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治平寺石塔

治平寺石塔座落于中国北部河北省赞皇县城境内嘉应寺村的治平寺内,是一座建于唐代(公元618~907年)的石塔。

治平寺石塔

治平寺石塔始建于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寺院重修,改嘉应寺为治平寺。治平寺石塔是一座石砌雕琢的密檐式实心塔,平面呈八角形。塔身通高16.4米,共4级,塔身和塔檐均为仿木结构,以石雕斗拱承托而出。垂脊处雕有佛龛,龛内浮雕有佛像及佛教故事。塔顶部覆以仰莲座,上冠葫芦形宝珠。此外,在塔侧还有经幢4座、碑刻10通。

治平寺石塔建造精美,雕饰丰富,反映了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是中国石雕佛塔中的瑰宝,对于研究唐代佛塔建筑以及雕刻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

平山万寿寺千年塔林:每块砖石都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东林山脚下的万寿寺塔林(图片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摄影:张晓峰)

塔身上精美的砖雕(图片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摄影:张晓峰)

塔身上精美的砖雕(图片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摄影:张晓峰)

这座编号为一号的塔,是一座很漂亮、很独特的塔。(图片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摄影:张晓峰)

留下一段传奇的“唐太子塔”(图片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摄影:张晓峰)

一片珍贵塔林

东林山脚下,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寺沟村东一条小柏油路旁,透过绿树掩映的空隙,便可看到一座座古朴精致的砖塔,这便是万寿寺塔林了。

据平山县志记载及万寿寺碑文和墓塔群铭刻考证,万寿寺塔林是万寿禅寺埋葬历代高僧的墓塔群,始建于后唐,历经宋、元、金、明、清,后因大火万寿禅寺被焚毁。

万寿寺塔林原有砖、石塔26座,由于自然损毁,现存砖塔12座、残存石塔构件4件、砖塔地宫两座、古井一眼、坍塌砖塔构件1座。塔林分成相对集中的两片,路边的这一片有四座塔,另外一片则集中在坡上。每座塔均坐北面南,塔林总体呈扇面状排列在山坡上。现存砖塔皆为单层、单檐仿木结构,檐上为攒尖顶、莲瓣塔刹,平面呈六角形,有些塔上还保存有完好的铭文。

相传后唐时天寿太子剃度于林山万寿禅寺,法号圆泽。圆泽法师圆寂后,被安葬在东林山脚下、万寿禅寺旁一座墓塔里。这座“唐太子塔”,如今成为这片塔林中最负盛名的墓塔。在北边的缓坡上,我们找到了这座“太子塔”。塔身通高约6米,单层,单檐,平面呈六角形。塔身的南北两面各设有拱门,南面塔身门券上题刻有“有唐皇子泽公和尚灵塔”字样,字体隽劲饱满。其余四面浮雕盲窗,窗棂饰以钱字形和龟背形,塔檐属典型仿木结构造型,屋檐瓦当为半圆莲花纹,六个檐角分别陈设圆雕狮首。塔刹由六角佛龛及三层仰莲构成,顶部有金珠、宝瓶。据说,太子塔内原有脸上淌血的太子泥塑一尊,但由于年久而坍塌。

在太子墓塔旁边还有一座墓塔,是太子师父的灵塔。后来,万寿禅寺历代高僧圆寂后,人们便在太子墓塔旁建起规格稍小的墓塔安葬他们。因为这座塔林里安葬着唐天寿太子,所以,这座塔林曾被命名为“唐太子墓(塔群)”,现称为“万寿寺塔林”。

文物专家经考证后认为,由于万寿寺塔林始建年代久远,所以保持着不同时代的建筑风貌,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砖雕艺术史和佛教兴衰史提供了相当珍贵的资料。

