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浑漆斋大院

浑漆斋大院位于平遥古城葫芦肚巷7号。

浑漆斋大院——一个不在通票范围内的免费景点 。

浑漆斋大院

该大院建于明末清初,原为日升昌票号冀玉岗祖业,继为外经贸部部长雷仁民旧居,现为工艺美术大师耿保国先生宅第;是平遥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久、保持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如果你只是匆匆路过平遥,无暇去看附近的诸多大院,则不妨来此瞧瞧,因为它是主流晋商大院的一个缩影。

景点位置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北大街平遥古城葫芦肚巷7号

武汉大学里神秘的18栋别墅和有故事的老斋舍院士楼

毕冕传媒 2018-08-22 08:09:54

十八栋别墅群之所以闻名,在于那里面居住着代表了武汉大学文化、学术和气质的十八位教授。

在武汉大学珞珈山腰东南、东湖之北,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十八栋老别墅,这些建筑中西合璧,巧极自然的大手笔为入住者营造出一个静谧从容、收放自如的私人空间。这就是武汉大学著名的“十八栋”。

英式别墅这十八栋英式别墅,建于上世纪30 年代初,当时居住在此的都是大师硕儒。当时各个楼栋之间都有精致的欧式小花园,几条铺满落叶的石阶小径静静地通往山下。每一栋别墅都格局不凡,自成体系。

1938 年武汉抗战期间,包括周恩来、郭沫若等国共军政要员都曾在此居住。抗战胜利后,武大又新建了3 栋洋楼,但这里仍统称“十八栋”。位于珞珈山南,东湖之北,一片红瓦白砖的小洋楼巧借山势而建,彼此青石相连,这里曾是周恩来、郭沫若等人的故居,武大师生口中的“十八栋”。21日,武汉大学周恩来故居暨历史文化教育基地揭幕仪式在十八栋27号楼前举行,旨在充分利用学校历史资源,追忆革命先贤的历史足迹,增强广大师生的爱校爱党爱国情感,将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红色文化育人的独特优势。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向与会嘉宾讲述了周恩来与武汉大学的不解之缘。他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全民族抗战指挥中心,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团和长江局的主要领导,携夫人于1938年来到武汉寓居,珞珈山十八栋27号。期间,周恩来不仅为武大学子做演讲,不少青年学生在他的引导和感召下投笔从戎,奔赴革命前线;还为军官训练团授课,组织政治部第三厅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周恩来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赠送的樱花转赠了50株给武汉大学。

走进这栋修缮一新的小洋楼,墙面上挂满了各种珍贵的影像资料,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艰苦卓越历史的一点一滴。首批参观故居的是武汉大学的老教工,泛黄的纸页勾起了他们的青春记忆。79岁的肖崇文老人是武汉大学工学院的退休教师,他颇有感触地说,周恩来总理和蔼可亲的气质和人民公仆精神在他们那代人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故居中的照片和展品是对周总理光辉人生的再现,让后人能向老一辈革命家表示深切缅怀。

作为武汉大学校园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珞珈山十八栋表达了十八栋居住者们的思想追求、学术精神和文化气质。

故居的三楼举办了珞珈山“十八栋”老建筑群专题展,向游客展示十八栋的历任主人。上世纪30、40年代,当时有资格入住“十八栋”都是震烁一时的学者,包括武汉大学三任校长王世杰、王星拱、周鲠生,“珞珈三女杰”苏雪林、袁昌英、凌叔华等人。

珞珈山“十八栋”还有着“国共合作抗日小客厅”的美誉。周恩来曾在此会见了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等国际友人,并与各界民主人士、国民党高级将领等商谈抗日大计。“十八栋”别墅群于1983年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初,武汉大学决定将珞珈山“十八栋”改建为武汉大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代表名分很多人垂青这片人间乐土,据老人们回忆,当时教学区在老斋舍一带,从珞珈山南麓到老斋舍,以正常步速计算,至少需30 分钟,且一路翻山越岭。为了让住在18 栋的名教授们轻松上课,学校专门开通了定时往返的交通车。这在当时实属豪华。据介绍,解放前,许多教授都向往能住进山前一区十八栋,不光是为舒适、气派,更重要的是为了名分。

