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冀氏老宅

平遥民居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是站马道街的冀氏老宅。冀氏老宅位于县城内站马道街8号院,院主冀祜堂为冀氏第22代孙。

冀氏老宅

冀氏老宅,位于平遥古城内站马道街8号院,如今的地主是冀氏后人第22代孙冀祜堂,他介绍,冀氏始祖冀友贤在元末时因海外从商致富,同官府来往甚多,14世纪中叶,重金购置此地,并在正十一年(1351)就地建起明楼一座,命名“栖凤楼”,明洪武二年(1369),大水成灾,平遥西城墙被大水冲跨,大小房舍毁于水灾者比比皆是,唯“栖凤楼”(现存冀氏老院内正楼)安然无恙,其余尽见一片红色泥沙。到了明洪武三年(1370),城墙扩建重筑成为龟状城池,栖凤楼一带始有街道,街随楼而名,称“栖凤街”,20世纪初起,俗名“站马道街”。

冀氏是当年日升昌票号冀掌柜的祖居,现在可以买票参观,20元的票价,不是在22个景点里的一座大院,里面有些斑驳的老建筑,

景点位置

平遥古城内站马道街8号院

门票

20元

忻州老城系列——周家巷郭氏老宅

文/梁兴国

郭氏老宅

周家巷东口往西50米处14号院,坐北朝南有一处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清中期民居建筑-郭氏老宅。整个院落占地两亩,呈南北长,东西短的三进院落格局。

院门采用屋宇式、窝工八字门结构。门外左右两侧装饰墙体呈直角状,砖雕精美,浮雕、镂雕皆有,立面菱形砖块镶嵌。特别是三个木门簪柱面阳雕福、禄、寿三字若隐若现。原应有连三式牌楼和“节孝坊”门匾,现已不复存在。

入门迎面是一座青砖雕刻的精美影壁墙,四角凤凰砖雕镶嵌,周边竹节砖雕装饰,回纹靠饰。上端有万字图饰和老鼠闹葡萄图饰,精美绝伦。

入院二门紧靠西侧院墙,屋宇式建筑,门额上的砖雕门匾,已在文革中被毁坏,字迹难辨。

二门右转,正东侧有一栋二层木结构建筑便是该院的主要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一堂两卧。镂空的窗户和窗棂保存尚好。房顶翘角飞檐、歇山式结构。

据史料记载,老宅乾隆年间初建的主人姓李,南关人士。是一个出了名的大孝子,考取功名后为其母起房盖屋。后人经营不善或另有其因在大清同治年间转让给西街人郭氏,传承至今。

随着忻州老城改造工程的开始,古民居是难以复制和再生的资源,不久的将来郭氏经典老宅的重修指日可待,定会为忻州旅游再放光彩。

大门砖饰

大门砖饰

大门砖饰

砖饰

门簪 福

门簪 禄

门簪 寿

大漆描金家具

狮子砖雕

耳房

文章来源:秀容在线

编辑:胡钰程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通过微信回复,我们将及时回应或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老宅新景,来松江“王氏宅”感受黑白之美

重温经典 问道文敏

——松江区书法研究生联展

2020.10.16-11.8

(周一闭馆)

艺云阁文化艺术空间

10月16日上午,“重温经典 问道文敏——松江区书法研究生联展”在艺云阁文化艺术空间顺利开展。

本次展览是由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松江区书法家协会、艺云阁文化艺术空间联合主办的专题书法展览。

董其昌作为明代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对后世影响极大,是松江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王尚德是松江地区知名书法家,其父王子彝先生更是松江书法名流,两人都对松江书法有过很大贡献。

本次展览在“王氏宅”举办,参展作者研习董其昌书法艺术,学习董其昌书法理论,旨在立足经典、开拓创新,传承松江传统书画艺术。

参加本次展览的12位松江区书法研究生,以古人笔法,运今人笔意,继承云间书派衣钵,成就新的云间翰墨。 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同时,王尚德纪念室也将继续长期开放,欢迎大家参观。

艺云阁文化艺术空间

艺云阁文化艺术 空间位于中山西路136-138号,松江区著名书法家王尚德先生生前居住的“王氏宅”。现已经过修缮,主要从事书画展览、文化创意、研学活动等业务。

通讯员:吴彬

编辑:王姝姝

不能忘却的记忆——再说徐水西黑山靳氏老宅

望水新漕枝换绿,依墙老树枣飞红。

他年哨位知云雨,恋土披霜洗岁风。

这是友人张久锟前两日写的一首题为《题西黑山靳家老宅》 的随感诗。

前日,“寒兰藏奇”微信公众号发出原创《走进西黑山,靳家老宅曾见证徐水革命历史风云》一文,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走进西黑山,走进靳家胡同和老宅,历史的天空仿佛凝固,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陌生世界,令人肃然起敬、肃然起慨!

