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望月楼

若论攀枝花的古建筑,当首推米易望月楼。

初听这楼名,让人不由得想起岳阳楼、黄鹤楼以及大观楼之类的文化名楼,谁能想到它却是一座清真寺,一座阿訇登高呼唤附近村落的教徒把斋、做礼拜的地方。

米易望月楼坐落在米易县挂榜镇,是一座三层亭榭式的建筑,距成昆铁路青杠站500米。望月楼高105米,背靠马槟榔山,楼外是舒缓平静的安宁河,底楼面对西方,故前人有“登楼望月,听孙水悠悠南流;极目清辉,思麦加漫漫西行”的感慨。安宁河古称孙水,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一幅佳联,写尽望月楼的神韵。

望月楼

望月楼也有一段民间传说。相传挂榜清真寺教拜楼曾建在挂榜宝山山麓,楼高五层,宏伟壮观,为清康熙年间所建。楼内雕梁画栋,金壁辉煌。楼层中有两个三尺直径的圆窗,每至夜幕降临,两窗如巨目“虎视眈眈,其欲逐逐”,直视安宁河对岸的村落,使其“风水”受挫,引发双方聚众格斗。安宁河边,至今还有一块记录此次事件的“打架田”。后来双方和解,商定将教拜楼改为三层,由对岸村落出资改建。对岸村落也建了一座飞山寺,以平衡“风水”,自此双方和睦相处。此虽为民间传说,但此地的安宁和谐却是真的。

米易望月楼始建于康熙41年(公元1702年),其主体建筑于1702年至1736年落成,时间跨越了康、雍、乾三世,到嘉庆22年(公元1817年)全部竣工,是我国清真寺的早期建筑之一。全寺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为封闭式四合院寺院建筑,布局紧凑。其门楼不用“邦克楼”圆顶尖塔瓣形弧拱的模式,而建成三重檐三层亭阁式过街门楼,具有独特的中国清真味。加上简洁的浮雕装饰,成为一座玲珑精巧的门楼亭阁,不仅是阿訇召唤穆斯林做礼拜的邦克楼,也是游人登楼望月抒怀的风景佳楼。

望月楼以其300多年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及艺术文物价值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游人身临其境,登楼赏月,当知“攀西清真唯此宇,乾嘉胜迹一古楼”所言非虚。

9月3日即将到来望海楼

明天,2015年9月3日,全中国在期待,全世界在瞩目。中国大阅兵,就在这一天! 9月3日,是全体中华儿女刻骨铭心的日子。 70年前的这一天,日本法西斯投降正式生效,历经百年屈辱和磨难的中国,迎

沙场烽火遮日月 望河楼上阅春秋——回望跨越三千年的蔡国故城

长达近六百年建国史的蔡国,历经西周和春秋的漫长岁月,而蔡国故城拥有长达五百年的都城史。

固若金汤的城池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沙场的征伐鲜血染红了护城河,一次次城门被轰然打开,城郭的兴废与蔡人一次又一次的迁徙流放,民生的疾苦,民族的融合,都化作一缕青烟,回眸间消散在夕阳坠下的地方。

如今烽火不在,车马归于沉寂,历史跨越了三千年,作为迄今保存最完好的西周古城,依然伫立在古蔡大地的蔡国故城,向世人讲述着这片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

而发端与蔡国故城望河楼的重阳节,正向人们展示着来自古老传统的独特魅力,这里发轫的众多传说与遗址,发挥着以史为镜、以史鉴今,学史明德、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积极作用。

小国的隐忧——从上蔡新蔡下蔡到高蔡与望蔡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西周,遂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遂为蔡国的发端。后因屡受楚国侵犯,蔡平侯时迁都到新蔡。

公元前522年,迁都新蔡的蔡平侯卒。蔡灵侯之孙东国杀平侯子自立,是为悼侯。蔡悼侯在位三年而崩,其弟申即位,是为蔡昭侯。公元前509年冬,蔡昭侯到郢都朝见楚昭王。把一件名贵的裘皮和一件稀世的玉佩献给了昭王。但未给令尹子常好处。子常就在楚王面前历数昭侯的种种不是。原本乘兴而来,踌躇满志的蔡昭侯硬生生被楚软禁了整整3年。

