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娜拉神山

娜拉神山位于达塘乡境内,是娜秀人民的一座标志性神山。区内外只要提到比如,人们就会想到娜拉神山。娜拉神山在当地具有很高的宗教和历史意义,在其东南西北有四座山峰簇拥着它,当地传说四大山峰为四大神将。娜拉神山于2013年1月22日被确定为“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娜拉神山,娜拉神山简介,娜拉神山-那曲市比如县娜拉神山旅游指南

众山神殿,山水画廊:青海贵德宗喀拉则(拉脊山)游玩攻略!

游玩亮点:

娜拉神山

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话,就一定不要错过这里,海拔4188米,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山水文化殿堂,是中国最大的拉则建筑群,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如果天气好的话,五彩的经播随风飘扬,可以看到牛羊群,一片高山草原风光,视野非常开阔,远处可以看到雪山,俯视可以看到蜿蜒的盘山公路,让人非常惬意。

地址: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是距离青海省会西宁市最近的草原牧区和海拔最高的山峰,还是从西宁南线通往塔尔寺、贵德黄河流域风景区、日月山、青海湖、茶卡盐湖的必经之路。

门票:

随意在山上看的话免费,要进入宗喀拉则会收30元门票,当然,淡季时也没人管,可自由参观。

建议游玩时长:

一小时足够。

拍照攻略:

1.五彩经播很能出片,无论近拍还是远摄,不管是取景还是做背景,都能够拍出很不错的照片,搭配藏服,汉服更好看。

2.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青青草原,找准时机,等待一大群牛羊出现,随手一拍都是高山牧民风光大片。

3.高37米的三层宗喀拉则建筑,主体顶上极有特色的神箭垛,加上各种佛教山水文化元素,拍出来宏伟壮观。

4.入口处“青藏第一关”标识处可以花钱骑白耗牛拍个美照,当然也可以站在旁边免费蹭照。

注意事项:

1.拉脊山海拔比较高,有些人会有高原反应,切忌快步跑动或跳跃等过激动作。

2.一定要记得带厚外套,拍照可以脱下来,山上风大很冷的,和山下的温差体感有十度左右。

3.景区处有耗牛可以骑着拍照,但是一定要小心,牛会撞你。

甘肃不为人知的神山 舟曲拉尕山

拉尕山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立节乡境内,位置就位于昆仑山支脉岷山腹地,平均海拔2000米,长江二级支流白龙江在它的北麓淌过,是一处集溪流区、山寨区、草坡区、森林区为一体的独特自然景观拉尕山景区内西侧有一山峰,顶上一巨石,远远看云酷似格萨尔王的勇士骑坐眺望,石上古藤乱伸象战袍的飘带,石旁一参天古柏就是降魔棒。这就是“勇士布阵”。南山脚下有一小湖泊,被人们称作“圣水湖”。

据民间传说,格萨尔王携珠牡王妃取道降魔,途经舟曲上河一带,王的十三战神率天马云游随至。一日,驾临拉尕山上空,见此地水草肥美、空寂幽静,活脱一个世外仙境、人间天上,于是在此牧马一月。此后这里珍禽异兽、名贵药材、鲜花菌菇随处可见,民间每年春秋两季在此放牧,牲畜们在此自由尽情0,产出的后代皆神骏健壮,可供王的勇士行阵骑射,故拉尕山还有个谐音名叫“达巴”,藏意即跑马射箭比武。王在拉尕山脚下的占单村停留,美丽的姑娘们为王献茶,因此占单村又叫“金的”。从那以后,拉尕山就成了为历代朝廷贡产战马的地方了。

2001年拉尕山被开发为旅游风景区。区内西侧有一山峰,顶上一巨石,远远看云酷似格萨尔王的勇士骑坐眺望,石上古藤乱伸象战袍的飘带,石旁一参天古柏就是降魔棒。这就是“勇士布阵”。南山脚下有一小湖泊,清澈见底,湖面如镜。湖水冬温夏凉,人畜饮之,祛病强身,经常洗浴,延年益寿,被人们称作“圣水湖”。现在,景区内还搭有小木屋,移动帐蓬供游客休闲娱乐。

