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千张扣肉

此菜以肥瘦兼有的五花猪肉为原料,经煮炸,上红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于肉片薄如纸,形如梭,片数多,故名千张扣肉,又名梳子肉。相传此菜为唐宰相段文昌回江陵省亲时,在传统的梳子肉制法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并将其带回长安供朋友品尝,自此,此菜名扬八方。

千张扣肉

 用猪五花肉为主料制作而成。湖北地区的传统名菜,也是湖北江陵地区传统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

相传唐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有名的美食家。他经常品尝各类食品,对中华美食文化颇有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所做的菜肴烹制简便,用料普通,色泽艳丽,美味可口。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当他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许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发梳,称之为“梳子肉”,块大肉肥,一看就使人腻得慌,几乎无人食用。宴罢,段文昌找到做这个菜的厨师,对他提出了改进的技法。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然后,段文昌亲自操刀做示范。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再次宴请乡亲,厨师照他的指点重做了“梳子肉”。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与上次的“梳子肉”大相径庭,一端上桌,客人们便争相品尝,不一会儿就被吃光了。人们纷纷问道,这是道什么菜?段文昌见此菜肉薄如纸,便随口取了个名字:“千张肉”。于是,这道菜便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和大小饭店,并经专业人员不断加以改进,一直流传至今。

清成丰年间,驻守在荆州的满族1恩将军。曾辟店经营此菜,但不得 其妙,所作“千张肉”膘肥油腻,顾客又渐冷落。恩将军借进京述职机会, 得知御厨肖代和张林二位师傅即将回荆州故里养老,就利用权势雇请两位师 傅作主厨。肖、张二位厨师沿袭段文昌生前制作此菜要诀,在原制“千张肉” 的方法上,将 20 片厚块肉改切成 80 片薄片,在配料上把咸菜叶垫底改为浏 阳豆豉,并增加了花椒和糟腐乳汁,配以葱、姜等调料,先用旺火蒸熟,临 吃时,再上笼蒸透,改变了油腻和配料单一的传统做法,又使官办酒楼重新 兴旺起来。

【特点】

“千张肉”是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经煮、炸、蒸三道工序而成。成菜色泽嫣红,肉片软嫩不腻,味道溶烂不糜,咸甜馥香浓郁。

【原料】

主料:新鲜猪五花肋条肉 500 克。

调料:芝麻油 100 克(耗 50 克)、红方腐乳半块、金酱(用红糖炒制的 酱)150 克、盐 1 克、葱段 5 克、酱油 25 克、葱花 2. 5 克、花椒 6 粒、豆 豉 75 克、姜片 25 克。

【制作过程】

1、猪五花肉放锅内,加清水置旺火上煮半小时。捞出用金酱涂匀猪皮。

2、锅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烧至五成热,将涂金酱的肉块趁热下锅,炸成 金黄色时捞出晾凉,切成 4.5 厘米长的薄肉片(越薄越好)80 片。

3、取大碗一只,放入花椒、葱段、姜片垫底,再将肉片整齐的放入碗内。 然后将酱油、腐乳汁倒在肉块上,再加豆豉、盐,连碗上笼用旺火蒸 4 小时, 取出晾凉。

4、临吃时,再入笼蒸透,取出翻扣入盘,去掉花椒、葱段、姜片,撒上 葱花即成。

【工艺关键】

1.煮肉时要刮净余毛和污染物,洗净后皮朝上入锅,趁热炸2分钟即可。

2.切的肉块要薄,还要厚薄均匀。

3.装碗蒸时,肉片贴碗底,正面摆50块,两边各镶15块再加上其它调配料。

〖酸蒸千张肉〗

制法

(1)把酸腌菜剁细,拌精盐、红糖(末)、姜末。

(2)炸好五花肉,切片装碗。

(3)码放酸腌菜(粒);加酱油、料酒;上笼蒸熟即成。

特点

云南千张肉加酸腌菜(水腌菜),比加干腌菜、芽菜,更具有酸气,能溶解油腻,开胃、增加食欲。

〖千张肉卷汤〗

原料

纸千张200g、里脊肉500g、姜10g、葱10g、白糖5g、料酒5g、生抽10g、胡椒粉2g、鸡蛋一只、清鸡汤500ml、水1000ml、玉米一根、胡萝卜一根

步骤

1、里脊肉末、姜末、葱末、白糖、料酒、生抽、胡椒粉、鸡蛋搅拌上筋备用;

