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公主府的建筑格局及主体建筑

清和硕恪靖公主府,建于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距今已经有 300多年历史,是康熙皇帝第六女和硕恪靖公主下嫁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扎萨克多罗郡王敦多布多尔济所建府邸。和硕恪靖公主府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公主府。 2001年,国务院将和硕恪靖公主府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主府的建筑格局及主体建筑

据记载,康熙皇帝御赐归化城城北翁衮岭以南600余亩土地营建公主府,翁衮岭就是今天呼和浩特市以北 15公里处的蜈蚣坝。而公主府东西各有一条发源于大青山的河流,分别是扎达盖河与艾不盖河,从风水角度来看,山水兼备,地理环境优越,所以在《绥远通志稿》中这样描述公主府,“后枕青山,前临碧水,建筑与风景之佳,为一方冠”。公主府总体布局依据前堂后寝布置,平面中轴对称,府门外为前庭广场,中轴线上依次是照壁、府门、仪门、静宜堂、垂花门、寝宫及后罩房,形成四进院落。照壁又称影壁, 长24 米,基座部分有48 根浮雕立柱,据说朱红的壁心就象征着大清一统江山永固,而这48 根立柱就象征着内蒙古48 个旗共同拥戴着大清江山。各院对称布置东西厢房,东侧建有花园,西北侧曾为马场,并建有白塔一座。据记载,北至武川县境内,东北至麻花板村,西至水泉村的广阔地区都曾是马场范围。公主府建筑群集殿堂、园林、练武马场等功能于一体,体现了北方民族的生活习俗。

走进公主府,您会发现,公主府的总体建筑格局是中轴对称,分四进五重院落,以硬山式建筑为主。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为仪门、静宜堂、寝殿、后罩房。

位于一进院的仪门,也就是礼仪之门,公主在这里迎送重要宾客,因此仪门在平时并不开启,人们都是走两边的阿斯门。

二进院的正殿是静宜堂,又叫“议政厅”,是公主处理政治事务、接见官员下属、会见来宾贵客的场所。公主在归化城居住期间,都统衙门的官员常来谒见公主,公主谈论政务、过问民情,所以在民间就有了“海蚌公主”的别称。“海蚌”二字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参谋。殿内正上方悬挂着“静宜堂”匾额,是康熙四十六年,公主成婚第 10年,康熙皇帝北巡蒙古各地,来到公主府为公主亲笔题写的,静宜堂也因此而得名。

寝宫与静宜堂一样,是五开间,屋内有隔墙,形成一堂两屋的格局,东部为暖阁,也就是公主的卧室;西部为佛堂,供奉着佛龛及佛教的七珍八宝。

四进院的后罩房,又叫禁卫房,是随公主下嫁而来的侍卫和包衣居住的地方。后来这些侍卫、包衣的后人一直居住在公主府一带,日久形成村落,今天的小府村、府兴营就是自那时发展起来的。

(来源: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呼和浩特博物馆)

Hash:d4c31a9b2812e5971963c61379509d0b4126e9c3

声明:此文由 呼和浩特本地手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417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