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北埔客家擂茶

明清时期移民台湾的客家人将擂茶引入,擂茶在北埔乡被作为一种产业推广,于是在多人多年的努力下,近年到北埔老街喝擂茶不仅已成为一种风潮,更俨然是一股新饮茶文化。

北埔客家擂茶

喝擂茶必备的两样工具是擂钵和擂棍,前者外观和一般的钵一样,但钵内有一条条的沟纹,后者是用坚硬的番石榴木制成的短木棒。喝擂茶时,只要将茶叶、花生、黑白芝麻、番瓜子、松子等材料倒入钵内,再用擂棍研磨成出油的粉末状,然后冲入热开水,再用小碗分装,并加入爆香的米,就是一碗香甜可口的擂茶。

为了让顾客不用远赴北埔,同样也能享受擂茶的好滋味,当地擂茶店还将爆香的米及研磨成粉末的擂茶材料装袋销售,虽然少了研磨时的乐趣,但是用热水冲开便能立即享用的便利性,仍吸引不少消费者购买。

国庆客都行 | 走进客家香格里拉—大埔

5

星期四

2017年10月

大●埔

大埔县是广东省梅州市下辖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

大埔县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境内群山环抱,青山耸翠、风景如画;国家级革命遗址保护单位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雄踞笔枝山头;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故居以及“父子进士”石碑坊等都是著名的人文景观;泰安楼是客家名居建筑的一大奇观,也是中华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

1

泰安楼

国家AAAA级景区。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位于大埔县城西部,以有250多年历史的客家特色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安楼为核心区,以“泰安楼—西湖公园—文化中心”为景观轴,融入客家文化元素,形成“一园三城”,即文化旅游产业园、水城、绿城、花城,集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

2

百侯古镇

国家AAAA级景区。"百侯"素有“”文化之乡、“人才之乡”、“干部之乡”的三乡美誉。这里民风古朴,历史文化浓郁,有“侯山十二景”、“马寺晨钟”、“古榕阴下”、“西岩朝翠”、“东廓晚霞”等古香古色的景点。也有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如鲤鱼灯,汉乐、五鬼弄金狮,布龙,竹板歌等,汉乐在百侯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也是大埔汉乐的主要活动区域。

3

坪山梯田旅游区

国家AAA级景区。坪山梯田位于广东大埔县东部大东镇坪山村,距大埔县城40公里,始建于明中期,完工于清初,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共有1200多亩,其中主体梯田680多亩,坡度多为25—65,沿一座座山坡层层叠叠,蔚为壮观,从山脚连到山顶,从此山连到彼山,延绵不断,少的数十级,多的有千多级。

4

张弼士故居旅游区

国家AAA级景区。张弼士故居旅游区位于西河镇车龙村,是以中国民族工业之父、张裕酿酒公司创始人、清朝红顶商人、著名爱国侨领、客家八贤之一张弼士的故居“光禄第”为中心建设的一个旅游景区。富有地方特色、客家民俗风情浓郁、集名人故居观光、葡萄酒文化体验、客家乡村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5

西岩茶乡度假村国家

AAA级景区。西岩山是粤东名山,位于大埔县枫朗镇,奇石遍布、高峰林立。西岩茶乡度假村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2000公顷,集农业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有万亩有机茶园,西竺寺、依岩寺、仙人桥、七星石、仙人打鼓、又一村、幽泉、山涧、飞瀑等景点设施。

6

富大陶瓷工业旅游区

国家AAA级景区。富大陶瓷工业旅游区位于被称为“白玉城”的高陂镇,由原料加工区、制坯成型区、施釉彩绘区和陶艺体验区等组成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在富大陶瓷工业旅游区,游客们可以深入生产一线,观赏瓷土加工、制坯成型、施釉彩绘、烧窑包装等每一道陶瓷生产工序。

7

西河北塘乡村旅游区

国家AAA级景区。西河北塘乡村旅游区位于大埔县西河镇北塘村,是我县乡村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更是花卉园林观赏、娱乐休闲游玩、婚纱写真摄影的好去处,步入北塘,仿若人间仙境。

