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度小月担仔面

度小月担仔面

创始人洪芋头原以捕鱼为业,夏秋多风之际,便在水仙宫摆摊卖面,度过清淡的“小月”,由于反应甚佳,副业变正业,也开创度小月百年的传奇;至今传承四代,洪氏子弟开枝散叶,分别在市区多处开业,并设置食品工厂,迈向企业化经营。而门市中仍维持一贯的矮炉、小竹凳、红灯笼,及一只烧得发黑的肉燥陶瓮,更添古都风情。( 台南)

《好客山东》特色小镇宣传月:平度大泽山葡萄旅游小镇

九月,是属于大泽山葡萄旅游小镇的。群山翠岭间,沉甸甸的葡萄挂满树梢,凝翠流丹,闪红烁紫,已呈现出一派醉人的景象。满山飘溢着馨香,满山漾荡着笑声……大泽山葡萄旅游小镇正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等待着各地游客的到来!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大泽山镇立足于3.5万亩优质葡萄产业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塑造“山水大泽、平度原乡”品牌,打造“大泽葡萄旅游古镇”和国际旅游度假休闲小镇及国家全域旅游特色镇。小镇的产业定位为 “乡村休闲旅游”,以葡萄产业为基础、历史人文为要素、旅游特色为主题,按照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立足于3.5万亩优质葡萄产业优势,深入挖掘岳石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构建全域、全时旅游框架,打造“大泽葡萄旅游古镇”。

人文旅居

大泽山又名 “九青山”,主峰海拔737米,属齐鲁名山。据史书记载:“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风光秀丽的大泽山,名胜荟萃,古迹棋布。早在新石器时代,曾使“黄帝所常游,与神会”。大泽山自然风光秀丽、人文积淀丰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天柱山摩崖刻石、岳石文化遗址、大泽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山东省、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包括石雷战遗址、高家民兵联防遗址等。

发展目标

大泽山镇依托资源禀异的生态环境、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立足中国葡萄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优势,激活岳石文化遗址、天柱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大泽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等现有资源,提升现代精致农业竞争力,实施“旅游兴镇、葡萄富民、宜居宜业、绿色崛起”战略,构建“山水田园城”为一体的胶东半岛独具魅力的全时全域旅游小镇。预计建成后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可达8亿元,年税收收入达到1亿元。

大泽山是“中国葡萄之乡”,已有300余年的种植历史。因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所产葡萄穗大粒饱,色泽鲜艳,皮薄肉嫩,甘甜多汁,著名诗人贺敬之来到大泽山欣然题词:“宝石异域,葡萄仙乡”。

独具特色,特殊的土壤、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葡萄生长,使得大泽山葡萄成熟周期长、色泽美、味道甜、核小、高产稳产,8月中下旬就能成熟。

葡萄花开

葡萄结果

葡萄熟了

21种泽山葡萄

大泽山葡萄共200多个品种,鲜食品种中的玫瑰香、泽山一号两个品种,曾在1995年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研发培育的金手指葡萄,连续两届在“中国优质葡萄擂台赛”上获得“中国最甜葡萄状元”。

玫瑰香

泽山一号

金手指

到大泽山吃葡萄,观山景已经成为金秋旅游的一条黄金线路,年接待游客在40万人次以上!大泽山葡萄一般从阳历8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10月中旬,前期以玫瑰香最好,后期以泽山一号为佳,国庆十一长假还可以购买到 板栗、山楂,以及近年很难见到的黄金帅苹果。

品质好的葡萄,外观有光泽,颜色较深且附有白霜,再加上颗粒饱满,说明成熟了,品质极佳~

新鲜的葡萄用手轻轻提起时,枝梗上的颗粒牢固,落籽比较少~

平度大泽山葡萄旅游小镇等待着各位的到来!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好客山东》节目9月份重磅推出“山东特色小镇宣传月”。欢迎推荐,敬请关注!

FM95.0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嘚啵嘚每天中午12:00---13:00 爱游泉城每天下午17:00---17:30 好客山东每天下午17:30---18:00 新闻嘚啵嘚每天下午18:00---19:00主持天团房华 马毅 梁媛 范青 云竹 雪莹于俊

《那年花开月正圆》原型地成热门景点 半个月回本商户担心热度去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李东 邱锦)最近几天,在西安打杂工的常亮专程回到泾阳老家卖甑糕,现在每天能卖出一锅,今年“十一”期间,尽管泾阳这条不足800米的街上还有其他三、四家同卖甑糕,常亮家的甑糕仍是两锅不够卖,回乡之前他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火”。

《那年花开月正圆》8月30开播后,居中原型所在的陕西泾阳安吴堡“吴家大院”前的这条街上变了样,此前大院门口压根没有拦杆,也没有保安,秩序维护由纪念馆工作人员即可完成。

