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狮身人面像

介 绍
古埃及人很崇拜狮子,他们认为狮子是力量的化身,因此古埃及的法老把狮身人面像放在他们的墓穴外面作为守护神。著名的狮身人面像(Sphinx)位于开罗市西的吉萨区,在哈扶拉金字塔的南面,距胡夫金字塔约350米。 狮身人面像又叫“斯芬克司”,阿拉伯语的意思是“恐怖之父”,它身长73米,有21米多高,脸足有5米宽。它的头是按照哈扶拉法老的样子雕的。传说斯芬克司常令过路的人猜它出的谜语,猜不出的人即遭害。 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四世(前1425—前1408年)年轻时曾做过一个梦,梦中斯芬克司告诉他,自己不喜欢被埋葬在沙土中。图特摩斯成为国王后就下令把斯芬克司周围的沙土清除,然后把他的梦记录在一块石头上,至今这块石头仍然在斯芬克司的前足上。 斯芬克司像雄伟壮观,它表情肃穆,凝视远方。当年土耳其人攻打埃及时,曾以斯芬克司的鼻子和胡须做靶子-,被打掉的鼻子和胡须现存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内。 如果你来到了狮身人面像,千万要等到晚上再走,日落之后这里会有声光表演,那代表了古埃及悠久历史的回想。

埃及开罗

狮身人面像

俄媒:科考队在埃及出土3000多年前狮身羊面像

【埃及】高达5米!科考队在埃及发现4000年前狮身羊面像

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俄媒称,一支瑞典和埃及的联合考古队近日在埃及南部城市阿斯旺附近的格贝尔山古矿场发现一座约5米长、3.5米高的狮身羊面像。

图/福克斯新闻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4日报道,这座雕像是在砂岩碎片下发现的,科学家认为它是古埃及法老阿孟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的作品(约公元前1391年-前1353年或公元前1388年-前1351年,阿孟霍特普三世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图坦卡蒙的爷爷——本网注)。

报道称,根据考古学家的说法,此次发现的狮身羊面像及另一个较小尺寸的雕像副本都被以粗切削的方式保存下来,并准备向外运送,但不知为何留在了采石场。也许因为法老离世而未能完工,或者雕像受损,并决定不再进行修复。

据报道,除了一大一小两座狮身羊面像,考古学家还在该地发现了砂岩雕刻的眼镜蛇(一般用来在雕像顶,作为皇室象征),以及刻有阿孟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碑文的方尖碑。

报道称,格贝尔山一带的发掘工作仍将继续。

【延伸阅读】今年《世界遗产名录》新增了哪12处考古和自然遗址?

意大利工业城市伊夫雷亚是新增的12处遗址之一(图片来自合众社网站)

参考消息网7月2日报道美媒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世界遗产名录》中增加了12个考古和自然遗址。

据合众社7月1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清单为世界各地的遗址景点提供国际公约下的法律保护。

在2018年的新增名单上,包括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理由是一座大坝对该遗址的影响。

报道称,肯尼亚的Thimlich Ohinga考古遗址也被列入了名单,这是该国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传统遗迹。

委员会说,“这是传统的大型纯石块围墙遗址的一个特例,是维多利亚湖盆地最早的游牧聚居地的典型例子。”

报道称,名单中还收录了阿曼的盖勒哈特古城,理由是它为古代阿拉伯东岸、东非、印度、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贸易联系提供了考古证据,而沙特阿拉伯的阿尔阿萨绿洲则因“独特的地理文化景观”而被收录。

另外4个入选的地点包括孟买的维多利亚哥特式和装饰艺术建筑群、伊朗由8个考古遗址组成的法尔斯地区的萨珊王朝考古景观、日本长崎与天草地区的隐匿基督教遗址,以及韩国的山寺-佛教名山寺院。

报道称,这些地点被选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对该地区在文化和宗教上的重要意义。

6月30日公布的名单中还收录了丹麦的因纽特人狩猎场阿斯维斯尤特-尼皮萨特,以及德国赫德比和达内维尔克的考古边境景观。

报道称,之所以选择这些遗址,是因为它们对了解该地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这些地区的考古价值保存较好。

