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土字牌

“土”字牌

“土”字牌位于防川中俄边界,1886年中俄重勘珲春东部边界时重立。珲春原本是日本海沿岸地区,康熙五十年(1714年)设立的珲春协领,其辖区范围大体在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以南,西至哈尔巴岭,东到日本海的广大地区,本只与朝鲜有界,并不与俄国为邻。

1860年,沙俄乘英法联军发动鸦片战争之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从珲春辖区内就割去了三分之二多的中国领土,从此,珲春失去了沿海地区,始临俄国,有了共同的疆界,珲春完全失去了出海口,成了一个“望海之地”。

土字牌

1861年,清朝廷派仓场户部侍郎成琦为钦差大臣会同吉林将军景淳为代表,抵兴凯湖与俄国全权代表卡札凯维奇和副代表布多戈斯基等人举行勘界谈判,双方签署交换了由俄方一手炮制的《中俄乌苏里江至海交界记文》。这个《记文》规定自乌苏里江口之图们江口设立“耶”、“亦”、“喀”、“拉”、“那”、“倭”、“怕”、“土”八个字牌。其中“土”字牌立于距图们江口20华里的地方。由于清朝廷立牌代表的昏愦和不负责任,贪得无厌的俄方竟背信弃义地将“土”字牌立在离图们江口46

华里的沙草峰一带。沙俄的贪心并未满足,还不断干着“暗窍潜移”、“马驮界牌”的勾当。后来,沙俄竟公然在黑顶子设卡、屯营,侵占沙草峰以北广大濒江地区。面对沙俄对我领土的不断蚕食,清朝廷于1885年派吴大澂为钦差大臣到吉林督办边务。他率中方代表与俄方代表举行勘界谈判,于1886年7月与俄方签署了《中俄珲春东界约》。由于吴大澂的据理力争,不仅收回了黑顶子地方,重新确定了边界界碑、记号,使得“土”字牌立于沙草峰以南越岭而下的山麓尽处,而且争得了中国从图们江的出海权。“土”字牌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为花岗岩质。我侧竖向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其左竖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俄侧刻有俄方“T”字,“土”字牌牌体完整,字迹清晰。

1960年,我国政府为保护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完整疆域标志不被江水冲毁,修筑了高6-8米不等,长1860米的江岸护堤。目前,中俄重新划界时又重立界碑,现在“土”字牌不属于两国界碑,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重新设立的界碑为423界碑。

延边珲春“土字牌”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到吉林延边州玩儿的时候,有个很出名的必去景点,叫做“一眼望三国”,也就是在防川村口岸远眺日本海的时候,能同时看到三个国家,说实话,看了之后心里挺堵得慌。

明明日本海就近在咫尺,似乎伸手可及,但却被活生生堵住,吉林在这儿没有出海口。

珲春作为边境城市,有很多的界碑,而其中有块非常有名却并不投入现实使用的界碑,也就是清朝留到现在的“土字碑”,这块看上去不起眼的石碑,背后却有非常沉重的过去。

沙俄东进,清朝割地沙俄原本是东欧内陆的一个国家,跟咱们没什么联系,但在十七世纪之后,沙俄如同饕餮一般大规模对外拓张,由于向西受阻,沙俄选择向东方开拓。

清朝康熙年间,沙俄已染指黑龙江流域,但雅克萨之战后偃旗息鼓。

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沙俄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可随着清朝的衰落,情况生变。

晚清时期,沙俄趁火打劫,道光年间沙俄再次进犯黑龙江流域建立殖民据点,最终迫使清廷签署了《瑷珲条约》,夺走了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沙俄的野心并没有就此打住,由于黑龙江以北并没有优良不冻港,沙俄继续南下,1860年趁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迫使清朝签署了《北京条约》。

这回沙俄得到了乌苏里江以东,图们江口以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原本在日本海沿岸与鄂霍次克海沿岸有漫长海岸线的吉林,直接被堵成了内陆。

吉林离海最近的地方叫做珲春,在女真语中意为“边地”,而防川村则是边地的边地,沙俄占据土地的时候,硬生生把海岸线完全封住,没有留下一点缺口。

沙俄为利,私挪界碑在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自然也就要勘定新的边界,按照沙俄单方面炮制的《中俄乌苏里江至海交界记文》,从乌苏里江口到图们江口,设有二十块界碑标记。

