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明肃王墓

明肃王墓

人称榆中县来紫堡平顶峰下的明肃王墓为“甘肃的十三陵”,其实只有十一冢坟墓,埋葬着庄王、康王朱瞻焰,简王朱禄埤、恭王朱贡琮、靖王朱真淤、定王朱弼桄、昭王朱缙炯、怀王朱绅堵、懿王朱缙、末代肃王朱识铉和宪王朱绅尧的妻子薛夫人。

明肃王墓

明代王公贵族把墓地相中在这里,除了迷信风水以外,主要还因为这里有很好的地理环境:头枕“王冠”(平顶峰),脚踩“玉带”(苑川河)。墓室结构

这座明肃王墓陵寝,其格式和十三陵的墓室一样,也是一进三室,左右有两个耳室。所不同的是,十三陵地下宫寝用的是汉白玉石料,石缝也是用糯米汁粘合的。而肃王墓仅仅用青砖箍起,整个体积和空间也比十三陵小得多。

此墓开掘后,墓门左上方砖壁上有一个被撬开的洞,可容一人进入。洞子直通墓室穹窿顶部,顶部已被挖开,显然这是盗墓者所为。人们推开沉重的石门,发现第一座墓室外被挖开的洞口下方,横卧着一具骷髅。据判断,这具枯骨是盗墓贼无疑,其死因不是潜入时摔死就是被同伙暗算毙命。

第二道墓室门完整,第三道墓室粗大的石门轴被砸断,门扇倾斜。墓被洗劫,文物不多。其他陵寝平田整地时也有几处被挖开,墓里仅发现一些巨盆和烧制的陶俑陶马。陶俑约一尺大小,陶马两眼突出,造型有力;另外还发现了一些碑记。可见;王墓中遗存的文物远远没有十三陵那样丰富。典籍中的肃王

细览《明史》中的肃王传记,只见所记载的多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从第一代肃庄王朱模开始至最末一代肃王朱识铉,所记录的事情无非是“永乐六年,以棰杀卫卒三人及受哈密进马,逮其长史官属”,有的肃王“请加岁禄,帝不允”。就是说,王府里因打死了3个卫兵和接受了哈密进贡的马匹而惩办了一些-,有的申请增加薪水,皇帝没有答应;有的还为了王位继承人而争论不休。对于被明末农民起义军杀死的最末一代肃王朱识鋐以及王妃殉难等值得人史的珍贵史料,只作了粗略的记载:“子识锭嗣。崇祯十六年冬,李白成破兰州,被执,宗人皆死。”仅20多字。

埋葬在肃王墓里的十一代肃王,并不是像《明史》中所记录的那样无所作为,事实上他们还真的做了些颇值得称颂的事迹,主要有四件:修建兰州城池、寺庙;镌刻肃本《淳化阁帖》;王妃嫁女,事人《聊斋》;殉难碧血碑。

有史料记载:朱元璋的十四子朱模,封为肃王之后,先驻张掖,建文元年(1399年)迁往兰州。他们大兴土木,在以今中央广场为中心,修筑了周长6里200步的内城,又修了周长18里133步的画廊;城内修建了豪华的王府,城内外还修建了不少庙宇、寺观、花园,如金天观、白衣寺及白衣寺塔,小北街北端的荣光寺,原东关的接引寺及铜接引佛,白塔山的白塔寺,五泉山的崇庆寺、酒仙殿、嘛呢寺、文昌宫、武侯祠、大悲殿、地藏寺、卧佛殿,皋兰山顶的三台阁等,为后世留下了不少文化遗产。即使今天,兰州的白塔山寺,金天观,白衣寺塔及五泉山的许多古建筑群和大卧佛,都是这些肃王们创建并遗留下来的。

