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九龙牦牛

九龙牦牛

九龙牦牛主要产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及南部康定县南部的沙德区,中心产区位于九龙县境内九龙河西之大雪山东西两侧的斜卡和洪坝。凉山州的木里、盐源、冕宁以及雅安地区的石棉等县的高山草场上均有分布。1994年产区约有15万头。

九龙牦牛是中国横断高山型牦牛的地方良种。具有肉用性能好、毛绒产量高、体型大、驮力好等特点。头较短,额毛丛生、卷曲,颈粗短,鬐甲稍高,有肩峰,前胸发达开阔,肋开张,胸极深,腹大不下垂,背腰平直,体型呈矩形者多,后躯较短,发育不如前躯,尻欠宽而略斜。尾根着生较低,尾短,尾毛丛生帚状。四肢、腹侧、胸前裙千周着地,四肢相对较短,前肢直立,后肢弯曲有力。蹄小,蹄叉紧,蹄质坚实。毛色整齐,除吻周灰白色外,全身黑毛者约占3/4,黑白相间者1/4。成年公牦牛体重593.5千克,屠宰率57.6%,净肉率47.9%;成年母牦牛体重314.4千克,屠宰率56.2% ,净肉率48.5%。绒和毛比例各半,平均剪毛量公牛1.39千克,母牛1.79千克。

主要特性: 分为高大和多毛两个类型,多毛型产绒量比一般牦牛高5~10倍。额宽头较短,额毛丛生卷曲,公母有角,角间距大。四肢、胸前、腹侧裙毛着地,全身被毛为多(3/4)黑色,少数黑白相间。颈粗短,鬐甲稍高,有肩峰,胸极深,背腰平直,尻欠宽而略斜,尾根着生低,尾短。四肢相对较短。3.5岁公牛体高为114厘米,母牛为110厘米,公牛体重为270千克,母牛为240千克。成年阉牛屠宰率为55%,净肉率为46%,骨肉比1:5.5,眼肌面积为88.6平方厘米;公牛分别为58%、48%、1:4.8和83.7平方厘米;母牛分别为56%、49%、1:6.0和58.3平方厘米。驮载60~70千克。泌乳期5个月,产奶量约350千克,乳脂率5~7.5%。公牛产毛量为13.9千克,母牛为1.8千克,阉牛为4.3千克,绒、毛各半。母牛初配年龄为2~3岁,公牛为4~5岁,一般3年2胎,繁殖率为68%,成活率为62%。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九龙县畜牧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九龙牦牛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区域包括全县18个乡镇,其中汤古乡、呷尔镇、斜卡乡、洪坝乡、湾坝乡、三岩龙乡为九龙牦牛主产区,上团乡、八窝龙乡、乃渠乡、乌拉溪乡、魁多乡、烟袋乡、子耳乡、踏卡乡、朵洛乡、三垭乡、俄尔乡、小金乡为九龙牦牛辐射区。保护区域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7′-10210′,北纬2819′-2920′。现有九龙牦牛5.3万头,年出栏0.58万头,年产牦牛肉0.08万吨。

香港九龙那个非常文艺的牛棚

很早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才知道香港九龙土瓜湾马头角道还有一个牛棚艺术村,而这个艺术村犹如其名,就是设在牛棚之中。这个1908建造的红砖瓦房被香港列为三级文物,前身是香港检疫站和屠房,后来一批香港艺术家栖息在这里,发展成为艺术村。这里曾经禁止拍照,没有邀请不能进入参观,直到2011年,这里才允许自由参观,慢慢被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这里曾经有20多个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团体驻场,其中包括““1A空间”(1a space)、“艺术公社”(Artist Commune)、“CUTANDTRY”、“录像太奇”(Videotage)、“蛙王”、进念二十面体”、“牛棚书院”等,而著名的凤凰卫视主持人梁文道就是在牛棚艺术村成长起来的,他以前曾经担任过牛棚书院的院长。

香港九龙土瓜湾马头角道离深圳有点远,不过乘车倒也是很容易,从深圳罗湖或者福田口岸过关,坐东铁直达红磡火车站,在B2出口下,就能走到巴士站。花上4、9港币,乘坐九巴5C、11K、21路巴士,在马头角道(中华煤气公司)站下,就是牛棚艺术村。

刚下巴士,分不清东南西北,便在车站问了当地的居民,他们说往前走几步就看到。果真没走十几米,就能看到非常特别的一栋建筑物,我猜就是牛棚艺术村。这里没有艺术村的招牌,不过它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明显不同于周边其他香港的建筑物,就是红砖瓦房。

门口只有一个小小的中英文牌子“马头角马头角道63号”。门口还有两名管理人员,问过了不需要买门票,也不需要登记,便进入了一直想去的牛棚艺术村。当然,要来这里参观,也要注意开放时间,只有在每天的上午10时到晚上8时,才允许进入。

