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华氏园

华氏园

华氏园

位于斗鸡场2、4号,为华氏盐商住宅,建于清代晚期。该建筑体量较大,正门现在斗鸡场4号,后至马坊巷6号。正门为砖雕水磨门,进门为三间门厅,一小庭院。整个建筑群分中、东、西三路。正门为中路、东西各有一火巷与东、西建筑相连。东路第一进三间一厅,已改造,难辨旧貌。第二进为四间花厅,旧有水池一方;第三进、第四进为砖木结构二层小楼。第三进小楼为上下四开间,第四进为五开间小楼,与中路正房相连。中路西路中四进为三间两厢式住宅群,前后以天井相连。中路后一小庭院,连接l形座西朝东,座北朝南各三间小平房。该建筑群高低错落,庭院相连,建筑,结构完整,为晚清时期盐商住宅代表之一。东路后进为小庭院,庭院东南角有飞檐漏窗方亭,向北残存黄山假山,假山北二层三开间砖木结构小楼一座。2008年修缮,现为特色客栈组成部分。

扬州钱币馆2007年陈展于东关街306号胡仲涵故居内。照厅内有“铸钱史”和“考古发现”图片展;有银行界人物图片展;正厅内有钱庄复原陈列,以蜡像人物和家俱、柜台等陈设,再现了当年钱庄场景。2014年移建至华氏园内。

中华连氏首位进士连总陵园落成!400多名连氏宗亲齐聚大田

12月9日

中华连氏首位进士连总陵园落成典礼

在太华镇万湖村举行

来自台湾、上海、福州等海峡两岸

400多名连氏宗亲在前来祭拜

关于连总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公元836年,连总与同朝为官的儿子连仲英谢爵离朝,迁居魁城村,父子同为大田县太华镇魁城村第一代始祖。魁城连氏人文璀璨,养育出北宋进士连玠(吏部侍郎,侍讲侍读,摄理文渊阁事)、明代天文学家连登岸(精通星纬,著《天文志》)、清代书法家连大魁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台湾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其根脉也在魁城龙井祠,他先后为龙井祠题词“连氏龙井大宗祠”“泽被桑梓”“魁城连氏万世流芳”。

大田连氏自迁入大田魁城至今已近1200年

繁衍40余代

从现有的族谱等资料考证

魁城连氏从开基至今不仅迁播到

福建龙岩、漳平、长泰等地

还远迁至台湾以及广东、海南

子孙过万

连总古墓修建于唐末

是大田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长期风吹雨打、淤泥掩埋

2007年决定修缮

全国各地连氏本着“弘扬祖德

惠泽子孙”的宗旨,携手共修

连战为修缮连总陵园题词“连总进士陵园”

台湾书法家连胜彦

为此赠送书法墨宝“上党开宗家声远

总公肇系世泽长”

记者:陈小琼

编辑:咕噜 编审:陈有来

涉台文保|中华连氏首位进士连总陵园落成!

中华连氏首位进士连总陵园落成暨祭祀(2019)庆典正式开始

2019.12.09

尊敬的全国连氏宗亲: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特向您拜年!祝新春快乐,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连氏从唐代中后期入福建以来,已达1300多年。1300多年来,人文璀璨,培育出中华连氏第一位进士连总(揔)。连总(揔),号广川,唐代进士,曾任广西、四川二省副使,仓部员外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因著《十二楼赋》,受唐大诗人温廷筠称赞。据大田连氏史料记载,唐代后期,连总(揔)与其子迁居到福建省大田县魁城村,是大田连氏的第一代始祖,其后裔遍布福建、台湾、江西、广东、湖北、浙江、湖南、湖北、广西和东南亚等地。同时,他也是全国连氏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根据古上党、福建大田、湖北应山的族谱和《追寻连氏家族之根》(胡启华编写)等资料记载,连总后裔遍布各省,一支系从福州迁到大田,其子连仲英与连总合称为大田第一代始祖,人文发达,培育出连罕、连可封、连胤等先贤,在北宋,有着一门三进士父子皆登科的美誉,连玠是北宋仁宗间进士,官至侍讲侍读、吏部侍郎、摄理文渊阁事(哲宗帝老师),其子连献臣、鼎臣、正臣兄弟三人同入太学,号称“连三虎”,连玠、连献臣、连正臣皆为进士。另一支系从福州迁到湖北应山,人才辈出,培育出连光裕(连总之子或孙)、连舜宾、连庶、连庠、连南夫、连万夫等英才,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连处士墓表》中说:“其(应山人)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连舜宾)为法”。福建仙游、泉港等地连氏族谱均尊连总为“不祧祖”(指不迁入祧庙的祖先)。宋元明清以来,连总后裔陆续向南方各省、台湾和东南亚远播,如大田连氏一支系迁到龙岩,又从龙岩迁到广东梅州、湖南长沙等地,湖北应山后裔连南夫一子又迁到浙江乐清等地方。

