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四方洞遗址

四方洞遗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区境内柳河岸边,是河北省境内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中文名:四方洞遗址

四方洞遗址

占地面积:约44000平方米

所属地区: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区柳河岸边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晚期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7-0002-1-002

承德四方洞,探寻神秘的远古遗址

在从承德市区去兴隆的路上,我们路过了一处叫鹰手营子的地方,当地的朋友介绍说,这里的柳河岸边有一处神秘的遗址,因洞口呈较规则的四方形,当地人便习惯性的称之为“四方洞”,经过科学家的考察,这里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过,现在已经成为了遗址公园。很多人当地在洞中玩耍的时候,都曾经挖到过神秘的化石,于是我们也决定去这里一探究竟。

很多人并不知道,鹰手营子这里曾经是清朝皇家陵寝“清东陵”的禁地,在清朝时期,这里住着几户驯鹰的鹰手,他们用放鹰扑捉到的山鸡作为祭品,因此这里被称为了—“鹰手营子”。四方洞在没有成为遗址公园的时候是很多当地孩子们主要玩耍的一个地方,后来在1982年春天,当时承德兴隆县刚刚成立文物保护管理所,为了充分了解辖区内的文物分布情况,便开始了对鹰手营子柳河流域的文物普查工作。当普查人员来到四方洞时,见堆积较厚,便在当地农民家中借来锨、镐要试探性的挖掘,没挖几下便在上层发现了几片汉代陶片,下层发现了少量碎骨和几块钙衣包裹的石块。回到所里,经过清洗,工作人员发现碎骨有些石化,十几件石块中只有一件是火成岩并有明显的加工痕迹。此后,鹰手营子便来了很多文博界专家、学者,都证明了此处有旧石器遗址的断言。

四方洞遗址也是河北省境内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遗址的发掘是在燕山山脉深处首次发现有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足迹,并证明了,四方洞遗址与山顶洞人是处于同一时期的,这对研究承德地区史前文化也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在山洞前立有“四方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的石碑。

四方洞前就是柳河,河边还有观景亭。

在四方洞的入口处,有一个残旧的介绍牌,介绍了四方洞的历史,可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在洞穴内的岩壁上,还有很多小洞,洞里面非常黑,让人感觉有一种“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的感觉。

四方通的整体面积约44000平方米,洞内春暖夏凉。洞穴生成于奥陶系灰岩山体中,为一构造洞。洞口呈高12米、宽13米较规则的四方形,西向,高出现柳河水面约3米,近洞口深10米外方正如厅状。在深10米处向南、向东北分为两个支洞。

怀着对四方洞的好奇,我们还真的走进了其中的一个洞穴,洞内非常黑,幸好我们有手电,洞穴中有蝙蝠,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在睡觉,我们进入以后蝙蝠也没有成群的飞出来,在洞穴中还有火烧过的痕迹,不知道是不是远古时期人们生存在这里的时候来“钻木取火”。

无意之中我们还惊喜的捡到了一块上面有某种动物骨骼的化石,并交到了当地的文物局中。198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联合发掘队,对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从上下两个文化层中,共出土石器575件,动物遗骨1765件。

四方洞周边的风景还是非常秀美的。

据专家介绍,“四方洞遗址”为侏罗纪燕山运动之后逐步发育产生,它的文化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万至4万年之间,在此最早出现的人类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属于同一时期。

四方通在柳河上的倒影,在每天晚上河面还会有喷水的表演。

四方洞遗址公园免费参观,虽然洞穴被保护了起来,但是这里仍然是当地百姓们娱乐休闲的好地方。

落榜进士: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也许有一天会和你擦肩而过。

【 微信:wudan365】【微信公众号:lvxing36524】【微博:@落榜进士】

四方塘遗址的前世今生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叶建鹏 通讯员 石贤洲)2016年5月16日,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北京顺利揭晓,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成功入选。每年举行的十大考古发现评选,有着考古界“奥斯卡”的美誉,四方塘遗址墓葬区的入选,再次将人们的视线聚焦到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上。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大冶市金湖街办境内,距大冶城区3公里,交通便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古矿遗址中时代久远、采掘年代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冶炼工艺水平最高的一处古铜矿遗址。

1973年,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发现,1984年在发掘原址上建成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并对外开放;2001年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2012年10月,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列入国家“十二五”150处大遗址之一,同年,铜绿山博物馆新馆建设方案获国家批准。

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大冶市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对新馆建设的动土地段重点勘探时,发现四方塘古墓群,2014年11月19日,第一座古墓被发现。随后,数十座古墓被陆续发掘出来,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古墓群。