牛棚入口的是中庭,是一片大约40平方米的空地,红砖矮墙在两边围起,这两堵墙原来是绑牛用的。刚进入古老的红砖瓦房之中,感觉像是进入了一座空城,除了管理人员之外,没见到一名游客。其实这里如果没有活动的时候,就是这么寂静,不过这样的安静之地,才有让我兴趣大增。更是想深入探访那些有名的艺术家们。

以前,在香港北角油街,有一批艺术家聚集在那里,后来油街因为重建被港府收回,北角油街艺术村在兴旺了两年时间后就随之消逝。这座1908年建成的马头角牛房,90多年来一直被用作香港牛畜检疫站兼屠房。1999年8月,屠房迁至上水之后,经过香港艺术团体争取,香港政府耗资2600万港币,对这个几乎荒废的地方经过重修,分拆成几个单位,租给本地艺术创作家做工作室,艺术家们将这个落脚点取名“牛棚艺术村”(Cattle Depot Artist Village)。

牛棚艺术村有一个中庭,外加有5座红砖平房,各长50米,占地1.7公顷。牛棚艺术村以往由港府产业署管理,一直不对外开放,只限招待已获邀请的团体或行内人士参观,并且只准许在公共空间拍照。直到2011年4月改由香港发展局接管,才正式对外开放供公众参观。

牛棚艺术村的建筑为红色红砖平房具20世纪初西方市场的布局,而最大特色是采用红砖建成。根据租约,有关单位是作非住宅用途,但并非只限艺术文化创作用途。艺术家们在这里创作,举办展览,还有各种表演和文艺演出。

在牛棚艺术村的中庭广场,两边各有一面红砖的围墙,墙下该有水泥的饮水槽,这里一看就知道曾经是待宰牛只的饮水槽。当年这里临近海边,港英当局为了屠宰的卫生,将这里作为牲畜检疫站兼屠宰场,迁移之后,这里一度被荒废30年。站在这里,彷佛能闻到当年那股牛圈的气味,无法想象,今天却成为香港艺术的殿堂。

地下的铁环是当年系牛的,牛棚改建之后,这些东西都被保留着,现在还在那里,虽然已经是锈迹斑斑,不过在几片飘落的黄叶衬托之下,更显出一种年代感。

抬头看看这些红砖房的墙外,随处可见的一些布置,都是废弃的物品,看似不经意的摆放,如果你能看看片刻,便已经感觉到了它的艺术气息。

房外,普通的几件不锈钢餐具,加上一点植物,变成了艺术家们的作品。至于想表达什么,你可以在这里慢慢去想象,去体会艺术家们的抽象思维。

猛一看,是一个身披铠甲的高大现代机器人,再仔细一看,却又像是古代的中国狮子。有些作品虽然很具象,不过它所表达的概念,也许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这里是著名的“前进进牛棚剧场”,它是在2002年进驻牛棚艺术村的,是一个自主民营的小剧场。这座小剧场可以容纳60-80人,这里曾经举办过戏剧表演、音乐会、时装表演、录像播放、研讨会、工作坊,以及演员排练等活动,据说这里的戏剧表演都是非常前卫和具有探索性的。

这个剧场经常是在周末晚上八点才有演出,偶尔也会在周日的下午三点演出,可惜我们没能遇到演出的时间。前进进剧场平时都是在排练,禁止其他人员进入。我们无缘进入剧场内部,只能在门前的广告栏欣赏他们在2013年表演的戏剧海报,据说该剧场“新文本运动”作品之一的戏剧《谁杀死了大象》曾经还到北京演出过。

走过剧场,墙外看起来像是一个摆放杂物的地方,仔细看看,彷佛也是一处艺术作品,我不知道这是有意还是无意之间的作为。

据说牛棚艺术村有许多著名的艺术家进驻,例如著名的湿版摄影大师张益平,是香港仅有的几位掌握古老的湿版摄影的摄影师之一,作为喜欢摄影的我一直想见识一下,可惜没能见到他本人,无缘一睹这种古老的摄影艺术。

在牛棚艺术村的小巷子里,看到了一辆商场的购物车,车上还挂着一件破旧的牛仔裤,从摆放的位置和方式来看,绝对不是放在外面晾晒的衣物,应该也是一件艺术作品,至于它想表达什么,你可以去慢慢体会。

据说在艺术村,艺术家们非常欢迎游客进入他们的工作室交流,只是很多工作室都是大门紧闭,我不敢贸然造次。我走到最里面的一号和二号工作室,惊喜地看到一号工作室的大门是开着的,于是鼓足勇气走了进去。

刚进大门,看到一处像是柜台的地方,上面也是琳琅满目,各种物品看似随意,但是细看又是一件件作品。一个写着“内有恶人”的招牌,确实让人想到只有艺术家们才会有这样的张扬。