旧居历史周恩来旧居就在十八栋27 号,先前“一区27 号”的墨迹还清晰可辨。红瓦青砖,地基开阔,庭前屋后被参天大树环绕。别墅由两个哥特式风格的拱形门栋分开,楼栋之间有一精致花园。现居其中的两户教师人家,将花园伺候的十分滋润,红花绿草娇艳逼人,松木盆景遒劲苍翠,与这栋上世纪30 年代的老别墅相映成趣,古香古色。

跟着导航,我沿着山间窄窄的台阶上了珞珈山。在看到这栋掩映在树林中的研究院后,我仍不能确定这是否就是人们常说的18栋老别墅之一。

当看到这栋写着13号的楼时,基本可以肯定,这些建在珞珈山的半山腰上,树林遮蔽,以窄窄的台阶相连的英式乡间别墅,就是人们常说的18栋老别墅。

珞珈山上有盘山路,这里也是校园中师生们锻炼身体的地方。这里的环境,跟森林公园无异。

这是樱花大道东侧的人文科学馆,也是我这次武汉大学校园闲游,唯一拍的新楼。

从人文科学馆向西走上樱花大道时,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出租司机给我推荐这条路的含义。等往西走过不到200米,看到这一联排旧式建筑,加上墙上的标语,才理解了那位司机的好心。

武汉大学内狮子山南坡的这一联排老建筑,百度地图上标注的名字有:天字斋,荒字斋,玄字斋,张字斋,宿字斋等,其实际统称为老斋舍。

老斋舍是武汉大学最早的学生宿舍,也是校园早期建筑群之一,于1930年3月开工建设,1931年9月竣工。有四栋宿舍组成,这四栋宿舍由三座罗马券拱门连为一体。以花岗岩的灰色为主色调,入口处修建有多层阶梯(百步梯)。

老斋舍三个券拱门两侧墙面上的标语,提醒着你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段难忘的历史。

这块碑刻清晰的写着,这栋联排古建筑老斋舍始建于民国19年(1930)年。

暮色开始笼罩武汉大学,教室里的灯火已经亮起,远处的建筑是宋卿体育馆。

武汉大学篮球场前小池塘边,春英诗社开张了。离开大学许久的人,又重新找回了大学校园特有的书香气息。

在珞珈山上一共修了50栋院士别墅,没有土地费用,仅花了1亿。目前,15位全职院士和10名文科资深教授已经正式搬进去了,包括全职的邓子新院士和朱玉贤院士。同时,剩下25栋院士别墅预留给未来10年新当选院士和新引进院士。武汉大学预计未来10年全职院士到达30-40名。

邓子新院士别墅

● 黄陂曾氏宗圣祠:名门望族,如烟往事

红色的祠堂虽气势犹在,但“就像一个被扒光了衣服的人”,很羞怯,很无奈。

在黄陂区蔡榨镇的曾家大湾,有一座保存得相对完好的祠堂,这座祠堂非常特别,不论是外形,还是它背后隐藏着的历史,都让它在众多的宗姓祠堂里“鹤立鸡群”。这就是“曾氏宗圣祠”。

曾氏宗圣祠所在的黄陂区蔡榨镇,历史上一直被称作“黄陂东乡”,这个地方住着八大姓氏,而曾氏一族被当地人称为“望族”,这个称呼一点也不夸张。

百年宗圣祠宗圣祠并不难找,进入“桃元乡”之后没多久就看见一座红色的大砖房,很是气派,一座座灰色的三层楼中,这座祠堂显得“鹤立鸡群”。宗圣祠坐西朝东,取“紫气东来”之义,东西长40 多米,南北宽14 米,总面积588 平方米。

