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中国民居

中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数座城市,且形成独有的特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我国面积最大的行政区——新疆,由于这里人烟稀少,形成了独有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

尤其是新疆的

中国民居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更生活着我国唯一的白人民族

,吸引无数人前来参观。

优越的位置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新疆喀什地区的下辖县,地处帕米尔高原西部,是距离喀什较为偏远的小城。但要说它的地理位置偏僻,或许不大合适,虽然对中国境内来说,它的确称得上偏远,但它在国际上可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地处中国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国交界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联西出、西进东销的主要国际通道,为境内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唯一白人民族——塔吉克族

自成立至今,占地约2.5万平方公里的塔县也仅有2个乡镇,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或许是此原因,

这里生活着我国唯一白人民族——塔吉克族,如很多少数民族一般,他们也有着超高的颜值和身材,肤白貌美,大眼睛,高鼻梁,酷似欧洲人的面容

,让他们收获了很多赞赏的目光。

特色服饰

而且塔吉克族妇女头上都戴一顶“库勒塔”帽,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身穿红色连衣裙,但不同的人身上所带配饰不同,

像已婚妇女系三角形绣花腰带,中年妇女则多留鬓发,未婚姑娘不留鬓发,因此从衣着上也可以判断出她的身份

,遇到心动的可以追求哦。

塔什库尔干县石头城

当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使得塔县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塔什库尔干县石头城。而且从塔什库尔干,来看,它在维吾尔语里也是“石头城”的意思,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石头城而得名。

它是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石头城之一

,曾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中蒲犁国的王城,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石头城在大约公元1世纪前就已存在,是新疆珍贵的历史古迹,如今城堡仅剩断壁残垣,来此只能参观残破的遗址。

另外,为了方便游客参观拍照,当地人在石头城旁边的金草滩上修建了木质栈道,这里是拍摄石头城最好的地方。尤其在日落时分,夕阳下泛黄的古城显得格外悲壮,是拍大片的好时机。另外,修建在山丘之上的落寞古堡也十分适合摄影,分分钟就有了苍凉悲壮的感觉,大家可以前来一试。(图片来源于携程网友)

参观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的诞生 中国民居

在胡雪岩故居旁,有一座占地约5000平方米的大宅,由清光绪年间兵部右侍郎朱智的故居改建而成。在这里,你能探究民国时期杭州的“保甲制度”;在这里,你能看到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选举的历史场景;在这里,你能了解到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的寻访过程……

这里,是富有中国江南传统特色的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

视频制作/张帆

本周六,商报实践营要带小记者们来到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 跟随讲解员参观场馆,了解中国基层组织历史变迁,从商至西周的邑到民国时期的保甲制的基层组织的演变历史;互动模拟体验选举过程。

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是国家级的关于社区建设的专题类博物馆,同时,这里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的所在地。

升级后的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由基层组织历史厅、社区建设发展厅、社区治理成果厅、“左邻右舍”社区治理创新园、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未来社区展示厅等6个展馆组成。展馆综合采用实物陈列、图板呈现、3D影院、三维虚拟、二维动画、魔镜墙、触摸互动体验、全息投影、光电沙盘、错视绘画、信息查询、动态路演等展示手段,全方位展示了我国社区建设的历史演进、发展现状和地方经验。

在“基层组织历史厅”内,包含中国基层组织历史变迁,从商至西周的邑到民国时期的保甲制的基层组织的演变历史及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创建与发展历程。

为了增强参观的趣味性,展厅设置了互动环节,让当年基层组织选举方式中的“豆选法”情景重现。什么是“豆选法”?被选举人背对着选举人,选举人依次将手中的黄豆丢到被选举人背后的瓷碗内,收到黄豆最多的被选举人,就是当选的人。

据悉,升级之后,展厅内会新增一些直观性比较强的实物、老物件的展示,如不同时期的居民户口本、身份证等等。

跟随讲解员参观场馆,了解中国基层组织历史变迁,从商至西周的邑到民国时期的保甲制的基层组织的演变历史;互动模拟体验选举过程。

小记者们先来猜一猜这是做什么用的?

