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汉魏洛阳故城

汉魏故城,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在河南省洛阳市东十五公里,位于洛龙区、孟津县、偃师市交界处,南临洛水,北靠邙山,地处伊洛平原中心。

洛阳自东向西依次密集排列着5座古都城:商都、夏都、汉魏故城、隋唐城、周王城。而其中的汉魏故城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城,相继有6个朝代40多位帝王以汉魏故城为王都,时长累计近600年,所以它又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古城。

汉魏故城始建于西周初年,北魏末年在战乱中化为废墟,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在这里定都,其后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为国都,历4代共330多年,加上之前的东周,都城史有540多年。由于东周城被确定较晚,主要是东汉、北魏两代,习惯上仍称其为“汉魏洛阳故城”。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汉魏洛阳故城

汉魏故城遗址区的地上、地下遗迹遗物十分丰富,如东汉熹平石经(太学遗址出土)、影塑侍从头像(北魏永宁寺塔基出土)、仿玻璃黑釉陶盏(北魏西郭城出土)等。主要遗迹有宫城、内城、外郭城、永宁寺塔、东汉太学、灵台遗址和金村东周大墓等。宫城位于内城中北部,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660米,是都城里最重要的中心建筑区,太极殿为宫中正殿。东汉太学遗址在内城南郊,今偃师市太学村附近。考古发掘探明,北魏宫城有三道门,正门阊阖(chngh)门在最南面,象征帝王威仪,用于重大活动礼仪,极少用于通行,它是目前国内考古发掘出的时代最早的宫城正门。

今存遗址内城东垣残长3895米,西垣残长4290米,北垣长3700米,南垣已为洛河所淹,残垣一般高出地面1~2米,北垣东段高出地面5~7米。城墙皆夯土板筑而成,周长约14公里。

汉魏故城上承灿烂辉煌的秦汉文明,下启恢弘昌盛的唐宋盛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那蜿蜒残破的城墙还依稀可辨,尤其是北面城墙的东部,挺拔高耸,显示了当年的雄姿。

太学遗址

始建于建武五年(29),在校太学生曾多达3万余人。熹平四年(175)于太学讲堂前立石碑46块,史称熹平石经。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经28块,史称正始石经。

太学遗址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达3万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万平方米左右。在遗址内部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遗址,有一排排的建筑房基,或为东西长方形,或为南北长方形,排与排之间距离相等,排列有序。太学是古代传授儒家学说的最高学府。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定儒学经本。东汉灵台遗址在内城南郊,今偃师市岗上村与大郊寨之间。

灵台

灵台创建于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当时最大的国家天文台。曹魏、西晋相继使用,达250余年之久。灵台遗址范围达4万多平方米,中心建筑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东西残宽31米,南北残长41米,残高8米余。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78~139),曾先后两次任太史令10多年,领导、主持和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

金墉城

位于内城西北角的金墉城,为曹魏明帝所筑。南北长1048米,东西宽255米,总面积26万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晋时被废帝、后多安置于此。唐初,洛阳县治设金墉城,贞观六年(632)移于东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废。经勘察发现三座小城连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环流,各城门阙皆有遗迹。城内发现夯筑台基多处,以及砖砌基址、水池等。

永宁寺

北魏时,增修外廓城,长、宽各约10公里。城内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宁寺最为豪华壮丽。永宁寺在宫城外西南面,初创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北魏末年被雷击焚毁。据勘测南北长305米,东西宽260米,中心为木塔,木塔基座为方形,上下两层,下层位于今地表之下,上层基座长宽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垒砌镶包。在发掘塔基的过程中,出土一批工艺精湛的泥塑造像,给研究北魏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另有石雕、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平等寺北齐造像碑俗称寺里碑,在汉魏故城内城东垣外,今偃师市寺里碑村南。计四通,下部皆深埋于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约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萨、弟子像,结跏趺坐的六佛图,姿态优美的飞天,慢步行进的大象,造型生动的猛兽,以及帐幔、火焰、莲花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为北齐所遗存下来的少数佛教艺术珍品之一。1962年开始对汉魏故城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至今仍在进行。

洛阳汉魏故城究竟有多大?