宗圣祠依山而建,分为上、中、下三段,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祠堂外墙全部用红砖砌成,大门上方有一方石雕“桃园小学”,门前周围的道路几乎不见泥土,都是用青石板铺就而成,因此一百多年过去了,祠堂仍显得纤尘不染,古韵十足。

虽然现在祠堂已经成了荒宅,曾家后人闭上眼睛还能记起祠堂的内部构造:前厅大门一打开,两侧是厢房,给看祠人住的;天井里面有两棵很大的桂花树,桂花一开,远远就闻得到香味;中殿是会议室,是宗族长者开会的地方;上殿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和圣人。“每逢正月十五,所有姓曾的都要来这里上香,我们小孩子就是凑热闹,玩灯,放眼望去,哪儿都是黑的,灯笼一照,红色的房子很好看。”

红砖,唯宗圣祠可用红色的祠堂一般极为罕见,普通的宗祠只准用白石砌造,只有宗圣祠可以用红色,在中国历史上,曾子(曾参)凭借其在儒家学说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儒家的重要建树,得以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齐名,并称为“四圣”。只有这四个姓的家族才能用红砖造祠堂,因为皆出自圣人之脉。在这里,这四个姓之间一般是不能通婚的,因为“都是一家人,都是亲兄弟姐妹”,结亲就有会“有乱纲常”。

● 青山红房子:看上去很美一代一代 的武钢人 在红房子 中长大

武钢最早正式住宅区从青山建设八路向南走过去,左手边依次是武钢十、九、八街坊(十街坊现已经拆迁)。这里就是武钢有名的红房子,清一色的红色三层楼、四合院式的格局、以及如铅垂线般笔直的街道,让人仿佛置身一个迷宫,转来转去都是一个样。1956 年,这些“红房子”建成,成为了武钢最早的正式住宅区,也是当时武钢最好的居住小区。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工人和家属陆陆续续搬了进去,为了让从外地来的人们尽快安心下来,红房子全部按照鞍山市的办法以X 街坊X 门X 号来编排。

融入中国元素武钢生活区是由苏联专家提建议,中国工程师具体实施。工程师管立青按照苏联人提供的图纸设计了现在的红房子。设计中,他还加入了一些中国元素,比如在楼房山墙顶端上有中国传统装饰风格的“悬鱼”。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为了节约投资,房屋的内墙是用细竹片做筋,做成的“装配式轻型混凝土隔墙”。和当时中国的很多房子一样,红房子也是按照团结户的方式分配,两个10 多平米的房间加上一个厕所和厨房为一个“团结户”。

苏式建筑有弊端很多武钢第一代老工人一辈子都居住在红房子里。红房子属于苏式建筑,是按照苏联地区的环境来布局的。四合院的设计也是以保暖、防风为目的。对于居住在武汉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弊端。一到热天,不透风的房间里便很闷热。用竹片筋做的内墙,也容易掉墙灰。对于红房子的去留,八旬高龄的管立青老人心情复杂:不能很好地适应人们的居住,或许被取而代之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政府部门提出了《青山“红房子”片历史地段保护规划》,据说有几栋红房子也将保留下来。

(本文摘自 毕冕传媒 大鱼号)

实拍“江苏大剧院”,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大剧院,就在南京

建邺区,是江苏南京主城八区之一,地处南京市中部地区,为国家东部地区的金融服务中心、会展中心、文体中心,其名称源自南京的故称“建邺”。一般提起建邺,都会想到这里经济非常发达,其实还有许多的旅游景点非常值得一去,比如奥体中心、绿博园、江苏大剧院、莫愁湖等。

江苏大剧院,坐落于建邺区梦都大街,距离地铁2号线奥体中心站不是很远,所处位置西临江心洲、长江,东接南京奥体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有了建造这座大剧院的构想,直至2014年开始施工建造,并于2017年正式对外开放。

如果你之前也曾去过江苏大剧院,应该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其建筑规模,整个江苏大剧院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含有歌剧厅、戏剧厅、音乐厅、综艺厅、报告厅及其它的附属设施,为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大剧院,也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

