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大古城遗址

大古城遗址位于六安市霍邱县,年代为新石器时代。

2019年,大古城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古城遗址

重磅!大名府故城遗址将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附大名府故城介绍

2018年6月14日下午,县文广新体旅局与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就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大名府故城址考古计划书、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计划书、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进行签约,副县长石立出席签约仪式。

据了解,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北京文物大厦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投资成立,公司主要开展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以及文物安全防范工程设计与施工和文物保护新技术的推广培训。

大名府故城介绍

大名府故城位于大名县城东北5-12华里处的大街乡一带。大街村鱼营村就是大名府故城的中心,故城遗址内的南门口、东门口、北门口、铁窗口四个村庄是当时府城的四个大门,城址面积36平方公里。

大名府,旧址所在今河北省东南部的大名县。大名府春秋时代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宋仁宗庆历二年建陪都,史称“北京”。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

大名府是宋朝的陪都,当时大名府人口达百余万,比开封还多,《水浒》里多次提到它,后来被淹没。现在此座宋城完整地保留在4米之下的黄河河沙之中,将来一旦出土,会宛如意大利庞贝古城一样震撼。

大名府故城位于河北省大名县,始建于360年,经历了9个朝代的兴衰变迁,历史上被誉为“河朔重镇”“北门锁钥”,是历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宋朝时期作为陪都,史称“北京大名府”,更是名扬天下。其城池建制规模宏大,不逊于当时的汴京开封。1401年,漳河、卫河齐发大水,水位高于城墙,淤泥一丈多深,整个城池圮于这场洪水。因此城是一次性水毁,建筑基址、宫舍布局、街区民房大都保持原貌,大名府故城遗址上城廊较为明显,所有宫殿区内的坑壁上都有内涵丰富的文化层。

大名府,历史悠久,为古冀南三府(大名府、广平府、顺德府)之一,也是燕赵大地上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大名府故城址,座落于大名县城东北5-12华里一带,以大街、御营、双台三村为中心,占地面积为36平方公里,现东门口、南门口、铁窗口、北门口四村庄是府城的四个主要城门。古运河在城东临城而过,是古运河岸边上一颗隐逸的历史文化明珠。

大名府故城郭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因王莽家族借其姑姑孝元皇后发展外戚势力曾获封“九侯五司马”,故称贵乡郡。公元580年,北周改置魏州。隋炀帝时,公元605年,魏州改为武阳郡,辖元城、贵乡、马陵三县。公元608年,永济渠开凿。

盛唐时期,大名府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成为政治、军事重镇和农业经济、商品贸易中心,是大名历史上的兴盛时期。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武阳郡为魏州。此时魏州只有十三万多人,经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中期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已增至一百一十多万人口,成为全国闻名的大都会。大诗人李白沿运河游历,看到魏州(大名府)的繁华、富庶,欣然提笔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魏郡接燕赵,美人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公元696年9月,武则天下诏令天下勇士十万之众抵御契丹,10月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动。武则天急调狄仁杰到魏州任刺史,狄仁杰到任后,立即遣散民众,敞开四门,净水洒街,契丹兵不敢进攻,连夜退兵。狄仁杰巧施空城计,使魏州人民免遭了一场战火的杀戮和洗劫,劳苦功高。魏州人民为报狄公恩德,于神功二年(公元698年)为其建造生祠及祠堂碑。现在我们仍能见到的“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已经历一千多年的栉风沐雨,它仿佛在向世人诉讲着狄仁杰手拈胡须,挥洒退契丹的那段历史事实。

明清大名府古城

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魏州设魏博节度使,并置大都督府,与成德、卢龙、淄青号称“河朔四镇”,魏博居四镇之首。当其盛时辖贝、博、魏、卫、相、磁、洺七州。从公元763年,田承嗣为第一任魏博节度使,直至唐朝灭亡的一百多年,除田弘正时归附朝廷,魏博始终不受朝廷节制。魏博节度使们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交替更始,当时民间有“长安天子,魏府牙军”之语。足以说明其势力的强大。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魏博节度使驸马都尉田悦称“魏王”,置百官,抗唐命,改魏州为大名府,以府为都。此乃大名府名称之始。唐僖宗中和(881年—884年)年间,魏帅乐彦桢就西城外河门旧堤筑罗城,对大名府城作了较大扩建和维修,周长八十里,号“河北雄镇”。

