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黄河水车

黄河水车位于黄河河湾,距沙坡头7公里。这里耸立着6架木制巨型水车,经河水冲击,日夜缓缓旋转,并发出哗哗的巨大声音。水车是黄河沿岸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而今多被淘汰,现有的6个巨型水车是专供游人欣赏娱乐之用。

水车也叫天车,车高10米多,由一根长5米,口径0.5米的车轴支撑着24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缓缓转动着十多吨重的水车,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临顶,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黄河岸边的水车昼夜转动着,为黄河游增添了无限的风光。

黄河水车

交通从沙坡头汽车站乘坐往黄河水车方向的班车。

宁夏中卫

靖远黄河水车史上的奇葩——第一辆洋铁皮水车诞生记

靖远是黄河上游地区一个著名的滨河县份,她与兰州比邻而居,可谓山河表里,唇齿相依。靖远在甘肃有着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号称“小兰州”。又由于文化发达,人杰地灵,涌现过各类出类拔萃的人才,所以,又有着甘肃省文化县的美誉。

今天,我们就讲一个奇特的故事。所谓奇特的故事,往往就是由奇特的人所创造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靖远人建造黄河水车的故事。

话说民国初年,有一位靖远人,名叫张钟灵者,他就足以称得上是一枚奇人了。有一天,他头脑灵光一闪,竟然想起要用洋铁皮来建造一辆黄河水车来。这位张钟灵先生可不仅仅是这么想想就罢了,他还积极付诸实践,最后,竟然耗费巨资真的建造起一架庞大的黄河水车,矗立于靖远的黄河边了……将自己的一时奇思妙想的冲动,最后变成了活生生现实。

靖远人世代紧紧傍依黄河而居,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河给靖远人的恩赐多多,靖远人的衣食、物产,基本都是依赖黄河供给。所以,靖远人对于黄河有着很深的感情。同时,靖远人也与黄河朝夕相处,久而久之,彼此交集、纠葛,所发生的故事,当然也是多多的。张钟灵先生运用新兴的材质改进黄河水车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吧。我们想,滚滚的黄河激流,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张钟灵先生,肯定是受此触动、濡染的,于是,才有了这样非同寻常的主意。

这则故事来自于张尚瀛先生的一篇文章,要不是这篇文章的记载,这则故事可能就要湮没于历史的浩瀚烟云里去了。张尚瀛先生是著名的靖远文史专家,曾经被聘为甘肃省文史馆馆员。他也是白银市的民革成员,民国时代曾经在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手下供职多年……从其所著的一篇文章里,我们探悉到了发生在民国初年的这则故事。

张尚瀛先生的这篇文章,发表在《甘肃文史》杂志1994年总10期上,题目是:《黄河水车漫谈》。这篇文章里,张尚瀛先生记述了距今一百年前的民国初年,靖远有一个名叫张钟灵的奇人,一时心血来潮,运用自己的财力对建造黄河水车的材料,进行了革命性的改进,这就是用洋铁皮代替木材,建造黄河水车……这算是一次有益的革新和探索吧。

很久以来,靖远大地就盛传着这样的一则谜语:

远看一捆柴,

想背背不来……

其谜底就是——黄河水车。这样的谜语是每个靖远人耳熟能详的。就是小孩子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由此可知,自古以来,建造黄河水车的材质,非各色上等木料莫属。记得靖远西滩著名的黄河三辆水车,在1974年左右,曾进行过最后一次改造、维修。这三辆巨无霸式的黄河水车,在靖远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是它们的历史非常悠久,大概始建于明末,从初建到倒塌毁去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二是,三辆车,又叫泰来车,或者:天车。在旧时代的靖远地界,绝对属于水车中的巨无霸。也就是说其体型是所有靖远地界上几百辆黄河水车中最大号者。

1974年,三辆车由于年久失修,老病不断,几乎难以正常运转,遂由水利方面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维修、改造。那时,由于中国与柬埔寨红色高棉的关系不错,遂从柬埔寨进口了大量木材。靖远西滩的三辆车这次改造维修中,其中的车轴部分圆木,就采用了性质优良,且极其耐磨、耐用的柬埔寨红木……

这里插入这个小故事的目的,在于告诉人们,制造水车的原料,自古以来非木材莫属。

可是,民国初年的靖远人张钟灵先生,他却执意要搞一个实验,这就是用洋铁皮来代替木料制造黄河水车。这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一次创举,是对于传统的一次颠覆……