自建成对外开放以来,江苏大剧院承接了众多的音乐会、歌剧等演出节目,比如京剧现代戏《青衣》、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会、芭蕾舞剧《天鹅湖》、贝多芬交响曲等,是南京乃至江苏举办音乐会最主要的场所。

江苏大剧院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大剧院,从这里的室内装饰及可容纳人数也可看出,其中歌剧厅可容纳2037人,戏剧厅可容纳1014人,音乐厅可容纳1476人,综艺厅和容纳2540人,另外还有可容纳746人的国际报告厅,完全可以满足舞剧、话剧、音乐会等演出需求。

我曾不止一次来到这里观看音乐会演出,对于这里的环境各方面还是比较了解的,尤其是那一个个装饰精美的演出厅,置身其中,聆听一场场音乐会演出,好似遨游在音乐、歌剧的海洋之中,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这里的建筑设计极具线条感,且装饰并不会给人的感觉十分夸张,而是极富现代化艺术气息的设计风格,简单的线条将整个大厅的空间感勾勒的淋漓尽致,在2018年,江苏大剧院还获得了“2017年度江苏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或听说过南京的“江苏大剧院”?对于这座剧院建筑有什么印象?如果有时间,你会到这里观看演出吗?欢迎留言评论。

周家大院旅游景点「周家大院游记」

三原有什么比较好的旅游景点

首先推荐的是三原城隍庙。它位于三原县城东渠岸街中部。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600多年来曾翻修和增修9次,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是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后为道教所信奉,自三国起至清代末历代建庙祭祀。三原城隍庙供奉的唐代名将三原人李靖。三原城隍庙规模之庞大,建筑之堂皇,在全国城隍庙中首屈一指。城隍庙为宫殿式建筑,用均衡对称方式把楼、殿、廊、庑、坊、亭等40多座单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五个廊院相套向纵深和两侧伸展。中轴线上布着三道门、四重排坊、五座重檐殿楼。应门、戏楼、钟鼓楼、献殿、拜殿、陪殿、寝殿等主体建筑各具特色。全部建筑琉璃盖项,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美若宫殿,体现了我国古建筑平面轮廊规正,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疏密得当,刻镂精致,纹饰典雅的特点。城隍庙的门票也相当便宜,我记得3年以前是2块吧,现在最多涨到5~10块而已,所以,不用担心。当然,里边只是一个小小的庙而已。另,三原县博物馆也设在城隍庙内,收藏了近三千件珍贵文物和一百多通碑刻,其中岳飞书《出师表》和于佑任(三原人)书法真迹为世称颂。

接着就是李靖故居。靖自公园(唐园),名驰渭北,位于三原县城北5KM的东里村。记忆中的数据不多,只记得高中的时候和女朋友去那里游玩,没有玩好反倒吵了一架!至今仍然记得她穿裙子在一片矮小的竹子中拍照的样子,可惜现在在重庆看的竹子太多了。建议你在路过的时候还是去看一下。