一座千年古刹

既然叫万寿寺塔林,就不能不提这座万寿禅寺。

万寿禅寺的门前有一只巨大的石龟驮着几只小龟,当地村民视它为“神石”,认为它是“镇山之宝”。这“山”指的便是林山。林山分东西两座,据康熙十二年的《平山县志》记载:“两峰直入云霄,每至暮烟西吐,明月东升时,翠色遥连,若隐若现,令人流连踟蹰而不忍去……”并将之归入“平山十景”中,可见当时人们对这两座山尤为推崇。

上到几十级台阶之上,匾额上书有“万寿寺”三个大字的山门便赫然在目。

万寿寺全称林山万寿禅寺,始建于晚唐,唐代末年因兵火之乱颓毁,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重修,后历朝多有修葺。鼎盛时期总占地120亩,全寺分三进院落,殿阁巍峨,庄严宏敞。中轴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山门两侧建有钟鼓楼。此外,寺内尚有藏经阁、经堂、玉皇堂、伽蓝殿、火神庙、山神庙及僧人住斋等。现存的林山胜迹和万寿寺碑刻证明,这里曾是一处风光秀丽的名山圣刹。

据寺内碑文记述,林山寺是唐时天寿太子“潜稽兰若也,法名圆泽……昔本寺圆泽太子所建,后罹兵革,半为灰烬,太子真像及塔存焉。”

万寿禅寺的大雄宝殿前有两棵远近闻名的柏树,并排而立,拔地参天,凹凸相向,俗称“雌雄柏”,相传是天寿太子亲手所种,至今已有1000多岁。两棵树高约20米,雌柏在西,直径约3米,翠色秀嫩,至今枝繁叶茂;雄柏在东,直径约4米,可惜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死。虽已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但苍劲傲首、势如虬龙的雄柏,依然充满了阳刚之气。

万寿禅寺的寺后还有一眼清泉,泉边立有一块石碑,是清光绪年间所立,上面用篆书刻写着“万寿泉”。泉水从罅隙间一滴滴掉下,流到下边凹陷的石槽内。据说,这眼泉早年就有,但水质一般。天寿太子来了以后,水就变得甘甜清冽,还有了祛病消灾、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

一段美丽传说

因为万寿寺,因为这片塔林,使得这里成为一个有着美丽传说的地方,而所有的故事都与一个人——天寿太子有关。

相传,唐时武则天的四儿子天寿太子李昶因不满朝政,就在顺德(现邢台)潜龙院出家,后外出云游到了东林山。见到这里林木葱郁,鸟儿啁啾,群峰叠翠,清泉潺湲,天寿太子不禁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从此就留在了万寿禅寺,法号圆泽。万寿禅寺原来的住持圆寂后,圆泽法师就成了新任住持。他开始四处化缘,扩修寺院。当时的万寿禅寺碧瓦朱甍,重楼叠阁,巍峨壮观,钟磬之声不绝,香客游人不断。

天寿太子出家后,思念远在京城的亲人,于是他经常登上东林山山顶的一座亭子向京城眺望,后来,这座亭子就被人们叫作“望京亭”。后来,皇帝下诏让天寿太子回去继承皇位,但天寿太子不肯,就跳进了一个湖泊,后被水中的神龟救起,这个湖泊此后就被叫作“太子湖”,也就是现在东林山脚下的林山峡水库。至今,万寿禅寺山门的两边,仍留有大大小小十多个“石驮龟”,这些石龟互相叠压着,但都是头朝“太子湖”,好像正在争先恐后地爬向湖边。天寿太子被救上岸后,回头一望,仍有大批官兵追来,于是,他一咬牙,就爬上东林山的山顶,站在他经常眺望京城的望京亭里,遥遥地向远方京城拜别了家人,然后就从亭子所在的虎石崖上跳下……村里一些上岁数的村民说都曾见过太子塔中的塑像,脸的一边有血迹,这跟民间流传的传说很吻合。虽然从寺中的碑文上看,这个太子确实是存在的,但这个后唐的太子究竟是哪位皇帝的儿子,到现在依然无从考证。

