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象泉河谷

托林寺后门便是象泉河——阿里地区最重要的河流。它一路向西,流入印度,千百年来先后孕育了强盛的象雄王国和古格王国。落日照着静静的河水,金黄灿烂,如梦似幻。余辉渐黯,天空杂糅出七彩霞光,绚丽无匹。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札达县托林寺附近

象泉河谷

藏西象泉河谷里的“扎达土林”秘境

冰雪温泉新爆款!天河大峡谷汤河裸浴“绝世美景”遇见野奢温泉

在“中原小西藏”,

藏着一处绝世美景和一个千年汤泉;

冬天,雄伟奇秀的天河大峡谷,

变成了巍巍壮观的“雪山”;

每一个山峰都被厚厚的积雪装扮,

每一处森林成了银装素裹的“林海雪原”,

说这里是童话世界,却难以形容她的大气磅礴;

说这里是梦境天堂,却难以描绘她的非凡气魄;

天河大峡谷,90天的冰雪胜景必去一观!

当其他地方还是深秋时,

天河大峡谷景区已经被白雪覆盖,

先行进入了冬季。

这里的冬天是什么样的?

汤河裸浴

中国九大裸浴温泉之一

汤河裸浴是中国九大裸浴温泉之一,其他八个裸浴分布在云贵和川藏高原,只有汤河温泉在中原腹地。

千古裸浴天人合一

汤河人祖祖辈辈无论男女,每日皆在青山下、灌河畔露天裸浴,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原始风光。

历史悠久,百年古泉

据清光绪九年《卢氏县志》记载:“汤池在熊耳山足,夏可薰鸡,冬可沐疡……”,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高山峡谷,石缝涌泉

汤河温泉并非钻井取水,而是从崖壁石缝中自然涌出,亘古至今,长流不息......

山林逸境野奢温泉

汤河裸浴温泉地处熊耳山大裂谷之中,两侧山势奇伟,森林茂密,灌河水在门前汇流成

湖......

D1:

7.30发车 ,12:00左右抵达景区入住天河中州国际酒店后用餐,约1个小时。

餐后公明道院祈福问道,祈求财运。景区参观峡谷风光,迎宾瀑、神牛听涛、一线天、刘秀倒靴、光武石榻、娘娘问天、天公拂袖、情侣石、试剑石、之后到五圣峰索道下站,上山游览山岳风光,感受擎天一柱、天庙奇观、一柱神香等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体会悬空栈道之惊险刺激,观赏山顶之云海奇观,感叹八百里伏牛之壮阔,感受天河雪景秀美。约4个小时。晚上住在天河中州国际酒店。

PS:景区公明道院是求财纳福,祈求神明保佑出行平安,多福多贵之地,为游客自选旅游项目,对游客免费开放。公明道院是按其明庙建筑风格修建打造的,共分五层,四殿一阁,自下往上分别为:三神殿、三霄殿、财神殿、无极殿、圣母阁。

D2:7:30开始用早餐,8:00从天河大峡谷景区出发,8:40左右到达汤河裸浴温泉度假区,体验百年汤河裸浴温泉,约2个小时。

缘定象泉河 幸福像花儿

  (上接第一版)

对离别故土的央珍而言,那是一场漫漫长路,远的甚至让她有一种绝望感。是不是自己太过草率?她自问,却早已泪流满面。

看着眼前女孩哭红的双眼,索南仁青心疼却又无能为力。事实上,他是退伍军人,早年户口就已迁至噶尔县。他在底雅,除了老母亲和一间破败的房子外几乎一无所有。

很快,央珍明白了一切。哭哭啼啼本也不是她的个性,两人开始筹划今后的生活。在底雅乡,他们先找到乡党委、政府租房安顿。正值年关,底雅乡也没有工地可以找活儿,乡里了解他们的情况后,不仅真诚地欢迎他们,还安排他们到索南仁青祖辈生活过的底雅乡底雅村古让作业组。

能干的央珍发现,工地上留下了不少废弃的水泥,她找人问是否可以用,在得到许可后,央珍和索南仁青开始在古让组索南仁青家原有土地上,建起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家。

那是底雅的寒冬,但对这个来自异乡的23岁姑娘来说,生活从此有了盼头。

入党:异乡安家,希望在时光里慢慢发芽

四大名河之象泉河从底雅河谷避开喜马拉雅众山阻隔,缓缓穿越什布奇山口,流入印度境内。从什布奇山口,有西藏西部连接印度西北部的一条绝佳交通线路。

20世纪30年代,一个胡子拉渣、戴着破旧帽子的男人,曾几次走过这条喜马拉雅西部的山路。他叫朱塞佩杜齐,意大利著名的藏学家、探险家。从这里,他迈进了喜马拉雅腹地的奇妙之地——西藏。