在连续2年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后,现己发现和发掘墓葬135座(实际清理发掘132座)。其中,有西周晚期墓葬3座、春秋时期墓葬118座、近代墓葬11座,共出土两周时期铜、陶、玉、铜铁矿石等文物170余件(套)。

古墓的发现,意义非凡。这之前在对古铜矿遗址的考古发掘中,都是见物不见人,找不到任何人活动的痕迹,而这次发现古墓,填补了中国各地古铜矿遗址没有发现古墓的空白。

墓葬区与之前铜绿山发现的采矿、冶炼遗址一起,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古代矿业生产体系。墓地文化属性与时代特征之明确、墓葬保存之完整、出土文物矿冶生产特性之显著,均为中国矿冶考古的第一次。

古墓群中有近三分一的墓壁上修有壁龛,半数以上墓葬出土日用陶器和铜器等随葬品,陶器以鬲盂(钵)豆、为基本组合。有20座墓随葬着多寡不一的青铜器,还有4座墓随葬了玉器,4座墓的壁龛中随葬了铁矿石。

以上种种“证据”都表明这是一处以春秋时期为主的铜矿业生产者的公共墓地,这些墓葬群里,既有矿上的“矿长”,也有中层管理者,还有生产技术工人。随葬品更是显现了楚文化与地方扬越(当时的本地居民)文化融合的现象。其发现对研究春秋时期铜绿山国属、生产流程及管理分工、文化面貌、冶金史等系列重大学术问题均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新资料。古墓群的发现,让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形成了采矿、洗矿、冶炼、安葬等一条完整记录矿冶之路的链条。

一生一定要去的地方——水洞沟遗址

有一个地方,神秘而又富有穿越感,无处不是风景,无处不带给人惊喜。

那里曾经一片荒凉,那里也曾经生机遍布,而如今,那里既有荒凉的风貌,又显出勃勃生机。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临河镇,如今已经跻身国家5A级景区,是世界知名的史前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从空中鸟瞰整个水洞沟地区,这里生态环境多变,丘嵴沟壑纵横,在灰黄色的主调中偶有狭长的绿色地带。

这里的地形地势错落有致,层层色色似乎在争相诉说着有关地球变迁和生命演化的往事。

风雨的蚕食使古老的沙壁印刻下斑驳的纹路,彷如岁月的年轮,揭示着这里沉积的过程,演绎着历史的沧桑。

经过风雨的侵蚀,台地被分割成槽垄和沙丘,又被雕磨成千姿百态神秘莫测的诡异造型,形成了西部特有的雅丹地貌,浮现眼前的是各种风蚀奇观,因此这里也成了西部电影外景拍摄的必选之地。

水洞沟遗址被一条名为边沟的河谷分割成南北两个部分,边沟河水自东向西流淌,据说边沟在穿越长城时形成水洞,水洞沟也因此得名。

沿路将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冲蚀切割成两壁屹立的深沟峡谷,岩壁复杂的地质地貌为这里更添神秘色彩。

乍看之下,这里是一片荒凉沉寂,人烟稀少的地带,然而这里却遍布生机盎然的痕迹。

明朝时期修筑的土夯长城,历经战火的烽烟和岁月的洗礼,残而不倒,成为明显的交界线,一边荒原,一边湖岸,形成独特的景致。

在荒芜的毛乌素沙地,各种飞鸟爬虫,羊群走兽都会光顾,红艳艳的野花随处可见。

边沟水灌溉着杨柳,滋润着灌木,养育着飞禽,水中鱼儿成群,水面野鸭成队。

湿地芦苇丛生,蜻蜓点点飞舞,蒲草繁茂生长,处处都是大自然顽强生命力的体现。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水洞沟看似平凡无奇的荒原之下,还隐藏着古人遗留下来的先进军事工事,它就是隐藏着峡谷峭壁中,神奇莫测的藏兵洞。

宁夏作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兵家必争的边塞要地,有着关中之屏障,河陇之咽喉之称。

藏兵洞正是依托着宏伟的长城、险峻的崖壁、神秘的古堡而建,是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蜿蜒于峡谷两侧崖壁中,巧妙地利用了风雨侵蚀形成的悬崖峭壁,开凿了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进攻的军事设施。

这个功能完备、设施诡秘的地下兵城,杀机密布令人防不胜防,曾在抵御鞑靼、瓦剌这些少数民族的入侵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在藏兵洞接近出口的地方,更是要做出生死的抉择!生死门的前方有两条路,一条通向希望,一条通向死亡。

走出变幻莫测的藏兵洞,出口之一可直达长城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丰富的中国古长城史料!

水洞沟红山堡的独特风光,甚至被电影《锦衣卫》选入拍摄,你还不来先睹为快吗?

一生一定要去的地方:水洞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57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