连总(揔)去世后,葬于福建省大田县太华镇万湖村东(坑)里水尾,其墓为猛虎守肉形。连总(揔)古墓修建于唐末,是福建省大田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长期风吹雨打、淤泥掩埋,2007年决定修缮,2008年龙岩连氏宗亲会率先捐款。后因全国各地宗亲建议,并经广泛商议,决定由全国各地连氏本着“弘扬祖德,惠泽子孙”的宗旨,携手共修,因此历经七年奔波,深入考察、研究、听取意见,于2014年10月成立连总陵园修缮委员会,制定修缮工作章程,牵头修缮连总陵园。2014年10月27月,在福建省大田县召开连总陵园修缮大会,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修缮连总陵园特题词“连总进士陵园”,台湾著名书法家连胜彦特为此赠送书法墨宝“上党开宗家声远,总公肇系世泽长”,台湾、广东、浙江、河南、湖南、江西等连氏宗亲或到会或发来贺电。会与会宗亲和会后全国各地宗亲纷纷捐款,全国各省近十位会长和宗亲陆续到大田连总陵园考察祭祖。

按照连总陵园修缮章程规定和大会要求,修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分期分步进行。原古墓占地2亩左右,规划扩大为6亩左右,修缮后主体将保持原样,并建设文化广场,分二期建设,总投资360万元。

在第一期规划建设中,一方面,“修旧如旧”,保持古墓原样。另一方面,为体现连总身份,和现代全国连氏的强大实力、精诚团结,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珍贵文物,陵园按照王候将相的规格进行建设,增加了花岗石系列雕像,把原来墓穴上方拱形部分改为用花岗石修建,即,修建龟贝造型,既牢固,又可长期经受风雨。同时,增加文官、武将守陵雕像,以及虎、马、羊等雕像、石柱、石蹲、石栏杆等。

经过科学论证、规划、设计,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又经大田县政府及有关文物部门审批,严格按工程招投标程序和修缮章程要求,陵园于2015年10月正式动工,进展顺利,2017年1月23日顺利通过主体工程验收。目前,工程资金还缺口较大,急需得到更多宗亲的支持,大田县宗亲按每人个人口50元正在收到之中,同时发动宗亲捐款。在此,特向全国宗亲报告工程进展情况,欢迎批评指导!

在此,也特向全国各地宗亲发出捐款倡议,解决一期工程资金不足,同时筹措二期建设资金。

修缮连总陵园,前对先祖,后启连氏子孙,功载千秋,利泽万代。由于大田县本地力量有限,需要全国各地宗亲再大力支持,再携手完成。

在此,特呼吁全国宗亲情系我中华连氏第一代进士的陵园建设,伸出连氏温暖的双手,为陵园建设捐款,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祖先留下的精神财产。

亲爱的全国宗亲们,让我们协力同心,众志成城,扬我中华连氏祖德,共同建好连总陵园,以慰连总地下之灵,以励连氏后昆,泽惠天下连氏,弘扬中华连氏大文化!

