。

数千年前,在剑湖之畔,先民们使用青铜器、铁器,制作彩陶、种植水稻、粟……这片土地上需要揭开的谜还有很多。可以说,海门口遗址的不断发掘,让人们走近史前聚落的先民,发现越来越多的珍贵信息。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昔日城垣遗址今日花海绿洲

摊开北京地图,在中北部有一条与北三环并行的“绿带”,它就是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曾经这里是元大都的北城墙,后随历史变迁而废弃。如今,它将古都风貌和现代文明融为一体,成为北京城区最大的带状经典公园,以绿水繁花等美景迎接八方来客。

兴建于元代的“北土城”

元大都城垣遗址位于朝阳区、海淀区境内,东西走向,全长6730米。其中,占居主要部分的朝阳段长度为4173米。相较于元大都城墙遗址,“北土城”这个名字更为人所熟知,而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元朝建都北京之际。

元大都古代属于幽燕之地。辽开泰元年曾改为燕京,其城址在今北京外城的广安门内外。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在此建新城,并迁都于此,改称大都。

据史料记载,大都城建成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平面呈南北长、东西宽的长方形,大都城周长为28600米,四面设有土城墙,面积约50余平方公里,设11座城门,包括光熙门、崇仁门(今东直门)、齐化门(今朝阳门)、健德门(今德胜门外小关)、安贞门(今安定门外小关)等。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克元大都后,随即将北城墙向南收缩约五里,遂废元大都北土城。

朝阳区现存北土城遗迹已经历700余年风雨侵蚀。198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园,并命名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悠悠古迹中的雕塑群落

2003年,为保护元大都城垣遗址,配合奥运景观建设,北土城“北京市人文奥运环境治理工程”启动,朝阳区对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进行了整体改造。

改造后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创下4个北京之最和1项全国第一:最大的城市带状公园、最大的室外组雕、最大的人工湿地、最先完成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试点公园,北京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挂“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的城市,为北京市创造了一个“以人为本、以绿为体、以水为线、以史为魂、平灾结合”的经典园林。

小月河横穿而过,将公园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河南侧为土城遗址保护区,北岸为绿化景点建设区。走进今日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仿佛走进了一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时光隧道。作为北京城市文明发展的见证和实物遗存,这里有高达约十米的城墙遗迹,也有炮台、盾牌、铁马,以及各种造型的雕像,分布在广场或者林间。

这就是北京目前最大的“室外雕塑群”,由著名雕塑艺术家楼家本先生创作,共有十九个主要人物,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元代军事、科技、文化和水利的杰出成就,群雕以其体量、形式和土城的统一协调成为公园建设的点睛之笔。

土城遗迹成国家重点文物

元大都城平面呈南北长、东西宽的长方形,大都城周长为28600米,东城墙长7590米,西城墙长7600米,北城墙长6730米,南城墙长6680米,面积约50余平方公里,设11座城门。城的四角都建有巨大的角楼。城外部等距离地建有加强防御的“马面”(凸出于城墙外部的墩台,宋代称为“马面”,明清则称为墩台),其外再绕以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基部宽达24米。为了加固城墙,在夯土中使用了“永定柱”(竖柱)和“絍木”(横木)。

现存的元大都城墙遗址位于朝阳区、海淀区境内,居健安东路、健安西路北侧,东西走向,全长6730米。朝阳段长度为4173米,东起土角楼西侧北京服装学院以东673米处,西至京藏高速路。因其为元大都北城墙,且全部用土夯筑而成,故又俗称“北土城”。土城遗迹高低不等,东段最高6~7米,西段最低2.7米;基宽不一,约20~26米。1957年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棠花溪”成公园一景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朝阳段),包含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龙泽鱼跃、双都巡幸、四海宾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辉、水街华灯、角楼古韵等多个景点,最受欢迎的要数“海棠花溪”和“龙泽鱼跃”两个景区。

在公园的最东端,城市轻轨与小月河斜向交会出一块三角地,形似龙头,面积约17000平方米,水面、自然山石和植物“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形成具有郊野风光的自然野趣湿地园。它就是美其名曰的“龙泽鱼跃”景区,也是北京市城区内最大的人工湿地。

而每到春季,是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人气最高的高光时刻。这里拥有北京城区最大的海棠林,每年三四月的“海棠花溪”节,让这里游人如织。西府海棠、金星海棠、雪球海棠、火焰、路易莎、春雪、粉手帕、印第安魔力、红丽等,各种春花摇曳绽放,让整座公园弥漫着扑鼻的香气。

全国首个功能化避难场所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朝阳段)改建工程,将防震减灾与公园改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全国第一个功能化并公开标示的防震减灾应急避难场所,平时是休闲娱乐场所,灾害发生时则可为人们提供相对长期的生存保障。

来源:北京朝阳APP

江门大洲湾遗址入选“海丝”申遗遗产点名单

中国文化传媒网讯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的通知》,广东省江门市的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大洲湾遗址入选我国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推荐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名单。

方济各沙勿略墓园位于江门市台山大象山,面临大海,1552年为纪念第一个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的西班牙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而建,后经多次重修和扩大,目前保存的建筑建于1869年,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证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大洲湾遗址位于台山市上川岛大洲湾内,遗址范围从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南侧海岸开始,一直延伸到朱家庄村外海岸的北侧。大洲湾遗址是我国明代陶瓷外销东南亚及欧洲国家的贸易点和中转站,是中葡两国贸易史以及中西海上“陶瓷之路”的见证者,从考古学的视角为中葡早期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据江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刘利元介绍,上川岛早在宋代以前就是沿海航线和深海航线的汇接点,是西方宗教文化进入中国大门的第一站。大洲湾遗址是现存海上航行线路遗产中,陆地贸易遗址中的唯一一处。江门市自2014年启动“海丝”申遗工作以来,制定并实施了完整细致的申遗推进方案。(陈建平 戴 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652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