近日,有外地朋友到洛阳旅游观瞻“汉魏故城”,回去写文章说城池很小……看到这篇这文章我只有哈哈一笑啦:你老人家看到的仅仅是“汉魏故城”的宫城,还有“李密城”和“城郭”你了解了吗?

11月9日上午,站在“内城墙”上感慨万千,这也仅仅是修复了一段,也绝不是“汉魏故城”的全部。

最近一段时间,我特意走了一次“汉魏故城”的墙根儿,感叹了先辈的伟大壮举。

汉魏洛阳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15公里。(定鼎路为起点)西周初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在洛水之北,称洛阳。始建于西周初年,废弃于唐初,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作为国都,都城史长达540年以上。

汉魏故城头顶两个“之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城——100平方公里;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古城——相继6个朝代40多位帝王以此为王都。

外地游客或洛阳人目前看到的也仅仅是遗留的“宫墙”残段。

在中州东路的“分金沟村”段,我们看到了一块文物部门矗立的石碑,图解这里是汉魏故城的西城墙。文物部门在偃师首阳山的保庄村发现东城墙,这里距207国道很近。南城墙我们不好界定,但东大郊村的太学遗址在也故城内,大家看看“汉魏故城”有多大吧…

“金墉城”——三国魏明帝时筑,为当时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西北角上一小城。魏晋时被废的帝、后,都安置于此。城小而固,为攻故戍守要地。北魏初年为“河南四镇”之一。隋洛阳城西迁后,金墉遂在洛阳之东。公元618年,瓦岗起义军曾据此进逼洛阳。唐贞观后废。今称故址为阿斗城。

“汉魏故城”乃当时世界最大的城池,历史战乱的原因,目前能看到的无非就是发掘的“宫殿遗址”和残留城墙,想要全部复原,那工程得有多大呀,似乎是不太可能。

面对这100公里的古代城池,你能说他小吗?洛阳现在规划好环城路以内面积大概是130平方公里。对比一下?古代的的洛阳城,够大吧…

李重蓉:行走在汉魏洛阳城址

近两千年前,继太史公之后写下又一部光耀千秋的史书— —《汉书》的大学者班固,曾在《东都赋》中如此感慨:“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一《东都赋》,中华书局,1977,32页)他以一代良史的气概和笔调,精细地铺陈出当时国都无与伦比的荣耀。他笔下的雒阳城在岁月的长河里流传下来,伴随着这座城市涌现出的风流人物,走过一朝又一朝的兴衰荣辱,在世世代代的人们心中积淀,交织成瑰梦,至今都吸引着我们去回溯她曾作为汉魏故都的点点滴滴。

一 汉家宫阙

汉魏洛阳故城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周公曾在此建城,作为东都。秦庄襄王封洛阳十万户给吕不韦,吕氏在此扩建。西汉初,高祖欲定都洛阳。但直到东汉,洛阳才再次成为国都。东汉因崇火德,“故‘洛’去‘水’而加‘隹’”,曾改作“雒阳”;到了曹魏,“魏于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所以又改回了“洛阳”(参《三国志 魏书文帝纪》,76页)。

东汉雒阳城沿用了秦、西汉时期的故址,南北纵达九里,东西横至六里,号称“六九城”(图1)。全城四面各开设3门,共计12座城门,由城门校尉与司马等官掌管(参《后汉书》卷二七《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65,3610页),其中的上东门还曾留下一段佳话:一夜,光武帝刘秀出猎晚归,最方便的途径是进上东门入城回宫,不料时任上东城门候的郅恽却拒绝开门。光武帝命侍者从城门缝里向郅恽讲明情况,以为再怎么也得给皇帝一次通融,可郅恽偏是个死脑筋,竟以“火把照得太远了,看不清来人”为理由,硬是不开门。光武帝有雅量,再憋气也忍下,另外绕道,最后从中东门入了城。哪知郅恽不依不饶,第二天还上书一道。光武帝确是一位难得的明君,得此上书的反应是,贬给他行方便的中东门候为参封尉,而赐布匹给郅恽,以嘉赏其忠于职守(参《后汉书》卷二九《郅恽传》,1031页)。

图1 东汉雒阳城复原示意图

(王绣、霍宏伟《洛阳两汉彩画》,文物出版社, 2015,10页)