而如今,甑糕摊、葫芦鸡店、伏茶专柜,几天内开的门脸,像大风刮来的一样。人来人往中,生意人自然是欣喜若狂,但也有人担心起来“人来得快去得也快”。

常亮自己就说“没想过那么远”,这股热度过去之后,小生意是否能红火,“我咋能说得好?”。

电视剧带火当地小吃 周莹成了广告语

安吴镇,距离泾阳县城约20公里。现在的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下称青训班)便是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吴家东院”原型所在。慕名而来的人自8月30号电视剧开播以来有增无减,随之而来的,“吴家大院”门前的这条街上也红火起来。

乘车能达之处距离大院仍有近800米的距离,沿着“安吴青训班”的标志引着游客走到通向纪念馆的10米宽街上。走过了一个大牌楼,售卖各种小吃的商家开始出现,安保人员引导车辆落客后进入停车场、告诉不断打探地址的游客“直走就能看到吴家东院”。

甑糕是剧主人公周莹最爱吃的一种小吃。“在之前我们谁也没想到,因为电视剧甑糕火了”。摊位在这条街中部的常亮说,基本每一个过往的游客都会来问一句“这就是电视剧中周莹爱吃的甑糕?”。

甑糕是关中地区传统风味小吃,多数当地人都会做。常亮的摊位很小,一个桌子,一个铁锅,再加上一个简易棚。自出摊以来,他每天能卖出一锅,“十一”期间,两锅不够卖。

其实,这条街上还有三、四家甑糕摊,口味基本一样,摊位没有太大差别,都是电视剧开播后开始出摊,“一份卖5元,一锅大概能卖500元”。在常亮眼里,这比在外打工挣得多。

几天后,常亮的嗓子都开始不舒服了,他用起了扩音器循环播着“甑糕、周莹最爱吃的甑糕”。

今年43岁的罗大哥正在吆喝自家的“老罗甑糕”。值得一提的是,热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少奶奶周莹最爱吃的甑糕便出自这家,而剧中老刘甑糕中的老刘扮演者便是罗大哥的父亲。从老爸开始算,老罗家已经在泾阳县城做了48年的甑糕生意,现在刘大哥的还在泾阳县城的店里坐镇。

当地村民家距离“吴家大院”较近的,都开了门店,卖伏茶、卖小吃,基本每个摊位前都摆着电视剧剧照做为宣传材料。每向游客介绍产品都会加上一句“电视剧里寡妇周莹……”,村民们并不避讳,“这条街上的店面大多数都是电视剧开播后开起来的,电视剧带给我们的福利”。

临时抽掉60人帮助景区 讲解员仍然不够用

游客们的目标是“吴家东院”,大量游客的到来让青训班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忙碌起来。

纪念馆“验票不收费”,游客需要持身份证领取门票。之前换票处两名工作人员便能完成工作,8月30日后,换票处外每天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换票处工作人员两班人轮班,换班下来的工作人员担任讲解工作,中午有时顾不上吃饭。

“十一”前,纪念馆增加了十个新人,分担不同工作。菁菁已在纪念馆工作多年,对纪念馆比较熟悉,每有要客都由她来讲解。电剧剧终那天,她接待了不下两家媒体的采访,“给记者们讲,能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故事”。

“从没有这么忙过,中午馆长找我,我都没有空。”菁菁说,游客找讲解员的消息不时通过对讲机传给大家,哪位将有空哪位接待。

在讲解员们看来,看过电视剧后来的游客中有很大一部份是已查过这段历史故事、了解基本脉落,她们讲解起来也很轻松,“一说就知道,甚至有游客知道的比我们还多”,讲解起来跟游客有互动,讲解工作也让她们“更有感觉”。

游客增多后,馆长张浩则忙里忙外地协调各种工作事宜。张浩介绍,电视剧刚开播时,每天的游客量约2000人,“十一”期间,日均接待量超8万人次。泾阳县文物旅游局紧急抽调60余人帮助纪念馆各项工作。调派来的10讲解员也已到位,目前虽客流量较减,讲解员压力仍大。

小店开张半月回本 商家希望能保住热度

“目前的工作就是这样,忙,但有劲头”。讲解员小云说,对于“吴家东院”、青训班的相关情况介绍、历史故事她们都背诵过,但在一次一次的讲解中让自己看待历史的感觉更加深刻。工作找到了节奏,她没想过停下来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这条街上,多数村民家仍是外墙一致粉刷后的老宅院。有不少院子外墙被临时打破,开了间门店。房涛的小吃店就是这么一个一间屋子大小店面,他也是经过预算后才决定这么做的,“开墙、置办工具总投入不超过2万,小店在9月24日后正式开工,只在国庆假期过半时,已收回了成本”。

在“吴家东院”的侧对面,一户当地人将房屋修成了四层的仿古建筑,每层都分为“格子间”,看上去像是宾馆类雏形。这户人家认定了“电视剧效应”带来的商机,“肯定有得赚”。

一条街上至少有1000多家商户是在电视剧后开起来的,游客量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经济便利。“来得快,可能去得也快。”商户中也有人担心“电剧效应”会持续多长时间,过去后,游客量会不会保持。