拉尕山除了自然景色优美,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藏族服饰光彩夺目、珠摇环佩;格调迥异的藏族罗罗舞、摆阵舞、马铃舞,尤其是朵迪舞舒展欢快,已成为舟曲的“县舞”,在200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五十周年华典上,舟曲朵迪舞获全州第二名。2005年5月端午,“首届拉尕山风情旅游节暨拉尕山庄开业典礼”在景区隆重举办,接着,8月30日、投资400万元的占单大桥,包括通往拉尕山景区的二级油路工程开工典礼在白龙江边举行。

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文化独特,热情好客的拉尕山人期待着四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秀丽的自然景观,周到的服务会使你乘诗情之兴而来,尽画意之兴而归。

拉尕山三角形的拱门,据说是吉祥安定的象征

据甘肃旅游频道(崔皓景)谈及拉尕山,还是从朋友那里知道这座不为人知的地方。说起拉尕山还得从达巴说起,达巴的意思是跑马射箭的地方,谁在这里射箭跑马呢?当然是藏族史诗般的人物格萨尔王。

-END-

我们一直致力于向摄影爱好者提供丰富、实用、专业的摄影器材。

分享是一种交流

【分享】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回顾】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查看历史消息

【沟通】0931-8237186 甘肃加华联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爱生活 爱摄影

微信号:xsbl1818

微信名:行摄部落俱乐部(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查找公众号--搜索该名称--关注)

微店链接:http://weidian.com/?userid=326578214&from

网店链接:http://shop59674398.taobao.com

微信二维码(微信--发现--扫一扫):

“半拉山红山文化积石冢”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本报讯 (记者 郭伟)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在中宣部、国家文物局、辽宁省文物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文物局、龙城区文广新局及龙城区博物馆共同协助下,中央电视台10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组日前在龙城区召都巴镇尹杖子村红山文化积石冢——半拉山墓地进行了10余天的现场拍摄,现已顺利录制完毕,后期制作了长约35分钟的反映红山文化的专题片,将在10月中旬通过央视面向全国首播。届时,可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相媲美的“半拉山红山文化积石冢”将在世人面前揭开神秘的面纱。

据龙城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半拉山积石冢位于召都巴镇尹杖子村大杖子组东北约600米处半拉山的顶部,是一处红山文化时期的墓地。该墓地于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2014年9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省、市有关单位,开始对半拉山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900平方米。墓地为积石冢结构,由冢体、墓葬及祭祀遗迹组成,冢体为地上建筑,共清理出墓葬54座。该墓地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有陶器、石器和玉器。同时还出土了1件小型人头像和1件真人大小的陶塑人像。另外还出土了数件石头人像,其中一件不仅雕刻精湛,且面容清秀,堪称“半拉山男神”。通过发掘发现,该墓地除了埋葬逝者,同时具有祭祀功能,二者在同一冢内完美结合,这在红山文化积石冢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对进一步研究红山文化积石冢墓地结构、属性、功能和地位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墓葬中出土的一件带有兽首型柄端饰的石钺,是首次在红山文化墓葬内发现的一套完整的带柄端饰的石钺。钺作为兵器的同时亦作为仪仗礼器使用,是象征征战权利的权杖,也是统帅权威的象征,而绝非一般氏族贵族所能享有,当时高于一般氏族贵族的王者所有。该墓地的发现和发掘,对于进一步全面认识红山时期古葬礼仪等社会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国家文物局主编的大型文物期刊《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对该墓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有关方面高度关注。该墓地被列为2015年考古重大发现后,引起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省文物局已聘请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著名红山文化专家王巍将来我市亲临发掘现场,进行深入研究。

召都巴镇半拉山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发现,昭示了龙城区拥有光辉灿烂的红山文化,此处遗址亦将成为我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161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