一个废弃的冰箱,上面满是各类的废弃物,看起来都是艺术品,不过最神奇的还不是冰箱大门,宝贝在里面,冰箱里面全是冰冻的蜡铸作品,以及其他作品,都是小孩子创作的呢,最小的孩子是四岁创作的,据说这个冰箱是保存儿童作品的“百宝箱”,

据说在艺术村的工作室内部,能否摄影需要主人的允许,这时,主人走了过来,我怯怯地问了一声,可以摄影吗?他回答说,当然可以拍摄,而且,你喜欢什么,都可以拿走!我仔细一看,十分眼熟,看看名片,原来他上过电视,他就是著名的铸铜艺术工作者王振荣。

王振荣,大家都喜欢叫他荣哥,他14岁出来做铸造行业,当年还是一名工人,自己做老板之后,专业生产船的螺旋桨。后来有许多艺术家找他按照设计,制作金属艺术品,他接触到雕塑,艺术兴趣非常浓厚,放弃了自己的生意,结束了铸造厂,便开始了铸铜雕塑的艺术人生,直到2000年他进驻艺术村。

荣哥今年60多岁了,至今还在这里忙碌着,他担任内地一些工艺厂的艺术指导,也是香港一些学校的艺术指导,在他的店,经常指导一些学生和艺术爱好者。在他的一号工作室,到处都是艺术品,各种材质,各种类型,在这里,你完全可以消磨一整天的时间。

荣哥比较看淡金钱,虽然他也为没钱给工作室交租发愁过,但是他不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变卖,他不想让自己的工作室变成一个买卖的小店。他的工作室挂着许多的吉他还有很多书,在这里空间,立即有一种私人书房的感觉。

看似随意的摆放,处处体现了艺术家的独具匠心,如果你喜欢设计,或者艺术创作,不妨在这里慢慢溜达,或许你找到自己的灵感。

这个应该是荣哥早期的铜铸作品,我很想拿走,但是一想到这里将会失去一件艺术品,少了更多人分享的乐趣,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如果每一位参观者真的每次拿走一件艺术品,估计这里很快就会空了。

据说后来荣哥研究过玻璃雕塑和蜡雕,他将外面废弃的玻璃瓶子,例如,酒瓶、酱油瓶、药瓶等等,他将它们弄碎之后,得到了不同颜色的玻璃渣,变成了他的艺术创作材料。

在门口一处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幅玻璃作品,非常具有童真的活力,不知道是荣哥自己创作的,还是孩子们在这间工作室完成的。

不过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这些玻璃灯,都是荣哥一手创作的,大多数都是大家身边废弃的材料,在荣哥这里变废为宝,成为他创作的材料,创作的玻璃灯悬挂在工作室的上空,格外美丽,彷佛是在一个充满古董的房间里,注入了一股活力元素,据说点亮之后更为美丽。

据说荣哥的作品从来不卖,这就是牛棚艺术村不同于北京的798,那里也有许多的艺术家们聚集,也是一个小资的地方,不过多了许多的商业味道。而在这里更多的是凭借着对艺术的热爱,完全是一种创作的天地。荣哥经常在这里知道孩子创新,靠心去引导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作品。

走出荣哥的工作室,门口看见一个巨大的金属制品,像一个展翅的飞鹰,这个可能就是荣哥的成名之作,据说是当年讽刺港府无法实现的艺术发展计划,他创作了这件大型铜雕作品——《飞鹰计划》。

牛棚艺术村虽然只有一个弹丸之地,不过地处香港这样一个繁华的都市,它的维护依然需要一定的经费,管理部门以很低的租金租给艺术家们,日常维护管理经费由特区政府艺术发展局资助,港府还配备专人负责清洁和保安。进驻的艺术家们每年向该局详细上报年度工作,政府拨款会考量这些报告。

正因为有政府的管理与拨款,牛棚艺术村才没有引入商业机制,这对于香港艺术家的成长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发展空间。因此,牛棚艺术村目前是一个非赢利性的纯粹艺术原创基地,在这里,你感觉不到一点商业的气息,而只有艺术的氛围,这一点让许多内地的游客感慨不已。

当然,也有很多内地游客不太习惯这样的地方,去了之后有一些人还挺后悔凡人,因为在这里一个弹丸之地,你几乎找不到一点娱乐的元素,也没有纪念品可买,更多的只有与艺术有关的事物,甚至是你无法理解的、很抽象的艺术。

如果不是仔细看看,还无法发现这是一个工作室,完全在绿荫的掩映之下,有些艺术家都是深居简出,尽管在工作室他们的作品会非常超前、张扬,但是在外面,这里也没有那么招摇。

著名的媒体人梁文道和胡恩威先后是牛棚书院《E+E》杂志的主编。E的意思是“教育education”,“娱乐entertainment”、“赋权Enpowerment”、“丰富enrichment”和“启蒙Enlightenment”。他们在这里写文章,做实验话剧,成为牛棚艺术村里的先锋知识分子。

