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挂甲山石刻

介 绍: 挂甲山石刻在山西吉县城南里许挂甲山。此地背依锦屏山,面临清水河,杨柳夹崖,拱桥如虹,景色优美。 据县志记载,唐尉迟敬德出征寓此,曾在锦屏已挂甲,更名挂甲出。也有传说唐太宗与秦琼奔赴长安,曾挂甲山巅,故名。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山脚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区,每区二至三龛,龛人火焰式,龛内内多为一佛二菩萨,龛为座为覆莲瓣束腰须弥状,菩萨胁侍两侧。其中卧佛一龛,右手托腮,左膝徽曲,造型生动,神态自如。雕造手法剔地突起与线雕相结合,与其他石窟中圆雕相较,别具一格。

山西临汾市

挂甲山石刻

徒步穿越 | 太舟坞- 四棵树-望京楼- 猴子爬-挂甲塔-鬼笑石-西山森林公园

数九天,天气干燥寒冷,不适宜骑行;但在这个流感肆虐的季节,健身锻炼不能停。

元月7日,海淀自协组织部分会员及骑行联盟车队开展徒步登山活动,号召大家动起来,活动筋骨,增强体质。

参加活动的有5KS单车俱乐部、彩虹车队,以及温泉镇部分车队代表。

线路如标题所示,算是北京近郊户外的一条经典休闲路线。全程以防火道为主,基本无台阶,约13公里,海拔攀升650米。

太舟坞

太舟坞位于北京西侧,与百望山有五里之遥,属于北京市海淀区。依山傍水,村前有京密引水河通过,宛若护城之河,北面有山,乃太行山余脉,村子就在这依山傍水环抱之地。

四棵树/望京楼

北京西山有两座“望京楼”,是山友、驴友们人人皆知的坐标性建筑物,所谓“望京楼”实际就是用于观望森林火情的“瞭望塔”。在晴空万里的清晨,站在“新望京楼”上凭栏远望,整个北京城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倒也不枉“望京楼”之名。

猴子爬

如下图。其实,我们这是在下山。

挂甲塔

一座过街塔,原是为税收管理而建的城门关,因城门上建有一座汉白玉白塔,俗称为过街塔,后来过街塔被叫做挂甲塔,村子也被称为挂甲塔村。

鬼笑石

位于北京香山鬼见愁的东南部,为一块突出山体的大石头,大风吹过鬼笑石,会发出嗖嗖风声,类似鬼哭狼嚎,这也就是香山鬼笑石名称的由来。游人站在鬼笑石上,可以遍览北京城,北京电视塔,颐和园,香山植物园,团城演武厅等等许多名胜古迹和标志性建筑都可以尽收眼底。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北京西郊小西山,地跨海淀、石景山、门头沟三区,她以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为基础,总面积5970公顷,是京郊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

部分照片回顾

此次登山徒步,拉开了海淀自协2018年活动的序幕。

同时,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兜里有钱,腿上有劲,骑车有时间。

关注精彩,关注北京市海淀区自行车运动协会。

泰山刻石附二玄社宋拓高清完整泰山刻石图片

启明按:泰山刻石是篆书入门很好的临摹材料,经常有人会问,泰山刻石和峄山刻石是不是同一个碑,泰山石刻的作者是谁?泰山刻石是不是李斯写的?等等问题,今天启明就收集泰山刻石的相关资料,包括泰山刻石的简介、泰山刻石主要拓本等,希望大家看完后对泰山刻石多一些了解。

一、泰山刻石简介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面刻字。小篆,由丞相李斯篆书。泰山刻石是 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现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刻石原在泰山顶玉女池旁,后来移到碧霞元君祠之东庑。清乾隆五年(1740年),祠遇火灾, 刻石焚毁不见了。直到嘉庆二十年(1815年)才从池中搜得,已断为二,后移至岱庙。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残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 完整,“斯昧死”三字残缺。秦泰山刻石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泰山刻石是为始皇歌功颂德撰写石刻的文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 自统一天下的第三年即前219年(始皇二十九年)开始东巡,为彰显自己的统一事业功绩,在各地立了六块小篆碑刻,分别为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 之罘刻石、碣石刻石和会稽刻石。前四处皆在山东,会稽为今日浙江之绍兴,会稽石刻唐时尚完好,至宋则已不见诸著录。碣石不详所指,或以为在当今之河北境 内。峄山石刻真迹亡于唐以前,杜甫有诗为证曰:“绎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之罘早已不知去向。今所存者仅《泰山石刻》《琅琊台刻石》,而《琅琊 台刻石》仅86字清晰。泰山石刻宋欧阳修、赵明诚皆曾目击。泰山石刻的拓本以明安国所藏北宋拓本最好,存165字,此外还有29字本、10字本等。

泰山刻石字体是小篆,字形工整瘦长,笔划圆健古厚,是秦代小篆书法的经典代表, 体现秦代书法艺术风格。小篆的特点是对称均衡,略为修长,它也容易板滞,但是《泰山石刻》却没有这种毛病,它在对称中蕴含着飘逸秀美,如仙子临风,仪态万 方。唐朝李嗣真《书后品》说“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泰山石刻》虽遭 磨难毁损,但终究留存,而光照千古,李斯也因此成为书法史上第一个有书迹留存下来的书法家,古今第一小篆书法家。

二、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秦封泰山碑》北宋拓53字本

如果要问《泰山刻石》的最佳范本是什么,那么启明首推二玄社的这本。不过价格昂贵,建议购买《泰山刻石-历代拓本精华-贰拾肆》,也就是由何海林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点击这里可以在求实图书专营店购买。

下边我们来看看二玄社的《秦封泰山碑》

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秦封 泰山碑》北宋拓53字本,秦相李斯篆碑,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 疏密适宜。秦刻石中,仅此与《琅琊台刻石》为真,余皆后人摹刻。(启明注:因为图片过大,这里只选取部分缩略图用于展示,如果您需要全套高清的拓本,请加 我qq:282295839,加好友时请注明:泰山刻石)

三、泰山刻石的临摹视频

启明找到了泰山刻石的临摹视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因为文章不能上传视频,我会尽快在个人主页里边上传视频)

如果不能观看请去优酷搜索:泰山刻石。

如果您希望有更多书法方面的交流或者想获得一些高清的书法字帖,请加我QQ:282295839,我将送给您自己收集整理的一些电子版高清字帖。

秦七刻石之《泰山刻石》全文鉴赏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原是秦代七刻石仅存的两处刻石之一,原刻石在泰山山顶,现保存于山东泰安市岱庙院内。但残石仅存二世诏书10个字,又称“泰山十字”。

泰山刻石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是有记载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乃遂上泰山,立石...

全文

(张永明先生墨迹)

皇帝临立, 作制明法, 臣下修饬。

廿有六年, 初并天下, 罔不宾服。

亲巡远黎, 登兹泰山, 周览东极。

从臣思迹, 本原事业, 祗诵功德。

治道运行, 者产得宜, 皆有法式。

大义箸明, 垂于后嗣, 顺承勿革。

皇帝躬听, 既平天下, 不懈于治。

夙兴夜寐, 建设长利, 专隆教诲。

训经宣达, 远近毕理, 咸承圣旨。

贵贱分明, 男女体顺, 慎遵职事。

昭隔内外, 靡不清净, 施于昆嗣。

化及无穷, 遵奉遗诏, 永承重戒。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75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