2、纸千张切成10cm见方的大小,摊平包入里脊肉馅,封口出涂蛋液;

3、把包好的千张肉卷平铺在盘子里,进微波炉高火2分钟,取出翻下面再高火2分钟;

4、清鸡汤加水、玉米段、胡萝卜煮到滚,加入微波好的千张肉卷,煮到滚;

5、转文火在煲制15分钟,就可以了。

最后,建议大家喝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适量的盐或白胡椒粉,这样味道更好。

张掖 | 千年古刹——大佛寺

张掖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的美称,更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被称为“金张掖”。张掖在丝绸之路的要冲,在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明宣宗朱瞻基言:“甘州,故甘泉之地,居中国西鄙,佛法所从入中国者也。”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刹张掖大佛寺。

-THE FIRST-

张掖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涅槃卧佛像而得名,故又称“卧佛寺”,为历代皇室敕建的寺院,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主西街大佛寺巷,总面积三万余平方米。

张掖大佛寺景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西夏国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距现在已有900多年了。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人们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是全国仅存的四大皇家寺院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和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

-THE SECOND-

据记载,西夏国师嵬咩云游到张掖,正在一地静坐,忽听附近有丝竹声音,循声寻去,却不见演奏者,疑为“天乐”,后在“天乐”响处掘得碧玉佛像一尊,发愿建造一座大寺供奉佛祖,遂在此建寺。

进入景区的正门,寺内古建林立,环境优美,宫廷式建筑特征的建筑映入眼底。主体建筑贯穿于一条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左右呈对称排列。走到庄严的大殿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两侧贴金雕绘的砖雕,生动形象的雕刻工艺堪称一绝。沿大门前行,就是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卧佛头北脚南,面西而卧,安睡于大殿正中1.2米高的仰覆莲花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长约4米,脚长5.2米。造像金妆彩绘,面庞贴金,头枕莲台,两眼半闭,嘴唇微启;右手放于脸下,左手伸于身侧,姿态怡静安详。如此巨大的卧佛,它的结构在全国来说也是非常独特:木胎泥塑中空,木头搭成架子,用草泥贴塑,再金妆彩绘而成。”

细心的游客不难发现,大佛双眼微启,似睡似寐,正映衬了大佛寺山门的楹联吗!“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创于西夏,建于前明,上下数百年更喜有人修缮果;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游三千世界方知此梦是真空。”

-THE THIRD-

卧佛首足处塑有天部两大护法大梵天和帝释天立像各一尊,通高7.6米,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对佛祖的虔诚与崇敬。首部大梵天作中年帝后像,云髻高挽,彩带飘扬;足部帝释天作中年帝王像,面目威严,峨冠博带。

沿卧佛往背后走去,有他著名的十大弟子群像,神态自然,相貌祥和,栩栩如生。卧佛对面墙壁的壁画是清代所绘的二十四诸天礼佛图。南北两侧所塑造的则是十八罗汉群像,神态各异,形象生动。大殿四壁有明清时期壁画,内容有佛、菩萨、弟子、诸天神将、佛经故事及《西游记》《封神演义》《山海经》故事的巨幅壁画人物等,线条流畅,色泽清丽,构图杂而不乱。

最为丰富多彩的要属佛教艺术陈列厅,它原为万圣殿旧址,现为佛教艺术精品陈列厅。整个展览分为流沙古迹、佛陀之光、丹青溢彩、法宝敷传四个单元,集中展示了大佛寺遗藏和出土的碑刻、记事碑、造像、绘画、法器、密宝等佛教文物。五个多世纪以来,张掖大佛寺藏经的浩瀚,一直为高僧檀越、雅人高士所津津乐道。作为传统寺院的重要法宝,佛经是构成张掖大佛寺历史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走出大佛寺,回头再看一眼山门两侧的对联“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眠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竟不知蕴含了多少秘密和深意。