五代时大名府故城成了军家必争之地,先后被梁、唐、晋、汉、周占据,给这一带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曾把大名府故城定为都城。李存勖建都时“筑城高达三丈有奇,并门楼、敌台、戌辅、女墙悉如制新”。

北宋初年,结束了五代的社会动荡局面,社会逐渐稳定下来,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了抵御北方强悍的民族—契丹(后称辽),在大名府故城这座边陲重镇,修建宋代的北京,在北宋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正如《宋大诏令》所言:大名“实当河麓,席盈之懿兆,冠千里之上腴,隐然北门,壮我中夏。”宋太宗、宋真宗亲征讨伐契丹时,都曾驻跸大名府古城督战。史志上记载大名府有“枢毂中原,襟带齐鲁”之势,“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域,被誉为“畿辅八府之首”、“河朔重镇”,甚至有“昔谓帝不得,不帝,王不得,不王;滑贼据之令天下不安”之说,可见大名府足具“固形势以控扼天下之枢”的重要性。北宋名相寇准督阵大名府时曾出楹联赞:“东郡股肱今佑辅,北门锁钥古天雄”。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改大名府为北京,作为东京(今开封)陪都,以示仁宗若契丹南侵,必御驾亲征之决心。钦定北京后,朝廷耗资巨万,由宰相吕夷简主持,对大名府故城做了较大改修和增建。在改修外城后,又增建了宫城,置百宫,宫殿略如都城,建有四殿十四门并两座水关。建筑形式和规模都非常壮观宏大。宫城称内皇城,周长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建门五。外城为京城,周长四十八里二百有六步,建门九。又引漳入卫掘一小河西渠(今引河)贯穿全城,并修建水关,上水关曰“善利”,下水关曰“永济”。把大名府故城建成为御敌“铁壁”。南宋时,大名城故城随着朝廷衰败有些萧条,此时女真族强大起来,灭辽建金南下攻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 ,刘豫在此降金,建都称帝,国号“大齐”。元朝在此置大名路,省级行政机构。明朝仍置大名府,领开州及元城、大名等十县。

随着历史的发展,北宋以后,大名府故城失去了往日在军事上的重要性;黄河、漳河、御河(卫河)不断泛滥、於积,多次为患大名,使大片良田荒芜;元世祖时,“会通河成,河始全入于淮,不经府境”。水利与水利交通与唐宋大为逊色;金元以来,数罹兵燹,多有残毁。诸多因素迫使历经9朝1042年,七为都城的大名府走向衰落。明建文三年(1401年)河决漳卫,洪水淹没大名府故城,从此,运河岸边的一颗明珠被尘封,同年在艾家口重建大名府(今大名城)。

大名府故城因系一次性水毁,埋于地下1—5米,保存完好,只有少数取土层地层遭到破坏,在取土坑内时常发现井、灰坑、建筑构件及排水设施。故城址现存两处重点保护区,即府城墙遗址和大街遗址。

城墙遗址。铁窗口村东南村东南地表保存一段城墙高6—7米、宽15—17米,长约140米,保存较好(插图336);红寺、菅庄之间断续有三段城墙,最长者约180米,高6—7米,宽4—10米,其余两段较短,长约10米,高约4—5米,宽约10米;南门口、孔庄一段城墙遗存地表已不明显。这几段城墙都能看到明显的夯土层,土质坚硬,附近随处便能看到瓷片、陶片及当年的砖石,城墙表面种植农作物。

大街遗址。包括大街、御营、双台三村及双台村北宫殿区遗址,全部埋地表以下3—5米。遗址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1500米,面积约4.5平方公里。1米以下即可发现丰富的文化层,建筑遗迹明显,宫殿区遗址遗存有丰富陶瓷等文物残件。大名府故城址未进行过发掘,群众取土时不断发现唐、宋、元、明时期的陶瓷残件,曾出黄釉注壶、青瓷碗、白釉黑花罐、白釉黑花灯型器、石刻神佛像、石刻、旗杆座等附属文物。