镌刻淳化阁帖。明初朱元璋赐其子肃王朱模一本宋拓本《淳化阁帖》,这部字帖就成了肃王府的珍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肃宪王朱绅尧命姑苏人温如玉、南康人张应召二人临摹镌刻于富平石上。未得完工朱绅尧就去世了,由他的儿子朱识铉继承王位,并继续完成这一法帖。这一工程历时7年之久,用石142块,于天启元年完成。朱识锭还为这部法帖写了跋,称赞其“新旧不爽毫里”。陕西人费甲铸曾��肃府本摹刻一部,置于西安碑林;江苏溧阳县文化馆也现藏一部翻刻的肃本《淳化阁帖》石刻,镶嵌在该县虞氏宗祠的墙壁上供人观赏。此外,南京也有肃府翻刻本;甚至日本在出版《法帖大系》时,其中的缺页也以肃本《淳化阁帖》补齐。

可见肃府本《淳化阁帖》的影响,已远远超出省界甚至传播到国外。

明肃王墓探秘(一)

明肃王墓探秘(一)

文图:李周明

这是一篇22年前的旧作,说的正是明肃王墓。旧作的标题是《谛听中抵达的一卷史册》,刊发在1999年7月1日的《兰州晨报》第六版整版,作者是本人和一位同事——著名藏族作家才旺瑙乳,当时我们同在甘肃日报社旗下兰州晨报任编辑记者,这是我们经过几天实地走访榆中肃王墓地并采访多名知情人而写就的一篇报道。即使今天来看,这也是较早关注明肃王墓的文章作品,殊为珍贵,特意分享给诸位读者,希望通过了解当时情况和现今对比,大家更加关注并支持兰州市关于明肃王墓的保护和开发。唯一遗憾的是,当时的一些照片已经无法查找,只能通过文字进行管中窥豹、一探究竟。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当时是按照采访问答式进行叙述的,涉及的采访对象有:

李维贵,时任榆中县博物馆馆长;施泽绪,榆中县来紫堡乡黄家庄村农民;王希光,时为榆中县金崖乡文化站站长;王延福,时任榆中县旅游局局长。

提起北京的十三陵,可以说国人无人不晓,但说到兰州的十三陵明肃王墓,恐怕就鲜为人知了。记者也是怀了极大的好奇心,想寻幽探微,于是于日前两度参观走访了明肃王墓及其有关知情人士,较详细地了解了有关情况。

明肃王墓地处榆中县城北二十五公里,兰州市以东十公里的来紫堡乡黄家庄村。据《明史》及《皋兰县志》等资料记载,此地葬有明代在西北的肃庄王朱楧及其康王瞻焰、简王禄埤、恭王贡錝、靖王真淤、定王弼桄、昭王缙炯和懿王缙愦、怀王绅堵和末代肃王识鋐共十王,及宪王绅尧之妻薛夫人墓计十一冢,另有安王弼柿葬于兰州市七里河西圃子湾、宪王绅尧葬于七里河周家山,共计十三冢。这十三座墓规模宏大、雄伟,结构严密、复杂,墓室一律坐北朝南,全用青砖砌成,门有三道,呈拱顶形,内分五室,结构与北京十三陵相似,故被人喻之为“小十三陵”。在前往明肃王墓时,记者特意邀请了榆中县博物馆李维贵馆长同行。在途中,他向我们介绍道:

明太祖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当时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定了个“诸王之制”,好像是洪武二年,这个资料上有,你看,是1369年。他把23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重要城市为王,在甘肃的就是肃王。肃庄王朱楧是朱元璋的第十四子,是妾妃生的,刚开始封的是汉王,后来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改封为肃王了。他来甘肃先驻守在张掖(那时候叫甘州),后来才移到了兰州。

从朱楧算起,明代的肃王前后共有12位,朱楧之后袭封的肃王是8位,追封的有3位。9代王共在位241年。到最后—位肃王识鋐的时候,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到了兰州,朱识鋐没有来得及逃跑,被农民军抓住后杀掉了。那是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冬天的事。这以后就没有肃王了。

当时除了宪王绅尧外,其他十一个王都是和王妃、妾妃合葬的,只有宪王绅尧和他的妻子薛夫人是分开葬的,所以有13个墓。这就是“十三陵”这个名字的来历。

当我们问及为什么诸肃王要把陵墓选到现今这个地方时,李馆长兴趣盎然地讲起了民间传说:

据说庄王朱楧好的是道家,当年他从张掖移治兰州后,在门下集聚了好多风水先生。后来他准备为自己选择圹地(即墓地),这些风水先生便出了兰州的东大门,把以风水宝地著称的金州(当时的榆中为金州)跑了个遍。最初确定在瓦川会城以东的山坡上建造圹地为最好,因为那个地方群山环抱,青流汇集,前有燕麦岭,后有马啣山,定为帝王圹地,再好不过。汇报庄王后就定下了。随后就开始大兴土木。后来王圹工程基本竣工的时候,庄王特别高兴,亲自赶到现场视察。当他看到周围青山绿水,圹前细流潺潺时,感到心旷神怡,十分满意。但是,当他听到王圹上面的山岔叫温家岔时,又转喜为忧,很不高兴,便下令停止修建。因为他觉得这有“朱(猪)温(瘟)”之忌。随后又让风水先生重新勘查。

两年后,第二次圹地选在了白石崖与水岔沟之间的矿湾,就是现在榆中县定远乡的矿湾村。据风水说,那里远观九龙盘踞,近看二龙戏珠。九龙指的是三条土龙,就是矿湾附近的三座像龙头的山头;三条水龙,就是附近的水岔沟、花岔沟、中林沟三条水流;三条火龙,就是横穿矿湾村的三条煤系。二龙戏珠指的是矿湾东西两边形似手臂般的两座山峰为龙头,嬉戏着中林沟下龙泉寺所在的一个小山包。第二次选定后便修坟造墓,朱楧的灵柩就埋葬在那里。当地人把那个地方叫肃王坟,遗址现在还有。

后来据说洪武皇帝派军师刘伯温前来西北斩龙脉,就是怕西北出皇帝,要寻找和破坏那些能出皇帝的风水宝地。他来到金城,后来到矿湾庄王的墓地看了看,连声叹息,说贵体葬在火龙之中,那是凶多吉少,此地定破无疑。因为刘伯温精通风水易经等,所以康王朱瞻焰特别相信他,希望他能指点迷津,再选圹地。刘伯温随手向东北方向一指并说道:脚踩玉带,头枕峰峦,次第排列,坐北朝南。康王听后,便命自己手下的风水先生到处察访符合上述条件的风水宝地。察来察去,发现现在的来紫堡,那时候叫质孤堡,这个地方以北峰峦叠嶂,以南苑川河玉带般环绕,平顶峰下,麦浪滚滚,北高南低,依次排列,风水不同寻常,于是便把圹地定在平顶峰下。但是,这个地方是一家农户的私田,民以食为天,怎么能随便占用?爱民如子的康王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屈尊认子,于是出高价买了这一户农人的儿子为义子,这以后,平顶峰下的整片良田便顺理成章地成了肃王的圹地。康王在这里修建圹地,先把父母的墓从矿湾搬到了质孤堡。据说迁灵时,乡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护送灵柩从矿湾到平顶峰,时至今日,矿湾村东边的二里坡,人们都还叫它吊灵坡呢。

后来,为了庆祝这次搬迁,康王出重金重修了质孤堡,同时改名为买子堡。后来,为了取祥瑞的紫气东来之意,又更名为来紫堡。这就是明肃王三选圹地、来紫堡两次更名的传说。

车到黄家庄村,停在果园边一农家的麦场上。我们下车,果园门是从里边锁着的,李馆长趴在墙边,叫来守果园的老人,打开门,我们走了进去。

据介绍,这几位守果园的老人,是文物保护小组的。在这个果园里,就有一个已掘开的肃王墓。李馆长介绍说是庄王朱楧的墓。这个墓目前定为1号墓。几位老人承包了这个果园,同时也在守护着肃王墓。