8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山顶,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和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有“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馆、朱德雕塑、浮雕墙、门楼、长廊、花架、凉亭等。

9

花萼楼

花萼楼位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距县城45公里,建于明万历36年(公元1608年),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土围楼。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花萼楼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共有三环,内环为一层30个房间,二环为二层60间,外环为三层120间,共有210个房间。楼高11.9米,楼的墙体用生土夯筑而成,底层宽2米。顶层宽1.3米,楼顶为木梁灰瓦。

10

万福寺佛教养生旅游区

万福寺位于大埔县阴那山,是韩江流域四大名寺之一,它与潮州的开元寺、梅县的灵光寺齐名,是惭愧祖师潘了拳创建于唐大中七年的千年古刹。万福寺座落于山峰下列翠如屏的山腰,寺前视线开阔,寺后峰峦层叠,万福寺周边的风光,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演绎大自然的另一番鬼斧神工,四周林木浓密怪石嶙峋,有通天蜡烛、猴石上树、仙龟落井、茶园空盖、石渡莲花、仙中足迹石等“十景”、“九怪”、“十八奇观”。

大埔是中国最美小山城,也是“广东十大传统美食之乡”。在这里,长期保存着薄饼、笋板、珍珠粄、忆子粄等特色小吃200多种,繁多的品种,独特的风味,也让大埔成为“中国小吃名县”。

大埔百年老屋活化成客家书院!

来源:胜游梅州

2019年11月23日《梅州日报》客家版“何日胜专栏”之十五《大埔百年老屋活化成客家书院》(见报文章略有删节)

大埔百年老屋活化成客家书院

文图/何日胜

2019年6月22日,晴。近闻县城有座百年老屋承思堂,被吴彬等埔邑艺术家活化成有艺术灵魂之客家书院,今日走进承思堂,感受老屋情怀。

承思堂,又名豸宪流徽、诚居公祠,一屋三名,位于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西环三路27号,由吴诚居肇建于清末,其玄孙吴开奏在民国初年扩建,成今日规模。承思堂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两堂两横一后楼,土木结构,盖阴阳瓦。后楼为两层楼房,融入西方建筑元素,全屋计有9厅堂7天井36间房,具中西合璧风格。

2016年7月,由吴彬、杨奇平、何黎莉、蓝立泉、杨佳德、范俊明、何建明、罗盛裕、吴庆芳、吴中等国内外各行业之大埔乡贤发起,由梅州市客家传承文创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营,将承思堂活化成客家书院,以挖掘客家文化为主题,辟有图书室、泼墨廊、展厅、茶厅、陶吧、民宿、花园等,2017年10月30日开馆,免费开放,令百年老屋翰墨飘香,清新雅致,声名鹊起。

承思堂地处县城阡陌街巷之中,从西环三路拐入2巷北行80米可至外大门楼,或从西环三路依指示牌经书院巷北行25米至侧门。我等行至外大门楼,见屋前外门坪,面积约300平方米,在城中闹市有此空地可谓奢华之至。外门坪以青砖铺道,周边植草栽花,外筑花架游廊。外大门楼建于照墙右侧,硬山顶,飞檐作栋,瓦面,门框、石槛、门断及“富”“寿”户对以石打制,门额黄底墨书“豸宪流徽”匾。此匾颇有一番来历。建屋人吴诚居乃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吴与言第十世孙,吴与言累官至四川按察副使,驻节重庆府,“豸宪”为按察使别称,吴与言为官刚正不阿,颇有清誉,湖寮人尊称吴与言为“豸宪”以敬,吴诚居在外大门书“豸宪流徽”乃纪念与言公,亦希后人继承先祖刚直守节之家风。

