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也称为西斯廷礼拜堂,是一座位于梵蒂冈宗座宫殿内的天主教小堂,紧邻圣伯多禄大殿,以米开朗基罗所绘《创世纪》穹顶画,及壁画《最后的审判》而闻名。这里也是教宗选举的举行处。

西斯廷教堂

由教宗西斯都四世发起创建,教堂名“西斯廷”即来源于教宗之名“西斯都”。教堂始建于1445年,1481年完工后,波提切利等文艺复兴初期画家以耶稣基督为题目创作了一批壁画。1483年,在此举行过西斯都四世的圣体告别。教堂长40.25米,宽13.41米,高20.73米。依照列王纪第6章所描述的索罗门王神殿比例(60:20:30)所建。

西斯都四世之侄儒略二世于1506年命米开朗基罗绘制教堂的穹顶画。对于喜欢自称为雕刻家的米开朗基罗来说,虽非本愿,但1508年开始设计创作此画,从教堂内脚手架设置,到设计创作,均为单独一人创作,1512年完成。穹顶中心描绘了旧约中创世纪的9个场景,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人物众多,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

西斯廷小堂作为一个宗教仪式举行地,常年受蜡烛等熏染,穹顶画和壁画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坏。近年来的修复工作使得穹顶画和壁画重现了绘制当时的鲜艳色彩,一部分的遮羞布也被除去,还原了当时的本来面目。

Sistine Chapel

必去理由:梵蒂冈最著名的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梵蒂冈[Vatican]

景点所在省、州:梵蒂冈 [Vatican]

上海穆斯林宗教和教育、文化活动中心,旧称上海西城回教堂

小桃园清真寺,旧称清真西寺、上海西城回教堂。位于上海南市区小桃园街52号,是上海穆斯林宗教和教育、文化活动中心。

因寺门正对着小桃园街,故得名“小桃园清真寺”。该寺初建于1917年。1925年,在现址重建,是一座四座园顶的具有西亚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

该寺还设有上海清真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等机构。

小桃园清真寺大门北向为拱形花格铁门,上额嵌书“清真寺”三字,门头横嵌《古兰经》的经文一节,人内是长方形宽敞庭院。

西什库教堂位于西什库大街南口路西33号 是北京规模最大的一座教堂 又称北堂

北堂原建在中南海紫光阁以西叫蚕池口的地方,当时叫蚕池口教堂。据说有一年康熙身染疟疾,御医久治不愈,耶稣会士洪若轩、刘应(也有资料称是神父张诚、白晋)进奉西药奎宁,药到病除。康熙大喜,将蚕池口一块地产相赠,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教堂,康熙为新建的教堂御题匾额“万有真源”。把教堂建在御苑之旁,显示了康熙帝的开明与自信。清中叶以后,屡起教案。道光七年(1827年)清廷籍没教堂并拆除大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又被迫归还教堂产业,同意重建。同治五年底(1866年)新教堂落成。20年后慈禧在扩建中南海时,深感教堂离御苑太近,教堂的高塔仿佛时时在窥视、威胁着她。她执意要教堂迁走,但又不敢得罪洋人。经与罗马教廷磋商,慈禧不得不赔地赠银,将教堂迁至已废弃的西什库旧址。1888年西什库教堂建成,成为华北天主教会的总堂。1900年庚子之乱中,义和团团民一万多人包围并进攻北堂,教堂受到严重损坏。在后来的修复中,教堂又加高了一层,成为今天的样子。

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内部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高大的窗子,显得辉煌而神秘。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高柱或簇柱,造成一种向上升腾、令人神往的神秘幻觉。北堂南立面有三个尖拱券入口,进入堂内,一根根巨柱高高地撑起金色拱顶,四周是80扇镶彩色玻璃的花窗,阳光射入,眼前是一片五光十色、璀璨晶莹的奇景。堂内有一幅圣母抱着耶稣的油画,然而圣母和耶稣穿的却是清朝皇太后与皇帝的衣服,不细看还以为画的是中国皇太后与小皇帝。这也表明教会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西直门内的西堂