即便是已经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但俄方依旧想在实际勘定过程中占便宜。

俄方的界碑标记,是按照二十个俄文字母标注的,而中方则用二十个音译汉字标注。

这二十块碑分别是:阿、巴、瓦、噶、达、耶、热、皆、伊、亦、喀、拉、玛、那、倭、帕、啦、萨、土、乌,二十块碑标记处边界走向,沙俄直接强迫清朝承认。

原本按照条约之中签署的内容,土字碑应该是要放在距离图们江口十公里的地方,但那时候负责勘定界碑的清朝代表成琦,竟然根本没有亲自到场,任由俄方乱来。

最终,土字碑被沙俄偷偷向内陆挪动了二十三公里,直接深入沙草峰地区。

因为这样的随便挪动,沙俄直接就又实际占走了超过二十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件事在很长时间之内,并没有被清朝发现,而俄方也准备将这件事给坐实,到时候木已成舟谁也没办法,负责相关事情的清朝有关人员,迫于俄方的压力谁也没说。

据理力争,界碑归正直到清朝的光绪十一年,作为钦差大臣的吴大澄前往关外吉林督办边务,他亲自巡视各地的界碑安放,结果发现土字碑与很多界碑的位置都不对。

吴大澄再三勘定比照,发现沙俄不仅私自挪动界碑,而且还公然设关卡屯兵。

吴大澄据理力争,最终在次年与俄方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与《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

因为吴大澄的争取,重新补充了土字碑,让其回归本来的位置,沙俄交还黑丁子峰,与此同时吴大澄深觉海洋的重要性,向沙俄争取到了中方船只以后自由进出图们江的权益。

因为东北大片的土地被占走,失去了在日本海与鄂霍次克海的所有海岸线,这对于吉林等地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吴大澄深知这方面的危害。

他争取到中方船只自由进出图们江的出海权,使得东北传统的“跑崴子”顺利继续。

直到后来二战期间的张鼓峰事件,苏联关闭图们江出海口,吉林再次被堵住。

土字碑经过吴大澄的争取回到原本的位置以后,一百多年再也没动过,因为新碑的使用,今天的土字碑已成为一块文物,成为了一种痛苦回忆与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中国界碑众多,为何这块普通的“土字牌”这么火?因为一个苏州人

中国地域辽阔,漫长的国境上线矗立着众多的界碑。位于我国大陆最东端有一座普通的界碑,每天吸引着无数游客千里而来,这就是位于吉林省珲春市防川中俄边界的“土字牌”。

然而,这座小小土字牌,却记录着一段沧桑的历史,铭刻着中华民族身上一道深深的伤痕。七月的珲春没有夏日的炎热,却有着秋日的寒意。细雨中难挡游客的热情,人们用手机穿过铁丝网记录这难忘而又激动的瞬间。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最东端,图们江下游。防川景区位于珲春最东端,中、朝、俄三国交界处,有着“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之说。刚入景区,远远就看到一幢高大建筑,名为“龙虎阁”。建筑底部为堡垒式设计,顶部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仿古式建筑,寓意边关堡垒坚不可摧。

龙虎阁共有13层,站在顶层观景台上可一饱三国边境风光。图上茂密树林区为中国境内,左上角草原湿地为俄罗斯,右上角河对岸则是朝境内。右边的这条就是图们江,沿江而下15公里就可入日本海。沿图们江出海距海参崴一百八十公里,到日本的新泻港只有八百公里。

然而回顾历史,眼前的这一片美景却是中华民族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痕。据史料记载,在隋唐时期,防川是通向“日本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19世纪中期,沙俄趁英法联军发动鸦片战争时,出兵强占了黑龙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

吴大澂,江苏苏州人。在天时地利一个不占的困境中,吴大澂困兽犹斗,他的大智大勇发挥得淋漓尽致,给苦难清政府长了一回脸。在1886年7月与俄方签署了《中俄珲春东界约》,使土字碑大步向外推进,总面积10平方公里的土地重回祖国,使中国距离日本海只有15公里。

然而最让俄国人火冒三丈的是,吴大澂竟然得寸进尺,索要黑顶子山地区,让俄国人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使得谈判陷入僵持状态。在这拉锯式谈判中,吴大澂搬出了当时亚洲最强的北洋舰队,用大炮射程来讲真理。最终俄国人恋恋不舍地将黑顶子山地区归还,也就是今天珲春的敬信镇。

这两项条约掠夺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还截断了中国的领海,使吉林成了一个离海最近却没有海域的内陆省,珲春失去了出海口,成了一个望海之地。

1861年,清政府与沙俄举行勘界谈判,在乌苏里江口至图们江口设立耶、亦、喀、拉、那、倭、怕、土,八块字牌。其中“土”字牌立于距图们江口20华里处,然而贪得无厌的沙俄将“土”字牌移到离图们江口46华里处。面对沙俄对我领土的不断蚕食,清政府于1885年派吴大澂为钦差督办边务。