房涛分析,这里不雇伙计的店面情况基本跟他的店一个样,所以“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不存在亏本”。至��以后游客量可能会下降的问题,房涛说,景区、县里都已经开始在景区上下功夫,“人们看得见的就是外墙的粉饰,统一的”。他相信其他为保持客源的措施也会到位。

此前,常亮在外打工,现在甑糕卖得很好,“每天进帐比打工强得多”,“即便真有一天这部电视剧影响力下去了,游客量少了,我这段时间赚得也知足了”,他分析说,游客量能够保持对县里、对纪念馆、对当地村民都是好事,“县里应该会有相应对策”他说。

温州五马后巷小吃街4月底全面亮相

本地资讯创作者

改造提升后的五马街-禅街-公园路,老石板、古建筑、红灯笼,让人在慢行间穿梭百年;正在改造的解放街-纱帽河正逐渐揭开面纱。通过改造提升再添新鲜活力的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使其所在的五马商圈焕发全新的生机,成为温州“网红打卡地”。据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服务中心透露,对于人们关注的美食入驻,从公园路到背街的五马后巷,及解放街-纱帽河等处,街区都做了精心布局,让大家在街区游、购、玩的同时品尝各种美食,并为商圈集聚更多人气。

五马历史文化街区

“吃”是不可或缺的配套功能

纱帽河。蒋文广 摄

“一个商圈,让人们能逛、能玩、能买的同时,必须要有‘吃’,功能才是完善的,才能吸引来人,留得住人。”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服务中心业态科负责人介绍说,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范围共25万平方米,涉及事项繁多,但在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的整体规划中,“吃”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布局。

记者在改造提升后的公园路看到,除了瓯风古韵、名胜古迹、温州传统非遗文化等可逛、可赏、可购、可体验的业态,永嘉麦饼、九层糕等温州名小吃、老字号餐厅和各地风味网红美食等也在此集合,共同组成公园路的商业链。

公安路。王木正 摄

作为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标志的五马雕塑矗立公安路路口,在这条路上,瓯榕汇里的咖啡吧,临街的饮品店、小吃店和休闲座椅,可让游人坐下来歇脚,享受一份宁静。

和公园路改造提升几乎同时进行的五马后巷小吃街,如今已显现端倪。这里是街区重点打造的美食片区,修葺一新的石板路面和外墙,配上巷子里的灯笼、霓虹灯、店招,是个慢行街区的好地方。巷内现已入驻网红煎包、泡泡、徽派烤面筋等十来家小吃。不过,相比旁边熙熙攘攘的五马街,这里还稍显安静。

五马后巷小吃街

4月底全面亮相,再添15家店铺

五马后巷。蒋文广 摄

虽然五马后巷小吃街现在人气还没起来���但网红煎包、徽派烤面筋等几家小吃店的老板认为,只要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布局完成了,再经过宣传推广,这里也会成为“网红打卡地”。

五马后巷。蒋文广 摄

“五马后巷小吃街由街区指导,第三方统一运营,这样可以让小吃街在符合街区业态和特色要求的同时更有活力。”街区建设服务中心业态科负责人说,经过这段时间的招商、试水,五马后巷小吃街将于4月底全面亮相,在目前10来家小吃的基础上,再添15家店铺,并通过统一宣传、集聚效应,让后巷小吃街“活”起来,“闹”起来。

五马商圈内,府前街、小南路、大南路、五马街、纱帽河、人民路、荷花路等传统商业街巷纵横交错,商业气息浓郁,是本土时尚潮流的聚集地。根据街区布局,五马后巷小吃街主要汇集各地特色小吃、网红小吃等业态,美食、潮流、互动相结合,弥补了五马商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吃一条街的缺陷。

解放街-纱帽河片区

偏向扶持文化类、体验式的商家

纱帽河与解放街口。张晨 摄

解放街-纱帽河片区的改造提升正在紧张施工中(此前报道:温州市区纱帽河要有“河”了!)。目前,纱帽河路口及中段已聚集了奶茶店、烤猪蹄、串串、西施豆腐等多家网红小吃店,俨然是五马历史文化街区里人气最足的美食集聚区之一。

据街区建设服务中心介绍,五马街-禅街-公园路是街区东西走向的改造提升,解放街-纱帽河片区是南北走向的改造提升。解放街-纱帽河片区的改造提升规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项目规划了“四轴、八景、三十二碎片”的开发格局,五马步行轴线向周边纱帽河、柴桥巷等拓展延伸。届时,整个街区将形成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纵横交织。

“和东西走向的五马街-禅街-公园路片区一样,‘吃’是整个片区重点布局的内容。”街区建设服务中心业态科负责人透露说。但与五马后巷小吃街、公园路不同,在这个片区中,街区努力为商家打造、提供配套的设施和街区文化氛围,对于入驻的美食,以业态监管、引导为主,偏向扶持文化类、体验式的商家,如老字号、网红餐厅等业态入驻,引导入驻商家切合街区整体风格的同时,让整个商圈业态更完善丰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986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