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奇闻轶事

引 子:

儿时著名曲剧艺术家——海连池的《卷席筒》就唱响了中原大地,蜚声中外,从“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再不能中岳庙里把戏看……”如泣如诉的演唱中知道了中岳庙,从那时起梦牵魂绕,盼望着有朝一日能一睹中岳庙的风采,然而总是阴差阳错的因各种原因没能如愿,直到2017年9月18日才因故得以如愿以偿……据导游介绍,详细记录。

奇闻轶事

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古称“外方”,夏、商时期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称“嵩高山”,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要说中岳嵩山,在五岳之中,它东不如泰山雄伟,西不如华山险峻,南不如衡山秀丽,北不如恒山奇崛。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嵩山是世代相传的风水宝地,也是儒、佛、道三教荟萃共存之地,是我国宗教活动的重要地区。嵩山寺庙林立,风景秀丽,72峰,峰峰有名,72寺,寺寺有故,寺相连,各有奇景,个时期建造的不同风格的寺、庙、宫、庵、观、寨、台、塔、阙、石碑、书院等。文物古迹遍布,书法雕刻满山,更有古树名木,奇花异草装点着各个景区景点,真是美不胜收。

中 岳 庙 位 于 河 南 省 登 封 市 嵩 山 东 麓 的 黄 盖 峰 下 。 原 名 “ 太 室 祠 ” , 始 建 于 秦 。 汉 武 帝 登 嵩 山 , 诏 令 增 修 其 祠 。 北 魏 时 改 今 名 。 唐 宋 时 期 多 次 扩 建 。 明 崇 祯 十 七 年 ( 1 6 4 4 年 ) 毁 于 大 火 。 清 乾隆年 间 重 修 。 现 存 庙 制 基 本 上 保 留 着 清 代 重 修 以 后 的 规 模 。 该 庙 依 山 势 而 建 , 由 南 向 北 , 逐 级 升 高 , 庙 院 南 北 长 6 5 0 米 , 东 西 宽 1 6 6 米 , 占 地 面 积 1 1 万 平 方 米 。 中 轴 线 上 共 有 建 筑 十 一 进 , 依 次 为 中 华 门 、 遥 参 亭 、 天 中 阁 、 配 天 作 镇 坊 、 崇 圣 门 、 化 三 门 、 竣 极 门 、 嵩 高 竣 极 坊 、 中 岳 大 殿 、 寝 殿 和 御 书 楼 。 庙 的 东 路 和 西 路 , 还 分 别 建 有 太 尉 宫 、 火 神 宫 、 祖 师 宫 、 小 楼 宫 、 神 州 宫 和 龙 王 殿 等 小 院 落 。

传 说 典 故:

【万岁峰】

嵩山是历代封建帝王、达官显贵、骚人雅士游览祭祀的地方。历代游人,凡来嵩山参观者,攀登极峰的,粗略一算,也该有30多个帝王到过嵩山封禅览胜。历代文人墨客,游览胜景之后,也挥毫永叹,留下了无数石刻墨迹。太室36峰中有一个万岁峰,其来历就是汉武帝登高山时,随贺官员在这里三呼万岁之声,回荡山谷,此起彼伏,部下吹捧说是山呼万岁,史称“嵩呼”,皇帝老子心潮澎湃,龙心大悦,遂命名此峰为“万岁峰”。

【登封来由】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她曾几次到嵩山禅祭游览,加封中岳。武后天册元年(695年),武则天嵩山峻极峰建筑“登封坛”,次年又一次登上峻极峰加封中岳,并在坛的东南立碑一通,碑文内容是武则天的自我歌功颂德,叫“大周升中述志碑”。为了纪念她登嵩山封中岳这一盛大典礼,武则天诏令改当时的嵩阳县为“登封县”,即现在我们所在的登封市,改阳城县为“告成”,即现在的登封市的告成镇,以显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

趣 闻 轶 事

在“名山第一”(中华门)旁有两座四角亭分立于神道左右。亭内,为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雕刻的石人翁仲,高约1米,平顶大脸,腰系大扣纽带,古朴大方,虽经风雨侵蚀,但衣着服饰仍很清晰,是研究汉代雕刻艺术和衣着服饰的宝贵资料。据史书记载,翁仲姓阮,为秦朝大将,英勇善战,死后铸像于咸阳宫避马门外,后来历代沿用,把铸刻的无名的铜像、石像都称为翁仲。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游历中岳,随驾群臣内,有一翰林院大学士,走到翁仲跟前。乾隆指翁仲故意问道:“爱卿,这是何人?”翰林忙答:“仲翁”。乾隆见其将“翁仲”说成“仲翁”,微微一笑,遂写了一首打油诗,故意把每一句的后两字写颠倒。诗曰:

“翁仲为何读仲翁?