如今这块高1.4米,宽0.5米,厚0.22米的“土字牌”静静的矗立在中俄边境。回顾那段沧桑的历史,吴大澂虽然为国家争得的面积并不起眼。然而自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每一次谈判,无不以割地赔款告终,从谈判桌上拿回土地这是第一回,直到清朝灭亡也是唯一的一次。

“图们江水向东流,土字牌前路断头,登上哨所望沧海,旧事不堪再回首。”在那国家任人宰割的年代,靠的是像吴大澂这样的民族脊梁,支撑着中华民族艰难的前行。这不仅仅是一块土字碑,更是时刻提醒着中华儿女要自强不息。只有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强大了,才不会被外敌欺凌。

中国漫长的边境线,界碑不计其数,为什么这块“土字牌”这么有名

延边之行,这两天一直行走在国境线上,昨天上午从图们口岸进入朝鲜,短暂的浏览后下午又返回图们。今天又延着国境线来到了珲春,到珲春必到其“防川村”,因为在那里不仅可以“一眼望三国”,而且可以实际接触一块仍然矗立在中俄边界线上的古老界碑----“土字牌”。吉林省的“珲春”,是女真语,意思是指“边地”;而防川,则是“边地”之边。

边防战士平时巡逻的小路,路边架着铁丝网,路很窄,只能容下一辆车的宽度。

这里往上看就是土字牌和俄方422号界碑的所在处。

虽然下着小雨,但到这里的游客并不少,游客顺着台阶往上走,都想一睹这块界碑的真容。

游客和界碑之间,被一道铁丝网隔开。游客只能透过铁丝网来观看这块界碑。中国有着漫长边境线,界牌多也的是,为什么独独这块“土字牌”这么有名?土字碑,位于防川村中俄边界的起点处。于1886年中俄重勘珲春东部边界时重立。土字碑东是俄罗斯哈桑镇,西面不远是朝鲜豆满江市,南面约600米是朝俄铁路大桥。

“土字牌”是一块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的花岗岩石碑。碑正中竖刻有“土字牌”其左竖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碑俄方一面刻有俄文“T”。 经过120多年风雨侵蚀、沧桑变化的“土字牌”前,仍然可以完整清晰地辨出字迹。“土字牌”三字虽然简单,却深深地镌刻着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的荣辱兴衰历史。

据记载,在16世纪后期,沙俄越过乌拉尔山,侵略黑龙江流域,结果被清军打败。此后,两国经过谈判,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18世纪中期,沙俄在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同时,再次出兵强占了黑龙江流域大片土地,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随后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这两个条约,割走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最关键的是,从此截断了中国的领海,使吉林省成为一个离海最近,却没有海域的内陆省。 1861年5月,中俄两国开始划定边界谈判,清政府代表仓场侍郎成琦在谈判时,唯恐谈判破裂,导致俄方采取军事行动,被迫答应俄方提出的条件,按俄方意愿,将地图内没有明确的边界,用红色标出,盖上印章,各派官员设立界标。

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26年后,1886年,满请朝廷派钦差大臣吴大澄,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前往办理与俄国重新勘查东部边界事宜。吴、依二人都有爱国情怀,两人秉持“一寸土地尽寸心”、“应争者必争,应办者必办”的信念,与俄国勘界委员会主席、滨海省长巴拉诺夫等在俄罗斯进行了3个月艰苦谈判。

吴大澄等人在勘界时发现“土字牌”并未按规定位置所立,同时发现“珲春辖境处处与俄接壤”,“自珲春河源至图们江口五百余里,竟无界牌一个”。在谈判中吴大澄指出“ 应按照《条约》记文,由海口量准中国里二十里,即在江边补立“土”字牌,方可与《条约》相符。”而俄方代表却说海水倒灌之地为“海河”,除去海河20里,才算图们江口。明显是为‘土’字牌立于44华里处找借口。

吴大澄毫不相让,当即回驳说“海口即江口”,“若论海水所灌,潮来时海水进口不止二十里,潮退时江水出口亦不止二十里。所谓江口者,总在海滩尽处,仍须照约由海口量准二十里方为妥治。”最终双方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由于吴大澄据理坚持,俄方只好表示,可以把“土字牌”向沙草峰挪前18里,立于山南沿江高坡下。

此处顺图们江至海口约30华里,径直至海口27华里。从而收回了俄国侵占的黑顶子,也就是今天珲春市敬信镇的全境,等于把“土字牌”在最初设立点向日本海方向南移了16华里,扩大了一些中国领土。照片为离这块界碑不远处的远东第一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62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