雒阳城内面积广大的南、北宫,均为包含若干宫殿的建筑群,附近有衙署、仓库及其他小型宫苑等。汉末《古诗十九首》里的“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指的便是南、北宫。两宫的地位发生过转移,最早以南宫为重。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称帝并定都雒阳,便居住在南宫却非殿。 14年后,南宫前殿建成,遂以前殿为正殿。南宫在整个东汉时期均为皇帝受群臣朝贺议政、国家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而汉明帝永平三年(60)至永平八年(65),修建北宫及诸衙署。建成后,重心渐移北宫。中央衙署分布在南、北宫外。北宫的东北方向,设置有皇家粮仓 ——太仓、武器库——武库;南宫的东南,则有最高行政机构,即太尉府、司空府及司徒府。南宫的西北有雒阳三大工商业区之一的金市,城内东部还分布着社会上层人士的住宅,如步广里、永和里等(参桑永夫《汉魏洛阳故城编年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160-164页)。

章帝时期,梁鸿曾经路过雒阳,登临城北邙山南望,目睹都城胜景,触景生情,作了一首《五噫歌》,以抒发心中感慨之情:

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将雒阳城焚毁殆尽,仅存残垣断壁。后来曹魏文帝曹丕复建洛阳宫,采用单一宫制,于东汉北宫旧址上营建。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位于今天洛阳东郊,站在310国道高架桥上可以远眺一片广袤的田野,其中一座宽大的白色大棚出现于地平线之上,那是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宫城遗址(图2),据说目前已发掘了太极殿、太极东堂等遗址。遥想当年,“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古诗十九首》)。而如今那故都的金碧历经了沧桑,悉数在历史的波涛起伏中影影绰绰地逃遁流逝,化作一片空影寂寂的平坦麦田,无言地昭示着冥冥中的兴亡。

图2 在高架桥上北眺汉魏洛阳宫城遗址 王杨梅摄

二 南郊太学

如果说雒阳城内的规划重在烘托政治的威仪肃穆的话,那么城南则成为礼制、科技与文化教育的渊薮。雒阳城南,不仅建有礼仪建筑的明堂、辟雍与灵台,称为“三雍”,而且还有著名的太学,遗址位于今偃师佃庄镇太学村西北,洛河南岸。据考古发掘,遗址南北长220馀米,东西宽160馀米,四周有墙,各设一门;遗址内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基址,内有一排排呈东西向或南北向的长方形房基。太学是自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我国古代官方的最高学府,东汉太学创立于光武帝建武五年(29)。其规模宏大,太学生最多可达3万馀人。灵帝熹平年间(172-178),树立由蔡邕等学者以隶书体刊刻的熹平石经。直到东汉末年董卓入洛,太学毁于战火。即使后世学者用力甚勤,四处搜寻石经,也不过是残馀之物,让人心痛。如今除了太学遗址,只能从留存下来的汉代石经残块上(图3),去想象昔日诗书斯文的盛景(参《汉魏洛阳故城编年史》,39-43页)。

图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东汉熹平石经残块 霍宏伟摄

说起东汉太学的石经,便不能不提到蔡邕。这位流传千古的著名学者,精通经史、天文、书法等,被称作“旷世逸才”。但他凭借书生意气投身政治,孰料其政治生涯又展开于朝局错综复杂的东汉晚期,虽然他殚精竭虑,却并不为君所用,屡受挫流放,最后还在董卓治下进退两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只是虽身陷政治斗争漩涡,蔡邕始终未曾放弃对学问修养的追求与秉持。在早年任议郎时,他不满于当时儒家经籍“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的情况,熹平四年(175),与同僚上奏求正定六经文字,获准后,自书儒家经典于46块石碑上,让工匠镌刻,立于雒阳太学门外,这便是“熹平石经”。史载当碑立好后,“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馀两,填塞街陌”(《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传》,1990页)。蔡邕之女蔡琰,也是名奇女子。受其父亲传,博学有才辩,拥有极高的文化修为及天赋。不过蔡文姬的命运跌宕起伏,一生三嫁。她留下了《悲愤诗》,诉尽乱世征战中女性颠沛流离与撕心裂肺的坎坷经历,其对生命发出真实深刻的困惑与叩问,触动了无数人的心怀。

