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兴安民俗博物馆藏故事

兴安民俗博物馆藏故事

大|兴|安|岭|民|俗|博|物|馆|

兴安故事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

那些大兴安岭远去的历史瞬间被凝固在加格达奇这个民俗博物馆。

铁道兵自1964年进驻大兴安岭,也就是这样一只军队,成功的打破高寒禁区,成功的对大兴安岭进行了开发,大兴安岭的现代生活,就是这样以铁道兵军队开始了。

铁道兵开发的工具

铁道兵使用的放映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鎏金岁月里,来自沪、浙、京、津及黑龙江省五万余名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胸怀报国之志,毅然决然来到林海雪原,居帐篷地窖,食粗粮干菜,斗风霜雨雪,用青春的激情和满腔的热血,在被视为"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生活劳作,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形成了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至今被大兴安岭人民继承和发扬。

鄂伦春是大兴安岭的传统民族。元朝时,鄂伦春人被称为“林木中百姓”和“北山野人”,分布极为广阔。明朝时,黑龙江以北有“乘鹿以出入”的“北山野人”,就是指游猎于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的“使鹿部”,也就是鄂伦春人。清初文献曾把鄂伦春人称为“树中人” ,根据居住区域的不同,鄂伦春人内部还有不同的名称。如居住于呼玛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库玛尔千;居住在逊克县、嘉荫县河边的鄂伦春人自称毕拉千;居住在甘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甘千;居住在托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托千等。比如,库玛尔千的“库玛尔”表示地点,“千”表示人的附加成分,表示某地人之意 。

大兴安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风俗,形成自己独特的地方民俗,黑土文化、戍边文化、黄金文化各种民间习俗,也是到这里参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热炕头上的东北女人

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各式徽章

各类票证

走进民俗博物馆,就是走进时间的长廊,一面时钟墙,诉说着大兴安岭古老的故事。

DA XING AN LING

神秘的中国北极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

这座并不大的博物馆

带你穿越时空,连接过去

让那些古老的物件,绽放年轻的生命力

【END】

来源: 大兴安岭地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Hash:16710d322bb8e346cd166382ae6e9bab7f5c9c95

声明:此文由 漠河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22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