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资寿寺

俗称苏溪寺,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0公里处的苏溪村西侧。寺院座北朝南,东临绵山,西傍汾河山环水绕,水秀山青,古树交荫,风景秀丽,为三晋古刹群中不可多得的一处胜景。

据现存的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唐代咸通l1年(870),重修于宋,以祈求圣佛赐福保佑庶民长寿而得名:“资寿寺”。所谓“资”者,供给、赐予也。据说宋代寺中香火较为兴盛,每日朝钟暮鼓过堂上殿的僧徒,多达20余人。金代末年,寺院因周围林木失火而致毁。随之,众僧各奔东西,香火断绝。相传,元泰定元年,一个名叫法海的远道僧人,往绵山抱佛寺访友路过此地,目击寺院坍塌,很是惋惜,遂留脚有日,在邻近几十个村舍,持钵沿门讲念经佛,意在激发当地村民复建寺院的志向。如此一举,甚为奏效。不日周围的乡绅、商号、村民等,纷纷捐助银两、财物,于泰定三年(132年)动工重建寺宇。至明正德十六年(1521)又兴工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茸完善,只是香火不及于前。好在后来的朝代里,虽屡有战乱,但寺院和佛像的损坏程度不大。现存的建筑,均为明代重修。资寿寺规模颇大,院落宏敞,布局完整,总占地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古刹建筑群体,均为砖木结构。寺内主要建筑物有天王殿,雷音殿,罗汉殿,地藏殿,药师殿,二郎殿等。这些古代建筑结构奇巧,雕梁画栋,碧瓦凌空。屋顶三彩琉璃瓦覆盖,制作精巧,很有特色。

资寿寺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007乡道资寿寺

新华社报道资寿寺与少林寺两座千年古刹“联姻

新华网:两座千年古刹“联姻” 山西资寿寺托管给河南嵩山少林寺

曾经空荡荡的千年古刹资寿寺,因少林寺弟子的入住,响起朗朗诵经声,更有小武僧在练拳。

今年8月21号,灵石县政府与嵩山少林寺签订《资寿寺委托管理合同》,将资寿寺委托嵩山少林寺管理后,目前已经有23名年轻僧人入住资寿寺。

26岁的果妙师父就是其中一位,现任资寿寺的当家人。他告诉记者,由于资寿寺佛教文化已经断层,僧人生活尚不规律,他们要一切从头做起,目标就是把资寿寺的佛教文化重新发扬光大。

资寿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苏溪村,建于唐代咸通十一年(870年),是一座以佛教为主、道教为辅的寺庙,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90年代,寺内彩塑珍品十八罗汉的头像一夜之间被盗走流落海外,后来被爱国人士、台湾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全部购买捐赠回 国。

据()了解,少林寺将在30年的管理期内,承担资寿寺的日常维修、保养、维护以及消防、技防设施配套更换所产生的费用,同时开展正常宗教活动。

电话:0371—62810699 18239913991

联系人:李主任

灵石县宗教局局长裴春生告诉记者,灵石县政府负责办理110亩用地手续,建设礼佛区、僧人住宅区、文化区等,限于少林文化和资寿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专用。少林寺则负责筹资不低于2亿元的资金用于文化产业发展,力争用3到5年时间完成资寿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灵石县政府对资寿寺的全部资产拥有所有权,少林寺不得擅自抵押、转让和变卖资寿寺的任何资产。”裴春生说,寺院归少林寺托管后,宗教、文物等部门人员将进驻资寿寺对宗教活动和文物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中国彩塑精华-灵石资寿寺

资寿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苏溪村,距离灵石县城约 8公里,从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西行5.7公里。寺内现存大型元明壁画,堪与名满华夏的永乐宫壁画相媲美。以十八罗汉为代表的明代彩塑更是匠心别具,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资寿寺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

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总面积17000余平方米,分前后三进院落,共15座殿堂。入寺有甬道直通后院大雄宝殿,有两进院落,每进院左右有廊房配置,边院有僧舍、禅堂和藏经楼。整个寺院建筑既参差错落,又浑然一体。前院沿中轴线有山门、仪门、金刚殿、天王殿,旁有钟鼓楼和东西配殿等建筑,后院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周围有弥陀殿、药师殿、地藏殿、二郎殿、弥勒殿、三大士殿。各殿内共有壁画248.34平方米和彩塑百尊。以元代壁画和明代彩塑艺术著称于世,并因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名扬海外。作为千年古刹,资寿寺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壁画。资寿寺的壁画既有外来艺术的痕迹,又有强烈的本土风格,汇聚了唐宋元明历代不同特征的大量壁画。