万寿禅寺内的碑文记述:圆泽法师修成正果,安灵时,“僧众十万,灵棚连云,七汲供水,斋米如云……”也就是说,当时来的僧人太多了,村里的水位都下降了,打水时要用三条扁担或绳索接起来“三层汲水”,甚至“七层汲水”。后来,三层汲水的地方就叫“三汲”,七层汲水的地方就叫“七汲”。

转瞬间,千年已逝。青山依旧,绿水绵绵。当年的天寿太子,已在这青山绿水间化成了一段传说,而他曾经栖居过的万寿禅寺,也早已成为了一个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礼佛圣地……

在平山县城东北的三汲乡寺沟村东的东林山下,有一座万寿禅寺,相传,唐天寿太子曾在这里出家礼佛。离禅寺不远处,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寺塔林。万寿寺塔林为万寿禅寺埋葬历代高僧的墓塔群,始建于后唐,历经宋、元、金、明、清,每座塔都浸染着岁月的痕迹,每块砖石都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内容来源丨石家庄新闻网

寺院石雕石塔佛塔样式的介绍

我们在一些寺庙、、旅游景点、、历史遗迹等地方看到各种各样的石塔,形状各异,高度不一。这些宝塔有的历经千年,镌刻着历史的印记,有些塔建造年月并不长久。这些新建的宝塔将来也将被称为历史遗迹。这些佛教圣物一直伴随着中华文明而延续,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石塔一样,饱经沧桑,高耸入云,古朴典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

石雕佛塔-凯岩石业

石雕佛塔-凯岩石业

石雕佛塔-凯岩石业

石雕佛塔-凯岩石业

石雕佛塔-凯岩石业

石雕佛塔-凯岩石业

石雕佛塔-凯岩石业

石雕佛塔是由各种石料雕刻而成,在我国是很常见的一种雕塑,它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一种传统建筑。而每个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也因此便派生出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石塔。也慢慢逐步形成了 楼阁式石塔、密檐式石塔、亭阁式石塔、无轮塔、多宝塔等多种形式的石塔。

石雕佛塔-凯岩石业

石雕佛塔-凯岩石业

石雕佛塔-凯岩石业

石雕佛塔-凯岩石业

石雕佛塔-凯岩石业

我国很多石雕石塔的存在,都有着很美好的寓意,在造型体现了古代人们精湛的工艺及艰辛,才给人们留下了珍贵难得的历史艺术建筑物,引人注目仰望。

平定天宁寺双塔丨平定建造舍利塔(西塔)的原由

在北宋初期的平定,刚刚被大宋从北汉的版图内夺回。鉴于平定境内多有险关隘道,以及在山西中东部的战略地位,被宋王朝设置成“军”的行政单位,与“州”和“府”同处于一个行政级别。平定军统领平定、乐平(今昔阳)两县。最高行政长官称为“知军事”,任命权直属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光义。