孟店古建。位于三原县北8km的孟店村,清嘉庆年间(公元一七九六——一八二○),当地巨商周梅村(即安吴寡妇吴周氏之曾祖父)购地筑屋,建此私宅。此建筑原为十七院之建筑群,后兵乱,烧毁十六院,仅存此一院。孟店古建营造数年,花费人力物力甚巨。整个建筑,大屋顶,高台阶,砖木石结构;布局合理,疏密得当;结构紧密,宏伟壮观。此建筑为宫宅形式。东西宽十三点八米,进深七十一米,面积为九百七十九点八平方米。门前有楼房三间,正中悬挂巨匾一块,上写“主政第”三个大字。门口台阶为青石铺就,拾级而上,一对石狮对峙雄视。进入大门,迎面一座巨型屏风,两边石柱多为透花雕刻。西有上马石,东西有偏门。南墙上“大禹放牧”等浮雕风韵别致。进入二门,东西廊房门上皆为雕花木格窗门。西边门上,雕有“八蛮进宝”;东边门上,刻有“长安八景”。穿过廊房,便是五间大厅,厅房嵌镶八扇格子门,各雕图案。其中“郭子仪大拜寿”和“岳母刺字”等戏剧图案如舞台再现,使人叫绝。在廊房和大厅之衔接处,刻石满布。东墙上雕有球状刻花一个,中为空心,含一圆球,起风则圆球旋转,撞击刻花,朗朗有声。西边墙上,多为几何图形,刻工极细,使人叹奇。厅柱为生漆涂面,悬有楹联一幅:燕翼贻谋堂上箕裘绵福荫,凤毛济美楷前兰桂发奇英。五间大厅之后,又为东西厢房。古建的后楼建造在青石叠铺的方台阶上。后楼中央,悬挂巨幅匾额,上书“怀古月轩”四个鎏金大宇。站立后楼之上,远眺四方,使人心旷神怡。这座建筑,雕刻艺术,堪称渭北一绝。由于历史漫长及种种原因,古建保存下来的周家文物并不很多。这个地方我没有去过,只在网上查了一点资料。所以不能做评价。

文峰木塔,这个我最熟悉,在三原县城东南十余里的安乐乡中王堡,我舅舅的对门(以前的老门,现在封了,如果有人去了并在老门对面的小卖部买了东西,哪就是我舅舅家,挨宰了不许找我),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年)。属陕西省一座独特的木塔。文峰木塔共四层,六边挑檐,每边长十三米;塔身全部是木质结构,高约二十余米;塔基为砖石砌造,基高四米;塔顶是六角攒尖式样,远望好象一座亭台楼阁,玲拢可爱。塔内置有木梯,梯旁装有扶栏,可供游人登攀。每逢雨后睛初,云开雾散,长天如洗,登塔极目,北望嵯峨山,峰峻峦碧,气势雄伟;南眺八百里秦川,辽阔无垠,景色如画,令人悦目怕心,陶醉忘返。文峰木塔,相传是在三原龙桥竣工以后、用搭架拆剩的木料修建的。同时,还修建了一座占地三十多亩的寺院——木塔寺。记忆中,上小学的时候一写游记性作文,老师就会喊我们去看木塔,而且还记得那个时候在作文中用的最多的就是登塔远眺,现在想起来,可能要吐倒一片了……。另外,在记忆中,木塔原来还有学校,现在为了保护文物,把学校搬迁了。木塔中的麻雀、蝎子特别多,而且好像有点其乐融融的样子。门票很便宜,不上塔的话,你可以免费参观,上塔的话,好像收费现在是5块吧,记得以前是2毛钱,而且我是免费的,谁让我舅住对门阿……

老龙桥。刚才已经提过了,连接三原清河南北的居民。传说中还有一个悲惨的故事。忘记是什么样子了,记得好像是说一个媳妇害死了自己的老公,然后用磨盘沉尸清河,当时的县老爷是一个聪明人,为了破案,用重金收购全县的磨盘,然后配对(因为磨盘都是上下一对一的),最后就抓到了那个又狠心又贪财的媳妇(说明一下,我忘记是不是媳妇干的,反正又这么一个悲惨的故事),这下可好,收下来的磨盘没有用处,总不能堆到县太老爷府上吧。干脆用来建桥吧(不是有人说,要想富,少生孩子先铺路嘛,搭桥也一样了,足见县太爷的睿智),这样就用这些磨盘打建了一个龙桥!现在如果你从���龙桥(斜拉索桥)的旁边走入老龙桥,你会看到一个个的磨盘。