老人带我们穿过果树林子,在靠后山的地方,我们到了1号墓前。该墓外观为一隆起的小山包,墓道倾斜向下。我们下去后,看到墓内空无一物,墓室用青砖砌成,共三道门,在墓穴前部,左右各有一耳室。第一道门为石制双扇,第二道门为木制,第三道墓门与首门相同,石制,里面为正室。李馆长向我们介绍说:

这个正室里停放的是庄王的棺柩,两边耳室里放的是妃嫔的棺。从这个墓修造得很粗糙这一点看,是康王急着要把庄王的墓迁过来,所以修建得很匆忙。这个墓被盗掘时间长了,曾发现了大批的陶器、铜器,一些灰陶俑,还有一个直径和高各1米的大油缸。这个缸现在我们博物馆,它以前就放在这个墓里,是点油灯用的。有一块墓碑,上面的名字不清楚了,只能看清“妃………薨于永乐”几个字,从这个可以断定该墓为庄王朱楧的墓。

由于墓内阴寒,不宜久留,我们便向外走。到墓门口,从里往外看,可看到石门拱顶左侧,有一盗洞。李馆长说:这个洞就是当年的盗洞,目前发现的被盗过的肃王墓有五座,每个墓的盗洞都在这同一个部位。盗洞口下面都有尸骨。从这个情况看,盗墓者是相当熟悉肃王墓的构造的,挖得很准。我们判断盗墓者就是明朝的人,很有可能还是参加过肃王墓修建的人。留在盗洞口下面的尸骨,估计是盗墓贼怕分赃,把最后一个人扔到墓内不管,就死到墓里了。

出了墓穴,我们上到墓顶山包上。这里地高眼宽,放眼望去,墓前果树园下,是黄家社的农舍,多的是崭新的瓦房,周围是绿油油的麦田。再前方,是苑川河滩,河对岸是和我们身后的平顶峰遥相对应的山脉。

李馆长又介绍说:

我们右下方,有两座墓,我们定为7号和9号墓。左面依次排列有8座墓。包括这个1号墓已经有5座墓发现被盗掘过,现在盗口都用土堵上了。其他6座墓还完好,没有发现被盗掘的迹象。这些墓的排列都是有顺序的,它肯定是按照长幼次序埋葬的。

从我们周围的地形看,左右山脉相绕,依次向下延伸,的确应了刘伯温说的:坐北朝南,次第排列,头枕峰峦,脚踩玉带。玉带指的就是下面的苑川河。

随后,我又一起出了果园,到离1号墓左侧不远处村庄后的2号墓地处。正巧遇到一位叫施泽绪的老农,他听说我们是参观肃王墓的,便主动向我讲述他所了解的情况:

这个地方有一个大墓呢,我们都说是三宫六院。墓里面有三个墓室,每个墓室里两面墙上各有一个小洞洞,共是六个,所以叫三宫六院。我以前往里看过,一扇石门倒在地上,石棺在最里面放着哩,墓里面尽是些泥娃娃(陶俑)。麻钱也很多,挖出来的麻钱都让人抢掉了。这个墓里的砖缝子勾得好得很。旧社会,前面的这块地是我们家种的,所以这个墓也是我们家守的,看着不让人挖掉就行了。那时是分保的,保长下来看,如果挖下个洞就罚钱哩,挨打哩。一看好着哩,没有让人挖掉,就说行,给这家人免些粮(租),那时候人少,我们这个地方还有些古建筑。后来贼人反的时候,都给烧光了。贼人来了,大家吓得都钻到墓里头藏起来,中间出了奸人,告了密,结果把人都给烧到里面了。

就说守这个墓吧,里面有个大缸哩,那是长明灯,周围用铁链子拴着。有卖油的人来,就让他把油挑到墓里头,倒进缸里。外面把门封掉,再不让他出来,人就死到里头了。不让他出来,是怕他把里面的情况说出去,有人盗墓哩。我以前看过,门跟前人的骨头也多……

第二次赴榆中采访时,我们就明肃王墓的旅游开发及其规划问题,专门找到了县旅游局的王延福局长。因为一些媒体报道的很笼统,我们想了解些详情。在办公室里,王局长告诉我们:

我们和县政府都想开发肃王墓,前不久我们还通过县政府,给市政府写了一份报告,县政府已经通过了,最近可以能要报市政府。报告的主题就是《关于抢救性清理明肃王墓群部分墓室的请示》。肃王墓文物主管部门不让开放。有文物保护法哩,如果主管文物的单位不批准,不给办手续,我们就不能开发。

我们提出抢救性清理明肃王墓,也是比较客观的。我们有几个理由,一是有几个墓室早在70年代就被泥水灌满了,而且还在进水着哩,墓室内的铁、铜器及陶俑被水浸泡,时间越长,损失就越大;二是文物保护经费特别少,没有办法保护,那几个守墓人每人一年只发给36元钱,怎么开展工作呢?三是现在有三个墓,就是我们准备开发的1号、2号和7号墓,里面早被盗了,除陶俑、石棺和墓志铭外,其他珍贵文物不多了,开发后不会存在文物出土后无法保存的问题。除这三个墓我们准备做抢救性清理外,其他八个墓我们都不准备动,我们想恢复墓堆,就地保护。关于开发肃王墓,现在村民和乡、县政府的积极性都很高,一方面可以带动旅游业,挣来的钱可以以文养文,减轻县财政的负担,补充文物保护经费,还可以带动本地的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把我们这儿的历史宣传出去让兰州市的人民、甘肃人知道我们这儿有个肃王墓呢,就不说全国的人,最起码在我们甘肃,再稍微扩大一下,让西北的人都知道,肃王墓在我们这个地方呢。所以我们特别希望能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说起规划,我们1998年请有关专家搞过一个设计方案。但现在还有问题哩,如果文物单位不同意,我们还搞不成。我们写了报告,现在等着哩。

离开旅游局,我们又一次向肃王墓奔去。

我们似乎怀着一种说不清的眷恋,想再去看看肃王墓,想再了解些什么,再感受一下思古的情怀。经友人介绍,途经金崖乡时,我们又特意找到了文化站站长王希光,他是这一带颇有些名气的人物,知道不少当地的典故传说,热爱文化事业。他家离肃王墓不远,听说我们邀他同行,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时间虽已是黄昏时分,但我们仍兴致勃勃,到黄家庄后,敲开果园门,上了平顶峰。

此时的苑川河畔,夕阳已经为周围的山川涂抹上淡淡的色彩,庄户人家炊烟袅袅,肃王墓安睡在这宁静的黄土山坳里。

人说“自古长江向东流”,但我们的这个苑川河,是自东向西流的,就像青海的倒淌河。我们小的时候,苑川河里的水还大得很,河滩上随便哪些一挖,都出水哩。但现在没水了。

远古的时候,这个地方可能是原始森林。前几年有人还从附近的地底下挖出过烧焦的木头,是松树,河对面挖出过柳木,可能是大火烧掉的。不是山火就是战火,这是我们的猜测,史书里有没有记载不清楚,我们也不敢肯定。但西秦的时候,就有记载,苑川河水草茂盛,是朝廷养马的地方。

那时候,鲜卑族住在这里。西秦建都苑川,就在王家崖。

我们一面沉漫在乡野的氤氲气息中,一面听王站长的介绍。四周洁净新鲜的空气一尘不染,头顶飘浮着几朵白云。

当我们问及本地是否有与肃王有关的文化习俗,王站长说:

有。我们这个地方每年七月里要玩官神。这个习俗据说就是当年从庄王的时候开始,从那时候遗留下来的。当时朱元璋的一个王子有谋反之心,庄王知道他的这个用心后,就开始在这里招兵买马,操练军队。结果那个王子恶人先告状,说庄王有谋反之心,朱元璋就派钦差大臣来视察。庄王获得消息后,为了隐瞒操练兵马的情况,就组织人玩官神。钦差大臣到这个地方,看到人山人海,中间抬的轿子,扎的銮驾,前面师公子打的鼓。那个銮驾就是兵器扎成的。钦差大臣从远处看到后,认为庄王果然在演练兵马。但到跟前一看,结果那些兵器全是假的,是木头做的,轿子里抬的也不是人,是神,是官神白马爷。这个神是我们这个地方比较大的神。钦差大臣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是夏收节后,这个地方的人为了庆贺丰收,庆贺太平盛世,在玩官神哩。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年七月里,庄稼收完,我们这个地方就要玩七月官神……