我等入门楼,经内门坪,至大门前。见门坪以鹅卵石铺地,主屋正面有一大门两横屋小门。门坪右侧建有抄手屋,筑花窗墙以隔,左右拱门相通。大门廊长阔,廊立2根方石柱,承梁托架。廊架有雕刻,大门墙面有祥瑞花鸟及人物故事彩绘。大门额墨书“诚居公祠”,门联“诚然无俗韵,居所有书香”。门廊立有书院介绍展板。照墙前栽荷数株,门坪边植以花草,围墙头摆放花瓶,门廊内置以盆景,看似随意,实则用心,令我等未入屋内,已闻书香。

步入大门,登堂入室。立下堂,可尽览堂屋布局,上、下堂间以天井,天井左右为侧厅。上堂及左右侧厅各立2根方石柱以承托廊架,下堂墙体承檩。廊架横梁有瓜墩,龙头挑首,梁柱施以彩绘。雕刻简约大方,彩绘虽有褪色,仍清晰可辨。上堂稍小,下堂四正宽阔。上堂置祖龛,龛额悬挂“承思堂”匾额,取“承先启后,思古通今”之意。天井阔绰,集天地之气,采自然之光,使堂屋天、地、人和谐一统。

堂屋乃客家书院书香主阵地。吴彬、杨奇平夫妇为泥塑家,吴彬亦擅长书画,承思堂得此艺术夫妻精心装扮,演化成极富艺术氛围之客家书院。堂屋房间辟为公益图书室,向社会募书,收集客家文学、客家文史、客家艺术、客家民俗、客家旅游、客家侨史及中华传统文化等书籍,尤其注重收集大埔人文图书,旨在设立一个读懂大埔人、了解客家人图书室,捐书者甚众,免费借阅,我亦现场捐赠《胜游梅州》纪实性游记丛书(八册)以助。

书院厅堂四壁悬挂各种字画,名家名作充盈,上堂展有杨总自制瓷器,下堂设茶厅雅座,天井左侧厅作乐器坊,右侧厅为泼墨廊。天井植以盆栽,左右侧搭有木桥,生机盎然,颇有情调。

我等此至,正有三五雅士坐于茶厅,杨琴清脆之声弥漫于书院,一只猫躺在天井木桥上,时时抬头侧耳,似亦在享受这份优雅,此情此景呈现书院之恬静与雅致。

我等观毕堂屋,经拱门至横屋。右横屋上侧为厨房,置有土灶大锅,下侧辟有陶吧。吴彬、杨奇平夫妇长于泥塑,一堆瓷泥经其巧手拿捏,形成各种泥塑及陶制作品,题材有人物、花草及鸟兽等,亦擅长户外大型雕塑,作品分布于闽粤赣三省,被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及东山中学校史展览馆收藏。陶吧展出其部分作品,形态丰富,栩栩如生,艺术水平高,奠定客家书院艺术品位,亦成书院一大亮点。

从横屋行至后楼。堂屋及横屋建筑按客家民居规制严谨有序,后楼则为两层楼房,融汇中西建筑元素,显得包容开放。后楼天街狭长,靠堂屋背墙悬挂根雕,下置盆景,充满艺术情调。天街放置两桌乒乓球台,平日供人挥拍健身,待至笔会之时,又成泼墨台,铺纸挥毫。后楼中间为厅,两边为房,左右曲伸而建,一、二层结构对称。二层走廊红毯铺地,房门遍贴红喜对联,走廊挂红灯笼。楼上下厅为展厅及茶厅,房间辟为民宿,以方便宾客。

客家书院除用作图书室及在厅堂展出字画之外,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则为其文化精粹所在。开馆以来,先后举办“罗雄客家传统书画展”“翰墨丹青耄耋华章张达文,郭志群书画艺术及收藏作品展”“涯係大埔人大埔诗词书法展”“齐白石,王漱石,董鸿飚(弘石)‘三石三代’书画作品展”“马来西亚‘梅香海韵’海派中国展”“翰墨飘香庆丰收连奕威老师书画展”“广州鹰鹤广州艺术家回顾展”“迎春美术、摄影、书法、印章作品展”等展览,展出作品多为大埔籍书画家,题材亦多为大埔人诗词作品,烙上“大埔”文化印记,体现“文化之乡”大埔厚重之人文底蕴。