根据地宫中《大宋平定军葬舍利佛骨塔铭并序》石碑的记载:平定县西丹回村地名焦山,或曰是山有舍利,……不期,格于天聪倏下明诏,知军事东头供奉官临海谭公,名曰延德,稵奉纶言,登山寻访……。大意是:平定县西丹回村,地名被称为焦山,有人说:这山上有舍利,皇帝忽然颁下诏书由平定知军事谭延德去焦山寻找舍利……。这一段文字是平定境内有舍利的最早文字记载。在这里,我们有两个疑问:第一,这个舍利山的舍利来源于何处?为什么皇上知道此山有舍利?第二,西丹回村在什么地方?是现在的哪个村子?经过平定文物局多方考证,西丹回村就是现在平定东面的西回村。村中至今还立有石碑为证。而村内的居民都知道本村有一个叫舍利山的地方。由此看来,地宫中出土的石碑上所载的“焦山”很可能就是西回的舍利山。但舍利又是来源于什么地方呢?谭延德派教练使董洵带领军士从西回的舍利山居然“寻”回来伍万颗,可见山上不止伍万颗。在这儿,我们不得不提到大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北宋王朝建立刚刚六年,战争的硝烟仍在迷漫,太祖赵匡胤就派遣高僧行勤等157人前往印度求法取经,如此庞大的求法队伍在印度有什么收获?他们最直接的目地是什么?他们是否从印度带回了数量可观的佛舍利?由于资料的缺失,我们不敢妄加断言。现只能推测太祖、太宗兄弟二人崇信佛教,当有借助佛法之力取得军事上胜利的考虑,这是太宗兄弟亲近佛教的主要原因。平定又是大宋攻占北汉的首下之区,所以很有可能将神圣的舍利暗藏于西回村,借以安定、巩固平定这一战略要冲,为下一步军事计划作安排。公元995年,太宗明确指定平定地方官寻求舍利,并且“倏下明诏”命平定地方官“任便收葬”,规模盛大。石碑中载有“瞻实相,励勤行之志,广大教化,可得名乎?”再次提到“勤行”和尚,可以肯定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宋代初期十分相像,印度、行勤、舍利、西回这几个词语有怎样的联系?是一个关键。当然收葬舍利佛骨建造佛塔,是太宗亲政22年之后的事,此时离公元966年已过去29年,这时北汉早已在16年前灭亡,大宋的敌人已是北方的契丹辽国。也许太宗正是为下一步全力从辽国手中收复燕云十六州作充分的准备,从而再一次借助宗教的力量大展宏图。尽管太宗两年后在征讨契丹的战场上受伤继而病故,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但这种政治态势还是非常必要的。

地宫中出土的石碑,全文六百余字,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信息。

综上所述,在公元995年,平定城里建造舍利塔(西塔)已经成为平定军知军事谭延德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工程。因此派教练使董淘带人完成这项任务。将找到伍万颗珍珠状的舍利,送至官府。出土的石碑铭文中没有提到在什么地方“挖”,是在僧人的葬墓之地,还是其它什么机关暗道里?碑上没有说明。撰写碑文的人是平定军的“通判”吴表征,他是平定军中仅次于谭延德的重要官员,他本人是应当知道舍利的出处的,但因太宗皇上对此事态度较为神秘,亲自过问,因此吴表征本人也不敢在碑文中详述原由。

平定军的官府取回秘藏的舍利公开建塔安葬之事,振动了黄河以北河朔地区的官民百姓,大家纷纷来到平定访求、赎买舍利,人们摩肩接踵,布满道路,人数多得难已计数。公元995年(至道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平定城中的官吏、僧徒、士民百姓,在谭延德的指挥下,备办了盛大的宗教仪式,将舍利佛骨迎接到天宁寺的前身寿宁寺,焚香燃灯加以供养。当日午时,在寿宁寺(这是天宁寺前身寺院的名称)正南面的天空中出现了五彩祥云,一连三日,奇观不断,引得城内相观者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二月十五,是释加牟尼涅槃之日,在寿宁寺西南十步余的地点选定为建造舍利塔的位置,从此,工程正式启动,并将此事撰写成碑文刊刻于石碑上记录这次重大事件,希望这件大事即使遇到“谷变陵迁”这样巨大的变化也不至于失传于后世之人。

作者罗巍(左1)正在现场记录地宫的结构和尺寸。

天宁寺双塔中的西塔,正是当年谭延德主持修建的舍利塔,塔高21米,共计4层(实际是明4暗5),除3层外,各层均有券洞。塔内空心,用木板隔成5层,形成外观4层,内部5层的特有格局。外表用砖砌斗拱、砖砌假门窗等仿实的手法,精心砌筑了当时被看成庞然大物的舍利塔,这在平定的建筑史上和文化史上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

来源:《阳泉古建筑纵横》

康琨琳罗巍 著 手绘插图:罗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229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