太阳落下山去,但我们仍意犹未尽。是夜,我们就住在王站长栖居的关帝庙内,与这位质朴的乡下友人对酌。他不停地吸烟,向我们讲述西秦的鲜卑族、讲述肃王,还有官神白马爷的来历和神迹,以及李自成从榆中开始起义到最后推翻明王朝的故事。夜半时分,突然下起雨来。外面细雨霏霏,屋内烟雾缭绕,加上几分醉意,王站长低沉的叙述和不断涌上我们心头的旷古之情,使我们恍惚间进人了某种梦幻和超验,并不断地穿过语言,看见历史那幽远斑斓的色彩。

恍惚聆听中,那是一卷跨越时光长河抵达的大声史册!

甘肃古墓葬丨西宁王和高昌王墓

西宁王和高昌王墓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为元代墓葬。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葬地面已无封土,均为家族墓,且有立碑,分别为“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简称”高昌王碑”)和”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简称”西宁王碑”)。1990年,在高昌王墓地发现1座砖室墓,出土有唐代海兽葡萄铜镜和元代白瓷豆4件、铜钟1件等遗物。高昌王碑青石质,碑残,蟠螭首,残高1.3米,宽1.9米,厚0.52米。碑身残高1.82米,宽1.73米,厚0.47米。碑阳汉文楷书36行,行残41字,碑阴为回鹘文,内容详细记载从巴尔术阿尔忒的斤到太平奴八代回鹘亦都护高昌王世系、事迹及回鹘族起源、流派及西迁等。翰林学士承旨奎章阁大学士赵世炎篆额,元代著名学者虞集撰文,大书法家、礼部尚书巎巎奉敕书丹,由高昌王帖木儿补花于元统二年(1334年)在其父纽林的斤墓地立。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移至武威文庙保存。西宁王碑仍在原地,青石质,龟趺座,蟠螭首,高5.8米,宽1.6米,厚0.45米,由碑座、碑身、碑首三部分组成。碑身正背两面刻字,正面为汉文楷书竖行,背面为回 鹘文,记载元平章政事斡栾及其先辈有功元朝,其父忻都公被封为西宁王事迹及回 鹘在河西居住和发展历史。中书参知政事知经筵事危素撰文,中书右丞同知经筵事陈敬伯篆额,滕国公张□书丹。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立。

高昌王碑记载了回 鹘在甘肃河西居住和发展的历史,填补了《元史》和《新元史》的空白,是研究斡栾家族及回 鹘史、河西走廊多民族史的珍贵文献文物资料。高昌王碑、西宁王碑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汉、回鹘文和汉、蒙文对照的碑刻,对研究回鹘族的起源流派,汉、蒙、回鹘族的关系以及元代文学、书法、雕刻艺术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来源:甘肃省文物局

藩王墓葬竞奢华 满堂金玉夸豪富——明益王墓发掘亲历记(下)

益定王朱由木系朱祐槟六世孙,益敬王朱常氵迁之子。朱由木墓与朱翊鈏墓这两座藩王墓与附近的益昭王墓、益敬王墓“一脉联络,形神相依”,构成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寝园”。益定王朱由木与元妃黄氏、次妃王氏的合葬墓封土堆高达三米,依山形分别设长约150米的排水沟,沟内侧尚存围墙基石,由享殿将东西两端联成整体。

该墓墓区尚残存有围墙、享殿遗迹以及石碑龟座、石翁仲等大型雕塑,地面散布有琉璃瓦片。墓室全由青砖构砌而成,墓圹平面呈长方形,中间用两堵砖墙隔成三椁室。据圹志可知中室为朱由木之棺,其左为元妃黄氏之棺,右为次妃王氏之棺,棺木四周填塞有石灰,再覆盖一块长3.20米、宽1.60米、厚0.30米的厚重石板,石板之上用石灰糯米汁浇浆封固成坚硬的顶盖,使三个椁室形成一个整体。棺木为柏木质,髹朱红漆,棺内尸体和服饰均已朽腐无存。