2019年12月9日(农历十一月十四)中华连氏首位进士连总祭祀(2019)暨连总陵园落成典礼,在太华镇万湖村连总陵园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连氏宗亲在连总陵园向先祖敬献祭品并行叩首大礼,向始祖称公祭拜!

大唐开成元年(公元836年),连总(广川)与同朝为官的儿子连仲英谢爵离朝迁居魁城村,父子同为大田县太华镇魁城村第一代始祖。魁城连氏人文璀灿,养育出北宋神宗进士连玠(吏部侍郎,侍讲侍读,摄理文渊阁事)、明代天文学家连登岸(精通星纬,著《天文志》)、清代书法家连大魁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台湾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其根脉也在魁城龙井祠,他先后为龙井祠题词“连氏龙井大宗祠”“泽被桑梓”“魁城连氏万世流芳”。

大田连氏自迁入大田魁城至今已近1300年,繁衍40余代。从现有的族谱等资料考证,魁城连氏从开基至今不仅迁播到福建龙岩、漳平、长泰等地,还远迁至台湾以及广东、海南。子孙过万。

连总墓简介

该墓位于大田县太华镇万湖村。经专家的初步认定为唐代时期墓葬。该墓葬主体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为砖室结构,墓砖浮雕莲瓣,狮子纹等。墓的主体保存较为完整。因年久失修,该墓葬墓坪、踏跺、铺砖严重下陷,已造成破坏。古时,在道旁立有导墓碑“金紫银青广川连公墓道”(该碑刻于1958年,修建梅广公路时毁)。

经考证,该墓系连氏大田魁城“蛟龙井祠”第一世主之墓。墓主名连总,号广川,唐大和间中进士,曾在广西、四川任职,升朝中侍郎,后封金紫光禄大夫。连氏后裔连战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该墓葬的发现是银青光禄连胤墓后的又一发现,同时该墓葬为大田境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古墓葬,对研究当时的墓制葬俗,以及涉台渊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来源:美篇@云舒

大田| 原创| 村| 玩

繁华过后,在腰山王氏庄园重拾清代民居余韵

深院遗韵

腰山王氏庄园

谜一样解不开的家族史,富甲一方的豪门巨宅。历史似乎在两者之间打了个结,凸起的部位就是河北保定顺平腰山王氏庄园。

腰山王氏庄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将军府邸和巨商的豪门大宅,也是中国古建筑史上一处罕见的超规制清代城堡式民居建筑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小故宫

园内各院前后相连,左右相通,院内有院,门里套门,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呈现“高、大、宽、深”的特点。院内方砖墁地,广种椿、楸、牡丹、榕树,寓意春秋相连、富贵荣华。

腰山王氏庄园始建于清顺治四年 (1647年),总占地面积 279 亩,房屋 1000 多间,其中由 10 个四合院组成的“仁和堂”为庄园的核心建筑群。其中无处不在的精美雕刻,体现出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整体建筑风格既有王府官邸的恢弘,又有适宜居住的民居特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民间流传有“皇家建筑看故宫,民间建筑看腰山”的说法。

创建腰山王氏庄园的王锡衮,祖居辽宁铁岭市南关,属满洲八旗中的正黄旗武官,从军后始随多尔衮,屡建战功,传说其先祖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

经过王家几代人的努力,在腰山陆续建起成套庄园 12 处,从南到北计有南园、尚礼堂、尊义堂三部分建筑群体,素有民间小故宫之说,整体布局成四方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垂直线上,内有东西排列四合院三路,即东路“梦和堂”、中路“任和堂”、西路“义和堂”。园内各院前后相连,左右相通,院内有院,门里套门,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呈现“高、大、宽、深”的特点。院内方砖墁地,广种椿、楸、牡丹、榕树,寓意春秋相连、富贵荣华。

千雕艺术馆

作为庄园核心建筑群的仁和堂,是整座庄园石雕、砖雕分布最为密集的一个院落,组成以“权力”为核心,以“福、禄、寿”为主题的内容。由人物、牡丹、桂圆、狮子和金钱豹等组成的砖雕图案,营造出富贵、团圆的境界,雕刻的马、狈等 13 种动物,寓意“马上封侯”辈辈封侯”,白菜、蝈蝈等,寓意“倾国之财”,拉弓射箭、公鸡打鸣图案,寓意“功成名就”。

