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荞麦饸饹

养麦面不仅可做成面条、搅团、馍馍,还可用一种木制的压床压成条状的“饸饹”,蒸熟后柔韧而滑润,拌以葱花、肉丝、辣椒等作料。吃起来清香可口,别有风味。

荞麦饸饹

古城蔚州美食-苦荞饸饹

11:57

说起蔚州美食,除了之前提到的粉坨儿,排在我这里第二的,当属苦荞饸饹。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下这道地方特色美食,五块钱一碗,绝对值得品尝。

苦荞饸饹

01苦荞饸饹的原料

苦荞饸饹是用苦荞面制作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苦荞,是荞麦的一种,学名鞑靼荞麦,一种营养成分极高的农作物产物。苦荞是蔚县主食之一,用来做成苦荞饸饹,有淡淡的一丝苦味,配着当地的酸菜,辣椒油,蒜汁儿,醋,美味极佳。

苦荞农作物

02苦荞饸饹的做法

苦荞饸饹的做法其实也很简单,苦荞面和清水揉成面团,饧好放入压饸饹的容器中,锅中水烧开后,压饸饹放入沸腾的水中,中小火煮至漂起后,捞出过凉水,直至凉透后,便可加入调料食用。

苦荞饸饹色泽金黄,味道筋道,是外地游客来蔚县旅游必不可少的一道特色美食。

苦荞饸饹

03苦荞饸饹的药用价值

“食疗”是当代人最乐意接受的一种养生保健方式,苦荞饸饹便是其中一种。

中医药学认为,荞麦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它利于消化,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因为荞麦本身不含糖,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苦荞饸饹更是一道不可缺少的主食。

苦荞麦

欢迎大家来这座千年古镇游玩,找个周末,品尝当地美食,游览青山绿水,让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我的民宿在蔚州

西安有名的饸饹原产这里?偶遇蓝田饸饹发源地,5元/碗很实在!

本地资讯创作者,旅游领域创作者

在陕西西安,有两样小吃长期占据街头小店和路边摊,堪称民间美食的“人气王”。

这便是凉皮和饸饹。

热饸饹

凉皮大家都知道秦镇的好吃。而饸饹,有两个地方的最有名气,一个是临潼区的斜口镇,另一个是蓝田县的普化镇。

西安的饸饹摊,统统不需要费心思取名字,只需要在招牌上打出斜口饸饹或蓝田普化饸饹的名字,自然就有吃客默契地寻来了。

西安灞桥集上的斜口饸饹西安灞桥老洞庙会上的蓝田饸饹

然而,说实话,吃了多年的“斜口饸饹”和“普化饸饹”,其实我还真没去过这两个地方。直到前两天,和家人开车去蓝田县的水陆庵、上悟真寺游玩,下山后肚子饿了,就近找个地方吃饭时,机缘巧合地摸到了大名鼎鼎的蓝田饸饹起源地——普化镇。

并且如愿以偿地吃到了原产地的普化饸饹,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真的好吃。路边摊凉拌的那种,一口气吃了两盘子,一份5元,两份10元,超实惠了,比在西安其他地方吃的都要便宜。

5元/份的蓝田普化饸饹

作为饸饹发源地,普化镇镇中心随处都能看到饸饹。

我们“用餐”的地方就在普化镇普化村的大门楼下,紧挨着门楼,有两个中年妇女在这里露天扎起简易棚子,支起一圈长条桌和凳子,摆上饸饹和三四个料汁碗,蒜汁、醋水、油泼辣子之类的,一边快速地在水瓢充当的盛器中搅拌着饸饹,一边浑身是眼地招徕着生意。

门楼附近,除了现吃的饸饹摊,还有人推车卖饸饹,据说是自己做的,不过也无从考证。

饸饹分黑、黄二色,黑色的是以苦荞为原料制作的,黄色的是以苦荞掺普通荞麦制作的,价格都一样,3.5元/斤,10元可买3斤。摊主还会免费赠送一包“秘制”调料——民间特制的灰黄色的土芥末。

因为家里人也喜欢吃饸饹,黄小黄还买了两斤,拿回家后,据家里“最资深”的饸饹爱好者称,原产地的饸饹就是比其他地方买到的好吃,荞面的香味更浓郁。(我比较外行,没吃出这么细腻的感觉。)

��化镇是个什么地方呢?为什么这里的饸饹会这么有名?