该委员会还在名录中收录了意大利工业城市伊夫雷亚和西班牙的哈里发城市梅迪纳阿尔扎哈拉。

伊夫雷亚被选中是因为它体现了“现代工业生产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而梅迪纳为研究已经消失的安达卢斯伊斯兰文明提供了条件。

报道称,该委员会还将2009年被列入濒危名单的伯利兹大堡礁保护区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删除。(编译/王笛青)

(2018-07-02 16:27:13)

【延伸阅读】美媒:德国一市中心地下发现2000年前的巨大公共图书馆

被发现的巨型公共图书馆。(图片来自英国《每日邮报》英文网)

参考消息网8月3日报道美媒称,德国科隆市中心地下发现了一座2000年前的巨型公共图书馆。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8月2日报道,科隆市是在修建一座新教堂的过程中无意发现这座图书馆的。

2017年,在修建位于科隆市中心的一个新教堂活动中心时,研究人员发现了2000年前的建筑的墙壁。当时,他们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公共议事厅的遗迹。

报道称,但2018年7月,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称,它更有可能是一座罗马时期的公共图书馆,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150年到200年。

据《科隆城新闻报》报道,墙上80厘米宽的壁龛太窄小,放不下雕像。考古学家将其结构与以弗所、帕加马、亚历山大和罗马的其他建筑进行比对后,认为壁龛可能更适合用来存放卷起的纸莎草纸或羊皮纸。科隆市罗马-日耳曼博物馆的迪尔克施米茨告诉《卫报》,他估计这座图书馆当时可能容纳20000部卷轴,这个空间据他说“相当庞大”。

报道称,研究人员认为,这座长20米、宽9米的图书馆是德国已知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

从活动中心新建的地下停车场可以看到这座古老的图书馆。

(2018-08-03 09:15:00)

【延伸阅读】研究发现:世上仅存两张梵高照片中,有一张非其本人……

黑白照片上的人一直被认为是13岁的梵高。(视觉中国)

参考消息网12月3日报道法媒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表示,目前世上仅存的两张梵高的照片中,有一张其实是他弟弟特奥的照片。

据法新社11月29日报道,长久以来,那张黑白照片上的人一直被认为是13岁的梵高,而且经常出现在梵高的传记中。在有人对照片中那个头发蓬乱的男孩的身份提出质疑后,专家进行的研究显示,照片中的男孩并不是梵高,而可能是他的弟弟特奥,拍照时的年龄是15岁。

特奥的曾孙、梵高博物馆董事会顾问威廉梵高在一份声明中说:“当我听说这很可能是我曾祖父特奥而不是文森特的照片时,我感到很惊讶,但我也很高兴这个谜团被解开了。”

1890年,37岁的梵高自杀身亡,结束了精神状态不稳定的一生。梵高在与弟弟特奥长达数年时间的通信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而身为艺术品交易商的特奥则对梵高给予了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

报道称,虽然梵高以色彩鲜明而情绪激昂的自画像而著称,但令人意外的是他非常不喜欢照相。至于唯一的另一张已知的梵高照片,拍摄时后梵高的年龄是19岁。

唯一的另一张已知的梵高照片,拍摄时候梵高的年龄是19岁。(视觉中国)

传言他13岁时拍摄的那张照片是由布鲁塞尔摄影师鲍杜因施瓦茨拍摄的。照片最早出现在1957年一名比利时研究人员主办的展览上,而那名研究人员在展品目录中称之为《梵高肖像(约1886年)》。

但荷兰的一档电视节目对此提出了质疑,另一名研究梵高的专家也对照片的拍摄时间表示怀疑。在那之后,梵高博物馆展开了调查。

博物馆说,这个问题的棘手之处在于梵高兄弟俩长得很像,头发都是红色的。不过特奥的五官更精致,眼睛颜色很淡,很像照片中的样子。

报道称,博物馆后来委托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教授进行了一项法医学研究。研究显示,照片中的人有“很大的可能性”是特奥。

(2018-12-03 13:12:26)

假身份、假僧人、假教义——一个三假“活佛”的两面人生

层层包装 气功大师变身假活佛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题:假身份、假僧人、假教义——一个三假“活佛”的两面人生