四进九道大门正处于正子午线上,雕刻有龙腾凤舞、龙首凤尾等具有皇家王室特征的图案。庄园每进均置垂花门,门首雕刻有复莲垂花,抱鼓石内侧图案为两只猴子、一只蜜蜂,其中一只猴子正往树上挂印,意为“封侯挂印”;外侧图案为一个人舞动一串大钱,脚下踩着一只蟾蜍,意为“刘海戏金蟾”,寓意“发财”。

大门有狮子型门墩一对,据说此类门墩多为皇族门前使用,狮子型门墩与金柱大门,足以证明庄园主人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拥有不同寻常的权势。正门外置影壁一座,长 12 米,高 6 米,规模之大,为民居所罕见。

据传说, 庄园常年雇用民夫有300 人之多,高薪聘来的工匠师傅就达 50 多人。对工程质量要求极高,主体建筑墙体都要磨砖对缝,每个工匠每天只能磨一块砖,要求里薄外厚,有棱有角,平整如镜;用糯米汁和鸡蛋清拌白灰膏粘砌,保证墙体外观不显缝隙;一个窗花雕刻需用几十个工时;房架木料都要精细加工,棕油渗泡后方可使用。历经三百多年风吹雨蚀,无一处变形、漏雨。中国古建、文物专家郑孝燮评价 :“这是我国古建史上一大发现,其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保存价值是一流的。”

作为庄园核心建筑群的仁和堂,是整座庄园石雕、砖雕分布最为密集的一个院落,组成以“权力”为核心,以“福、禄、寿”为主题的内容。由人物、牡丹、桂圆、狮子和金钱豹等组成的砖雕图案,营造出富贵、团圆的境界,雕刻的马、狈等 13 种动物,寓意“马上封侯”辈辈封侯”,白菜、蝈蝈等,寓意“倾国之财”,拉弓射箭、公鸡打鸣图案,寓意“功成名就”。

正房的两块角柱石主体图像为狮、虎、豹,其余动物和植物只是用于装饰点缀,强调出庄园主人的社会地位。在清代,二品的“补子”分别为狮、豹、虎,豹的图案常常用来表示爵禄、荣誉,狮子则象征官品、权贵。与宅院大门的狮子型门墩及后边院子龙头凤尾门墩相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权力结构。

雅人韵士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除了恢弘大气的整体布局和精美细腻的雕刻之外,腰山王氏庄园的对联也非常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庄园四周筑有围墙,高大雄伟,上有垛口、五尺宽的更道和墙角瞭望楼,下有城门,门狮镇宅,外有护庄沟,内有马道,构成整座院落安全防范功能。

大院整体建筑以淡色为主调,无雕梁画栋,青一色的青砖灰瓦,给人以庄重典雅之感。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除了恢弘大气的整体布局和精美细腻的雕刻之外,腰山王氏庄园的对联也非常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据说庄园建成时共有对联 100 多幅,现仅存 16 幅且无横批。如会见重要客人的客房院对联为“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壮年人居室及子女读书的地方对联为“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唯思利及人”;长辈居室对联则为“松风高驻千年鹤,玉露长滋五色芝”“五福堂前呈瑞彩,百花枝斗闹春光”。可看出,每副对联的内容均与所在厅堂的功能相匹配,显示庄园主人在设计时的精细和品位。

富甲一方

据王氏后续家谱记载 :“四世祖云逵公,精明强干,大有作为,专营商业,农业不再扩展,旧有商号加以整顿,连同新设各行业商号达二十余家。精心管理、制度有方、生意兴隆、信誉卓著、远近府县商界博得好评,称之为腰山王‘和’字号,举世盛也。”