这是一条文化与宗教探险之路。因为杜齐,也因为更早期的阿底峡大师,因为藏族著名大译师仁青桑布的家乡就在底雅,这里,更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

无论土地,无论人文,这里都是一方沃土,对世代生活在此的人们,对从外乡一头扎进这里的拉孜三姐妹。

初来时,央珍便看到了希望和美好的生活前景。老家日喀则人口稠密,不易找活儿,拿的工钱少。而遥远的底雅,地处边陲却有许多机会。“只要你肯付出辛劳,在这里富起来是迟早的事儿。”央珍说。

2010年6月,底雅最美的季节。因为央珍的召唤,远在拉孜曲玛村老家的次仁吉拉和米玛相继来到底雅的修路工地打工。

她们与底雅的姻缘也起于这次经历。底雅人看到了拉孜姐妹的勤劳,也看到了她们善良的本性。姐妹俩相继被提亲。当年,次仁吉拉就嫁给了底雅组组长欧珠多吉,其家境殷实,生活无忧。2011年,小妹米玛成为底雅乡什布奇村主任丹增群培的妻子。丹增群培家生活富裕,本人还是村里致富带头人。

次仁吉拉和米玛有了好的归宿,让央珍感到极大的安慰,而她自己仍将经历一段艰难岁月。

2010年6月,底雅至札达公路开工兴建。央珍和索南仁青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央珍从老乡手中以2.2万元赊欠了一辆工地用拖拉机,将其租给修路工地老板,由索南仁青当司机,而她自己则在工地上做饭。

仅半年,刨去拖拉机的租赁成本,央珍和索南仁青就赚了6万元,加上央珍在工地做饭的工钱2.8万元,他们有钱了。在边陲山沟里,他们看到了希望。

后来,央珍将户口迁入底雅,从此,政府每年给她发生态补偿和边民补助。2012年,国家投钱的安居工程又让她家的房子扩建了60余平米。

直到现在,这个有了俩闺女的4口之家,共有6间房。在8亩林地上种上了苹果、杏树、核桃等200多株树苗,其中4亩土地是乡里分的。央珍还在古让组公路沿线开了一间茶馆……

从一无所有,到蒸蒸日上的好日子,所有这些,央珍都归功于国家对西藏边民的好政策。她说,她想报恩,报共产党的恩情。而第一步她想入党。从2015年预备党员到现在成为一名正式党员的央珍,担任古让组组长、双联户长。

守边:感恩的心,后藏拉孜巾帼不让须眉

漫长的路途,横亘的山岭,凛冽的寒风……来自拉孜县的三姐妹都曾经历过前往底雅的这条山路。如今,缘定象泉河谷的她们,自称为底雅人。从打工妹到守护一方国土,三姐妹的幸福恰如那花儿般灿烂。

拉孜县曲玛乡是一个农牧兼宜的地方,年少时,三姐妹一年四季在牧羊耕田中度过,却不曾上过一天学。这是她们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

央珍说,没文化不能怪父母。“入党一方面是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了解更多好政策,帮助村里组里的人一起富起来。另一方面,就是想报党恩。我们三姐妹从外乡来到陌生的土地,从上到下点点滴滴的帮助,我们铭记一生。我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回馈社会,回报国家。这是我现在最迫切的想法。”

富裕起来的央珍家有一辆翻斗车和家用车。每年,央珍的丈夫索南仁青专跑底雅至狮泉河运人运货,每趟可赚2600元。

再无后顾之忧的央珍开始思考怎么让大家一起富起来。

三姐妹披的色彩艳丽的底雅披风,是嫁入底雅后从村里女人那儿学的古老编织手艺。作为古让组组长、双联户长,央珍总思谋远虑。现在,她正考虑把女人们召集在一起,搞一个合作组织,让大家编织这种古老的传统服饰,再卖出。她想,这是一条致富路。

央珍说:“我是党员,是组长,我们组16户34人,有孤寡老人,也有残障人士,帮助大家一起致富,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从底雅组次仁吉拉家距古让组央珍家有7公里,距什布奇村小妹家则有25公里,三姐妹的家依次向位于什布奇山的边防靠近。

和底雅乡所有乡民一样,巡逻守边是三姐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脚踏国土的巡护路线,从陌生到熟悉,如今的三姐妹能叫出底雅一个个山名、一块块大石头的“外号”,她们对守边的意识也从“零”向“主人”转变。

今年10月28日,一封习近平总书记给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让所有边民如沐春风。守边固边在阿里边境一线的拉孜三姐妹也由衷地感到自豪。她们说,我们的家是底雅,我们的祖国是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信里的每一句话,就是说给我们大家的。我们决心以玉麦俩姐妹为榜样,扎根雪域边陲,既要自力更生,建设家园,更要齐心协力,守好边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7021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