国不可一日无君,得到讯息后的蔡国一时间乱了方寸,时间一天天过去,蔡国上层如热锅上蚂蚁。后来有人出主意,派人来到楚国贿赂子常后,蔡昭侯获释。在渡汉水时,风萧萧兮心胆寒,一袭深衣的蔡昭侯发誓:自己若再渡汉水朝楚,就受水神的惩罚;天下诸侯如果征伐楚国,蔡国一定做前驱。

于是,蔡昭侯先联合卫、晋灭掉亲楚的沈国(今平舆)。楚出兵围蔡,晋却临阵脱逃见死不救。形势十万火急,蔡昭侯只得把儿子送到吴国作人质,请吴出兵。公元前506年,吴蔡联军攻破楚郢都。

公元前494年,恢复元气的楚国攻破了蔡都新蔡。依当时“灭国不绝祀”的惯例,楚指定蔡在长江之北、汝水之南建立小邦。蔡昭侯遂决定远避强楚,与盟友吴国比邻。

公元前493年,蔡昭侯迁都下蔡(州来,今安徽凤台县县城下蔡镇)。周朝时以西为上,以东为下,故称东面的州来为下蔡。蔡侯齐四年(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至此,蔡侯国共历23世25君,共 599年。

然而,随着蔡国的灭亡,并没有将蔡国统治者的后代斩尽杀绝。

回望狼烟之中的故乡的方向躬身拜谒,怀揣一抔故土,牵牛赶羊,泪别家乡的蔡国人来到位于湖北南漳、宜城两县间的荆山东麓重新建国。因为这个地方处于崇山峻岭中,故被称之为高蔡。1955年,在此出土的“蔡侯朱之缶”,就是下蔡南迁建国的明证。

据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余全友教授查阅资料显示,公元前344年,已成为釜底游鱼的蔡圣侯,不识时务地参加了魏惠王组织的、在逢泽召开的一次伐楚秘密会盟,事情最终被楚宣王察觉。宣王遂派子发伐蔡。这个存在了80多年的小国被废除。

《史记》记载:下蔡被楚攻破后,蔡侯齐率部分王族逃亡到了吴国,到了今江西省上高、宜丰、万载一带。《上高县志》:周定王二十年(前447年),楚师灭蔡,蔡侯齐出亡,逃到江西,建都曰望蔡(今上高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取蔡齐侯流亡于此建都望蔡之故事,分上高县建上蔡县,后改望蔡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望蔡县复并入建城县。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复立望蔡县,属靖州。七年(624年),改属米州,同年又改属筠州。八年(625年)望蔡县并入高安县,属洪州。僖宗中和元年(881年),镇南节度使钟传以望蔡地居高安之上游,加上地形高峻,初置上高镇。到南唐时升为上高县。

蔡叔度——一代开国君侯的家国情怀

三千多年前,武王建立起周王朝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封土地。周武王把他的一个亲兄弟叔度分封到蔡地(上蔡县)为侯,后来历史上称他为蔡叔度,从此就有了蔡国。蔡叔度建设城池,动工不到3年,朝廷的形势就发生了变化,城池的建设也被迫停工下马了。武王灭商后,并没有对商纣王的家人赶尽杀绝,还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为国君。给他们一块封地,保存商朝的香火。

周王朝统一天下之初,商朝故土上还有大批潜在的反对势力。但按照当时的规矩,对商朝的后裔不能杀光斩尽,为了防止商朝人叛乱,周武王把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三个他最信赖、最有能力的兄弟封为“三监”,也称“三叔”,让他们监视纣王的儿子武庚。武王伐纣时,蔡叔度战功显赫因此地位很高。 

周武王去世,他的儿子姬诵接任天子,是为周成王。当时周成王还是个孩子,管理不了国家,于是周武王的另外一个亲兄弟周公旦(就是被后人奉为圣人的周公)主动站出来帮助侄儿管理国家,代替周天子发号施令。这样一来矛盾就出来了———虽然有一部分人支持周公旦,可蔡国的蔡叔度、管国(今郑州)的管叔鲜、霍国(山西霍州)的霍叔处坚决反对周公旦。蔡叔度等人认为周公旦是想篡权,他们号召诸侯国和朝中大臣一起讨伐周公旦,武庚一听说蔡叔度等人要讨伐周公旦,马上起兵响应。就因为周公旦摄政的事,“三叔”和武庚一起发动了叛乱,刚刚建立的周王朝又陷入了混乱,这就是所谓的“三监之乱”。