传统的木料制造的黄河水车,有其天然的缺点,首先就是水车重量非常的笨重,若是没有足够的水量,一般很难推动其庞大的身躯转动,从而影响了其效用的发挥。二是,使用年代稍长,木板上容易产生苔藓、水藻等附着物,这就更加重了水车的自身重量。三是,水中浸泡久了,木质容易腐烂、变形……需要持续不断的维修,费工费时,增加劳动成本。

那个时候,洋铁皮这玩意突然兴起,在张钟灵先生的意识里,这种东西是一种建造黄河水车的新型优良材质。其突出的优点就是轻便之极,只要黄河边的渠口里有少许的水,就很容易推动庞大的水车身躯,进行转动、工作。二是,铁质似乎要比木质结实耐用得多。这似乎是一个普遍性的常识。可是,张钟灵先生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这就是,由于那个时候的冶炼技术不过关,铁质的东西放置在水里,比木质更容易生锈、腐烂。那时候的洋铁皮,远远比不得今天的不锈钢。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被张钟灵先生所忽视,这就是,虽然说薄铁皮大大减轻了黄河水车的自身重量,可是,这样一来,用洋铁皮建造的黄河水车却耐受不住水流的巨大冲击力量。水量小的时候尚可正常运转,那么水量突然增大后呢?其直接后果就是,洋铁皮所建造的黄河水车随之被强大的水流冲击力所摧垮……用靖远土话说:就是被黄河水抬走了,散架了……靖远历史上第一架由轻质洋铁皮制造的黄河水车,一经投入试运营,即告失败!

张钟灵先生所建造的洋铁皮黄河水车,这件事情发生在1912年民国肇始不久,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张钟灵先生为此投入巨资,做了一次关于黄河水车材质改进的尝试,这次尝试,使得张钟灵先生倾家荡产,损失不小。最后却是归于失败了。

常言道,要探索,要进步,就要付出代价。那个时候的洋铁皮都是纯进口的贵重东西,用这等材料制造出一台庞大的黄河水车,所废工时,以及材料成本堪称巨大。不是家道殷实之巨贾,实难承受之。显然,张钟灵先生的这次尝试,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

但是,我们说,张钟灵先生的这一创举绝对是非常富有创意的,可谓虽败犹荣。他的这番作为,无疑在靖远黄河水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值得我们为之敬仰和缅怀。

2019年7月10日写于陇上平川陋斋

作者简介

武永宝,男,1963年12月出生,甘肃靖远人。1985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白银市平川区文联主席,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工作、生活5年,视新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着浓重的新疆情结。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和长篇小说《黄河远上》,这三部作品被媒体称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创作取材主要以西部黄河文化内容为主。目前有百万字的长篇网络小说《独石记》推出。

黄河水车:转动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记忆

有一种车

只有一个轮子

它不在陆地上行走

而是在水里打转

它就是黄河水车

黄河水车以木为轮,轮上有着巨大的水斗

斗装满水后随着车轮提至高处

而后水被倾入空中木槽

槽中之水又倾泻而出

引水入渠,流入农田

据史料记载,黄河水车由明朝进士段续所创

最早应用于兰州的黄河段

明代的河东兵备张九德

把黄河水车引进了宁夏

现在中卫的南长滩地区

依然可以看到有很多大型水车

作为人们提水灌田的生产工具,黄河水车是宁夏引黄灌溉的一个小的缩影,在农业发展史上起到过无可替代的作用。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始于秦代,盛于汉代,历代开凿的诸多引黄古渠历经千百年沿用至今。

可以说,宁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流淌的水利开发史,在宁夏大地上,很多以朝代命名的古渠至今依旧在奔涌流淌。宁夏历代的治水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用水、管水经验,汉代的激河浚渠、北魏的灌溉制度、西夏的卷埽技术、元代的控水闸堰、明代的石闸水则、清代的封表轮灌,先人的智慧让人感叹。

2017年10月10日,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中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产生的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宁夏世界遗产有了零的突破。

7月29日晚21:57,宁夏卫视《这里是宁夏》之《这里有珍宝系列宁夏水利博物馆》下集,让我们继续走近宁夏的水利设施,了解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

黄河水车:转动老兰州的记忆

水车旋转自轮回,倒雪翻银九曲隈。始信青莲诗句巧,黄河之水天上来。兰州,一座黄河上的城市,挺拔的老水车安静地矗立在河边,望着滔滔东流的黄河,回忆着千年的岁月文明。

【非遗名片】

兰州,自古以来就有“丝路山水名城,中国黄河之都”的美誉,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川流不息的黄河水,养育了兰州的一方水土,黄河水车也不断惠泽着流域内的兰州人民。

隆隆水声,阵阵水雾,道道彩虹是人们脑海里抹不去的对于黄河水车的记忆。水车又名天车,或称挑车、翻车、筒车、老虎车等,造型奇特、巧夺天工,曾经作为人们提水灌田的生产工具,在农业发展史上起到过无可替代的作用。