清河公园,就是刚才说横穿三原东西的河流旁边的一个公园。如果你从老龙桥的南面下河一直向东走的话,你会发现竟然不收费!可是别高兴的太早了,走上一段,你就会发现一个唯一的小桥,这就是收费的地方,费用3元左右。公园很一般,如果没有事情也可以走走,顺着清河,你可以看看污染以及干涸的河流。到公园的最佳季节应该是下雪的冬季,当然,雪对于三原来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坟墓。陕西是一个唐墓葬颇多的地方,在三原县徐木塬畔上就有唐高祖李渊陵和唐武宗李炎陵。陵墓倒没有什么希奇的,就是一堆黄土而已,可下面有一条水渠,人们把这渠水叫做润陵水。说起润陵水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哩!相传在一千多年时的一个清明节,唐太宗李世民带领家眷前往徐木原父王陵祭祀,发现这一带天气天旱,禾苗枯死,民不聊生,决定兴修水利,拯救百姓。从唐高祖李渊陵前向西开凿,直通泾阳的清浴河,把河水引往下游灌溉良田。唐高祖陵前的村庄,人们叫它唐王村。村里的百姓就将这水叫润陵水。润陵水清澈、香甜。过了好多年,唐武宗李炎死后也埋葬在先辈高祖李渊陵西不远的同一条塬畔上。唐武宗李炎陵前的村庄,人们就叫它小王村。唐王村和小王村附近的百姓浇灌和饮用都是这润陵水。上游任何人都不敢拦截。直到清朝时,泾阳有一霸,名叫郭九,曾在皇宫教过皇学,据说皇帝召见,他都立而不跪,他将润陵水拦截霸占了。此后,下游的唐王村和小王村一带家田的庄稼便干枯了。管理润陵水的秀才杨扶正,曾多次找郭讨水,郭九根本置之不理。后来,慈禧太后前来泾阳安吴堡看到其干女时,杨扶正便拦轿告状。慈禧太后即令郭九放水,郭九呕气而死。从此,唐王村和小王村等地区在润陵水的灌溉下,岁岁增产,年年丰收。好像都是悲惨的传说。

于佑任纪念馆。如果对字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三原东面的于佑任纪念馆去看看,新建的纪念馆也非常漂亮,门票抱歉我不知道。

好了,我所知道就是这些。

如果有朋友对黄土高坡的“原”比较感兴趣的话,顺着三原向西、南、北放开缰绳,出不了10KM,你就能看到“原”,也就能看到你所向往的窑洞。另外,去原上的最佳季节在三月,那个时候是油菜花最多的时候,满原的油菜花,会让你非常俗气的喊几句:太漂亮了。

与玩同等的就是吃。三原的小吃可谓囊括了陕西大致的特色。清单大致有biang biang面, 臊子面,,刀削面,歧山擀面皮(不是凉皮),荞麦合烙,洋芋擦擦,���菜鸡丝米线,油泼扯面,三丝煎饼,肉夹馍,葱油饼,蒸碗豆花,贡丸汤,羊肉串,罐罐粉丝,涝糟,羊肉泡馍,水盆羊肉。如果让我从早上开始吃的话,早上我吃特色的水盆羊肉,中午吃特色的荞麦合烙和歧山擀面皮及肉夹馍,下午吃羊肉泡馍,当然,这些需要你特别能吃。

另外,在这个清单中没有列出来的是晚上的夜市,夜市中有烤羊肉串,很便宜。另外,还有让我至今难忘记的zi'ran夹馍。如果肚子好的话,可以顺便逛一下。还有三原的蓼花糖和金钱油塔(千层饼)也是一绝,有空也可以品尝一下。

顺便提一下,这些吃的都集中的'园盘路'附近,也集中在县医院附近。前几年红火的“油坊道”由于城区改建,现在只剩下道口的几个小吃还在支撑了。

零陵郊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十大旅游景点详情如下

涧岩头村(周家大院)、香零山村、高贤村(荷塘月色)、马坝村、永连村、石烟塘村、大木源村、名山岭村(潇湘源农庄)、四达亭村、芬香村。近年来零陵区以乡村振兴发展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群众乐享文化生活“五一”假期想外出但是动车票可能很难抢那不妨在零陵来一场“乡村旅游”吧

湖南永州有哪些旅游景点?

