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议事亭前地

介绍
议事亭前地坐落在民政总署总部对面,整个广场由碎石子铺成波浪状,附近道路已辟为行人专用区,周围有长椅,所以人们都喜欢聚集在这里憩和休闲。在广场的中央矗立著一座喷泉,它同时也是这里的标志。在广场的建筑物都是重建或重新装修的,包括有旅游司,邮政局和仁慈堂,仁慈堂是亚洲地区最古老的慈善机构。

澳门澳门

议事亭前地

除了成都锦里古街、澳门特别行政区议事亭前地,小店很多的知名旅游景点原来还有这些

热爱旅行的你,青睐的是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是满是人文情怀的古迹?小编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对小店很多的旅游景点盘点,看看这些地方有没有你寻找的旅行的意义~

#1 长沙靖港

开放时间:8:00-17:30

简介:靖港古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西北,东濒湘江,与铜官镇隔江相望,南临老沩水,西与格塘接壤,北面毗邻乔口镇。靖港古镇坐落于湘江西岸,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

关键词:历史意义 趣味十足 商铺众多

Tips:1.乘车:在长沙汽车西站乘918或望城中巴到望城汽车站,后转乘直达靖港古镇小巴士;在溁湾镇乘903到望城汽车站,后转乘直达靖港古镇小巴士;2.自驾:具体线路为由长沙经金星大道或雷锋大道至望城,上高乔大道至靖港新镇,转入景观大道行驶6km,到达靖港古镇西入口“风雅广场”;由长沙经金星大道或雷锋大道至望城,过沩水大桥后右沿湘江大堤北行9km到达靖港古镇东入口“七星广场”

#2 杭州西湖天地

票价: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简介:杭州西湖天地是具有杭州历史文化的休闲旅游景区,它以杭州独特的园林、历史建筑为基础;以自然与时尚的融合、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为表现形式,改造成具有国际水平的集餐饮、零售、文化、娱乐的综合性时尚地标。

关键词:夜景很美 树木高大 人气很旺

Tips:42、51、102路涌金门站;4、7、38、60、822、游10、游2路西湖大道站。

#3 成都锦里古街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5:00-23:00,亮灯时间20:00

简介: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一部分,占地30000馀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馀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

关键词:风格古朴 旅游必去 地方很热闹

Tips:乘1路、57路、82路、334路、335路公交至武侯祠站。

#4 澳门特别行政区议事亭前地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简介:议事亭前地(Largo do Senado)俗称[喷水池],是澳门的一个广场,位居澳门半岛中区,面积3,700平方米,是澳门四大广场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议事亭前地北连板樟堂前地,南临新马路,南阔北窄,呈狭长的三角形,为热闹的商业及文化活动区。

关键词:气氛很好 历史很悠久 化妆品店很多

Tips:搭乘3、4、6、8A、18A、19、26A、33、N1A至新马路站,步行1分钟即可到达。

#5 苏州观前街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简介:观前街位于苏州市中心,距离苏州火车站不远,是成街于清朝的商业老街。如今改造成了步行街,长约800米,与它辐射出去的道路太监弄、碧凤坊等一起,是苏州著名的小吃街、商业街,相当于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松鹤楼菜馆有200多年历史,还穿越到小说《天龙八部》里充当了乔峰和段誉结义的地方,苏帮菜里的松鼠鳜鱼,最正宗的要到松鹤楼吃,是该店的招牌菜,其他如清炒虾仁、响油鳝糊、东坡肉等也很好吃。在观前街你还可以参观位于街道正中央的玄妙观,观前街便因地处玄妙观的前面而得名。

关键词:夜景很迷人 地方很热闹 店铺很多

Tips:50、55、178、202、204、309、501、529、811、923、游2、游5南线醋坊桥观前街东站。

怎么样,今天的话题还感兴趣吗?想看更多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最新发现|山西德岗遗址:5500年前的“豪宅”,是部落首领们议事的地方?

史前人类究竟是怎样生活的?