活动说明

活动时间:11月28日(周六) 10:00-11:30

活动地点: 杭州市上城区金钗袋巷79号

说明:限15组商报小记者家庭参加

浅谈中国南方五大民系的民居建筑 中国民居

传统民居是我国自古以来各地城乡老百姓的居住建筑,也被称为庶人、布衣、平民的住房,古代史书从无记载。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既有浩瀚渊博的古典文化,又有长期藏于民间的优秀文化,其中,传统民居建筑就是我们的先祖辛勤劳动和实践智慧所创造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值得总结、提炼和传承发扬的。

那么,就让我们领略一下南方各民系的居住模式特征吧。在有些地方,哪怕只相隔一条村,民居的特征也大有不同喔!

吴越民系

吴越地区在春秋时期已建有吴国和越国,并早已与中原有联系。秦汉以来,吴越地区因位于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水源充足,适宜农耕生产,以至农业、手工业发展较快。到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从北方转到南方,吴越地区已成为南方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环境:气候温和,丘陵地带,山不高,水网密布,环境优美。民居建筑与环境结合,民居与园林结合,村镇中水乡民居突出。

民居特点:大中小类型俱全,主要是四合天井型带横式宅居类型,组合齐全又丰富。布局完整有序,大型宅第中心多进成列建筑较多,并以弄巷作为联系通道。村落中民居随地形环境布局组合比较自由。房屋沿街道可弯曲、凹凸,呈不规则形状。

外观:白粉墙,灰瓦,两坡屋面,马头墙。进门为台门,又名大墙门,砖雕门饰。

结构:当地传统立柱为穿斗式构架,个别大厅堂用抬梁式构架。

陈设装饰:以厅堂为主,庄严大方,柱顶梁架檐廊,出挑都以木雕为主,雕技精湛。全国四大木雕,在建筑行业中以浙江东阳与广东潮州比较著名,但潮州木雕外涂金饰,唯东阳木雕以原木原色雕琢而成,独具整木雕镌特色。

苏州耦园

闽海民系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境内有两大山脉,一为与江西交界由北向西南的武夷山脉,一为福建中部由北向南的鹫峰山—戴云山脉,把福建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区域。整个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盆地穿插其中,平原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福建西北有山脉挡除寒风,东南有海风调节,气候温暖湿润,夏秋之间常有台风,并有暴雨。

环境:因沿海多台风,民居组合或群居组合常为近方形平面。由于气候湿热多雨,民居使用天然材料,故保存年代难以久远,至今明代遗留的建筑实物较少。

民居特点:闽海民居的特征,比较规整严谨,方方正正,中轴对称。因地处偏僻,达官豪富甚少南迁来此,故民居较多以四合天井型或三进两天井,即三座落为主带横式民居为主。

外观:闽海各地区因当地盛产材料不同与匠人工艺手法各异,民居外观特征也有差别。以闽南来说,丰富的屋檐轮廓、红砖嵌石的墙面装饰、山墙尖的五行图案、精巧的石雕柱饰等,都是当地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

结构:民居建筑的结构方式还是南方的穿斗木架构造,较大的宅居厅堂和祠堂、庙宇大堂采用穿斗和抬梁相结合的木构架形式。福建山区产木材,穿斗用木,省料经济,但不耐久。

特色:闽海民系民居中有一个特色,就是盛行“风水观念”,主要是理气派的五行阴阳学说的流传。在平原缓坡地带,以阴阳、八卦、五行、罗盘为工具,来决定宅居的方位、朝向。因福建地区多平原、丘陵,宅居周围无高山崇岭可依靠,理气派的风水之说,使宅居主人在心理、精神上有依靠。

福建漳浦湖西赵家堡(明)

赣湘民系

赣湘民系包含江西和湖南两省汉族族群。江西在地理方面,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临长江,地势由南向北渐次向鄱阳湖倾斜,形成一个向长江开口的巨大盘地。

环境:赣湘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春多梅雨,夏多暴雨,秋季易旱,冬季寒冷。虽位于南方,但离海较远,东南方向又有高山阻挡,台风较少影响这一地区,属大陆性气候,与其他属海洋性气候的南方民系不同,夏季炎热要求通风,但晚间又冷。春夏多雨,防寒防冻、防水防涝显得比较重要。