普化镇是蓝田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在它的中部,距离蓝田县城约8公里。镇中心距离水陆庵约两三公里。

从地理上来说,它刚好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沟通西安和商洛乃至河南的312国道,一边则是连通长安区、渭南的关中环线,它刚好处在十字交叉点上。

就在秦岭脚下

从地形上来说,它南北两面都是山,中间是平川,灞河自东向西从镇子中部穿过去,将全镇划分为南北两部分。

站在山口的上悟真寺景区,居高临下,能很清楚地看到镇子的地形,这里并不是平坦的,而是以灞河河谷为界限,南北两边缓慢地拔高。土层十分深厚的样子。

镇上街道突如其来的一道坡

后来在镇子上,看手机上显示的海拔,果然,这里海拔达到了500多米,比西安市区高出了100多米。

这样一个地方,自然是一片好的庄稼地,只是不知产不产荞麦。黄小黄还专门问了下饸饹摊主,她头也不抬地说:我们这里没种荞麦。

那或许普化曾经是一个商贸集散地了?

就像秦镇一样,之所以秦镇凉皮美名远扬,和它曾经商贸繁华的背景分不开。只是现今的普化镇看不出丝毫的古镇气息,也完全不像秦镇一样,对饸饹有旅游化的开发。也没有任何醒目的“普化饸饹”的招牌。

它似乎还没意识到可以用“饸饹”来做点品牌宣传的文章,还依靠着民间朴实的口口相传。

普化镇其实还蛮有优势的,号称“天下第一连环壁塑”的水陆庵景区和上悟真寺景区就在镇上,离镇中心仅几分钟车程。莲花山、玉山、王顺山都离镇子不远,这个镇子居然还有一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大约起源于水陆庵的水陆法会佛事音乐。

水陆庵上悟真寺

现今的普化镇,还是一副充满着生活气息的朴实模样。如果你去了水陆庵,可以多走几步,到不远处的镇上尝一尝有名的蓝田普化饸饹呢。

黄小黄走陕西:发现身边的风景,一起游历那些山河与岁月!

【邢台味道】宁晋西关饸饹

为振兴和繁荣邢台经济,弘扬邢台的饮食文化,让我们从邢台历史的记忆、味觉标记、食材选用到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来重新认识邢台。从即日起,《邢台味道》栏目将持续为您推出邢台地域饮食,通过对邢台风味小吃的介绍,让您了解邢台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宁晋西关饸饹

意迟迟

在宁晋老辈人的记忆里,每当农历三六九县城集日,西关街口的饸饹店都格外热闹,络绎不绝的食客,殷勤周到的伙计,亲热的吆喝:“老太太往里座,又背风又暖和,千层饼先吃着,接着给你轧饸饹。”后间灶台上热气腾腾的大锅上架着粗大结实的饸饹床,顶头上栓两个铜铃铛,一精壮汉子一抬压杠,铜铃喤啷啷乱响,将一个面剂子塞入床上的圆洞,将压杆上的圆柱对准圆洞,一发力压下去,床子发出咯吱吱的声音,床下面一绺饸饹条缓缓轧出,手一挥,饸饹条落入滚开的锅中。一阵铜铃响,压杆重新抬起……

饸饹是我国北方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并称为我国传统面食“三绝”,古称“河漏”。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派专人对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河漏”作为其中之一上报朝廷,因其名字古怪引起康熙皇帝的注意,便命人做好品尝,吃后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于是挥笔将“河漏”改为“饸饹”。

宁晋西关饸饹始创于清绪18年,距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因门店坐落于县城的西关街而得名。经孙兰存、孙勤增、孙福寿、孙文化四代人精心研制、改革创新,发明了独有的民间秘方和特别的制做工艺,口味纯正、口碑极佳。2012年被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评为“河北名吃”。2013年西关饸饹制作技艺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西关饸饹第四代传人介绍,制作一碗美味可口的饸饹,从原料选购、加工、到盛到碗中,端到顾客手上,大约需要30余道工序80多个环节,每道工序每道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工艺要求。饸饹面由荞麦面为主的几种面粉按特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和面要掌握一定的水温,把握好面的软硬程度,还要留下合适的醒面时间,这样轧到锅里的面条才不烂、不断、劲道、爽口。肉的选用和加工更体现了百年传承的技艺所在,首先全部选用猪的后臀肉,因为这些部位的肉有优质蛋白质,减少了高脂肪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肉块切的大小,刀口的方向,焯肉的时间,卤肉的配料、投放的顺序、火力大小、控制时间等等,都只有在大师傅的传授下才能掌握。

祖传的秘制配料由30余种中药和天然香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组成,这种料包是饸饹的秘密所在,也是饸饹的美味所在。从饸饹床的漏窝里挤轧出的面条直接落在滚开的汤锅里,大锅宽汤,面条在锅里滚上两滚,倾刻就熟,面汤不乱,面条不化,吃在嘴里筋道、利落。往碗里盛面条时,筷子一挑,漏勺一磕,不多不少正好,加肉码,浇卤汤,舀清汤,撒香菜,动作干净利索,一碗香喷喷的饸饹面早已让人留下口水。食量大的食客,一碗面条不够,再来半斤大饼,一个肉汤卤制土鸡蛋,吃起来美味可口,营养丰富。

来源:民间美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7129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