这一直是很多人好奇的事情。

尤其是在面对考古发掘时,

当数千年前人类生活的痕迹透过尘封的历史,

逐渐剥离地表显露无遗时,

7月5日,

对外公布了离石德岗遗址的发掘成果,

一组较为完整的、

距今至少有5500多年的

其中建筑面积最大的房屋达到137平方米,

这是山西境内发现的

因其特殊的建筑方位和风格,

“豪宅”虽大却阴面向风

建筑方位和风格在国内罕见

在山西吕梁市离石信义镇德岗村,有一条名为“小东川河”的小溪,它静静地依山蜿蜒而行,在信义村南汇入东川河,成为炎炎夏日里造福百姓的一条小河流。

在山南的缓坡上,就是“豪宅”所在的地方。

早在201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在临汾尧都区贾得乡桃园村和襄汾县邓庄镇寺头村交界处的桃园遗址,发现了一处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的五边形建筑基址,这在当时是山西发现的第一座史前时期五边形的大房子。如今,这一“纪录”被德岗遗址打破。

“这处遗址是为了配合祁离高速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对线路涉及该遗址的保护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的。从2019年4月发现至今,已在这里发掘了1800平方米。”该考古项目执行领队张光辉介绍,目前,在东、西两区都发现有仰韶中期房址、灰坑和陶窑等生活遗迹,出土陶器以习见的尖底瓶、夹砂罐为代表。

▲F3:五边形建筑基址

顺着考古工作者的指引,山西晚报记者走进了137平方米的“豪宅”建筑基址。

从大体轮廓来看,该建筑呈五边形,这是仰韶时期的建筑特点。在房屋一侧能清晰看到一些碎片石头铺成的小路,大概有4米之长,考古工作者说这是一个门道

惊喜还远不止这些,因为在石砌道路的门道一端,也就是所谓的房屋入口处竟然有一个大型的火塘,直径1.4至1.7米,这种设计在同时期同类型的房址内也有发现,那么,这是干什么的呢?现场,还会聚了很多国内考古界的专家,大家围着火塘仔细研究,还有人提出了新的疑点,“这房子朝向是北面,面向阴面晒不上太阳不说,而且冬天的西北风可以直接刮到屋子里,如果住在里面也太冷了吧!这个建筑特点在同类型考古中比较罕见!”

▲发掘现场

对于史前人类来说,采用群居的方式生活,大家居住的空间都比较狭小,这样是为了更好地保暖。究竟137平方米的“豪宅”是干什么的?为何在建筑特点上又有悖常理,冬天情愿冷风吹呢?

专家推测“豪宅”另有所用

带着众多疑问,专家们在遗址现场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因为建筑风格的特殊化,大家一致推断,这应该不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有可能是有特别的用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弩认为,这有可能是当时的部落首领们议事的地方。

▲西区航拍图

“首先,房屋很大,这显然就是部落里等级身份比较高的人才能使用的地方,普通人是没有资格使用的。其次,这个火塘过于庞大,肯定不是为了做饭和保暖而用的;第三,房屋朝向朝北,一进门就是火塘,有风的时候,火塘里的烟就会迅速弥漫到整个房间,这房子也显然不适合人们居住。我认为这种设计,就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用途。比如部落首领们在这里聚会、议事,火塘里用来燃放香料,风顺着门道直接冲向火塘,产生香味和浓烟,使聚会更有仪式感。”

何弩还联想到了南美洲一些部落的风俗仪式,比如大家在一起聚会,会往火炉里扔辣椒,从而产生某种特殊的气味,达到精神的愉悦。也许,这个火塘也有这样的特殊用途。

▲发掘现场

这处房址有可能就是史前人类的礼仪场所,“大家都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方向盖房屋,这些房子却建在山的北面,那么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也应该去河对岸山的南坡上找一找,看会不会发现人类居住的遗址,如果有的话,这间‘豪宅’的意义就会更鲜明一些。”

从目前来看,“豪宅”的用途究竟是什么,谁也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得到定论,还需要相应的考古技术和手段开展进一步的分析。也有专家表示,鉴于该房址的珍贵和特殊性,可以请建筑方面的人才来进行实地探测,提供建筑复原的思路,未来以三维数字形式进行展示,也是拉近公众与考古距离的一件好事。

▲德岗遗址发掘区航拍图

▲发掘现场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轶琼

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孙轶琼

图片版权归原机构或作者所有

审核|方天戟

End

特约刊登

点击往期原创

【横峰地名故事】赭亭山

赭亭山位于横峰县城以南15公里处莲荷乡杨家村信江河畔,是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之一。赭亭山方圆约1平方公里,海拔232米,因山色红褐,远望若亭而得名。山中现存有东汉赭亭侯墓、古洞穴、太平军营寨、红军战场遗址和古寺庙等古迹。