这块稀有的艺术阵地被铁丝网包围着,铁丝网上张贴者盆景展的广告,不多的盆景沿着牛棚的边沿排着一溜,给这里的红砖房增添了一丝生机。

透过铁丝网,可以隐约看见一个牛棚,可能是这里唯一没有作为工作室的地方,可以看到当年检疫站牛棚真正的模样,之所以保留这个地方,也许是为了给人们展现当年的场景吧。

四周都是煤气公司的大气罐,完全与这里格格不入,就像香港现代商业社会的噪杂与非商业化艺术的一道鸿沟,在这里有着充分的体现,很难想象有一群香港的艺术家还在这里坚守着他们最后的一块洁净之地。

这里建筑物的招牌式的打扮,清一色的红砖、绿窗、黑瓦旧屋,被很好保存了下来,这个悬挂的三级文物就这样重新活化和利用,如果不是成为艺术村,这个废弃的牛棚估计早会被拆除,不会留下一丝踪迹。

牛棚艺术村经常举办各类展览,这类展览没有任何商业性质,是纯粹的艺术,每次去都会有不同的看点。

我们这次去的时候,在N21展室正好遇上“打不死的六艺展”最后的三天展出。在过渡商业化的香港,许多手工艺术渐渐失去了它的商业价值,随着艺人的老去而慢慢失传,这个展览就是为了传承这些可能会失传的手工艺术而举办的。

大头佛、火龙扎作、打白铁、纸扎、花牌和木工这六项手工艺,以前都是非常常见的手工工艺,在香港慢慢退出了商业市场,展览取名“打不死六艺”意味着它不会消失。

一个蒙面的大侠端坐在沙发上,在做思考状,原来这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是学生们手工做出来的。这个展览是民间学堂工作坊联合中学生和大专生制作的,为了这些即将消失的民间工艺不至于失传。

打白铁也是最常见的一门手工艺,在没有机器设备的年代,过去我们很多的生活用具都是民间师傅一手打造出来,但是随着生产线的开通,这些手工艺用品越来越显得没有商业价值,几乎都看不到了,即使在内地的小县城,也很难看到打白铁的师傅了。

纸扎看起来很容易,不过要做成这么艺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个用报纸制作的腰鼓,另一端却是一个时钟,显示着时间流逝与艺术的消退。

过去舞龙的时候,总有一个大头佛在大龙前面跳着民间的舞蹈,而这座这个大头佛的人也越来越少。这些学生用不同的材料,练习制作了许多形态可掬的大头佛。

大头佛还有书法配合,吸引人们的注目。

木工属于中国传统建筑工艺“三行”(木匠、泥瓦匠和油漆工)的一项,这个用木工手作的雕塑,显示了人们逐渐地由富裕滑落到贫穷。

与前面带有政治色彩的木工不同,这些木工作品更具有艺术的气息,乐器键盘、编织等板凳,让我们知道除了实用之外,这些东西还可以是艺术品。

过去,人们为了消除瘟疫,消灾解难,民间用稻草(现在为珍珠草)扎成龙,然后点燃香火,游村串乡去祈福,这就是舞火龙。早在十九世纪末,香港大坑已有舞火龙的习俗,现在舞火龙已经在2011年被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可惜能够扎草龙的艺人越来越少。

传说舞火龙只能是男性,在草龙身上插上香火,晚上六时在香港大坑的莲花宫点睛开光,然后沿着香港的綄纱街、京街、新村街、铜锣湾道巡游,最后将龙抛到铜锣湾避风塘的海底,历时四个小时之久,后来舞火龙移到维多利亚公园中秋灯会,为了避免污染环境,火龙最后送到焚化炉烧掉。

很多的展览为我们展示了香港过去的许多手工艺术,牛棚艺术村为了那些濒临失传的艺术在做最后的努力,这些艺术家们在脱离商业化的运作,使得这里成为他们最后的阵地。虽然说这里有廉价的房租提供他们为纯粹的艺术创作保留了一席之地。然而,短期的签约依然留下一丝忧虑,牛棚艺术村的租约中有着这样的表述,“在不影响日后土地发展的情况下,租约可以续签”,商业化的进程随时还会扼杀这块艺术之地。

离开牛棚艺术村的时候,我们走过土瓜湾的“十三街”的旧楼群,这些以“龙、凤、鹿、麟、鹰、鹏、雁、蝉、燕、马、鹤”等中国传统吉祥物命名的十三条街道,楼龄都超过五十年了,年久失修也面临着消失的困境,如何保护这些历史的痕迹,也是香港面临的难题。与之相邻的牛棚艺术村,大有同命相连的感觉,希望牛棚艺术村和这著名的十三街一样,能够成为香港艺术家们最后的栖息之地……。

作者:行者老湖

2015微博十大旅游自媒体 多家旅游杂志和自媒体撰稿人

联系微信:KHUFU_HU

探寻九龙九景,邂逅九龙坡独家记忆

向往诗和远方的自由,却忽略了故土的温度。

在居住的城市中心环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次我去到九龙坡区“九龙九景”,

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重庆地域风景。

重庆是一座山水之城,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厚重。九龙坡区位于重庆西南部,是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重庆渝中半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九龙坡评选出了9个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城市、人文景观