从某个角度来看,蔡氏父女的命运与其所彰显出的精神,可以说是东汉晚期士人的经历写照与宿命代表。东汉最为典型的知识分子是太学生,这一群体并非书斋学者,而对政治有着强烈诉求,因而被斥之为“党人”,在东汉晚期曾两度遭遇过“党锢之祸”。他们中间出过许多名留青史的人物,比如主要活跃于顺、冲、质帝三朝的名臣李固。他学以致用,政绩颇丰,后因不肯立刘志为帝,与操纵朝局的外戚梁冀抗衡,最终被残害致死。更让人感佩的是他的气节风骨并未止于其身,还延续到了子女身上。李固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接连被害,唯独第三子李燮在其姐李文姬的谋划下,随父亲门生王成亡命徐州,隐于市井做起商仆,才终于死里逃生,其年不过十三。十馀年后梁冀被诛,李燮得以返还乡里,姐弟重逢,悲感旁人。李燮后来被征为议郎,灵帝时拜为安平相,在位廉方自守、忠正敢言。当无道的安平王被黄巾军掠后,他勇于上奏不宜复其王国,其名声广为流传,京师人誉为“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

固然东汉儒士有激扬名声、意气用事的弱点,并且在与外戚宦官的政治斗争的背后往往也牵涉利益集团的纠葛,无休止的斗争使得朝纲国体雪上加霜。但从另一方面讲,那些儒士和太学生为此除了必须承受个体生命与意志上的摧残磨难,还必须面临一种家国情怀的重创。谁又能说,背后支撑他们的没有一份对国运的忧患与信仰呢?

所以,在今天重温东汉太学生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被一个时代所记录的知识分子群体,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主流精神气质,还因为从这个群体身上,能够感觉到当时雒阳城的温度与呼吸。毕竟城市对人群思想气质的影响和塑造,是潜移默化又难以忽略的,所以今人不能不去想象东汉的雒阳城,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市,才能哺育出那样一批惊世骇俗、勇于担当的群体?

三 北邙冢墓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个王朝相继建都于汉魏雒(洛)阳城,辉煌与衰亡在这里此起彼伏。这座城市曾几度在战火中毁灭,如汉末曹植随父西征马超时,所见的便是“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送应氏二首》,《曹植集校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页)。

除了感叹城市之亡,人们也哀叹生命的沉浮:“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古诗十九首》)这说的便是北邙山。历经数朝,如今可知的邙山汉魏墓葬数以万计,今选择帝陵、官吏墓及壁画墓等三类墓葬,从另一面看看洛阳。

第一类为帝陵。东汉是古代陵寝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时期(参韩国河《东汉北魏陵寝制度特征和地位的探讨》,《文物》 2011年第 1期),其意义非凡。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正月,原该要拜谒原陵。一夜明帝“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后汉书》卷一〇上《皇后纪》,407页),于是挑了个黄道吉日,率百官及故客上陵。这实际就是把每年元旦朝贺皇帝的“元会仪”、饮酎礼、部分宗庙祭祀礼,合并至陵寝处成为“上陵礼 ”,大大提高了陵寝在祭礼中的地位。史书关于明帝感性的一面格外用墨,写他“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给兄弟刘苍去信讲:“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孤心凄怆,如何如何!”(《后汉书》卷四二《刘苍传》,1438页)一代帝王能有此感怀,可知死生之大事,焉能不重?

洛阳分布有11座东汉帝陵,其中5座位于汉魏洛阳故城西北方的邙山,另外6座位于洛阳故城东南方的洛河以南。北邙三十里铺村南有一座大型封土堆,俗称“大汉冢”,其归属存在争议。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大汉冢应是光武帝刘秀的原陵(参韩国河《文化认定与价值立场:考古学对历史文献的态度》,《光明日报》 2018年 6月 25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邙山东汉帝陵地望的探索之路》,《中国文物报》2006年11月3日)。大汉冢封土形制为圆丘形,夯筑,如今已是草木覆盖。取径登顶,四周皆为平地,向北眺望可见俗称“二汉冢”的另一座封土堆(图 4),再北为 “三汉冢”,三冢南北纵列一线,相距一里馀,是为家族墓葬序列。大汉冢和二汉冢之间,开辟出连霍高速公路,车行寥寥,并未打破周围的寂静与空旷。浩浩荡荡的风穿越而来,大汉冢顶的杂草灌木被吹拂得跌宕不休,似乎想要诉说邙山上那几千年光阴的悠茫。