大名府故城因系一次性水毁,保存完好,其建筑基址、宫舍布局、街区民房保存优于其它废弃的城池。现大名府故城址上城廓明确,无大型企业,村庄稀疏,尤其宫殿区遗址地表均为耕地,与城下城的汴京(北宋京城开封)相比,开发大名府故城,条件更为优越,文物考古专家考证后认为,大名府故城是中国最具有发掘价值的北宋都城,若对之进行发掘,必将填补我国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项空白。

近期以来,大名县立足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考古发掘旅游资源潜力巨大的独特优势,倾力打造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宋文化展区,按照“打大名府品牌,创历史文化名城,专家规划,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大力推进占地36平方公里的大名府故城保护开发项目。

大名府故城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寻找云南大理南诏古国遗迹--巍山龙于图山城遗址,天摩牙寺和蒙舍城遗址

【广提子原创】,始发于“广提子”微信公众号2021年4月1号

第三次来巍山,专门为参访重要的南诏遗迹龙于图山城遗址,天摩牙寺,和蒙舍城。从下关驾车经215国道进入巍山坝子,转入030和032乡道,路况很好。举目四望,阡陌纵横,村舍密布,绿树成荫,不愧为细奴逻的龙兴之地。进入龙于图山后,则为土石道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弯道极多,驾驶要非常小心。不过仅数公里后即可到达天摩牙寺。

【龙于图山远景】

龙于图山为巍山坝子西面大黑山向东突兀而出的一道西东向横丫字形山梁,古城遗址位于庙街镇龙于村,高于地面200余米,西靠大黑山,东边可以俯视巍山坝子,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具有震慑整个巍山地区的战略重要性。

【龙于图山城遗迹分布】

据云南省文物考古所报告,龙于图山城遗址可分火把山、大平地、石场岭岗三片区域。火把山东端为观景或瞭望区,大平地为城址区,石场岭岗为寺庙区。城址东、北、西三面城墙,城墙因沿山顶平地边缘夯筑,呈倒U 字形。北城墙长约85米,东城墙约380米,西城墙约460米,三面城墙总长约925米,城址面积约48500平方米。

【龙于图山】

天摩牙寺守门人是个热心人,他曾带领大理地区艺术专业大学生和省文物单位来访人员前往龙于图山城遗址碑参观。经过简单交谈,他自愿带我前往遗址碑。让我喜出望外。我们穿过天摩牙寺到寺后公路,走数百米即进入遗址范围。

【龙于图山城遗址界碑】

唐贞观初年,细奴逻与其父蒙舍龙躬耕于巍宝山山麓前新村。为了争夺土地、牧场、水源、牛羊等资源,父子带领部族与周边部落进行残酷的战争,建立了以蒙氏名字命名的部落联盟“蒙舍诏”,属地包括今巍山南部、南涧大部和弥渡西部等地。唐贞观二十三年(649 年),细奴逻在龙于图山建立南诏第一座都城。龙于图山城使细奴逻成功地抵御了紧邻“蒙嶲诏”的进犯,巩固了蒙舍诏政权。

【龙于图山城遗址碑】

我与守门人从寺后公路向山上爬,很快进入遗址区。在缓坡的树林中行走,杂草丛生,多条小道隐约可见,我们在树丛中四处寻找,守门人似乎也有点晕菜,所幸不久找到龙于图山城遗址碑。如果自己单独前往,极易迷失方向。

【龙于图山城遗址碑碑阴说明】

据考古报告,城址中部有面积约60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基台。曾挖掘出瓦当,字瓦,滴水,莲花纹砖,柱础等,莲花纹瓦当与唐长安兴庆宫遗址出土瓦当相似。但在茂密的树林中,却很难清楚辨识三层建筑基台。不过,这里应是南诏宫殿区无疑。2006 年5 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平地:著名的松明楼所在地】