地标,统称为“九龙九景”。此次我将一一打卡九龙九景,感受九龙坡的独家记忆。

Tips: 此次行程共为3天时间,因有些地方离市区较远,建议从第2天开始自驾。

具体行程安排如下:

Day1:

上午:九龙坡——动物乐园

下午:九龙坡——博物洞天——万象商汇

Day2:

上午:九龙坡——大城中梁——华岩禅林

下午:九龙坡——美术半岛

Day3:

上午:九龙坡——英雄故居——西彭铝都

下午:九龙坡——走马古镇

第一天

动物乐园城市中心探寻“都市绿洲”

门票:25元

营业时间:7:00——18:00 交通方式:

轨道交通: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到动物园站(B口)出站。 公交:416、413、476、403 路都可到达,到动物园站下车。

对于孩子来说,

动物园可能就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第一道大门。

它让渴望了解这个世界的孩子们在爱上动物的同时,也利于培养他们保护、学习研究动物的意识。

重庆人对这座动物园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什么呢?

因为这座动物园已经陪伴了市民整整65年,一代又一代重庆人的童年记忆在这里得到保存,它就静静伫立在城市中心,记忆满山城。

其实这一辈子,记得的事,想说的话,都会随着时间迁移,慢慢变得模糊。但是童年时的撒欢奔跑,一身“憨勇”,牵过的炽热的手,初识世界时的大胆与欣喜,是始终也不舍得抹去的痕迹。

动物园对孩时的我们来说,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

一大早就来到了重庆动物园,大门虽然临着街道,但是这里却意外地宁静,能从闹市中开辟这样一片净土供动物们栖息,实在难得。

一走进园区,便能感受到这里植被丰茂。

重庆动物园的前身是“西区公园”,所以里面的绿植繁多,古树参天也不足为奇。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更可爱的说法——“西西公园”,听说是因重庆人的口音来的,叫西西公园比西区公园顺口,所以大家就默契地悄悄给它改名了。

重庆动物园是城市中心的“都市绿洲”,能在这样安逸的环境里繁衍生息,对于动物们来说,也算是一块难得的安乐园吧!

我们这次去的时候正值夏末,走在其间,仍然可以听到些许蝉鸣。

整座动物园构建规整,建有20多处动物馆,饲养动物260余种,4000余只。在这里可以看到大熊猫、小熊猫、扭角羚、盘羊等珍稀物种。各个展馆距离不远却能互不打扰,十分安宁。动物们都各自享受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熊猫自在地吃着竹子,或在草地打滚撒欢,或弓着背在树干那里磨蹭止痒,自得其乐。

“双重喜庆”这两对大熊猫双胞胎,与世界上现存最年长的人工繁殖大熊猫——新星,今年已经38岁了,它们都是动物园里的大明星,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就为看他们平时玩耍的样子。

为了让大熊猫能够有更好的生存环境,整个熊猫馆依照山势修建,尽可能还原了野外的生存环境。同时,人工打造了很多的溪流、岩洞等场景。平时,大熊猫可以在户外自由嬉戏和玩耍,到了夜晚,就可以回到人工洞穴当中休息。

听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这里还吸引了一些“不请自来”的“新住客”——白鹭,让前来动物园游玩的市民可以领略这独具特色的人鹭和谐美景。

我能看到一些市民这里散步、打太极,锻炼身体,安心地把这里当成养生之地。

整座动物园宽敞安静,适合偶尔出来周游散心。2009年1月,国家旅游局批准重庆动物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博物洞天来一场穿越时间的防空洞之旅

门票:50元

营业时间:9:00—17:30

交通方式:

1. 轨道交通: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在谢家湾(B口)出站。

2. 公交:471、207、362、148、419路。

重庆是一座山城,在抗战时期,这里修造了很多防空洞,九龙坡区又利用防空洞建城了建川博物馆。但是从前也只是听老人们说起,并未亲自去看看。所以这次准备去重庆建川博物馆,感受一下重庆特色抗战文化。

登上一排长梯,就可以看到重庆建川博物馆的主题雕塑——“冒着敌人的炮火”,只见一名战士昂首挺胸,手握机关枪,眼神坚定而坦荡。这座雕塑就建在鹅公岩长江大桥旁,是最具地标性的建筑,象征着革命前辈英勇抗战的气魄,同时也预示着革命终将走向胜利的决心。

从大门进去后,我发现这里别有洞天。这座博物馆是由32个防空洞打造而成,分9个主题馆,1个临展馆。分别是兵器发展史博物馆、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汉阳兵工厂)旧址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重庆故事博物馆、民间祈福文化博物馆、中国囍文化博物馆、票证生活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重庆人民防空历史陈列馆、新中国七十年民间记忆博物馆。馆内抗战时期的兵器、炮车星罗棋布,还保存有五六十年代人们的生活用品,既有重庆特色抗战文化又不失生活气息。