图4在大汉冢上眺望二汉冢 王杨梅摄

第二类是官吏墓。 2009年至2010年洛阳连霍高速公路改扩建时,在邙山大汉冢东侧发掘了曹魏时期的曹休墓。曹休是被曹操誉为“吾家千里驹”的一名战将,他的墓是带有长斜坡墓道(图5)的砖券多室墓。后室、北侧室、西南侧室分别安葬墓主人及合葬者。出土器物80馀件,其中后室中部出土一枚铜印,篆书白文“曹休”两字,证实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墓葬年代(参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大汉冢曹魏贵族墓》,《文物》 2011年第9期)。

图5曹休墓斜坡墓道 王杨梅摄

从连霍高速主路下来,走一段乡间小路,便可以到达曹休墓。从有些陡峭斜向的墓道下去,光线逐渐变暗,经过甬道,进入墓室内部后需要电筒照亮。电筒光束所及,只能依稀辨别近身的墙壁与室顶,置身于那些黑寂中千馀年前的砖与土之间,仿佛能够嗅到那丝丝尘埃落定、死生陌路的决然。曹休去世时,曹植专门写过一篇《大司马曹休诔》,以抒哀痛。这位在诗酒中流连了一生却又抑郁纠结的陈思王,也和洛阳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黄初三年(222),他在入洛受封、返回鄄城的途中,路过洛水,以无与伦比的才思与想象,将心中久积的苦闷郁结尽情迸发,创造了名动千古的洛神,浓墨重彩地向世人宣布他在洛水有过怎样一次动人心魄的奇遇。他笔下的女神,源于楚辞的浪漫多情,也来自汉赋的惊才绝艳,她自古老的湘江一路走来,走向汉魏的洛水,曾由生入死,又最终从死亡中获得永生。这种对死亡的独特视角,向现代人展示出古人生死观的一面。

第三类是壁画墓。如洛阳西汉的卜千秋墓,在墓室主室、墓门与后壁山墙之间的墓顶平脊内侧,用线条与色彩画出一幅墓主人升仙图。在这幅长达4.51米的画卷上,从左到右依次有女娲、月轮、羽人、青龙、白虎、朱雀、麒麟、鱼妇、西王母、玉兔、卜氏夫妇、伏羲和日轮。在原本冰冷恐怖的墓室里,亡者却置身于神人、神兽环绕保护的祥和仙境中,并被引领着走向升仙之路,这种艺术想象暗示于一种无常流变的基调中,希冀浪漫潇洒、获得安抚慰藉的终极关怀。西晋的文人张载登北邙曾作《七哀诗》:

北邙何垒垒?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恭文遥相望,原陵郁膴膴。 ……

在诗人的感慨之外,死亡作为一种无可逃避的绝对存在矗立在每个人的生命终点,汉代人为此以“事死如事生”的审慎态度来处理和想象死亡,凭着这份洞彻与达观,他们不仅赋予生死以崇高感,也滋养、拓展了艺术的无限天地。

对于人类个体,至大莫过于生死;对于一座建筑,存在莫过于兴废;对于一类精神共同体,功罪莫过于春秋;对于一个王朝,意义莫过于荣辱存亡……而汉魏洛阳城将这一切见证目睹、容纳涵盖,但她不言不语,以一种静默长深的姿态,顽强地抵御着人世的喧嚣与光阴的磨蚀。洛阳城将成败等闲视之,纷纭腾突,谷静山空,一切留与世人评说。她只平静地走过自己的历史,走向自己命运归宿的地平线,走进我们每个人似曾相识的心底。“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过故洛阳城二首》)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18年第9期“走进历史现场”栏目