朱由木之棺曾经被盗,残存的一部分随葬品均已被打乱位置,出土有金钱、金饰、鎏金银插、铜环、铜钱、玉簪、玉香笼、龙泉瓷盘各一件,铜镜2面,龙泉瓷瓶2件,还有玉带板15块,玉佩饰6片,大小玉珠600余颗(图11、12、13、14)。

图11 “金光接引”金钱(益定王墓出)

图12 龙泉瓷盘(益定王墓出)

图13 方头金钉 (益定王墓出)

图14 青玉竹节形 簪(益定王墓出)

黄氏棺也已严重被盗,盗后残存的器物计十余件,有玉带板1块,玉佩饰6片,青花瓷瓶2件,瓷盘碎片2块。

王氏棺内随葬器物保存完整,计有金钱7枚,鎏金银凤冠1顶,铜镜1面,玉带板17块,玉圭1件,龙泉瓷盘1件,青花瓷瓶2件,木梳1把(图15、16)。

图15 青花松鹤鹿纹瓶 (益定王妃王氏棺出)

图16 龙泉釉菱边暗花盘(益定王妃王氏棺出)

朱由木墓虽然已被盗过,但也出土了一些造型美观、制作精巧的佳品,如玉带板、玉香笼、龙泉瓷盘等。其中镂雕玉香笼高15厘米,直径3厘米,通体雕有缠枝梅花、怪鸟异兽,晶莹剔透,玲珑别致,笼盖上也浮雕有刻划精细的螭虎形象(图17)。朱由木棺内残存的九块墨玉带板,虽无纹饰,但表面光滑,色泽亮洁,琢磨工艺甚精(图18)。另有六块白玉带板色泽乳白明净,图案镂空透雕,多雕有“喜”字和花卉图案,其中两朵似为喇叭花;王氏棺内死者腰部的一条白玉带是完整的,17块玉带板除长条形的三块透雕花卉图案外,其余均透雕带翼麒麟、山石、松枝、花卉图案(图19),雕工十分精细。

图17 镂雕玉香笼(益定王墓出)

图18 墨玉带板(益定王墓出)

图19 青玉透雕麒麟松枝牡丹纹带板(益定王妃王氏棺出)

出土圹志三方,为“大明益王圹志”、“益王元妃黄氏圹志”和“益王次妃王氏圹志”,虽然朱由木圹志与元妃黄氏圹志由于盗掘而造成志文残缺,但仍具有史料价值。例如关于益定王之名,《明史》作“由本”,《建昌府志》则作“由木”,此墓志记明是“由木”。

“益宣王圹志”记朱翊鈏元孙名“由校”,至于何时、何因改名为“由木”,尚待细考,很可能是由于避讳所致。崇祯七年益定王朱由木死后,其长子朱慈炱袭,世称益末王。《建昌府志》记载颇详:“益末王朱慈炱墓在二仙山。末王死难广州,阉人李翱盱归榇葬庄王寝园。”《明史》的简略记载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缺漏了益王的谥号、子嗣及益末王的名氏史迹,现出土的益定王墓志可予以订正、补遗。益定王朱由木作为益藩一系的第七个王,为光宗耀祖,在其墓志上罗列祖辈的业绩,端、庄、恭、昭、宣、敬六王皆有提及,故此墓志可称是一份简明而完整的益系王族史稿,值得研读。