【非遗级别】

航拍的兰州水车和黄河。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据记载,黄河水车是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兰州人段续制造的。段续在游览西南各地时,发现那里多用木制龙骨筒车汲水灌田,便以竹片做成模型带回兰州,并两次赴西南考察,终于研制成功了兰州历史上的第一轮水车,人称祖宗车。当时,水车就坐落于今兰州市的广武门外,此地起名“水车园”,具体地点待考。

黄河水车解决了河岸高、水位低难以提灌的困难,使沿河农业大受其益。因此,沿岸农民争相仿制,年复一年成了黄河沿岸壮丽的景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为水车的鼎盛时期,上自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都有水车,总计350多轮。仅兰州近郊便有160多轮,可灌溉农田2000多亩。

兰州水车园。 新华网发 王生元 摄

1935年, 甘肃省平市官钱局发行了一套绘有兰州风景的钞票,其中一张面值五角的就以水车为题材:图中三辆水车并列为一组,矗立在红黄色的黄河之滨,高大雄伟,极具视觉冲击力。

甘肃省平市官钱局发行面值五角的钞票。(资料图)

到1952年,仍有252轮水车林立于黄河两岸。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水车被现代水利工具基本取代,并渐渐从黄河岸边消失了。

【水车制作】

兰州水车博览园拍摄的黄河水车。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黄河水车是一种利用水流的自然冲击力建成的水利设施。水车通体用木材制作而成,以巨大的圆形木轮为主体,圆周上均匀地安装有水斗,然后用坚固的架子固定在水渠旁边,水车体下少部分沉入水中,依靠水流而形成的冲力,使其不停地转动,将水一斗一斗地自低处提升到高处,待木轮下转时倒入预先设置的导流槽中,引入渠道,灌溉田地。

打造一轮水车需用几十方木料,仅车轴用料一般都在三四方木料以上,每根辐条要用一方木料。水车轮子与牛车轮子不同,水车的辐条是双层的,到了顶端,辐条又一分为二,在双层辐条的顶端,安装有一块约1.5平方米的木板,以及一个口大底小的木制斗子,即水斗。木板作挡水用,板子受水的冲力而带动轮子转动,木制斗子则用来提水。一座水车32根辐条,32块大板,32个水斗,随着车轮的转动,不停地提水。

【水车特点】

兰州建成黄河水车园,这是黄河上第一次出现供观赏的黄河水车(1994年6月8日)。 新华社记者 彭

黄河水车是古代的“自来水工程”,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水车转动,夜以继日,浇灌两岸农田。“轮转黄河水,吟唱大河风”,黄河水车的发展和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文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黄河流经兰州段黄河谷地时,水流湍急,下切严重,岸高水低的自然形势造就了兰州黄河水车体型巨大、古朴高昂的地方特点,其形制酷似巨大的古式车轮,轮幅半径大的将近10米,小的也有4米多。

历经数百年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和完善修改,兰州水车的制造技艺已尽善尽美,极具结构学的匀称美和力学的平衡美。水车的制作材料基本都是黄河边生长的榆树、柳树、槐树等,外形设计精巧美观,整个水车除轴端钢圈外,不用一根铁钉,水车制作遵循古老技艺,尺寸大一分嫌胖,小一分嫌廋,恰到好处,妙不可言。

【非遗传承】

兰州水车园。 新华网发 王生元 摄

在现代电力灌溉工具的冲击下,水车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真正的黄河大水车已所剩无几,演变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现存最古老的水车位于兰州西固区新城镇下川村,相传由西固人刘功及弟子建造于清乾隆年间。据统计,该水车转动时,每日灌田二余百亩。

段怡村,1943年出生于兰州,是段氏的后人和兰州水车的传承人。面对兰州水车的传承问题,段怡村充满忧虑,水车制作必须遵循古法,但用料讲究,费时费力,成本极高,没什么收益,所以年轻人并不愿意学习,这门古老的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以黄河水车为前景拍摄的焰火(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为再现“水车之都”的风采,近十几年来,兰州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挽救黄河水车,2005年建造的“水车博览园”,再现了昔日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将黄河水车打造为富含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文物景观。

现如今,在兰州市的百里黄河风情线上,黄河水车依旧是最著名的景观,人们不仅画水车、拍水车,许多能工巧匠还纷纷制作微型水车,作为旅游纪念品,很受游客的喜爱。(文/新华网记者 常瑞芳 实习生 马斌 资料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人文甘肃民俗卷多姿风情》、中工网、兰州晚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270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