民居特点:

在民居建筑方面,江西境内也和南方各民系地区一样,都普遍采用三间屋、三合一天井、四合一天井和天井中心型带横式的民居类型。由于富豪、世族后裔少,因此多列多进大宅第也少,且因宋代手工业、商业发展,城镇中已出现楼房。

赣湘民系湘东地区因山多地少,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又寒冷,都和南方各民系一样,以天井为中心组合式建筑的民居模式,村落多数是民居纵横相连,当地称为大屋,如湖南岳阳张谷英镇张谷英村大屋。村内也有一般四合天井型、五间曲尺型等中小型宅居。

赣湘民系湘南地区在民居建筑方面,有三间屋式及其发展的类型,有四合天井型、三间堂式(当地名称,即三座落式)及其发展的类型。其村落布局,也是将三间堂式宅居并联起来,有纵有横,如湖南永州双牌县坦田村岁月楼就是一例,房屋按照“九宫飞星”的风水理念,呈正方形布局,共三组九栋六十三间,按纵向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二涧庄”“六如第”“四玉腾飞”,总建筑面积约12亩。

湖南岳阳张谷英镇张谷英村大屋(明)

粤海民系

粤海民系包含广东广府地区、粤西地区和广西东部地区,主要是以讲粤语为主的地区,一般也称为岭南地区。广东省位于我国南部,北邻江西、湖南两省,中间有五岭相隔,该地区大多属稳定地块,强大地震较少发生。境内最大的河流珠江,其支流密布全省,形成一个大水网,河流周围村镇密布,有水乡之称。

环境:广东气候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每年四月到十月之间,受热带气候影响,台风多达十余次,对人、畜、生产、房屋破坏极大。总的来说,炎热、潮湿、多雨是该地气候最大的特点,民居建筑解决通风、防晒、防湿问题是首要的,防台风的措施也是不可少的。

民居特点:在民居建筑方面,为了公平合理,一般采用统一规定的宅地面积和宅居模式,宅地以户为单位,每户以一个小家庭为标准。宅居模式,以三间屋为准,加上牲口、厨贮、水井。这样,三合一天井的宅居模式就定型了,当地称这种模式为“三间两廊”式宅居。

结构:为厅堂抬梁式构架,山墙为穿斗式构架。

广东郁南光二大屋鸟瞰图

客家民系

客家民系是客家方言地区,范围比较特殊,包含赣、闽、粤三省交界的范围,即江西省南部赣州地区、福建省西南部汀州(今长汀县)地区和广东省东北部梅州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坡地、平原较少,深山峻岭,交通不便,自古以来,人口稀少。

环境:气候方面,赣、闽、粤都属南方,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春多梅雨,夏多暴雨,秋季易旱,冬季寒冷。离海较远,东南有高山阻挡,台风不易到达,属大陆性气候。

民居特点:在民居建筑方面,客家民系三个地区都在南方,总的来说,都离不开南方民系民居建筑的类型体系,即三间屋、三合天井式、四合天井式、三座落式及其带横式宅居类型,但因三个地区具体气候、地貌、环境有所差异,因而,建筑的组合、布局也有所不同。

共同特征:

为生存安全采取“聚族而居”方式,一般都采取“围”的形式。在围屋中,按户分配住居,公平分配,以示平等友爱。

宅祠合一。围中宅居以祠堂为中心,住居环绕祠堂而建。祠堂代表家族、祖先,是所有后辈必须尊敬和祭拜的。因此,祠堂居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一个围屋、围楼只能建一座祠堂。居室可布置在周围,或环形,或在两侧。这种“围”在客家民系三个地区各有名称,江西赣州称土围子,福建汀州称土楼,广东梅州称围垅屋。

防御性突出。四角隅设碉堡、望哨。全围只设一个大门。围的四周作土墙,夯实或块砌,墙厚达1米以上。

村落中,以一村一姓一围屋为主。移民多时,几个姓氏各建围屋合一大村。同族人员多时,一重围不够分配,可设二重围、三重围,但须环绕首围而建,仍以祖祠为中心。在明清年代比较安定环境下,在围屋旁出现四合天井式宅居、杠屋式等中小型宅居。

广东客家地区围垅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32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