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洞穴岩壁,走在洞穴里,用手触摸了一下凹凸不平的岩壁,有丝丝凉意从指尖传来。很难想象,在战乱的年代,这些洞穴在历史中承载了多少生命的重量。

据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中展陈文物包括116件国家一级文物在内的各类文物藏品4万余件,文物主要包括抗战、兵工、民俗、红色年代等近现代史料、物品,囊括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这百年的中国历史沉积物。

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这一面“死”字旗。

这面旗是四川安县王者成在他儿子请缨杀敌出征时赠与他的,以此勉励儿子保家卫国。“我不愿你再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简单一句,表达了一个普通老百姓国难当头的拳拳爱国之心。其实这不仅仅是单个人的心愿和意志,也代表着抗战时期很多战士们将国家命运放在首位的大无畏精神。

重庆建川博物馆集中体现了“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的建馆宗旨。

来到重庆建川博物馆,仿佛经历了一场防空洞的时间穿越,防空洞的入口和出口好像代表着两个时代,一个是抗战时期的艰难苦厄, 一个是前辈们为我们创造的和平自由。博物馆的意义就是要教育众人要忆苦思甜,珍惜当下。

万象商汇在灯火璀璨中寻找“九龙印”

交通方式:

在二十四城一期站上车,乘坐特需公交T008路,在谢家湾站下车 打车10分钟

看过了建川博物馆,仿若经历了一次战争年代的洗礼。换个心情,索性去万象商汇逛逛。万象商汇是集重庆杨家坪商圈和万象城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是重庆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在杨家坪商圈中,有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九龙门”。

《三秦记》里有提到“龙门山在河东界……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龙门寄托着人们祈盼飞跃高升、一朝交运的美好愿望。

九龙门四根拔地而起的柱子都是“门”字造型。首席设计师章叶青赋予了其更深层次的内涵——九龙坡区向四方宾客敞开创新之门、开放之门、希望之门和未来之门。

轨道2号线从“九龙门”中穿梭而过,带着九龙坡区繁荣发展的美好心愿, 是重庆独有的“九龙印”。

万象城汇聚了HERMES、GUCCI、PRADA、DIOR等国际一线奢侈品牌和快消品牌,包罗万象,可尽情满足各年龄阶段人群的购物需求。

对于“吃货”来说,来万象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有受气牛肉、长高宽老火锅、徐鼎盛民间菜等代表重庆“火辣”特色的地方美食,还有西餐、日料、韩国烤肉等时尚的国际菜品。如果运气不错,还可能赶上夜游市集,欣赏乐队演出,顺便淘一些有意思的小玩意儿回家。

万象商汇不仅充满时尚的气息,更有它独有的包容和豁达。你所有的热爱与执着,都能在这片地域上闪烁光芒。

第 二 天

大城中梁邂逅云岭美景,感受山川脉搏

门票:免费

初秋时节,正适合登高远望。早就听说中梁山山脉层峦叠嶂、空气清新,便约了朋友一起去登山。

我们出发的时间比较早,早上七点半就出发了,从主城开车过去大概一个小时左右。

出了主城区后,沿途的风景慢慢变得开阔起来,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

远离了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终于可以与自然相拥,真是久违了。

虽然已入秋,但是山林还是绿意葱葱,南方的秋天总是比北方要来得迟一些。

中梁山山脉位于重庆市主城西部,属于华蓥山的余脉,横跨面积广, 跨渝北区、北碚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江津区六个城区,南北长约100公里左右,海拔400——1000米。

作为重庆的“绿肺”,这里有超过90%的森林覆盖率,集聚了奇峰、奇洞、奇泉、奇寺、奇闻等10大独特自然和人文资源。在“九龙九景” 中,它是唯一入选的自然风光地标,我们去到的是其中的一段——中梁云岭森林公园。

中梁云岭森林公园原名为尖刀山森林公园,沿着登山步道向上攀爬, 可以看到云凤山、插旗山、纱帽山等风光旖旎的青峰。

登山步道共有1000余步台阶,爬到山顶约半个小时。山上树林茂盛、 郁郁葱葱,偶尔听见几声鸟啼,婉转空灵。

据了解,九龙坡区政府将利用现有的中梁云峰、矿洞、温泉、矿泉等资源,计划建设中梁山地心九龙、矿业时光城、中梁山花博园、中梁山国际康养城(国际艺术家村)等9个子项目,打造成“大城中梁天下名山”国家5A景区,使之成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九龙坡名片。

站在山顶远眺,九龙坡区的景色尽收眼底,嘉陵江如丝带环绕,城市在山的怀抱中显得格外渺小。

中梁山山脉雄奇巍峨,挺拔于天地之间,启迪万物。

在这里登山远望,是极为不错的选择。“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华岩禅林回归清静之心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免费