毋庸置疑,武将出身的王锡衮有着异于常人的艺术品位,具备顺势而为的经营天赋。

顺治四年,王锡衮受封于保定府完县的腰山,圈占了周边州县大量土地,收租范围更是达到定州、满城、蠡县、高阳、博野等地。同时经营粮食、绸缎、钱庄、当铺等,“和”字商号遍布保定、北京、天津、内蒙古、新疆及江、浙等地。其中保定西河沿一处,名为“保和当”,最为驰名。从顺治初年至乾隆年间,腰山王家农商兼营,积累了大量钱财,民间流传“北有王锡衮,南有胡雪岩”之说。

通过王氏家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成就了腰山王氏庄园的鼎盛与辉煌。据王氏家谱记载“至世祖命召公,在农业基础上兼营商业二十年间,农商并茂,家产倍增。”据王氏后续家谱记载 :“四世祖云逵公,精明强干,大有作为,专营商业,农业不再扩展,旧有商号加以整顿,连同新设各行业商号达二十余家。精心管理、制度有方、生意兴隆、信誉卓著、远近府县商界博得好评,称之为腰山王‘和’字号,举世盛也。”

康熙四十四年(1706 年),第四代传人王云逵继续扩建庄园,在“南园”建设了供家人颐养天年、休闲、娱乐、游玩的逸和堂、榕花院、大戏台、花园、小姐院等,形成了庄园建设的又一高峰。据说,王云逵最看重建筑艺术,曾带领能工巧匠前去北京参观故宫和多家王府,回来后绘制庄园建设图纸。传说康熙帝曾御赐王家雕有麒麟图案的翠绿皇冠琉璃砖,王家如获至宝,一直供奉达 300 年,视为镇宅之物。

乾隆年间,腰山王氏庄园开办棉行,从事棉花的生产、纺纱加工行业,垄断了中国北方市场。乾隆三十年(1765 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途经腰山,特地到腰山王氏庄园观赏棉花的种植及每道加工程序。因天气燥热,乾隆皇帝食欲不振,王氏族人拿出自己腌制的酱菜佐餐,备受乾隆赞赏,遂将该酱菜钦点为朝廷御膳。后乾隆皇帝去保定府大慈阁上香时,特将该酱菜作为素斋赠与僧众。自此,腰山王氏庄园的酱菜名声大振,后称为“大慈阁酱菜”。直隶总督方观承以乾隆观赏庄园棉行为背景,主持绘制了一套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的棉花图谱。

家道中落

一草一木的枯荣,一砖一瓦的静守,一柱一石的负重,见证了一座庄园和那个时代的历史兴衰。透过历史的缝隙,一次次的回首与展望,是为了让那些劳动的艺术得以延续。

嘉庆年间,随着清王朝的由盛而衰,腰山王氏家族从第六代王恩承晚期也就开始走向衰败。

道光二十年(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外国列强肆无忌惮的强抢豪夺,王氏家族在北京、天津“和”字商铺被抢掠一空,王家遭受巨大损失。伴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大量洋货充斥中国市场,挤压脆弱的民族工商业,曾经遍布全国各地的腰山王氏庄园“和”字商号自然也难逃倒闭、破产的厄运。据《顺平县志》载 :“1900 年 9 月 3 日德军侵入县境。”占用庄园,设德军华中指挥部,庄园被洗劫一空。

民国年间军阀混战。王氏家族又遭受着绑匪、黑恶势力、各路兵痞的抢劫、掠夺、威胁、恐吓。1924 年直奉战争,溃兵进境,1933 年马厂兵变,王氏家族均难逃被掠夺的厄运。再加连年自然灾害,使得庄园“昏惨惨似灯将尽,呼喇喇如大厦倾”。

一草一木的枯荣,一砖一瓦的静守,一柱一石的负重,见证了一座庄园和那个时代的历史兴衰。透过历史的缝隙,一次次的回首与展望,是为了让那些劳动的艺术得以延续。山河已无恙,方能在沧桑中感悟时代的脉动,在时代中品味岁月的静好。

腰山王氏庄园地址: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腰山镇南腰山村。

来源 | 保定文化旅游

点赞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024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