可知平时少夫功(功夫)。

岂得在朝为林翰(翰林),

打到江南作判通(通判)。”

因为嵩山秀美,有名山第一之说,所以政商名流,文人骚客,凡夫驿卒等过往之人无不有一睹为快之意,然而时间或条件所限只能驻足而观之,所以修“遥参亭”,满足行人遥相参拜……

天中阁:

原名黄钟楼,建于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清朝重修后改为天中阁,是中岳庙清朝时期的大门,建筑风格类似于北京故宫的天安门,只是规模比较小.从门上的门铛来看,整个中岳庙的建筑风格是仅低于皇宫的。

过了此门后我们会发现中岳庙的古树木相当茂盛,据统计,中岳庙里从汉代到清代的古柏三百多棵,加上近几年来不断载植树木,整个中岳庙里的树木超过一万棵。

配天作镇坊:

是清代时期修建的,保留了清朝建筑注重色彩修饰,讲究华丽的建筑特色,按照道教说法,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五种元素组成: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五岳来讲,中岳嵩山代表土,而唯有土可以配天,意思说:中岳神配合着上天来管理下界,旁边四个字“宇宙具瞻”,“宇”指所有的时间,古往今来,“宙”指所有空间;上下四方,意思是说中岳神法力无边,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过了牌坊后,在我们右侧有个亭子叫朝亭,是仿照故宫里的朝房所建的,指大臣们上朝时在朝房中等候皇帝的接见,朝亭就相当与故宫里的朝房,在这里指供游客落脚休息的地方。

铁人:

在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由当时负责军队和治安的人员用军队的铸造技术而铸造的,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历史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铁人,民间对这四个铁人,传说很多,充满神秘色彩,比如说,当地的老百姓认为,铁人代表身体强壮,往往会把自己的子女寄托给铁人做干儿子、干女儿,认为这样可以保佑子女身体健康;每年三月、十月份中岳庙庙会期间,来朝拜中岳神的人很多,有一些虔诚的游客步行来到这里,时间久了,往往会疲倦、不舒服,而他们认为只要来到铁人这里,摸摸铁人身上的部位,在摸摸自己的相应部位就好了,包治百病。

《四状元碑》有感

甬道东西两侧各二,年代久远,只剩碑座和石碑,字迹已经荡然无存,游览至此不由得感慨万千,拙作小诗一首:

十年寒窗为名扬,

勑石铭刻万古芳。

风蚀字销碑犹在,

不见当年状元郎。

南岳衡山殿

中岳嵩山的真形图就有人称其为日月星辰,有人称土神,外形就像一座土地庙一样,道教有种说法叫:青龙,白虎通四方;朱雀,玄武知阴阳.所以道教一般认为如果身上佩带有这五岳真形图。在深山之中行走或修行能很清楚的辨别方向,不至于迷路。同时狼虫虎豹不得近身,有辟邪保平安的意味。咱们大家只要记住一点,以后见到这五个符号就知道代表五岳就行了。

东岳泰山殿

人们就用这五种符号来代表五岳,也就是说是五岳的岳徽。另外,道教认为四个方向都有神。东方为青龙,所以咱们说的青龙桥一般指的是村子东边的桥。西方之神为白虎,林冲夜闯白虎堂指的就是建在西边殿堂。南方的神叫朱雀,所以很多大门也称朱雀门,门额上往往刻有一只红色的鸟。北方的神叫玄武,历史上唐朝初年曾有一次玄武门之变,就是发生在城市的北门。

北岳恒山殿

五岳真形图碑:刻立于明万历32年(公元1604)上面这些符号代表五岳,这些符号是怎么绘制出来的众说不一,比较通俗的一种说法是人们把五岳各自的等高线和山的走势形态结合起来,发现刚好和天上五个方向的星座十分的相似。

西岳华山殿

峻极门:

它是通往中岳庙主殿——峻极殿中心院落的大门,因而得名峻极门。


 

嵩高峻极坊:

是清代时期建筑,和北京故宫的承光门建筑相同,也称迎神门。这个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它的斗拱,据说当时营建是没有用任何一个铁钉,全靠卯榫结合。“嵩高峻极”四个字,传说是康熙皇帝的亲笔御书。坊名出自《诗经.大雅》“嵩高唯岳,峻极于天”,是典型的清代宫室建筑。