周公旦随即以成王的名义向全国发布讨伐公告,出兵东征。管叔鲜和武庚被杀,霍叔处被废为庶人,蔡叔度被捉,软禁在如今上蔡县城西北的蟾虎寺附近,封国也被取消,公元前1038年郁愤而终。

蔡叔度参与讨伐之战时,蔡国城池还没有建成。当时蔡国的都城建在冈山上,西面汝河环抱,并且涧渠纵横,不便战车行驶。蔡叔度曾在这里指挥军队,凭借汝水、涧渠防守。后来周公旦的军队攻占了蟾虎寺一带地区,从蟾虎寺向东,首先攻破蔡城的北垣,蔡城随即失陷。清代蟾虎寺碑上刻有“周公东征,屯兵芦岭,日久方克”的字句,说的就是当时战争的情况。

蔡叔度的儿子蔡仲是蔡国第二代国君,他姓姬名胡,封蔡后称“蔡仲”。蔡叔度在“三监之乱”事件失败后,儿子姬胡不但没有继承他的爵位,而且还被羞辱性地派到周公之子伯禽封地的鲁国担任卿士。而姬胡为人谨慎,能够忍辱负重,处变不惊,遇事善于策划。《史记•管蔡世家》说:“蔡叔度既迁而死,胡乃改行,率德驯善”。姬胡的聪明才智在鲁国得到了发挥,也同样用行动赢得了尊重。公元前1038年,周公闻之奏请成王,将胡重新封到蔡国。胡于是成为蔡国的第二代国君,历史上称他为蔡仲。

蔡仲回到封国,一面建立国家机构,一面继续他父亲未竟的事业———修筑城池。蔡仲做事谨慎,吃苦耐劳,平时总是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和草鞋。有时,他腰里系条带子,夹杂在百姓中干活。在蔡国都城建设中,蔡仲亲自参加设计和施工。在百姓们的齐心努力下,只用两年,城墙就修筑完成。

蔡仲虽然复封蔡国,但并未明确爵位,不过,根据《史记•管蔡世家》对蔡国诸侯的排位,蔡仲时蔡国应为“伯”爵。

蔡叔度死后葬于上蔡县城西1公里的黄尼庄村东北,蔡仲死后葬于上蔡县城东北程庄村南侧。蔡侯墓(蔡叔度墓、蔡仲墓)于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蔡国故城——烽火连天照月明

春秋晚战国初,上蔡城成为楚国方城之外的军事重镇,西通方城,东通沈、项,南通息,东北通陈,北通郑。

蔡国故城整座城池呈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稍短,面积8.86平方公里,东西略短,南北稍长。据清康熙年间撰修的《上蔡县志》记载:“蔡国故城:址高一二丈,周围二十余里,其形如山……”

蔡国故城故城有城门,南面三座、东西北各两座,共九座城门,有瓮城、门卫房,内有宫殿区、作坊区和居住区,外有护城河、蔡侯墓及贵族墓葬区等。西、南城墙现保存较为完好,城墙为黄粘土夯筑而成。三个层次城墙内部明显分为上下三个层次,就是修复加高所致。故城西垣高台之上有蔡侯望河楼,北垣有烽火台。古蔡国的手工业作坊区分布于故城内外,其中制骨作坊区在宫殿区东北。在制骨作坊区曾出土过针、锥、簪、镰等骨器。陶窑遗址在故城内南部,里面布满了红烧土和春秋时期的陶片。城内还发现铸铜作坊遗址两处,出土了炼炉和铜渣。

谁也想不到的是,蔡国故城作为西周和春秋时期蔡国都城,长达500年。

1996年,蔡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蔡县王庄村南有个二郎台。二郎台是一处面积120万平方米的高地,高出周围地面六七米。据《上蔡县志》记载:“王庄,在城内西北隅,相传蔡侯朝庙宫殿所在。”这里有很多古井和陶制排水管道,还有筒瓦、板瓦等建筑残片。暴雨过后,这条沟中常常会冲出一些小件铜器和碎金块,因而被称为“撒金沟”。

回望这段历史绕不去一座楼,这座名为蔡侯望河楼的建筑又名看花楼,位于看花楼村的蔡国故城西城垣之上,为当年蔡侯登高眺望汝河和四周风景之处,后九九重阳节起源于此,故又称其为重阳登高处。