我的老同学王名芳发来微信:听西黑山的靳素海老师说,文中靳家老宅的大槐树至少有500年的历史了!靳素海老师的老家就是西黑山。靳素海老师是我在大王店联中教学时的同事,我把链接转发给了他,靳老师非常兴奋。靳素海老师说,这棵靳家的老槐树,也是西黑山唯一的一棵古槐,要至少两个人合抱才能抱得过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大王店联中教我语文的班主任靳秀娟老师在师生微信群留言:记得小时候,我家对面这棵老古槐总有喜鹊在上面叽叽喳喳地叫。紧挨我家东侧是一口古井,村西大部分人家都吃这口井里的水,还依稀记得乡亲们很早就起来排长长的队。听老人们讲,靳家好几家地下都挖有地道,那是抗日战争年代的事,专门对付日寇。

“我已把这帖子转到我的老同学群,西黑山老同学,好多定居江南塞北,五十多年了。一定会引发他们思乡之情的—— 不忘乡愁!”这是已退休的大王店中学语文老师韩德泉在微信群的留言。

“人去有经年,久历沧桑心事定;回首已青丝,老景旧物尚依然。”精研文史哲已退休的老校长马仿如是说。

人事有代谢,往来古成今。我们都是不会忘断历史的人,已逝的岁月总是丝丝相连。一座座西黑山靳家老宅曾见证徐水革命历史风云,那是真如铁的事实。院中的那棵枝繁叶茂、蔽日遮天的古槐,仿佛正在倾诉那段并未走远的历史。

“靳氏家族就是一部光荣的革命史,是中国共产党在徐水地区革命先驱。是我们后人永远值得牢记的革命史。”——网友李得印留言

“一座老宅,道不尽的乡情、民志。”——网友张久锟留言

“亟待统筹开发建立为红色教育基地。”——网友靳涵身留言

“解放军攻打定兴时出夫挖战壕,负伤后抬回村里,后来就转到西黑山的后方医院治疗。”——网友“暮雪纷纷”留言

“小小村落,述说着历史的往昔;短短游记,勾起了近百年回忆!让我们见证一下:西黑山会成为搬不走的徐水历史博物馆么?”——网友“映日荷花”留言

“西黑山村是我区第一个中共支部成立的地方。西黑山“二高”是我区第一个传播革命火种的地方。在解放战争时期,西黑山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1948年第三次解放徐水县城后,县委县政府从这里迁到县城,不愧是徐水的'西柏坡'”。——网友“方言吐语”留言

“新时代,旧历史,新旧结合,不忘历史!”——网友“全军建材”留言

“我的家乡,我曾经居住的地方,和文章里面那位耄耋老人一起见证!”——网友“芙蓉国里”留言

一座座老宅,见证徐水革命历史风云;一句句留言,道出心存崇敬心怀大爱。

抗日战争时期,在屋顶设瞭望哨,村东凤凰山设消息树,发现鬼子消息树倒下,哨兵通知各位领导迅速撤离——历史的画面顿时展现在我们面前。

解放战争时期,徐水县委、县政府曾驻扎在这里,当年县领导们就在这里领导全县人民英勇顽强地开展对敌斗争。

公正地说,这一座座老宅老屋对徐水革命是有重大贡献的,在这里参加抗日斗争、解放战争的英雄事迹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全社会大力宣传、弘扬与传承。

刚刚听说有骑行队伍、徒步大军怀着崇敬的心情走向西黑山,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去接受革命传统的洗礼!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时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到来之际,铭记历史,还原真相,镜鉴今人,昭示来者,是希望,也是一份沉甸甸的重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798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