守门人告我此处山顶平地即是“大平地”。据资料,这个台地东西长270米,南北宽95米。听守门人说这就是著名的“松明楼”所在地,我倍感兴奋。当时洱海地区有六个大的乌蛮部落称为“六诏”,蒙舍诏最为强大,地理位置在最南边,故称为“南诏”。民间传说,南诏第四代王皮逻阁在此地建“松明楼”,邀请其它五诏诏主前来祭祖,酒宴后,五诏诏主醉卧于松明楼中,被皮逻阁纵火烧死。南诏得以顺利消灭五诏,统一了大理地区。

【大平地】

南诏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迁都大理太和城,龙于图山城作为南诏第一都城约90年时间。此后,龙于图山城继续作为南诏国的副都,第四代诏王皮逻阁的儿子阁罗凤和孙子凤伽异先后以副王身份镇守龙于图山城。南诏灭亡时,龙于图山城被弃。

【考古队在勘察龙于图山城遗址】

1990年4月, 在龙于图山城石场岭岗发现大批残断石造像。1991年和92年,云南省博物馆,巍山县文物管理所先后对龙于图山城南诏寺庙遗址进行发掘,清理了龙于图山寺塔基,共得佛像,观音,天王,力士,罗汉像和残躯,有印模文字的字瓦,如“君保”,“恕庆造”,“宽顺”,“官造”等,莲花纹瓦当,方砖, 滴水,柱础等珍贵文物300余件。这是继1978 年维修大理崇圣寺塔三塔发现680 多件佛教文物以来的又一次的重大发现。

【滴水,瓦当和柱础】

【古城建筑遗迹】

***

【巍山县南诏博物馆】

龙于图山城南诏寺庙遗址挖掘发现佛教的文物在巍山县城南诏博物馆有相当集中的展示,在大理州博物馆和云南省博无法见到,是南诏古国寻踪者必访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南诏国历史的系统介绍。这批佛教造像具有初唐佛教造像风格,和四川特有的背屏式造像形式。造像风格应从四川传入大理地区。

龙于图山城南诏寺庙历史较为悠久。我在前面章节提到的《南诏图传 文字传》,其中观音 “第四化” 故事提示,在南诏第二代诏王兴宗王蒙逻盛时( 公元674一712年),龙于图山城已有王宫佛教内道场。龙于图山城石场岭岗发现大批石雕像的位置, 可能就是南诏做法事的内道场。不过这批佛教造像究竟是制作于南诏初期还是南诏晚期似乎也不易确定。

*****

【是否南诏后裔墓葬群?】

从遗址碑走到大平地,要经过一个近百米长的隆起的土岗,有数十座古坟隐伏于树丛和茅草之中,倒塌的残墙,半弧形和长短条石,横七八竖,散乱一地,许多雕有狮子,麒麟,凤鸟,人物等纹饰。我想,此墓葬规格不高,但石刻颇为精致,墓葬地点接近城址中心,墓主应有较高身份,龙于图山城在权臣郑买嗣灭南诏国时即废弃,从时间和位置上看,是否为南诏国后裔的墓葬群?

【南诏后裔的墓葬石刻?】

*****

【天摩牙寺庙群远眺】

此寺初建于南诏时期,明代时,由巍山彝族左氏土司扩建,成为滇西的大寺之一。初期为佛教寺院,后成为佛、道、和彝族土主信仰三教合流的具有39座寺庙的庞大宗教建筑群。

【天摩牙寺大门】

天摩牙寺古名云隐寺,天姥崖,现在也称为西边大寺。元末明初,南诏后裔左氏土官确认龙于图山为其官家风水宝地,严禁伐木和垦荒。并修建土主庙,祭祀细奴逻和历代先祖。左氏土司传17代,历时500多年,龙于图山一直是世袭领地。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是天摩牙寺朝山庙会(也称为“春会”)。游人香客日达万人,是天摩牙寺一年中人气最旺盛的时光。

【天摩牙寺标志】

看完龙于图山城遗址,我们返回天摩牙寺。在天摩牙寺诸多寺庙中,我感兴趣的还是和南诏国有关系的寺庙:包括巡山殿,南诏土主庙,三公主庙和驸马殿等。此地南诏遗迹自古也吸引诸多名人到访,明清两代有状元杨升庵,滇中名士李元阳,大地理学家徐霞客,近现代有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政协副主席,社会学家费孝通,考古和历史专家马长寿,方国瑜等来此考察或慕名游览。虽然此时龙于图山城和天摩牙寺似乎就我一位访客,但有多位先贤引路,我心里并不觉孤单。