在西直门内大街中段路南有一座著名的教堂——西直门教堂。它又称西堂,与宣武门南堂、西什库北堂、王府井东堂合称北京四大教堂。在四大教堂中,西直门教堂建造时间最晚。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铎罗主教来华传教,随员中有位德里格神甫,在宫内教皇子西学。雍正元年(1723年)德里格在西直门内购地建天主教堂,名圣母圣心堂,堂内供奉圣母玛丽亚。嘉庆十六年(1811年)教堂被毁,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再次被毁,1912年又重建。现存教堂即1912年重建后的教堂。教堂建筑是哥特式风格,入口为尖券拱门,墙上开满尖券拱窗,建筑四角有高高耸起的雕像,中间是更为高耸的尖顶钟楼,整个建筑给人一种向上升腾的气势。插向蓝天的钟楼,更成为当时城市西北角的制高点。遗憾的是,在十年动乱中精美高耸的钟楼被拆除,教堂划归同仁堂制药厂使用。目前,教堂已修复一新,塔楼也重新竖立,重现旧貌。

王府井的东堂

王府井大街中段路东,柏树胡同西口与甘雨胡同西口之间,有一座巍峨而又秀美的罗马式建筑,这就是北京四大教堂之一的东堂,又称圣若瑟堂。东堂是北京城内修建的第二座教堂。明代末年,葡萄牙神甫利美思、安文思二人在四川传教。明亡后他们被俘获到北京,在肃亲王府当差,并讲经传道。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顺治帝在现东堂所在地赐予二人一所宅院和空地,供二人传教。西方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和郎世宁等都曾在东堂住过。堂内藏有郎世宁所画多幅圣像,极为珍贵。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因地震房屋倒塌,第二年重修。嘉庆十二年(1807年)教会遭禁,东堂被拆。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将东堂归还教会,教会募得巨款重建东堂,光绪十年(1884年)建成。这次建成的东堂极为宏伟,钟楼高达30米,然而在义和团运动中再次被毁。光绪三十年(1904年)用庚子赔款再建东堂。

现存的东堂是1904年所建。整体为罗马式风格,大堂坐东朝西,西阔25米,进深60米,坐落在青石基上。正面由六根突出的壁柱将墙面切割成三部分,每部分中都有一上面呈圆拱形的门洞,装嵌着对开的大门。第二层仍由壁柱分隔,两边为圆拱形窗,中间为巨大的圆形玫瑰窗。第三层是三座有拱顶的钟楼,两边稍低,中间高耸。整座建筑比例匀称,庄重典雅。堂内有18根圆形砖柱支撑,柱基为方形。侧窗上嵌着由彩色玻璃拼镶的图案,阳光射入,瑰丽而璀璨。

西什库教堂游记 西什库教堂有哪些禁忌和注意事项

西什库教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特色西式建筑物,也是北京历史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建筑物,内部装饰和外层建筑物规模和设计都极具豪华宏伟,这里发生了诸多历史事件,极具观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西什库教堂游记

西什库教堂俗称北堂,是一座天主教堂,1703年开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一座教堂。

除了这些,它还是少有的一座中西合璧的教堂,教堂左右各有一中式四角黄琉璃瓦顶的亭子,一中一西,一高一矮,让这座教堂显得独特而魅力无穷。

之前也去过一些教堂,广州,天津,青岛,但这样中西融合的教堂我还是第一次见,中西文化本应像这座教堂一样,和谐共存,互相尊重,只有这样才会更具魅力。

从教堂的侧面可以进入教堂内部,教堂两侧的窗花也是中西融合的,这也是少有的,一边讲天主教在西方的发展史,一边讲天主教在中国的历史,听工作人员说,这些窗花是后来重修的,我觉得重修后的窗花太好看了,增色了不少。

最后一张是错误示范,是我在冬天5点左右,日落时拍的,因为教堂朝西,日落时太阳会被周边建筑挡住,会产生这种类似人像的阴阳脸,最好避开冬日日落时。

进入大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真的是太好看了,马上就开始拍照根本停不下来,拍出来的每张都是大片的即视感!教堂的左侧小门可以进入教堂的里面,有很多的琉璃窗,在阳光折射下的彩色琉璃窗真的太好看了。

开放时间

门票免费,无需身份证

周一至周六上午6点-11:30

下午1点-6点

周日6点-晚7点

注意事项和禁忌

1、进入教堂需保持安静

2、不要穿拖鞋、背心,短裤(工作人员可能会不让进去)

3、一定要看好时间,这是我第二次打卡,第一次由于没有看进入时间,错过了工作人员不让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541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