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

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由沈阳文物古迹保护研究中心管理使用。展出东北讲武堂相关历史原貌。

东北讲武堂由徐世昌建于1907年,张作霖于1919年发展续建,成为与黄埔军校齐名的军校。2012年,陈列馆启动建设工作。

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

位置:沈阳大东区珠林路25号

交通:地铁1号线、251路、287路、173路

门票:免费

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今日向公众开放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许嘉玥 于兰忆)5月18日,“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坐落于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25号,现存青砖瓦房建筑面积730平方米,始建于上世纪初,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2008年被确定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确定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北陆军讲武堂从1907年建立,时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遵照清政府命令创设“东三省讲武堂”。 1919年张作霖续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此后不断发展壮大。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东北陆军讲武堂归并了各种军事研究班,教育体系更加完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停办,前后存续了24年。

东北讲武堂作为奉系军阀的军官学校,奉系军队的高、中级军官基本都经过它的培训。它在提高奉军的战斗力,促进奉系军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军校史上也非常著名,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后来的黄埔军官学校并列为当时中国的四大军官学校。

“红色印记——讲述冰城百年党史故事”丨探访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感受战火纷飞年代

日前,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史志研究室、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开展的“红色印记——讲述龙江百年党史故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来到双城区昌盛街优干胡同6号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纪念馆)。

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座青砖灰瓦砖木结构“硬山式”房屋。整座建筑分东西两院,两院之间有月亮门相通,房屋共7栋35间,外有青砖围墙,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房屋工艺精湛考究,风格古朴典雅。

1946年10月,为适应东北战场战事指挥的需要,经中共中央批准,东北民主联军在双城设立前线指挥部,这个重要的“大脑”就设在这座院中。东院为前线指挥部及后勤保卫人员住所,西院为司令部直属机关和通讯枢纽部,有12部电台直通中共中央和前线各纵队。

在讲解员引导下,记者来到东院,牌匾上刻着金色大字“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当年,东院共有15间房,为一正两厢各5间。正房西面一大间为司令部作战室,摆放着当年指挥部用过的沙发、木椅、会议桌、板床等物品,墙上展陈着当年的作战地图。靠南窗是一铺火炕,炕上铺着旧炕席和军毯,屋里还摆放着一张八仙桌。东厢房原为指挥部伙房,西厢房原为指挥部警卫班驻地。

走进西院,20间房屋分别为司直机关,分作战、侦察、通讯、供给、机要5个处,政治部另设于他处。小院里正在举办“在党的旗帜下前进——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图片展”,一张张图片带着人们去追忆那段战斗岁月。

1946年12月至1948年10月,随着东北胜局的不断扩大,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在这里成功指挥了新开岭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夏、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作战计划也制定于此,从根本上扭转了东北战局。

为铭记那段历史,1990年12月29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根据省文管会的推荐,批准并公布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为黑龙江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6年,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实施全面维修,并对内部陈列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复原了建筑外观,采取场景再现方式处理内部格局,并陈设大量解放战争时期用品(或复制品),辅以声、光、电效果,颇具感染力。

截至今天,馆内展有当年老战士捐赠的珍贵革命文物,通过历史图片、电子图表、沙盘景观与解放战争时期文物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回顾第四野战军(原东北民主联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纵横四海,屡建奇功的伟大历程。

通过文物征集、保护、研究和展示工作,旧址每年都要与多家博物馆合作交流换展,不断推送出高水平临展、特展,向公众传播红色文化,为城市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如今,这座旧址还是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总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基地,也是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哈尔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

人们走进这座小院,看着一幅幅历史图片,读着一幕幕往事,脑海会浮现出战火纷飞的画面。小院给人的感受那么真切,仿佛在告诉人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努力奋斗,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王立春 记者:王东 文/摄/视频并制作

编辑:马云鹏

昆明陆军讲武堂观后感+门票

昆明是一座充满了浓郁历史气息的城市,这里被称为春城,在近代的革命年代,云南拥有不可低估的力量,做出了令人惊叹不止的贡献,面对国破家败的情况,做出了自己的决策,下面给大家分享昆明陆军讲武堂观后感以及门票价格分享。

中午,飞机降落昆明长水机场,打车直奔宾馆,路过翠湖公园,赫然发现一条马路之隔的云南陆军讲武堂。

宾馆的隔壁就是云南米线老字号,小碗10元,大碗12元,加一些喜欢的配菜,也不过二三十元,昆明的小碗俨然比上海的大碗还要大。关于碗的大小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午后,天空飘起了雨,西山风景区游玩计划搁浅,西山美景只能在百度上观看,滇池美丽的传说在心中荡漾。留下了美丽的遗憾,有缘再见。

讲武堂

近在咫尺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成为当仁不让的首选。

云南陆军讲武堂初建时,与天津讲武堂、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后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讲武堂教育理念先进,培养出一大批军事家、革命家,朱德称之为"革命熔炉"。

讲武堂内简介了朱德、叶剑英、蔡锷等人的成长以及参加战斗的历史,也讲述了远征军的部分作战史。讲武堂地位显赫,不仅培养了众多军事家、革命家,后续还成为云南革命的重要据点,是西南地区团结革命力量的核心。

操练

各级军官的委任状均毛笔字手书,字迹工整,苍劲有力,犹如出自书法名家之手。

讲武堂内有旧时教官宿舍、一个建制班以及食堂等的内部摆设,从中可以想象当时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推翻蒋家王朝的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寇低下卑微的头颅

参观讲武堂,大概两个小时。其中著名的“三河坝分兵”给人强烈的震撼,在刚刚热播的《建军大业》中也是重头戏。在三河坝完成阻击任务后的起义军损兵过半,四面环敌,缺衣少食,缺医疗用品,缺枪支弹药,组织混乱,人心涣散。关键时候,朱德挺身而出,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坚定了800人敢打必胜的信心,成为可以燎原的“火种”。

翠湖公园

一下午的时间都用来参观学习讲武堂,对于翠湖公园只是路过而已。

云南艺术剧院

晚上的重头戏是观看“云南印象”,殿堂级的艺术演绎。苍白无力的语言难以表达其震撼人心的美丽,直接上图(部分美图来自网络)。

祈福

跳老虎鼓祈福。

求雨

打鼓的男人才叫男人。

跳舞的女人才叫女人。

云南印象

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

有脚不会跳,俏也无人要。

雀之灵

雀之灵为压轴大戏,线小团是当仁不让的当家花旦,身高腿长,双手过膝,阴柔美丽,韵感十足。举手投足,彰显舞后气质。行云流水,散发艺术细胞。

云南之行,印象最为深刻的当然是陆军讲武堂和“云南印象”。

由此联想到最近火爆的《建军大业》,如歌如泣的历史史诗,如此严肃的题材,没有几位真正的军人本色出演,没有几条真正的硬汉倾情演绎,一群放荡不羁的奶油小生如何能够成就经典。反面典型陈赫一出境,全场爆笑。

作为亲自参演全球大型歌曲“阿依达”的非重要演员,久经沙场,具备较强的现场体验以及鉴赏能力。即便如此,还是被“云南印象”精彩的演出强力震撼。

昆明本是云南旅行的中转站,落脚点,无意间却带来了最大的惊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812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