二是明代彩塑。资寿寺有大小塑像150余尊,其中大的3米有余,小的不足10厘米,无论是表情动作、衣饰着装,还是着色用彩都堪称明代彩塑艺术的上乘之作。

三是药师佛殿的藻井。药师殿殿顶的装饰堪称一绝,尤其是正中的两组藻井,一大一小,一方一长。其中大的是由256组斗拱,分四层向上叠涩收缩而成,中间雕刻鎏金八卦蟠龙;小的由100组斗拱分两层叠涩而成,中间为二龙戏珠。设计奇巧,制作精细,色彩明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以上图文字整理于网络,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灵石资寿寺明代水陆壁画

内容转载自:旃檀精舍

资寿寺,因位于灵石县城东10千米处的苏溪村西侧,俗称苏溪寺,寺庙总占地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据寺内现存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唐代咸通十一年(870),重修于宋。现存建筑,均为明成化三年至正德十六年(1467-1521)重修。现存壁画为水陆题材,绘于明,补于清。大雄宝殿内,东西二壁存有画作,壁画各长8.7米,宽3.7米。

资寿寺壁画所绘形象,并未完全使用元末风格的粉本,具有创绘性。人物组合力求自然,且形象各异,细节处理上,和谐中有对比。作品线条粗简豪放,衣纹处理以藏头露尾式的描法为主。

大雄宝殿——东墙壁画(局部一)

东壁画面的中尊为大医王琉璃光药师如来像。其形体高大,肌肉肥硕,头饰肉髻,身着朱红袈裟,手捧药钵,结跏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日光、月光二菩萨,头戴花冠,身饰璎珞、裳裙,胁侍两侧。

大雄宝殿——东墙壁画(局部二)

大雄宝殿——东墙 壁画

药师如来,上层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中层为二胁侍和四大天王,下层为八仙过海人物,但仅剩汉钟离、吕洞宾、蓝采和,其余人物均已不见踪迹。

大雄宝殿——西墙壁画(局部一)

大雄宝殿——西墙壁画(局部)

普贤菩萨一侧的护法金刚及侍者。上层为护法神;中层执笔女像为水星,与之相对者,为土星;下层为东方持国、南方增长二天王。

大雄宝殿——西墙壁画 (局部三)

普贤菩萨下侧,为奉佛者图像。其间侏儒顶香炉前行,武士抱盒护驾,唐僧玄奘捧经卷尾随其后。其中的关羽,头戴武冠,身着蟒袍,执刀而立,神态庄重,姿势威武,司职护卫。关羽身后为周仓。

大雄宝殿——西墙壁画(局部四)

大雄宝殿西壁中尊为释迦牟尼像。此像结跏跌坐于华美的東腰须弥法座之上,双手捧法轮,作说法印。因佛说法,能摧众恶,如王之轮宝,故谓法轮。画面上的佛像为白色,着朱红袈裟,法轮呈圆形,与诸部要目所云相同。

弥勒殿壁画

水陆殿西壁,画分三层,上为五方佛,左右各画一组道袍神仙,下为众鬼神,中间为天地水陆神及星神。上部五尊佛,均饰以螺髻,披袈裟,一字布列,或执法轮,或捧佛钵,或作说法印。下部题榜有罗叉女神祇等众、天龙八部等众、天仙圣母等众、变净天神等众、北斗七星神祇等众、太岁土府一切神祇、少光天神、十二元辰神祇、月宫太阴皇后等众、九曜星君神衹、三元水府大帝、诸天仙神祇、五湖四海百川诸大龙王、五瘟使者神祇、江河淮济四读诸龙王、主火主水龙王、婆罗门仙神祇、地府六曹诸司神祇、往古一切三真九烈、往古一切士农工商、往古一切僧尼道俗、主风主雨主苗主稼病药龙王、秦王地狱诸鬼神、横遭毒药食命诸鬼神众、车碾马踏诸鬼神众、罗叉女神祇等众、山林树木神祇等众、地府三司判官等众、大耗小耗神祇等众、天轮图和城隍神祇等众。

弥勒殿(局部一~局部三)

药师殿——东墙壁画 (局部一)

配景图之双鹿图。

药师殿——东墙壁画(局部_)

药师殿东墙之残作。

药师殿——东墙壁画(局部三)

药师殿——东墙壁画(局部四)

弥勒殿(局部四)

水陆殿西壁之罗叉女神祇等众、山林树木神祇等众、地府三司判官等众、大耗小耗神衹等众。

药师殿——东墙壁画(局部五~局部七)

药师殿东墙之残作。

药师殿——西墙壁画

药师殿西墙保存完好,其上满绘祥云,上端各绘五菩萨半身像,为十菩萨格局,中下部各绘天龙八部像四身。

药师殿——西墙壁画(局部一~局部五)

五菩萨造像。皆结跏趺坐于祥云之中。

药师殿——西墙壁画(局部六~局部十)

天龙八部像四身。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其作用在于弘扬佛法,消除世人苦难。

本文内容来源:《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典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32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