重阳节历经近两千年的演变,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成为普天之下企盼平安吉祥、健康长寿、尊老敬老的华人之节。1989年,中国国务院定重阳节为“老人节”。2005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2006年3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6月,重阳节(上蔡重阳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的望河楼内有明代建筑“玉皇阁”、“佛殿”、“关帝庙”等。神殿屋面覆琉璃瓦,正脊饰琉璃二龙戏珠。拜殿卷棚顶,门楣砖雕隶书“芦岗雅地”。台东侧有火神庙、奶奶庙。有“重阳登高处”、宋代“桓景登高处”残碑、重阳登高吟诗刻碑及“功德碑”等石碑数通。

元代以前上蔡就有了驿站,以利交通,达天下。“上蔡城边雉兔肥,满川桑枣绿成围。东门牵犬无穷乐,谁谴君侯不早归。”这是元代诗人陈孚《上蔡县驿》中的诗句,也昭示着当时的上蔡县城交通的繁华。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丞相李斯《谏逐客书》的这些话如今听来也是直抵人心。

也曾在春寒夜月明时刻拜谒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一望无垠的油菜花海装点着这座废弃的城垣;也曾在麦浪飘香的时刻再次来这里寻访,侧耳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阵阵回响。这里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巨变令人怦然心动,而关于蔡国的那段历史,因为一座故城而变得触手可及,遥想那时岁月,依旧令人感怀。而衍生与这片神奇土地的传说与故事,伏羲八卦亭的神秘而厚重,都深深地印证着: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秦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积淀丰厚的伏羲文化、蔡氏文化、孔子文化、李斯文化和重阳文化这五大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厚重的上蔡文化。

蔡姓源于蔡国,已成为海内外蔡姓的共识。如今蔡姓家族遍布世界,每年都来寻根拜祖,拜谢蔡氏祖先。

沙场烽火遮日月,望河楼上阅春秋。回望跨越三千年的蔡国故城,那些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求索与抱负,被历史的漫天黄沙掩埋,同时带给我们的还有深深的思考与无尽的启迪。

.

形象宣传片

.

上蔡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驻马店市东北部,现辖26个乡镇(街道)、460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160万,面积1529平方公里,耕地165.6万亩…… 【↓↓↓点击下图查看 详情↓↓↓】

监制/曹耀强 责编/宋永亮 贾 鹏

制作/李耀稳 校对/肖喜锋 白贺阳

联系电话:0396-6921971

邮箱:shangcaifabu@163.com

望海楼再添新景观!10月1号正式开放!

前几日

一座金色纯铜的凤凰腾飞雕像

安装在望海楼一层

这座雕像的成功安装

也宣告着望海楼的升级改造工程圆满竣工

将于10月1日

开放参观

远远的望去

望海楼已经崭新的矗立在眼前

它脚下的这座雕像

更是引人注目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这座凤凰雕像由

中国美术大师韩美林设计

总高7.48米 主体高6.58米 底座宽0.9米

纯铜制作

凤凰腾飞四字由著名油画家侯一民题写

寓意原山林场发展

像凤凰腾飞一般越来越好

迎面浮雕展现的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事迹

他 “亲民爱民 艰苦奋斗

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

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背面浮雕讲诉的是

焦裕禄精神的传承者

原山林场党委班子干事创业的群雕

侧面撰写的是原山艰苦创业赋

望海楼底部距离这座雕塑

有三层大的石阶段

中间则雕有三条飞龙、祥云围绕

上下各有石雕文字

三层分别为

“一观林海,碧波如烟”;

“再观山海,虎踞龙蟠”;

“三观东海,气象万千”

“望海楼”三个字是由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

它总共分为12层

每一层的墙壁上都有

大型的浮雕、壁画

主要是以宏扬博山文化为主线

向我们讲述了博山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一层一景 层层不同 景景不同

刚好碰到几名游客

便带大家先参观一下

大家对此十分开心

而且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纷纷诉说着博山这座小城的往昔印象

参观结束后

大家仍然留恋不已

便在壁画和雕塑前合影留念

这种独特的感情

或许博山人会更有感触吧

望海楼的每一层都崭新呈现

而且都有各自的主题

《百人传水》

《当代国窑》

《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在博山》

《一代帝师孙廷铨》

......

望海楼“十一”开放会有专业的讲解员

为大家讲述每一层

具体展示出的故事

大家还可以

俯瞰原山云海、石海、林海的美丽景观

凌空遥望颜山城,楼厦屹立图画中。车辆如梭疾迅驶,路人似蚁蠕动行。青山峻峰掠目过,孝水荡波涤污清。近观石海踩脚下,远听碧霞宮钟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943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