皇家秘藏与明史轶闻

明朝分封在江西的宁王、淮王、益王三藩,以宁王一系为害最烈,以益王一系为害最久,自益端王朱祐槟在明弘治八年(1495)就藩建昌府起,一直延续到清朝初年才告覆灭,益藩统治南城一带长达150余年。据嘉靖《江西省大志》卷三《藩书》所提供的数字,至明世宗嘉靖(1522-1566)后期,江西十三府负担的三藩庞大的家族所需禄粮折合银两达11万多两,除此重负之外,还要摊派“冠服、婚丧、屋料屑琐,不啻米盐,而往往乞请不已也”。当时南城一带的农民每年除了缴纳田赋(秋粮、夏税)、课程(商税、茶税、盐钞、门摊)等苛捐杂税,献纳“职贡”(包括茶芽、鹇鸡、野鸡、活兔、翎毛、杂皮、蜜饯、冬笋、腌腊、药材、弓箭弦、红铜、黑铅、棕藤等物),还要服称之“四差”的繁重徭役(正役、均徭、驿传、民兵)。

藩王家族成员养尊处优,大多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但也并非全都是酒囊饭袋,他们中的少数人由于客观环境使然,加之自身的勤奋努力,其聪明才智还是闪烁出了光华,本文介绍的两座藩王墓的主人亦堪称是文化人士。

据“益宣王朱翊鈏圹志”记载,(朱翊鈏)“至若语文章之事,则左图右史,不废朝昏;心咏口吟,悉腾众听。所著有诗文及礼乐志、乐编凡若干卷,传于世肆。皇帝赐题其藏书之所曰‘逊学书院’。语书法之精,则李、钟之篆隶,实所取宗;张、王之行楷,兼所钦式。皇帝函箑命书,以昭宠异。兹巨典也,陈思弗得擅文,而河间恒让礼乐矣。”其后出土的“益定王圹志”也言及祖父益宣王“学编四部,理究三宗……缙绅之士、湖海之客罔不钦风慕仪,延企造门。所著有礼乐志、乐编、诗文诸集,更复工于运腕……人匹之赵,即今海内见潢南真迹必重金购之。”由此足见朱翊鈏在文史、书法领域也取得了甚为突出的成就。

还有,“益定王朱由木圹志”记载,(朱由木)“吐语成韵,翰动如飞,缙绅名人,争为宝索。王偶时纪胜,则著有《环玉集》;酬赠诸篇,则著有《雪宫绪言》……”由此可见朱由木同样也颇具才气,能诗善文,其作品文采飞扬,在当时社会上层人士中被争相传阅。

为了让藩王和妃子的尸体及随葬器物得以长期保存,当时在埋葬过程中有意识地采取了一系列堪称达到其时先进水平的防腐措施,例如,用衣物、丝绵、衾被等包裹绑扎尸体,这样有助于隔离空气和防止蚊蝇昆虫侵入尸体,带入细菌,还可以缩小棺内剩余空间,减少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氧气贮存,阻滞尸体的腐败进程。还有,注重木质棺椁的用材、髹漆和拼合方式,木材以楠木为多,兼用樟木、梓木、柏木等上等优质木材,棺外包裹有麻布层,再涂上厚厚的油漆层,这就大大增强了棺木防潮防腐的性能。在棺内置放石灰包、灯芯草、绵纸、木炭等干燥剂及吸水物品,以吸收棺内及外界渗入的潮湿水分,保持干燥的环境有助于抑制细菌生长。入殓时多使用一些具有灭菌防腐功效的药物,如水银、樟脑、硫磺及松香、檀香、乳香等香料。

在迄今已经发掘清理的明代藩王墓中,大凡后期墓葬的随葬品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如前期,这一变化表明随着明代末期国脉衰微,藩王的权势也由于皇家地位的跌落而随之江河日下。三藩的王墓都有富丽壮观的地面建筑,王墓中都随葬有丰富多彩的生前用品、服装、饰物和各种明器,这正是皇室贵族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人民的实物证据,同时也表明我国明代的建筑技术、工艺美术、编纺织造等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作者:许智范

原文刊于:《东方收藏》,2010年第7期《藩王墓葬竞奢华满堂金玉夸豪富——明益王墓发掘亲历记》。文章略有增删。

编辑:“江西考古”微信公众号编辑小组

终审:柯中华

转载自:江西考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270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