中 岳 庙 的 主 殿 为 中 岳 大 殿 , 又 称 峻 极 殿 。 大 殿 面 阔 九 间 , 进 深 五 间 , 面 积 1 千 平 方 米 , 是 全 庙 最 大 殿 宇 , 也 是 嵩 山 最 大 规 模 的 建 筑 。 该 殿 为 重 檐 庑 顶 式 建 筑 , 上 覆 黄 色 琉 璃 瓦 , 椽 飞 斗 拱 、 梁 枋 天 花 皆 用 清 代 最 尊 贵 的 和 玺 彩 画 。 殿 内 神 龛 中 供 奉 着 5 米 高 的 “ 崇 圣 大 帝 天 中 王 ” ( 即 中 岳 大 帝 ) 塑 像 , 两 旁 为 侍 臣 和 镇 殿 将 军 。

中岳寝殿

峻极殿的后面,是一座单独的院落,主要建筑为岳寝殿。它是一座歇山式建筑,黄瓦覆顶,斗拱飞翘,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传说为中岳大帝与帝后起居之所。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重建,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重修。殿内神龛里,有“天中王”和“天灵妃”的塑像,两端有两个大型紫檀木透花雕刻的“龙榻”,榻上有天中王睡像,东榻上睡像为檀木雕刻,西榻上睡像为彩色泥塑。

御书楼

出寝殿拾级而上便到御书楼。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宇,原名“黄箓殿”,是储存道经之地,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来清代乾隆皇帝游中岳时,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又称“御书楼”。现为硬山庑殿式黄色琉璃瓦楼房,为民国所建,两侧顺山房是储存祭器的地方。

游览寺庙里的注意事项:

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

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

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

同时,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焦柏松)

西安都城隍庙奇闻异事 奇闻轶事

周末与朋友逛街,行至西大街,朋友脱口而出“瞧,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都城隍庙,传说......”。从小酷爱民间怪谈的我自然是被这些恢诡谲怪的传闻所吸引。于是,本小姐闲趣生来,大步一迈,前往都城隍庙一探究竟。

XI'AN

西安都城隍庙道教宫观。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创建于西安东城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于今址。重修后“规模宏大,栋宇崇宏,雄伟壮观,甲于关中”。

刚走进神庙的院落,就看到一妇人哭哭啼啼地跑出去。庙宇门前一位道人款款呆立,望着那位妇人的背影轻轻摇头,缓缓叹息,充满了出家人固有的深意。随后,道人便将目光转移至我们身上,刚刚还是一副无奈人间沧桑的悲怆状,此时脸上早已堆满了笑容。

朋友心急地开口:“出什么事情了吗?”

道人操着一口外地口音:“世人都喜欢将神当成‘垃圾桶’,把所有的负面情绪传递给神。家里孩子不孝顺啦,婆媳、妯娌之间闹矛盾啦,遇到任何不开心的事情,都要找师父诉苦,评判一番。世人从来不反思一切事物都有因果报应,你若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少一些计较,少一些犀利的言语,那结果就会不同。佛道本一家,很多道理都是互通的。师父传教世人要放下,可是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放下?”

“那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放下呢?”朋友认真地问,似乎已进入了参禅状态。

道人笑了笑:“放下虚伪,得到真实;放下轻浮,得到厚重;放下狂妄,得到平和;放下刁钻,得到体谅。不是放下责任,不是放下承诺,不是放下爱心,不是放下担当。不分青红皂白的‘放下’,是得不到释然和自在的。自在的前提是解脱,而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就是欠债,欠债是无法解脱的,佛法所讲的自在,是俯仰无愧、身心朗朗的真自在、大自在!”

“刚才那人因何事放不下?”我这个凡间俗子才不管什么道家真理,佛系智慧,嗅到了八卦的气味,接话便是了。

道人向我微微点了点头,便说起缘由来:“刚才那位妇人前些年丧偶,膝下育有两子,幸好丈夫生前留有房产,靠租房度日,供两子读书。可婆家兄弟并不善待,如今为了拆迁费与这妇人撕破了脸皮。昨日大嫂跑去家中闹腾,情急之下进厨房拿起菜刀与这妇人扭打,怎料一刀下去......”

“出人命啦?”朋友一脸惊讶状!

“神祖庇佑,并无血灾。可这一刀下去砸碎了妇人的橱柜台面,面板也塌陷了...”