订阅

文史

知识

责编:老鼋

汉魏洛阳城:考古界视若珍宝的断壁残垣

当我们说起洛阳城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大概是六朝古都、龙门石窟,与灿烂如锦的牡丹花。当你对考古学者们提到洛阳城时,他们大概会先问:是说汉魏洛阳城,还是隋唐洛阳城?在汉魏时期之前的洛阳,则应自东周伊始,便已开启了其作为王朝都城的历史。古老的建筑地基层层叠叠,与历史交错堆积,随时光缓缓下沉,直到考古发掘令其部分面容重见天日。

北魏洛阳宫城二号殿建筑遗址发掘区2021年是洛阳城考古发掘成绩丰富的一年:12月底,隋唐洛阳城内的正平坊遗址西半坊位置,发现了应为太平公主旧宅所在的大型庭院。热播古装剧《风起洛阳》中许多故事发生的地方——里坊区的南市,就离公主旧居不远。2022年初,汉魏洛阳城的考古工作又公布了重大新发现:在这座我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遗址上,先后发掘并确认了宫城显阳殿、显阳殿宫院、永巷等遗址的位置、形制和保存状况。其中,一片早在约1500年前便已坍塌的屋顶与院墙,成为考古工作者们眼中格外难得的“宝贝”。这是为什么呢?

还记得那位著名的北魏孝文帝吗?

让我们先回到距今约1500多年前的北魏初期,从那位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说起:公元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率20万大军南下。抵达洛阳后,他表示还要继续南下。大臣们纷纷跪在马前,苦苦劝阻。

“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心态,成功帮助孝文帝攻破了此前大臣们不愿离开故都平城的顽固态度。第二年,北魏正式定都洛阳。

尽管如此,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保守的贵族坚持反对迁都和孝文帝革俗汉化的举措,这些贵族中也包括太子拓跋恂。

兵变、镇压、处罚……孝文帝去世后,继承皇位的人换成了元恪,也就是北魏宣武帝。此次汉魏洛阳城考古新发现的重点:显阳殿,便建于宣武帝时期。并且这座宫殿最初不叫显阳殿,曹魏始建时候被称为昭阳殿。后来为了避讳西晋开国皇帝司马昭,改名为显阳殿。北魏也沿用了这个名称。

汉魏洛阳城北魏宫城平面示意图

汉魏洛阳城的这座显阳殿位于宫殿区最核心的太极殿北部,根据文献记载,是与太极殿和洛阳宫城大致同时修筑而成,也是宫城南部仅次于太极殿的一座重要建筑。

在白居易名篇《长恨歌》中有这样两句诗——“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由此可见,唐代宫中也有昭阳殿之名。

从太极殿到昭阳殿,凸显了我国古代王朝在命名宫殿时的精心用意——太极殿早在曹魏时期便已定名。“太是最大的意思,极是唯一的意思,太极殿、显阳殿定名,都是以宫室象天表达皇权的至高无上,凸显皇权神授,就和皇帝自称天子是一个意思。”刘涛解释道。

虽然地位排第二,面积也超过了故宫最大殿

依据相关文献记载,在北魏时期,显阳殿或作为北魏皇帝宴请宗室子弟的场所、或作为北魏皇帝接待归降纳贡的使节、或作为皇帝登基前的居所等,功能与太极殿略有不同,可以视为重要性仅次于核心建筑太极殿的“第二殿”。

重要性之外,显阳殿的面积也值得一提:考古发掘表明,显阳殿夯土殿基平面呈“凸”字形,东西宽约70米,南北约35米,也就是说,仅一座单体宫殿的内部面积便有近2500平方米,差不多是三分之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了。

而它旁边的第一大殿太极殿,则是迄今考古发掘所测量过的历代宫殿遗址中面积最大的单体台基建筑:约有6000平米,和标准足球场7140平米的面积相比,也小不了多少。

显阳殿发掘区夯土遗迹分布图

也可以将太极殿、显阳殿与和北京故宫的宫殿进行比较。同等地位的宫殿若进行“面积PK”,就应该将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面积加起来,与洛阳城里的太极殿相比。

经红星新闻记者粗略计算,故宫三大殿的建筑面积加起来约4200平米,显然是洛阳城的太极殿遥遥领先。而乾清宫的面积约1400平米,与显阳殿的近2500平米相比,差了将近一半。