湖南永州的旅游景点有:

永州思古——柳子庙 。

潇湘二水风光 二万年前的石棚 古稻作发源地——玉蟾岩遗址。

清代民居——九疑山黄家大院 神奇奥秘的三分石 人间仙境——阳明山。

舜帝南巡驻地——东安舜皇山 湘南最早的城池——舂陵古城。

南国摩崖第一家——浯溪碑林。

瑶族第一殿——江华盘王殿。

千年学宫——宁远文庙。

九嶷风光 舜帝归处——九嶷山袁家渴原址。

一、柳子庙

柳子庙位于湘南,与广西毗邻。这是一处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景胜众多,古迹昭昭。

说起永州,人们首先会想到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遭贬至永州谪居10年。

永州虽有胜景恐亦在闺中人不识,但柳宗元在永州写下那么多关于永州的华文诗赋。

柳宗元为永州传播声名作出了贡献。柳子庙就是永州人民为纪念他而筑建的。

二、浯溪碑林

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城(浯溪镇)西南部湘江大桥南端的浯溪公园内。

浯溪碑林距离永州市区五十多公里。

浯溪碑林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78米,最高处拨地30余米,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处。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

陕西被遗忘的古民居建筑,有300多年历史,想去参观吗?

如今我国在对古民居的保护力度是越来越大了,除了是一些必要的迁移之外,基本上全国很多地区的老宅建筑也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对它们的保护上看来,则是需要有更多值得被赞誉的部分,毕竟在论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上看,古民居的建筑吸引力也是非常大的,而我国留存下来的古民居也不是特别的多。

当然,在对我国的很多地方上看,古民居的发展在整体上说,它的区域性文化价值本身也就是更高的,也是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热点,所以就来看看在陕西一处被遗忘的古民居建筑群,这个古民居在发展上看来,它的旅游价值也更高,社会的区域性文化也更突出,只是比较可惜的是,它的古民居发展也是呈现出许多的差异。

它就是周家大院。一听到这个古民居的名字就有很多人都会想到是乔家大院,虽然是在规模上和知名度上周家大院还是不如乔家大院那样闻名的,但在对我国的这个大院发展上看来,其大院的发展历史也是比较突出的,也更是陕西很重要的一处大院,只是在其他人看来,这处大院的发展历史也的确是被忽略了。

先来看看这个古民居的一些介绍,它是在陕西的宝鸡市凤翔县城文昌巷处,其建筑原来也是比较有名气的,因为它是古代陕西西府第一大财东周家的老宅,可谓是财力很雄厚的一户人家了,而且在对它的建设上看,也是耗费 很大的财力,它的至今也是有300多年历史了,可谓是陕西很有代表性的一处古代建筑了。

当然在对这处建筑的发展上看来,它的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的,是我国北方典型的民宅古建,像它所打造出来的四合院子形式和砖木结构等特点,也是很符合北方民居的特色,所以如今它也是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对它的保护与旅游价值上看,其古建筑的发展也是成为当地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古民居建筑群了。

但在如今我国的古民居对比中看来,它却是陕西一处被遗忘的古民居建筑,很多人都对它的古民居旅游景点都不是很熟悉,这也就更进一步的造成了它的古民居发展是显得多么的有憋屈了,但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发展上看,它的古民居发展也都是有很高的保护和旅游价值,被忽略也不能否定它的古民居价值的。

爱车长安CS75带我游周家大院,一座建筑文化史书

周家大院,就坐落在溧水的周园里。七进七出的院落,周围还有有35幢徽派建筑,是中国最大私人藏馆。早就想拜访此地,一直不得空,今天下午空闲,毫不犹豫,开着我的小七,直奔目的地而来。小七是我的爱车,是我出行的得力交通工具。它颜值没得说,尤其前脸,特别霸气硬朗。空间家里五口人乘坐都是没有问题的。夏天打开空调,动力也丝毫不会受到影响。后期保养费用不高,按公里数保养就可以了,平常也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小事故,总之让我很省心。家用车就选长安CS75。

行驶途中,小七驾驶舱的视野还是很开阔的

红色车漆,红红火火,外观颜值更加靓丽

侧身满满的肌肉感,力量十足

尾部圆润饱满,下包围拼色很时尚

车窗清晰明亮,可以自己贴上深色的防晒膜

轮毂轮胎很耐用,抓地牢,防滑耐磨

随走随拍,小七停在哪儿都是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线

性价比高,开着舒适方便,而且还省油,你们说呢?