素食餐厅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20:30 周六至周日: 8:30——19:30 人均消费:67元/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登山下来后,整个人神清气爽,决定去拜访华岩禅林。据说寺庙里有素食餐厅,中午正好可以在那用餐。从这里过去,开车只需要15分钟左右。

到了华岩旅游区,就踏入佛家道场了,心也清静了不少,好像寺庙这道大门,就隔绝了世间的贪嗔痴离苦。今天刚好下着小雨,寺庙雕梁画栋,荷叶莲莲,雨水浸润无声,唯听钟声悠长。

华岩旅游区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交通便捷、历史悠久,享有“巴山灵境”之美誉,是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庆市荷花生产展览基地。整个旅游区以大雄宝殿、接引殿、华岩洞三大建筑群为首,集寺、湖、园、林、山、洞于一体, 景区内不仅有古刹、佛塔、石刻、雕塑、古桥等宗教遗址,另有天池夜月、万林松涛、远梵霄钟等人文景观。整个园区松竹修茂,十分幽邃,历代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或幽访古,或访僧谈禅,留下数以百计的诗文匾联、墨迹碑刻。

露天大金佛——释迦摩尼佛金像,安然立于广场中间,总高20.8米,他慈悲地守候着众生,山上一瞬,人间百年。这里是祈福求愿的圣地,香火鼎盛,信徒众多。每逢大年初一的时候,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礼佛之后,我们来到了七步荷塘。这里种植了太空莲36号、媚态观音等珍稀品种。据说8月是最佳赏荷的季节,可以看到一朵朵莲花静静依偎着碧绿圆滚的荷叶,亭亭玉立,不染半尘。许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会在这里驻足停留,感受空气里丝丝缕缕的清香气息。在佛家道场内培育莲花,好像是在引导大众体悟一份清静之心。

中午我们就在寺内的素食餐厅用餐,尝到了锅巴饭、红豆汤、“春江水暖”等素食菜品,清新解腻、香甜可口。

整座寺庙环境宽敞清幽,游客可以尽情地慢下来,感受回归的空静。

美术半岛“漫”游黄桷坪

门票:免费

听到“美术半岛”的名字,想必就能感觉到这次我们要去的地方有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在长达1.25公里的建筑群上肆意作画,挥洒创意,是不是只有艺术家才敢这么“任性”?

重庆美术公园是长江文化艺术湾区的一部分,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涂鸦街,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发祥地、中国的当代艺术圣地和原创基地。如今,正以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为核心、电厂工业文化区域为链、九龙滨江生态区域为极,打造一个市民可广泛参与的、无边界的重庆美术公园。

黄桷坪涂鸦艺术街起于黄桷坪铁路医院,止于501艺术库,全长1.25公里,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世界最大的涂鸦艺术作品群,成为重庆时尚之都的又一张名片和新地标。

我们到达这里时,看见了很多年轻人在这边打卡、拍照留念。墙上的每一幅画,都表达了画家们对这座城市的赤诚和热爱。

据说这个涂鸦艺术街项目是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院长的创意,由九龙

坡区政府和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院长联合打造。整个涂鸦工程共有800 余名工人、学生和艺术家参与制作,花费各色涂料1.25万公斤,消耗各类画笔、油刷近3万支。前后经过150天的精心制作,共涂鸦建筑物37 栋,创造出了属于黄桷坪独有的艺术气息。

黄桷坪涂鸦艺术街打造完成后,整个街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同时也为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里经常还会举办一些艺术节会,热闹非凡。

我们在黄桷坪涂鸦艺术街停留了一会儿后,还去附近的四川美术学院和交通茶馆转了转。涂鸦街景的活泼热闹与茶馆的宁静安逸形成鲜明对比,动与静的结合,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多面性。

你与这座城市,不仅仅只是一“面”之缘。

第 三 天

英雄故居重拾初心的红色之旅

开放时间:9:00——17:30

门票:免费

注意事项:周一闭园。

重庆是一座英雄城市,是红色文化的渊源之地,在这座山城背后,有着令人赞叹的红色革命历史,同时也孕育了一代革命先辈和时代伟 人。

今天我们拜访的地方,就是革命先辈周贡植的故乡。

周贡植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因参加革命被捕,纵使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他还是死守党的秘密,宁死不屈。1928年,周贡植与傅烈、程明海、黄中元等9位共产党人,在重庆朝天门码头河边的沙嘴刑场英勇就义。这一年,周贡植29岁。

故居位于九龙坡区铜罐驿镇的陡石塔村周家大湾,是一处坐北朝南的四合院落,面积1100 多平方米,由中、东、西三院组成,分别为初心堂、忠心堂、赤心堂,青瓦白墙,端庄大气。在院落周围,还有橘子林、荷花池为伴,整个院落坐落在青山之间,避世清净。