【巡山殿】

南诏王细奴罗死后,被道教奉为巡山神,也是彝族崇拜的土主。天摩牙寺大门处的巡山大殿是祭祀细奴逻和南诏历代先王的祖庙之一,应是明代左氏土司所建。殿前横匾题记:“治道大通”,两侧长联题咏,南诏一统六诏,彝汉各族同耕牧,偃武修文,永载史册。殿中戴高冠,大胡子,着官服,正襟危坐的主尊便是巡山神细奴逻,两侧一文一武,我猜定是辅佐细奴逻成就霸业的武将郭郡矣和文臣波罗旁。

【三公主殿和驸马殿(三公主殿左侧)】

三公主是白子国国主张乐进求的女儿,张乐进求看好细奴逻的本领和南诏的势力,同时因自己无儿子,将白子国禅让给细奴逻并嫁三公主于细奴逻,细奴逻继位,建“大蒙国”,称为“奇王”。三公主与细奴逻的联姻意味着乌蛮的南诏和白蛮的白子国势力的大联合,为南诏统一六诏,灭两爨,建立南诏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公主殿】

上面照片,三公主着白族服饰,双手合十。左右各有一白族少男少女胁持。下面照片,三公主化身为六臂天神,双脚踏莲花。每年农历二月十一到十三,大理白族群众成群结队来到巍山天摩牙寺接三公主回大理省亲。他们将带来的新装为三公主换上,将换下来的衣服带回大理。欢庆的群众集聚在三公主殿前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驸马殿主尊】

三公主殿左侧是驸马殿。驸马是指南诏王细奴逻。每次接三公主回大理,自然要拜细奴逻,征得三公主夫君同意,才能成行。但殿内主尊供奉的似乎是大理地区佛教大黑天神。黑脸,六臂,持日月,戟,鞭,铜铃,两武将作胁持,背后壁画有两条翻腾的黑色蛟龙。我猜想当地民众是将细奴逻作为大黑天神供奉。

【南诏土主庙】

跟随守门人很容易找到了天摩牙寺内的南诏土主庙。殿内南诏土主浓眉大眼,宽脸硕腮,着官服官帽,背后墙壁饰有黑色双龙。左右一文一武辅佐。上有横匾,题为:“南诏英雄”。我没有找到明确的寺庙建立时间信息,从服饰和殿内装饰看,估计为明清时期所建或重新修缮。

【殿前上方有南诏国相关彩绘故事】

守门人告诉我,他和母亲负责看守天摩牙寺大门,也同时负责守护巡山殿,南诏土主庙,三公主庙和驸马殿等五座寺庙,他们由寺庙的“堂主”任命。堂主多为巍山本地人,是寺庙建设和维护的出资人。天摩牙寺三十九座寺庙的情况基本一样。随后,我顺便简要参访了几座佛教,道教寺院,天摩牙寺规模很大,也不可能细致的拜祭。

*****

【蒙舍城东城北城墙】

巍山还有细奴罗于公元650年前后所筑的第二座王城,即蒙舍城。据说是专门为张乐进求而建的居所。拨开所谓“禅让”的历史迷雾,事实应是细奴逻以实力兼并了白子国。而国主张乐进求不得不离开白子国,被监护于南诏的蒙舍城。公元八世纪中叶蒙舍城作为软禁被南诏征服的其他民族头领及其宗族之用。如《蛮书》记载:“贞元十年,南诏攻施蛮城邑,虏其王寻罗并宗族置于蒙舍城,养给之。”

【蒙舍城遗址】

蒙舍城遗址位于巍山县庙街乡古城村东,距县城7公里。城址分为东西两城,各呈方形,东城与西城共用一道城墙。东城小,西城较大,城墙周长约840米,两城总面积约35600平方米。东城西墙,北城墙与西城墙保存较好,高出地表约2米,宽约6米。城墙外有人工城濠。从215国道开车过去并不远,可是除了在农田中少许隆起残墙,这座王城已消融于逝去的千年岁月之中。