事实上,如果单独将显阳殿与故宫最大的太和殿(面积2377平米)相比,排名“NO.2”的显阳殿仍可胜出。

由此,我们也对这座修建于1500多年前的宏伟宫殿,有了更直观的想象画面。

随覆灭的王朝一起坍塌 千余年时光未曾扰乱它

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去世,年仅16岁的元恪即位,是为北魏宣武帝。从他开始,强盛一时的北魏逐步走向了衰亡。

这个衰亡的过程自然有着种种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因素,但其中也有一位影响甚大的女性人物——在搜索栏内输入“北魏宣武帝”,系统会自动弹出一个“胡皇后”紧随其后。

与北魏历史上更早的诸位太子之母相比,这位胡皇后是幸运的——为防止妇人干政,北魏长期效仿汉武帝为立刘弗陵为太子、先杀死其母钩弋夫人的做法,立太子时同样必杀其母。

笃信佛教的宣武帝废止了这一成法,胡皇后得以活着看到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自己也升为太后。然而,仿佛命运的嘲弄一般:这位因皇帝发慈悲而没有被杀死的太后,却果然大肆干预朝政,甚至亲手毒杀了自己的儿子,另立幼童为继承人。

北魏权臣尔朱荣迅速起兵反叛,并最终将胡太后和幼帝投入黄河淹死,史称“河阴之变”。在这场剧变之后,北魏王朝在事实上便已宣告结束了——它不久后便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显阳殿北廊房与北排房东端与永巷

王朝已倾覆,宫殿亦荒芜。

在显阳殿的北侧排房内,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建筑倒塌堆积——残砖碎瓦,铺满黄土。“这些堆积不仅数量大,种类丰富,尤为难得的是,其作为原生倒塌堆积,保存了丰富、准确的位置信息。”刘涛说。“之所以强调原生倒塌,意思是:这片建筑物早在北魏末年就倒塌了,此后一千多年都没有受到多少后世的人为扰乱。”

刘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考古发掘中,能遇到最大限度保留原貌的遗址,对于每位考古人来说都是极为珍贵难得的。“可以说,我们之前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保存得这么好的‘原生态倒塌’,这对于古建筑的复原有很大帮助。”

在对建筑物的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是建筑的下半部或者地基,极少能直接获知建筑上层如梁架结构、屋面结构的信息。这片坍塌的屋顶瓦片,则属于罕有能保留下来的“上层建筑”,无论规模还是保存状况,都是前所未见地好,让考古专家如获至宝。

“这片倒塌堆积的瓦片有四五十公分厚,我们对这些倒塌堆积逐层进行了三维扫描,精确记录每一片瓦的位置关系,然后再提取这些瓦片。”刘涛告诉记者,“前后分了四次,扫描一层、提取一层,最大限度地获得了这些建筑倒塌堆积的位置信息。”

显阳殿北侧排房内的大片原生建筑倒塌堆积

通过对这些倒塌建筑堆积的发掘清理,考古人员们得以了解这部分建筑用瓦的位置、数量、规格、组合等信息,并进而对这部分建筑的屋顶结构进行复原。“这就大大丰富了对建筑的认识。而且有了这些基础数据后,将来还可以借助VR、3D打印等新技术,能够全面准确地将瓦片堆积原貌重新呈现出来。”

就在本次考古成果正式发布的前一天:2022年1月17日,洛阳市发改委官网发布了《关于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计划投资6个多亿,建一座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这也是让刘涛等考古专家们倍感振奋的一个好消息。“十四五期间就会建成,我们也期待着到时能在博物馆里看到这座宏伟都城的复原面貌,一定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刘涛说。

了解更多〉〉汉魏洛阳城汉魏洛阳城是我国古代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6世纪的重要都城遗址。它始建于西周,东周(春秋末至战国)、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相继为都,上承周汉文明,下启隋唐盛世,历经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变革、民族融合、东西文化交流,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时期,在中华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经过考古工作者近60年的不懈努力,城址的规模、发展演变、文化内涵、空间格局等取得重要收获。其开创的都城形制,极大地发展了中国古代早期都城的面貌,是历代王朝对中国古代都城“居中”“中轴对称”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隋唐以后都城宫城正殿居中和规整的中轴线与里坊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文化面貌也影响到整个东亚地区。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 图据受访者

编辑|段雪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376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