故居内陈列了周贡植一生的光辉事迹,通过深层次剖析历史,让世人不忘建国的艰难,时刻铭记自身的使命。

短短两小时的参观,其实是道不尽先辈们的一生。

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一切自由和安稳,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次红色之旅让我们对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有了更深的感悟。

西彭铝都一铝带一城

西彭铝都对于游客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在九龙坡乃至整个重庆的经济战略部署上,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西彭铝都是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重庆市十强工业园区和十佳特色工业园区。园区毗邻长江黄金水道,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是成渝城市群的重要支点。是重庆市政府与中铝集团联合建设的“中国铝加工之都”。

园区总规划面积 65 平方公里,依托良好的交通优势和产业城市基础, 园区大力推进有色金属加工、新材料、智能和高端装备、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已初步建成熔铸产业园、交通用铝产业园、电子产业园等多个“园中园”产业集群。

其中,作为西彭铝都代表性的企业——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整的铝加工聚集区,可以称作重庆的产业名片。其下属企业西南铝集团,为“长征”“天宫”“神舟”“嫦娥”等飞天系列,天眼、国产大飞机等国之重器提供高端铝材。2025年将实现产值市值“双千亿”目标。

我们到这时,只能看到园区森严的外观,两旁的树木整整齐齐,道路宽阔无阻。因是工业园区,也不便进公司内参观,就从航拍的几个镜头让大家感受一下工业园区的宏伟大气吧。

走马古镇探寻千年故事

门票:免费

每当行至古镇,就有一种怀旧的情绪。

可能是受《雨巷》的影响太深,一到古镇,总会联想到悠长寂静的青石板路和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到达走马古镇时,刚好是中午,我们在古镇的餐馆用过餐后,还去小茶馆里坐了坐。古镇偶有行人路过,但都是静悄悄的。吊脚楼的门窗开了几只,能隐约看到里面有人影晃过。与大都市不一样,古镇的

节奏很慢,适合来这里发呆放空。

听老板说,古时候的走马古镇非常繁荣,这里曾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往来商贾络绎不绝,十分热闹,来往的行人把各种新鲜事也带到了走马古镇,不计其数的山歌故事、野史趣闻也被创作出来,世代相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马故事。留下了“识相不识相,难过走马岗”的民谚。

走马古镇历史悠久,若追本溯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在明代中叶

开始兴盛。它北属巴县、西临璧山、南接江津,有“一脚踏三县”的称号。古镇内部存有古驿道遗址、古街区、铁匠铺、老茶馆、明清建筑古戏楼等。2008年,走马古镇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内有戏楼两座,一个在关武庙前,一个在禹王庙内。每逢佳节庙会,均有戏班登临。吴晓雷、陈书舫等川剧名家都曾到过此地进行表演,四里八乡乡民云集,长戏短戏如火如荼。造就了走马古镇“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

现在的古镇虽然已洗尽铅华,却也正好能保留最质朴的清静,在古镇喝茶、看剧、听故事,倒也别有雅致。

重庆是一座“魔幻都市”,江山俏丽,风景迷人,特有的山城文化令人着迷。

九龙坡作为重庆“山城业脉”,不仅有着“江城艺岛”的称号,还锻造出“九心归一龙行天下”的人文精神,是重庆文创产业的勃发基地。

“九龙九景”既有属于山城的独特韵味,又是最具九龙坡特色的文化符号。

欢迎来“九龙九景”观光旅游,感受不一样的九龙坡,收获一份全新的文旅体验。

九龙山慢城内部详情,九龙山慢城看起来一般,九龙山慢城真相让人难以接受!

九龙山慢城售楼处官方电话:400-000-0460转1119

(温馨提示:看房请提前来电预约!!)

九龙山牌坊下,有一位坐在马扎子上的老人,左臂上戴着红袖标,起先以为是收门票的,走近才知是看护山林的。“去无隐寺,有一条角度为70度的台阶,台阶长而陡峭,不到最后几阶,是难见山寺境况的。”就在我犹豫之时。看山林的老人指指左边一条缓行的山路,又告诉我说:绕那边也可以去无隐寺,只是汶川地震后,路还没完全修好。我想了想,还是决定走70度的台阶,这样既省时,又可以再增添一点攀高峰的勇气和乐趣

嘉兴港区九龙山旅游度假景区住宅,小区人车分流,自带地暖、蓝卡医疗、天然氧吧,慢悠悠的城市让你永远年轻。超大体量:1400套(住宅) 单价12000/平,总价40万起!付款方式:一次性或按揭首付:20万起总高:18层主力面积:35-40-68-73-99 每户赠送面积15%左右得房率:加赠送90%毛坯交付

建筑面积:41万方容积率:2.2几梯几户:两梯四户,两梯五户绿化:30%层高:2.9米物业费:1.4/平

九龙山慢城售楼处官方电话:400-000-0460转1119

(温馨提示:看房请提前来电预约!!)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797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