新华社记者熊丰、毛鑫

吕竞品一眼就从警方提供的照片中认出了同乡杨洪臣。“我俩初中一个班,1991年还一起去大连打过工。2000年前后再见面时,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改了名叫‘扎西桑吉’,还穿着喇嘛的僧服。”

深圳警方侦查发现,杨洪臣假造藏族身份,自我包装成“活佛”,曲解教义开展封建迷信活动,敛财骗色、非法行医,严重侵犯了一些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民族身份造假、宗教身份造假、宗教行为造假……这个三假“活佛”过着骄奢淫逸的两面人生,最终受到法律严惩。

不念佛经念“钱”经 抽烟、游戏样样精

2016年6月,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接群众举报,有自称甘肃省拉卜楞寺僧人“扎西桑吉”的男子冒充藏传佛教人员,长期在福田区行骗。警方随即对该男子展开调查。

经查,“扎西桑吉”真实身份为杨洪臣,汉族,多年来冒充“活佛”,在广东、辽宁、河北、江苏等地招摇撞骗,发展了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50多名“信徒”,多是经济条件不错中年女性,其中一些人举家“皈依”。

受害者郑某告诉记者,杨洪臣极少教真正的佛理,只是笼统说“好好做事、好好挣钱”,其日常行为尤其让人怀疑,“他喜欢抽烟、玩游戏,尤其是经常跟女弟子去唱KTV,让人感觉非常世俗,不像一个‘活佛’。”

警方介绍,多年来,杨洪臣不念佛经念“钱”经,敛财骗色,非法行医致多人伤亡,严重侵犯了一些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制定“收费价目表”,疯狂敛财。杨洪臣向弟子灌输“法不空过”的说法,以“供养”“做法事”“治病”“求子”等名目敛财,并制定了明确的“收费价目表”。受害者叶某说,拜师要交皈依费5万元,逢年过节交供养费,做一场法事10万元至50万元不等,连推荐“数字吉利”的手机号都要收费18000元。

杨洪臣对金钱的追求给“信徒”带来很大压力。受害者张某曾是某公司的管理人员,家境殷实,这几年单单买佛像就花了300多万元,“我从不敢说半个不字,否则会被威胁诅咒,信佛信成这样太累了。”

据公安机关统计,杨洪臣11个银行账户共有资金流入超2638万元,其中1278万元能确定是来自32个信徒或信徒关系人转账。

——连吓带骗,强奸多名女弟子。据办案民警介绍,杨洪臣打着“精进佛法”“裸身治疗”的旗号,骗奸多名女信徒,如果遭到反抗,就以“违背上师,必受恶业”相威胁,至少有7名女弟子曾遭遇性侵。

受访者叶某哭着说,杨洪臣一开始是发暧昧短信,慢慢地要求发裸照、裸聊,直至发生性关系。“只要有机会单独在一起,他就会提性要求,甚至曾经让我们两个女弟子跟他一起在佛堂发生关系,我一点不敢拒绝。”

——非法行医,致人伤亡。杨洪臣不具备行医资格,却诈称可给人看病,劝阻患病信徒接受正规治疗,产生严重后果。2017年3月,罹患重症的香港女子郭某某听信杨洪臣蛊惑,执意放弃正规治疗,到深圳接受杨洪臣“治疗”,后病情加重于4月9日死亡。深圳一名孕妇因想生男孩求助杨洪臣,在用了他提供的药粉后不久胎儿死亡。

2017年11月26日,深圳警方对杨洪臣等人实施抓捕。2020年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对杨洪臣案作出一审判决,杨洪臣犯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诈骗罪、强奸罪、职务侵占罪,数罪并罚,决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8年,其余4名被告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至5年不等。2020年4月,该案二审维持原判。

三假“活佛”怎么炼成的?

