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二重桥

皇居是日本天皇居住的皇宫,是江户幕府于1457年所建的城堡,1888年才成为日本天皇的居所。城廓外面有广阔的护城河围绕。二重桥位于皇居正门前,因护城河水深,旧桥较低,所以在桥上再搭一座桥,称为二重桥(前方为正门石桥,又称眼镜桥),是东京都内最佳的拍照地点。

门票 开放时间

二重桥

开放时间:每年1月2日和12月23日

交通

从地下铁二重桥车站徒步约5分钟;从JR东京车站丸内口徒步约15分钟

重现“江湖”的古桥(二)

延伸阅读:

★【探访古桥】重现“江湖”的古桥(一)

中国地大物博、江河湖泊众多。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千百年来在各大河流湖泊上修建了不计其数的桥梁,有一部分古桥有幸保存下来,后人可一睹它们的风采,然而很大一部分古桥由于战乱、洪水、兴修水利、桥梁病害等原因垮塌或被埋在水底。

近年来,随着部分湖泊河流季节性水位的下降及城市建设、路网施工等,一些“消失已久”的古桥重出“江湖”,进入人们的视野。

何公坑“桥上桥”

2012年,广东省英德市整治鹅公河,抽干市区何公坑河水后,露出了一座古桥。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古桥上还有一座后建的新桥,“桥上叠桥”的奇观引来不少市民关注。后经查,这座古桥建于宋代,系北宋时期英州郡守何智甫牵头带领群众修建的石桥。石桥桥长30多米,宽5米,为双拱式结构,每拱跨度约8米。整座桥全部用石灰石条叠砌而成,桥身稳固,桥面平整,造型流畅。桥的两面刻有“何公桥”三个大字。

玉符河通济桥

2009年初,山东省长清县玉符河处于枯水期,一座造型别致的五孔石拱桥被人们发现。经人考证,石桥不是明代五孔石桥,而是清代十五孔石桥。石桥东西长约60米,宽约5米,是当时玉符河上最大的石桥,是济南到长清的必经之地。石桥东桥墩上,露出一尊保存完整的镇水石兽,西桥墩上的石兽已经被砸坏,只剩下残存的痕迹。这尊完整的镇水石兽,长相比较奇特,狮子脸,猪耳朵,麒麟脚,鱼鳞纹。

今年62岁的后周王庄村民孙金成介绍说,现在看到的新露出来的桥洞还不全。其实,在五个拱形桥洞两边,各有五个方形桥洞,只是它们都比拱形桥东小,河水一涨,加上泥土淤积,容易被隐藏住罢了。

颍河清颍桥

2017年2月,河南禹州市因开建颍川桥和扩建轩辕桥,颍河二坝开闸放水,平日碧波荡漾的颍河市区段水位下降,沉没水下多年的清颍桥遗址“浮出水面”。清颍桥,俗称漫水桥,位于禹州北关城门外的颍河之上。该桥始建于明代,民国以前为禹州通往长葛、新郑及禹境北部的主要通道。明清时期多次修缮。清颍桥桥高2米,宽5.5米,全长40余米,共有32孔。桥为青石结构,以青石礅和铁拉柱为基,桥面以青石板为棚架。解放初期,曾对该桥维修加固一次。1959年因修人造“北海”,桥面青石板大部分被拆掉。1963年,因白沙水库放水过大,清颍桥被冲毁后,禹县政府重修该桥。后来,清颍桥的两端填土为田,古桥被淹入水底,现仅残存15个桥孔。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广

辽宁省营口市重要的火车二等站——大石桥站

大石桥站(Dashiqiao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辽宁省营口市,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建于1900年。

主要办理沈大线、营口支线的中转、解编、甩挂作业及旅客与货物的运输业务。大石桥站上行线为盖州站(30.0公里),下行线为分水站(7.4公里)、二等站为海城站。距营口站23.5公里(营口线),距沈阳北站161.3公里(沈大线),距大连站238.0公里(沈大线)。

1893年(光绪十九年)沙俄修筑南满铁路,建大石桥车站。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27日沙俄攫取东清铁路(亦称东省铁路、中东铁路)支线(哈尔滨至旅顺口)筑路权后,陆续修建大石桥等地车站。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5月6日大石桥至营口牛家屯铁路竣工。全长21.4公里。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7月14日沙俄军队侵占大石桥。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大石桥至熊岳段开始营业。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大石桥火车站建成。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7月14日大石桥火车站开始使用。

二桥书屋、务本堂、老洋房,周末重温欢潭旧日时光……

日前,浙江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出炉,共286处。萧山有4处入选,其中进化占了3席,这3处建筑入选文保名册都集中在欢潭村,分别是二桥书屋、务本堂和欢潭老洋房。

二桥书屋

在进化镇欢潭村,有一所萧山现存唯一的清代书屋。斑驳的墙壁,古朴的房屋,走过这座历经百年的书屋时,仿佛有琅琅书声传来。

二桥书屋的得名,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关。从浦阳江坐小船溯欢潭溪而上,有两座石拱桥,分别是仁济桥与上睦桥,二桥书屋正处于两座桥之间,因此得名。

整座建筑是四合院式的,砖木结构,主屋坐北朝南,大门朝东,额镌“二桥书屋”。书屋虽然看来已经破败不堪,但从细节处还可以看出当年修建得相当考究,比如镌刻“二桥书屋”的门头下方,是石雕门套,门套内还有雕刻精美的装饰。

二桥书屋本来是务本堂的私塾。

务本堂

务本堂是一幢宏大的砖、木、石混合四合院式建筑,前后三进,东西厢房,中间是天井,横宽纵深36.5米,呈正方形。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凡有建树者皆教诲儿女子孙以“习诗书、学礼易”为务本之法。务本堂取的是文化意味,也就是通过一种建筑语言诠释家教之风。

月梁雕刻仙人回纹,挂落华美,檐落牛腿透雕仙人降福,还雕有狮子、仙鹤等祥兽,整座宅院显得古色古香,美轮美奂。整个务本堂作为欢潭明清一条街的重要组成部分,堂内清幽安静,处处显示着“大宅门”的气派。

欢潭老洋房

欢潭老洋房由门廊及3层四合院式小洋楼组成,清水青砖外墙、拱券式门和窗,是典型的仿西式建筑,有较强的时代特征;步入三楼天台,还可远眺欢潭之秀丽风景,建筑十分考究。

新中国成立后,小洋楼做过曾经的“欢潭乡政府”办公场所,后来还成了小学堂;如今,老洋房已经被全面保护起来,全力进行修护。

既然走到这里了,可以顺道走一遍欢潭明清一条街,约有40个院落是比较完整的古建筑,是萧山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这些建筑大多以清代为主,也有少量明代和民国时期的。除了“务本堂” 、“二桥书屋”外,“六善堂”“花厅记”“泰和园”等也大都是古代大官的宅邸,每个宅邸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

相关链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815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