【蒙舍城城壕】

蒙舍城曾作为唐朝中央政府设置的巍州、蒙舍州,阳瓜州治所住地。细奴逻后几代南诏王罗盛、盛罗皮、皮罗阁、阁罗凤、凤伽异等先后经营过此城。大理国段氏改为开南县,元代设蒙化州治,明初筑蒙化府城于今县城后,蒙舍城被废弃。以上几处遗址,我用一天时间,只是粗略的参访,谈不上细致的考查。如要从专业角度审视,还需更多时间和内行人指点。

【本集完】

寻访云南大理南诏古国遗迹--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和巍山古城

石峁遗址:中国史前最大的古城——边城

石峁遗址:中国史前最大的古城——边城

蓦的世界

历史爱好者

陕西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石峁遗址,2013年被入选10项“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这引起了中外专家的重点关注。这座4000多年前的“石筑城”,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比已知的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300多万平方米)要大得多,以此得到了“中国史前最大的古城”的美称。

城墙

学说争论

远古时期,这里属于游牧与农耕的交界区。石峁王城用城墙保护自己,抵御外敌的侵犯,这个敌人到底来自草原部落?还是农耕文明?一直存在争论。

石峁遗址卫星图

河北师大沈长云先生提出:石峁遗址建造时间(距今4300年左右)距黄帝时期(距今约5000年前)不远,且黄帝死后葬于石峁附近的陕北子长县一带(并非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他认为石峁为“黄帝部族居邑”。陕西学者杨东晨先生也认为,石峁文化系陕北“黄帝裔支部落文化”。

烟台大学学者陈民镇先生认为,黄帝部落应是“土筑传统”,石筑明显属于草原文化。而且在《史记》中,并没有对石峁遗址的记录,虽然距离司马迁生活的地方也不太远,可能是对这里的文化比较陌生。而石峁的“石筑”与河套的海生不浪文化和阿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陕西师大朱鸿教授认为,石峁遗址建立在大禹治水时期,这里是尧时“幽都”,即“北方的政令重镇”。按此理论,一些学者推论:石峁遗址更像是被大禹征服过的“共工国山”——不周山。不周山是《山海经》中传说的山名,“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以前,一直以为不周山描写帕米尔高原,现在也被安置在石峁地区了。

从地域考古角度看石峁遗址

石峁遗址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这里靠近明长城,早在4000年前,这里属于草场、森林较好的游猎区。我们从毛乌素沙漠考古资料来看:

毛乌素沙漠位于内蒙古乌审旗与陕西榆林地区。这里曾经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在南北朝时期之前,生态环境就保持相当好。但是到了唐代,一些地区出现了流沙堆积。北宋时期,无定河流域的流沙又扩大了。

追究原因,汉代匈奴人修建统万城的时候,为了蒸土筑城,砍伐了大量树木当作燃料,大规模取土,使得附近地表支离破碎,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使得河水泥沙增多,河床抬高,左右动荡不定,于是奢延水在唐代改称武定河(无定河)。

统万城

西夏时期,这里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垦耕。明朝在这里修建明长城,扩大了沙地范围,加速了沙漠化。

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区域原始生活的人类,常以草原部落,游牧民族为主。在后来的战争中,逐步被农耕文明占领。苏秉琦先生提出多元文明起源观:“文明的起源恰似满天星斗一样分布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无论是什么民族居住过这里,都成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一部分。

石峁遗址

当初发现石峁遗址,是因为这里不断出土古玉器,可惜大部分流落到了海外。村民多是在山岗上,石砌城墙找到的古玉器。以前一直以为这是明长城的残破遗存,通过石头城墙中的建筑木料碳十四检测获知,原来有一座距今4300-4000年的古代王城。

石峁遗址城区图

石峁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内外城以石城垣为周界,构筑精良。王城的外城相当于北京城,内城则相当于紫禁城,里面的“皇城台”相当于故宫中央太和殿建筑群。这种类似北京和紫禁城的环套结构设计,居然在远古的北方河套地区出现了。这也使得二里头遗址在宣传词上有些尴尬——绽放最早“紫禁城”。明显石峁遗址要古老一些。