客家书院今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展览室、农耕文化展室、综合活动室,辟成湖寮镇龙岗村农村文化俱乐部,周一至周五免费对外开放。客家书院声名渐起,亦吸引众多团体前来举行“不忘初心,宣扬客家文化”等主题活动。2019年春节,客家书院举行“迎春送对联”公益活动, 30余位书法家自发参与,历时10天,为市民赠送春联千余副,获得民众好评。

是晚,我宿于书院。晚间书院,虽少却日间喧闹,然在灯光映照之下,亦是另一番境界。又有三五文友,坐于下堂茶厅,热壶煮老茶,众人扯开话题,天南地北,尽兴而谈,至晚方歇。(选自何日胜著《胜游梅州大埔篇》)

【参考路线】(1)在大埔县城西环三路依“书院巷”指示牌拐入书院巷北行25米至侧门;(2)从西环三路拐入2巷北行80米可至外大门楼。

广东梅州大埔,号称客家版“香格里拉”,游客:以前太忽略它了

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

梅州大埔,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中上游,这里山地多,耕地少,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作为梅州市隶属的一个县,大埔自然生态环境绝佳,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拥有浓郁的客家民俗风情和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素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之美称。大埔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有着“客家的香格里拉”之美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这里有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为主的红色景区;有泰安楼、百侯古镇2个国家4A级景区;有西岩茶乡、坪山梯田、张弼士故居等7个国家3A级景区;还有全国最早建成的三河中山纪念堂、客家民居大东花萼楼、茶阳古镇等,是“中国特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十佳中国最美的小城”、“中国最美丽县”。故地重游,梅州大埔,截取几处走过的景点,与大家分享。

北塘村:走过大埔,我最喜欢的地方不是著名景点,而是散布在各个乡镇的古村落。例如位于大埔县西河镇的北塘村,这个始建于宋末元初的村庄,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千年的历史遗痕,在北塘村随处可寻,这里有700多年的受祜堂、400多年的绍知堂、360多年的志事堂、200多年的谦受堂、建于清光绪末年的辅德堂,还有700岁高龄的古树、数百年的古井、古庙等。漫步北塘,古韵悠悠,村色醉人。

北塘村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的总体定位,以“古村休闲、民俗体验、法治文化、修学旅游”为主题,打造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滨水观光带、传统村落体验区、休闲农业观光区、山地森林生态区,形成融合田林山水、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如今,古村换新颜,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休闲度假,体���文化古村的清静和悠闲。

张弼士故居:中国葡萄酒之父、张裕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于1841年生于梅州大埔。张弼士故居位于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故居建筑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围,内有18个厅、13个大井、99个房间,建筑群工艺精致、绘雕并举、雄浑严谨、气势壮观,是梅州当地一座超大型围龙屋。

张弼士故居以围龙屋“光禄第”为中心展开,整合周边村庄、山坡、河流和农田景观,突出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以田园自然风光和张裕酒文化为特色,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和客家民俗,集民俗与自然、观赏与游玩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泰安楼:位于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的泰安楼,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公元 1764年),距今已有254年历史。泰安楼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是国内为数不多见的石方楼,其主楼占地2577平方米,两侧书斋占地2764平方米,门坪及花台占地1325平方米,共有200个房间。

泰安楼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长49米,宽52.6米,门口有宽阔的门坪和水塘。建筑布局科学合理,文化内涵丰富,是客家建筑的一大奇观,也是中国与世界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泰安楼曾被专家誉为是研究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和客家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的“历史人文博物馆”,是大埔一个热门的人文旅游景观。

花萼楼:泰安楼是方形围屋,而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的花萼楼则是当地圆形围屋的代表,其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花萼楼是一座圆楼式客家围屋,建筑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花萼楼高11.9米,墙体用生土夯筑而成,楼顶为木梁灰瓦。圆形建筑共有三环,环环同心圆相套,总共有210个房间。