驾驶小七也多年了,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中国自主品牌进步和努力,无论是外形、做工、空间、细节和行驶感受都很出色,已经达到了国际品牌SUV的水准,对于像我这样的消费者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可折叠加热外后视镜,灵动气息时刻释放

超长轴距,带来超越寻常的空间尺度,大尺寸肩部空间、肘部空间及臀部空间,带来舒适的乘坐感受

外形有棱有角的,很有设计感,很现代,动感十足,相当有魅力

下包围的拼色设计更显爱车敦厚饱满

颜值一直是我最爱,很精致,相当不错

雕工精湛,横梁、柱子等元素都是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

周家大院是周园主人周贺桐先生早年收藏的古建筑,有七进七出

周家大院最具典型的是三雕,木雕,石雕和砖雕

大型精品古典家具展厅,展示收藏了很多精品古典家具

目前,周园正在启动第四期、第五期建设方案

“北有故宫,南有周园”,作为中国最大的私人藏馆,周园收藏了大量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你仔细观察,一木,一砖,一石,一牌匾,每一件都是宝贝。每一件都是历史故事

几代人收集、建设,这座“周村”是绝对的国内私人最大型私人博物馆

周家大院的石雕、木雕、徽派建筑具有典型性

每一进一出,都是建筑的精华

七进七出,到底收藏了多少建筑非遗,我真的无法统计,只是看的过瘾,看的又眼花缭乱

是雕工精湛,横梁、柱子等元素都是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

一砖一木,都精修的十分到位

名人真迹

周家大院投资3亿元,展示出中国最大古戏台和35栋构造精美的徽派建筑。还有许多秘密可探寻,会给你更多的惊喜与惊叹!

宝鸡的凤翔有什么旅游景点?你会怎样选择?

宝鸡的凤翔的旅游景点有,以下是我的选择。

陕西4宝鸡的凤翔县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地方,也是周、秦发祥之地,相传秦穆公之女善于吹笛,与善于吹箫的华山隐士萧史成为知音,终成眷属,后乘凤凰成仙而去,凤翔之名因此而来。在距今2000多年前,秦穆公在这里统领列国,有着西北第一佛山的灵山就在凤翔,山上有一尊号称关中第一大佛像也是非常壮观,这就是灵山大佛,灵山游客香客一直络绎不惧。

东湖,古称饮凤池,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修筑扩建,有近千年历史,内有林则徐,左宗棠亲手栽种的柳树,东湖柳为凤翔三绝之一,凤翔东湖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历史园林。周家大院,明末清初陕西西府第一大财东周家老宅,始建于明朝末年,至今有300多年历史,在这里能看到许多的以前使用的老物件。凤翔县博物馆,先秦20位王公在凤翔建都327年,是秦始皇加冕之地,喜欢电视剧大秦赋的一定要来凤翔博物馆看看,了解秦历史。

宝鸡市还有这么一个免费景点值得一游,这就是周家大院,周家大院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城区通文巷内,是明清时期一周姓人家的住宅,也是宝鸡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关中民居之一,被建筑专家誉为“关中民居的典范”。据记载,周家在凤翔历史悠久,资本雄厚,是当时本地的名门望族,周家祖居地在凤翔区的周家门前村,县城内的这座大院是其家族在县城的府居宅院。

在这个地方室内室外拍照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没有来过这边的,推荐可以带家里的老人来,住宿放松的同时,去庙里拜一拜,他们应该会很喜欢,并且据说这里拜非常灵的哦!总体评价还是很不错的,推荐推荐推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798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