保护措施

1996年11月20日,张掖大佛寺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张掖大佛寺大佛殿修缮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由河北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设计维修方案,工程于2005年7月动工,主要对大佛殿梁架结构进行了扶正、找平和加固,更换了槽朽、断损的梁、柱、檩、椽,补配缺失的斗拱、门窗等构件,修复屋面、墙体、地面、壁画和塑像,大佛殿全部修缮工程于2005年9月初完成。

所获荣誉

1995年,张掖大佛寺被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张掖大佛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2018年,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张掖大佛寺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地址:张掖市甘州区民主西街大佛寺巷步行街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寺庙古塔展馆展览

等级:AAAA等级

交通:

1、市内可乘坐1、11、13路公交车在大佛寺文化广场下车即到。

2、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大佛寺巷步行街,在市中心区域步行可达。

开放时间:

张掖大佛寺:【旺季】(4月1日-10月31日)7:00-19:00;【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9:00-17:00。

门票:41元/人,学生票21元/人

很 高 兴 认 识 你

感谢关注

张家口张北,不仅有草原,还有诗和远方民宿,大口吃肉,好是痛快

18:07

草原,我们向往的草原,纵马驰骋,是我无限幻想中的意境;一望无际

蓝天,白云,蒙古包;骏马,奶牛。

在张北,爱情如草原一样美丽,蓝天一样亮堂,阳光一样炽热。

天气晴朗,碧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碧绿的草原,到处是盛开的花朵。

特色美食:烤全羊、烤羊腿、烤羊排、手把肉、莜面窝窝、拌沙葱、糖酥饼、还有各种炖菜,这里的饭菜可口、味道鲜美、价格低廉,特别是现宰的烤全羊。

张家口张北诗和远方民宿,这里天气凉爽,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特色的草原风情,是您旅游、度假、休闲、夏日避暑的好去处,带上家人,享受着秀美的草原美景,一起放飞心情,拥抱自然。

张家口张北诗和远方民宿,张家口市张北县中都草原渡假村南900米(张北县郝家营乡五福堂村平安街)

客房:设有标准间、三人间、大床房、家庭房等,房间里现代化设施齐全, 独立卫生间,热水器,热水洗浴,环境清洁卫生,温馨整洁住宿环境。

在这里散步,简简单单归于平淡��超原生态的环境这是用相机都无法带走的美好回忆。

雄县炸千子您吃过么?多高档的酒席,也不能没有这张岗李千子!

一道万能的美食,它既能当主食,也能当小吃零食,而且在当地不管什么事,没它还开不了席。在雄县张岗村就有这么一家人,专注于这道美食的制作几十年,不仅保持传统,而且精益求精。

千子是雄县的特产

又甜又香又脆

李艳桥 今年63岁

炸千子已经有30多年了

他说

在雄县做千子比赛

他要拿不了第一 那是他的失误

这话听起来就很牛

这个重点就在手工

只有人工搓才能搓出豆沙来

为什么豆沙必须得炒

一是味道好

二是不容易变质

炒完豆沙得用红糖

红糖必须给用甘蔗糖

而且是广西的一级糖

裹豆沙一定要紧

李艳桥大女儿李珍

今年36岁了

炸千子干了20年了

以前大女儿最累

现在轮到三女儿了

李艳桥有四个女儿

靠着炸千子这个手艺

供着几个子女上了大学

没有任何添加剂

所以保存时间短

才能保证质量

老辈子留下来的手艺

李艳桥干了三十年

三女儿也是怕老两口累

她说如果她也出去工作

这手艺没人继承了

每天四点钟起床,靠着炸千子,李艳桥不仅养活了一家人,家里还供出了两个大学生,这些年老两口的辛苦可想而知,不过一家人互助互爱,其乐融融!李艳桥告诉我们,在他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炸千子,到如今雄县能炸千子的摊位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了,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年轻人都不愿意干,难得的是三女儿愿意继承这个手艺,他也希望这古老的炸千子手艺一代代传下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27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