“切~~~不就是个质量太差的橱柜吗,还以为多严重呢!”朋友悻悻地抿了抿嘴,显然故事发展情节让她大失所望。

“难道那橱柜对她意义重大?”我试图猜测。

“世间万物化虚无,人要对一件东西留恋,那自然是某种情感牵扯。不管是因他人还是自身,都会心中有念,执念生根便会不舍。不舍而舍,就会生怨、生恨。”

“哎呀,拜托您别讲这些大道理了,进入重点好吗?”朋友迫不及待的模样逗笑了我和那位道人。

“那橱柜是妇人与丈夫生前一起攒钱买的,听说花了大价钱,丈夫心疼她整日烧水做饭劳心劳力,便不计较价格贵贱为她定制了一套,那也是家里唯一能长脸的家具了。刚才那妇人哭诉如今市场上的好橱柜都得上万块钱,让大嫂赔偿也是痴心妄想。于是心中缠怨,就来向我这出家人诉苦,为她点化一番。哎,恩恩怨怨两难休啊。”

“我看呀,是那妇人见识浅薄,买了个劣质橱柜。”朋友轻佻一笑。

“喂,你别再乱说了。人家怪可怜的。”我连忙制止。

“我没乱说!”朋友一脸正气地开口:“著名品牌丽维家有一款挪威森林系列橱柜备受欢迎,地柜、台面、吊柜、水槽四件套。采用石英石台面、克诺斯邦饰面板,稳固耐磨、不易变形,色彩丰富、环保又百搭。科勒佳德不锈钢水龙头,耐腐蚀、寿命长。木纹均匀、质感高雅,设计简约大气,符合现代人家居生活时尚气质。我昨天刚在蓝装商场订购了一套,市场价需要8999元,蓝装商城里预定只需6999元,节省了我2000元呢。重要的是最近有优惠活动,8月31日前预定可享100元抵200元货款,9月1—2日第36届蓝装家博会现场直接抵扣,而且,在家博会现场可尊享实物兑奖活动。让我最放心的是售后有保障,自第36届蓝装家博会结束之日起60天内可退订,购物无后顾之忧!如果那妇人买的是丽维家挪威森林系列橱柜,就不会那么轻易被人弄坏了。”朋友一边说,一边用手机打开蓝装商城为我们讲解。

“哇,优惠力度好大,丽维家可是明星品牌,品质佳,口碑好,而且蓝装家博会的售后也有保障,对消费者来说,真是喜事一桩。”听到朋友详细的介绍,我满是认可与欣赏。认可她所说的明星品牌丽维家,欣赏她直言不讳,毫不吝啬的分享自己所获得的优惠。

“你将惠民之事传播开来,为他人开启美好事物之门,也算功德一件”,道人悠悠启口:“你们看那香炉,它日夜承载世人祈愿,供神吸纳人间香火,铜鼎焚香,紫烟氤氲。化了怨气、消了邪灾、泯了恩仇。传了福祉、继了安康、递了荣华。世人勇于面对自我,善心永存,贵气东来。”

XI'AN

道人转正身子望向都城隍庙门外那块牌匾,“你来了吗?”

晚清苏州儒商张履谦的轶闻逸事 奇闻轶事

张履谦

(1838,一作1837—1915),字月阶,号樾嘉,又号无垢居士,清代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以经营盐业起家,曾发起组织苏州商务总会,历任数届会董,1909年被推为第四届商务总会总理。

右 苏州商会第四届总协理及议董、会员清册 左 长元吴三县照会张履谦、王同愈等人(局部) (苏州市档案馆藏)

张履谦的祖籍是山东济南府。祖父张诚声当年在济南是靠制扇、画扇和摆地摊卖扇谋生的一介平民,其扇摊就摆在山东巡抚衙门附近。据传:一天,摆扇摊的张诚声正遭衙役欺凌时,刚巧被抚台大人(一说是抚台的亲戚)撞见,喝退衙役后,发现张氏的扇面书画很是典雅脱俗,不由连连赞赏,遂送银两资助他开了一家扇子店。张诚声由于诚信经营,且纸扇书画也精美,生意日益兴隆,他不仅给扇店起了“有容堂”的店名,还兼营起了百货、钱庄,并涉足盐业,遂成当地一方大贾。

“有容堂”主人张诚声晚年家道兴盛,于是将家业分给他的三个儿子。张履谦的父亲张肇培(字厚甫)排行第二,分得了连云港板浦附近的盐场。张肇培的夫人是常州人,为了便于经营管理盐场,遂于十九世纪初举家南迁,后定居吴县(苏州)。夫人到了江南,依然制扇如故,其“扇面、扇骨、扇坠花结,无一不精巧”。她在儿子张履谦的补园里还生活了三十余年呢。