皇城台

皇城台

“皇城台”是整个石峁遗址的核心,8万平方米的台顶,发现有1.5米的柱基,明显这里分布着一些大型宫殿,这个区域还发现了池苑遗址,这里为王族居住的核心位置。“皇城台”在高台上,周边砌筑着坚固雄厚的护坡石墙,自下而上不断收缩,成阶梯式样。这些地方出现了一些石雕,如菱形眼纹石,石雕人面像等。

皇城台复原图

“皇城台”的石砌护墙

石雕人像

菱形眼纹石

石雕人头

外城东门遗址

外城东门址位置险要,视线开阔,由内、外瓮城、南、北墩台、以及马面、门塾等组成,这是带有军事用途的城防设施。

外城东门址

卫星图

平面图

在石峁的东城门附近,发现掩埋近百颗人头,其中有两处集中埋葬,每处各有二十四颗人头:一处位于外瓮城长墙的外侧(K1);另一处位于门道入口处(K2)。这些头骨年轻女性居多,猜测少女鲜血纯洁干净,应与“奠基”祭祀有关。我们在很多地方见到类似的场景,比如殷墟王陵的墓道,整齐摆放着祭祀人头;也有女性头颅被割下,放进青铜甗里蒸煮。那个时期,杀人祭祀,甚至是杀婴“奠基”也是比较常见的事。

人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内瓮城

瓮城城墙

角台

门塾

城墙

城门墩台

马面

马面是突出于城垣外侧、每隔一定距离修建的台状附属设施,主要功能是提高城墙的防御能力,可以形成对攻城敌人多方位,多角度打击。一号马面与东门址北墩台间距27米左右,呈长方形,向东凸出于城墙,长约12米、宽约7米、高约3.5米。一号马面外围包石,内芯为版筑夯土,南北两侧的包石与城墙砌石逐层交叠,系与石墙同时起建成。

城墙与马面

马面

石峁玉器

石峁遗址的墓葬被盗掘严重,流失到海外的石峁玉器大约有二千多件,大英博物馆有一批牙璋标注着1937年收藏于神木一带,欧美、日本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了众多类似与石峁风格的牙璋。民间收藏也约有二千多件。

牙璋

玉刀

石峁玉器以大件的玉璋、玉刀为代表,所耗费的玉材数量非同一般,在当地迄今没有找到玉料矿藏资源的条件,这些玉料如何而来?在龙山文化中晚期和齐家文化时代,即距今4000年左右,将西北地区的新疆和田玉及甘青地区的祁连玉源源不断地输送中原,开启了“西玉东输”的供应模式。而河套地区的石峁王国应该起到重要的中转作用。

玉戈

《管子揆度第七十八》记载:“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远古时期,玉石主要还是来自北方,而且由禺氏部落来提供。禺氏,是我们常说的月氏人,他们并不佩戴玉器,更喜欢黄金,他们掌握着北方的玉料。

所征集到的石峁玉器看,器类有牙璋、刀、钺、戈、斧、铲、璜、璧、牙璧、鹰首笄、虎头、人首、蚕形器等,但以牙璋、刀、钺等兵器的数量居多。

玉人 明显的鹰钩鼻

玉圭

玉璇玑

玉璜

玉鹰

玉铲

玉虎头

玉钺

牙璋

玉环

结论

石峁遗址还发现了几块制作青铜器用的石制模具,说明距今4300多年前的石峁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

对出土的青铜成分分析,有的是砷铜合金,也有的是锡铜合金。这两项青铜冶炼技术,分别起源于今天的伊朗与伊拉克一带,这比东亚地区早了2000年左右。随着近年来考古资料的丰富,更多的证据显示青铜技术有可能由中东到中亚,再从北方欧亚草原传入东亚地区。可以说是石峁遗址等地区,传播到二里头遗址,再扩散到商代地区。

青铜器用的石制模具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特别鸣谢蓦的世界公号支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177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