花萼楼结构独特,设计精巧,环形的圆楼建筑,意涵着客家人团结圆满、平等包容的处世理念,这座建筑也是目前广东土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美、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古民居建筑,堪称“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因为交通不便,藏在深山“花萼楼”鲜有人知,目前游客不太多,但却因其古朴独特的建筑魅力,而成为旅游参观和影视拍摄地。

茶阳古镇:茶阳古镇地处粤闽两省三县交界处,曾是粤闽两省重��的贸易重镇。茶阳是大埔县老县城,建县城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古镇人才辈出,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著名的“父子进士”石牌坊、古城墙、关岳庙等文物景观。而漫步在古色古香的骑楼商街,尽管这里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依旧可以感受到旧时茶阳商贾云集,商贸发达的繁华盛世。

而颇有意思的是,在骑楼中生活的老居民,大都在编制这种“畲箩”。这是大埔客家人盛装祭祖用牲仪、酒粄、香烛的竹器。大埔村镇生产竹畲箩的历史源于清朝康熙年间,由郑姓六世祖“信步公”在外地学艺后传承下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百侯古镇:百侯古镇地处粤东北部的青山碧水间,位于大埔县的东面,它是梅州唯一一个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的乡镇。百侯镇旧称“白堠”,后经当地进士杨之徐取“白堠辖地,出百位诸侯”之寄意,提议将“白堠”改为“百侯”。

行走百侯古镇,可以欣赏田园风光,感受幽静乡镇生活;探寻古迹贤踪,感受厚重历史遗痕;品味美食小吃,感受淳朴民情民风;体验人文风情,感受丰硕精神沉淀。颇有意思的是,百侯“三十六巷,巷巷都一样”的奇特景观显现了古镇发展成型的历史,三十六巷都用鹅卵石铺砌而成,整齐划一,形状相似,漫步其间像是走进了迷宫般的时光隧道。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尾山顶的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是梅州市和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纪念园占地18万平方米,建有三河坝战役纪念碑和三河坝战役纪念馆等,在这里可重温了那段难忘的历史,令人感动不已。

中山纪念堂:三河中山纪念堂位于大埔县梅江、汀江、梅潭河汇合处之西岸古城内,这是全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纪念堂面前是两根石华表及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一楼中堂有蒋中正书题“景仰国父”、林森书题“作君作师”等匾额。孙中���先生挂像上书写的“博爱”二字,为孙中山生前真迹。

坪山梯田:连绵的群山、深邃的密林、盎然的田野、静谧的村落...一派充满勃勃生机的梯田花海,让人不敢相信是在广东看到的美景。坪山梯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坪山村,这里远离城市喧嚣,自然生态绝佳,千亩始建于元代末的梯田,形态原始、线条优美,与远处的群山和散布于山谷的村落一道,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乡村风情画。

坪山梯田密集,形态原始,阡陌纵横,线条流畅,延延绵绵,最令人惊叹的千多亩水田仅靠两条引自3公里外山溪的水渠灌溉。坪山梯田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每年2月,油菜花开,浪漫花海;3、4月份和7、8月水满田畴 ,如镜如珠;4、5月份和8、9月,禾苗翠绿,绿锦层叠;6月份和10月,稻穗成熟,金黄无边。

客家美食:走过梅州大埔,让人念念不忘的除了当地悠久厚重的人文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这里五花八门的客家美食,更能牢牢抓住食客吃货的心。梅州大埔物产丰富,勤劳朴实的客家人采用各种绿色健康的食材,研发烹制了各色美食小吃。

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用米粉制作的各种“粄”,以及端午期间满大街都是的“碱水粽”。大埔当地美食食材鲜美、种类繁多,口味浓淡适宜、不油不腻。美食文化见证了客家人的勤劳智慧,这不仅是生活果腹的食物,更是一种客居他乡顺应自然的融合精神。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702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