清同治七年(1868),张履谦考中秀才,进入苏州府学。不久,捐资为户部山西司郎中,但他对仕途不感兴趣。此时正值“同光中兴” ,清政府实行盐税承包。张家的盐场通过包盐税得以扩大经营,获得了巨额财富,一跃成为了两淮大盐商。

张履谦辞官归里后,在东北街开设保裕典当。光绪三年(1877),他用6500两银子购得苏州迎春坊(原东北街邮电支局处,今苏州博物馆)938号房宅和花园(即拙政园西部汪硕甫宅园)。当时,这些宅园“皆敧侧欲颓”,残破不堪。经过两年的修葺,到了光绪五年(1879),终于修残补缺而形成一处大型宅第,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的住宅和张氏义庄,并言其住宅曰:亲仁堂。“亲仁”一词,取自《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意思就是要广泛地去热爱他人,亲近那些讲究仁德的人。

1938年9月12日吴县典业同业公会登记的四家典当

(苏州市档案馆藏)

搬入新居“亲仁堂”后, 张履谦延请吴门名画家顾沄(字若波,1835—1896)、陆恢(字廉夫,1851—1920)和书法家俞粟庐(1847—1930)等人一起参与谋划修建西花园(补园)。他们参照顾若波获得的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文征明的《王氏拙政园记》石刻,认真揣摩文征明的图文意境,尽量保持原来的风格,前后用了十几年时间,在光绪十八年(1892)终于完工,并命名为“补园”,有补充“东邻拙政园景观”之意。补园中新建了我们今天能游览欣赏的塔影楼、留听阁、浮翠阁、宜两亭、笠亭、与谁同坐轩等胜景。与谁同坐轩形似折扇,又称“扇亭”,这是张履谦精心设计的,以示不忘制扇起家的祖先;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情感,足以昭示子孙后代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层反思及对文化艺术、对道德境界的执着追求。

左 洪钧书匾额“卅六鸳鸯馆”

右 陆润庠书匾额“十八曼陀罗花馆”

补园中更是新建了精致绮丽、不同于留园的鸳鸯厅。何谓鸳鸯厅?就是在一个屋顶之下分成南北两个部分,“中间用隔扇及雕花挂落进行分隔;结构上南北也用不同形式,一边用圆作(即用刨光原木作梁架),一边用扁作(即用方材作梁架,上施雕花)”。这座鸳鸯厅南馆前有小院,栽植多株名贵的山茶花。山茶花别名曼陀罗花,所以南馆题为“十八曼陀罗花馆”,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陆润庠(1841—1915)的亲笔。北馆临大池,夏日依窗凭眺,可欣赏荷池中戏水的鸳鸯,张履谦请同治七年 (1868) 状元洪钧(1840—1893)题了“卅六鸳鸯馆”匾额。整座鸳鸯厅采用了连续四卷的卷棚顶作为厅堂的室内顶棚。弯曲拱形的卷棚顶(又称“满轩”)不仅美观和隔热,而且能反射声音,有利于传播音响效果。厅堂的四角门外各加建了一间耳房,其作用有三:一是冬天可挡进门时的寒风,具了门斗的功能;二是宴会迎宾时可为侍从的等候之处;三是看戏听曲时可作临时的后台。

01

02

03

01 补园配置图

02 鸳鸯厅剖面图和临水立面图

03 鸳鸯厅平面图和侧立面图

选自张岫云编著的《补园旧事》(苏州市档案馆藏)

张履谦平生喜爱收藏书画,与吴门名画家顾沄、顾麟士、陆恢等人交往甚笃。他们经常相聚在补园的鸳鸯厅里,一起赏画、评画和拍曲。1903年,经俞粟庐介绍,武进(今常州)画家冯超然(1883—1954,名回,字超然,以字行世,号涤舸、槃柯,别署嵩山居士)担任张家西席,为张履谦的子孙授课。冯超然在张家5 年,结识了许多昆曲、书画名家,欣赏了大量名画法书,技艺大进,誉满沪上。他念念不忘卅六鸳鸯馆,在上海嵩山草堂里辟有一室,名“卅六鸳鸯馆”,悉心收集了明人所画的18柄泥金扇,每扇都画有两只鸳鸯,恰符合了卅六的数字。

俞粟庐

张履谦一生酷嗜昆曲,与俞粟庐交谊最恰,俞氏亦长期受聘在张家为西席,负责鉴定书画、传授曲艺。拍曲之声充实了补园,在亭榭水廊之中悠悠地荡漾开去,成就了补园永恒的味道,曲终而意未尽也。

张履谦《补园记》局部 俞粟庐书

原创作品, 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326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