办案民警介绍,多年来,杨洪臣假造藏族身份,自我包装成“活佛”,曲解教义开展封建迷信活动,发展成一个犯罪团伙。记者了解到,杨洪臣这个三假“活佛”的“修炼”方法有三:

其一,伪造身份,汉族变藏族。据办案民警介绍,2000年前后,杨洪臣利用某些偏远地区户籍管理不严的漏洞,先后办理“扎西当知”“格桑希日嘉木措”2个假身份,“这为其自我包装成藏传佛教僧人提供了身份基础。”

同案被告人滕繁国与杨洪臣是同村长大的伙伴,负责给他开车、收钱、采购。他说,杨洪臣有意隐瞒身份就是为了欺瞒信众,“如果有人追问,他就说自己是东北出生,小时候就去藏传佛教寺庙出家了。”

其二,自我包装,假僧人变转世“活佛”。杨洪臣自称是甘肃拉卜楞寺僧人,为增加可信度,他还通过“天降舍利子”“隔空取宝”等骗人戏法蒙骗群众。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拉先加说,根据《藏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规定,成为藏传佛教教职人员、活佛,必须要经过法定的审批备案程序,“杨洪臣活佛身份完全是其个人捏造的,因此从资格上说,他并不具备成为活佛的一切条件。”

其三,曲解教义,对信徒进行精神控制。杨洪臣编造了一本《如何承事自己的上师》的小册子,要求弟子把自己的一切供养给上师,对上师不能有任何违逆;弟子所获加持大小,完全取决于对上师的信心、恭敬程度和供养是否尽力。

在拉先加看来,这本杜撰的小册子完全曲解了藏传佛教教义,其所宣扬的“供养”“皈依”“加持”等也完全不符合藏传佛教的仪轨。

办案民警介绍,这种灌输导致弟子心生恐惧,长期被精神控制,甚至在警方说明杨洪臣犯罪事实的情况下,一些弟子仍担心说“我们配合警方会不会被诅咒”。

多措并举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分辨能力

拉先加表示,杨洪臣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假活佛”,自我包装、迷惑信教群众、骗钱骗色害命,并形成了规模,损害了广大信教群众的身心健康,损害了藏传佛教的声誉,也触犯了国家法律,构成了犯罪。

一些受访专家建议,首先要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对假冒藏传佛教教职人员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同时做好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对确有需求的信教群众有针对性普及藏传佛教常识,堵住管理漏洞。

“2016年专门发布的‘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为信教群众提供了可靠的、明确的网上查询渠道。”拉先加说,建议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更新,让该系统真正成为信教群众的防骗利器。

此外,办案民警提醒广大信教群众,在参加宗教活动时一定去正规场所,不要盲目信仰,一定要辨别其身份,观察其言行,如遇困难可积极求助所在地的民族宗教事务局或者公安机关。特别是女性信众,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在宗教活动中遭遇性骚扰等情况应主动报警。(完)

恩施一地发现古迹:神秘人面像石刻

01

12月5日,记者在鹤峰县下坪乡下坪村谢家湾一农户家发现一块清朝牌匾,长185厘米,宽85厘米,厚1.5厘米,硬木材质,匾上“杏苑初發”四字依稀可见。经鹤峰县文物部门专家鉴定,该匾系清朝晚期的学位牌匾。

“杏苑”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该匾有可能是考中进士功名而赐予的牌匾。

据86岁高龄的谢传选老人讲述,他家祖上上五代曾出过一个学者,在当时的宜昌府考中考中进士,获授牌匾,匾随大轿一同送来。

目前,当地文物部门考古专家已介入,将对牌匾的历史文物价值做进一步考证。

02

日前,宣恩县文化工作者在李家河镇中大塆村发现一尊人面像石刻。人面像石刻方额鹰眼、大嘴粗项,文物工作者认为形神有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人面像遗风。

人面像石刻立于务部田沟(音)和镜子湾沟交汇处,坐西朝东,由拜台底座、神龛、双翅、头四部分组成。连底座通高112厘米,最宽处双翅宽114厘米。人面像方头,眼角上翘,文物工作者认为或许是“纵目”的表现形式;粗颈,与脸部宽度一样;有双翅,像蝙蝠的翅膀。挫出竖条纹,荷叶边。在中大塆村,房子的挑枋、古墓葬碑帽的边,都可见荷叶边。人面像风化较重,年代待考。

住在人面像附近的村民杨光文说,从祖上开始他们年年都敬土地庙。人面像所在的中大湾村有沿用至今的吊脚楼群、向氏宗祠,民间文化丰富。2003年,宣恩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大湾向氏宗祠在列。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中大塆村为中国传统村落。

来源:云上恩施,在此致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913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