赭亭山是扼守信江的门户。跟龙虎山、圭峰一脉相承,属丹霞地貌,山水相依,景色旖旎。小雨时节,烟雾缭绕,整个景区有股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山势雄险,怪石嶙峋,山顶平坦,四面是悬崖峭壁,南麓一条小径,蜿蜒通向山顶。拾阶而上,可以看到当年太平军建造留下的三道关隘,一段陡峭的山路呈80度倾斜向上,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接近山顶处,竟然有一条天然的栈道绕向前方。站在栈道,极目远眺,村庄田畴,好一幅丹山碧水美景图尽收眼底。明朝公卿李奎曾作《赭亭堆霞》诗赞美赭亭山,诗曰:“赭亭名最著,乘兴共攀缘。路拥槎牙石,岩飞瀑布泉。回头如望井,举步若升天。此即蓬莱境,令人思豁然。势耸层霄表,群山罕与齐。仰观天甚近,俯视地何低。洞古龙常出,云深鸟乱啼。徘徊谈论久,归步夕阳西。”

赭亭山久经沧桑,在上千年的历史中见证了黄巢起义、太平军起义、红军战场,山上依稀可见古战场的痕迹。为赭亭山披上了古朴的色彩。后汉赭亭侯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人,是东汉的一位廉吏,曾任职司徒恒虞府,之后又被任命为侍御史,持节出使幽州(今北京)。到州后他安抚了北狄,并将沿途所经地区的山川、屯田地、村落等画成地图标示,共百余卷,悉数上奏,得到皇帝的嘉许。以功升任兖州(今山东省金乡县)刺史,在任期间清正廉洁,李恂为官自洁,不阿权贵,常“席羊皮,服布被”。后调任张掖太守,颇有政绩。其后,李恂又被征用,任命为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时北匈奴南下,屡断西域道路,不时扰边,使得玉门关以西使命不通。据横峰县《李氏宗谱》:“恂公起家陇西”,“封赭亭侯后,徙居新安关下。”(新安关下即今铅山龙关)。自此他回归乡里,潜居山泽,住着草庐,与家人一起织草维持生计,后迁居赭亭山,以拾野菜、草籽、橡实而自给自足的生活。“公年九十六卒”。据《后汉书》:“葬赭亭,建庙祀之,公之后裔,随各地而居焉”。

赭亭山是土地革命时期,闽浙赣根据地前哨阵地之一,1929年,方志敏等领导一系列革命运动,横峰成为了第一个全红县。当年因莲荷杨家门两场大捷,获取了一定的军事基础,在赭亭山营设军事堡垒,时不时渡过信江河,袭击驻扎在铅山河口的国民党军队,开展游击战。

1934年,蒋介石发动针对共产党的第五次“围剿”,4月,国民党军二十一师在赭亭山对面200米建设碉堡,并有当地地主(杨家村丁家自然村丁荣)带路进攻赭亭山。工农红军两个排连同赤卫队。群众武装共100多人,普通百姓300多人,凭借天然地势优势及建造的三道险关,扼守赭亭山,每道关口都构筑了工事,用巨大的石木封住关口,赤卫队以鸟铳、土炮等简陋武器阻击敌人,终因力量悬殊被敌冲破第一道关卡。时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余元龙亲自指挥20余名赤卫队员和300余名群众以石块为武器,扼守第二道关卡击退敌军多次进攻。坚持了半个月,毙伤敌390多人,敌军恼羞成怒,切断了红军的粮草供应线,调来5门迫击炮对准关口狂轰滥炸,并用汽油燃烧弹焚烧山体,引燃关口的木质建筑,攻破关隘。红军及赤卫队和隐藏在山上的百姓趁夜,用随身衣物,腰带,裹脚布等结成绳索,从后山悬崖滑下逃走,很多人不幸摔伤或摔死。还有部分百姓不能转移,另留下几十人坚守阵地,战斗到最后,三关失守,剩余的红军将士,为不做俘虏,有的英勇地从山岗东边跳崖光荣献身,有的点燃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敌人攻上第三道关卡后,红军战士和地方武装退守至山顶碉堡内,数百敌人将碉堡团团围住。此时,堡内只剩一筐火药,连指导员悲愤地说:“为党和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到了......”,最后引燃炸药,全部壮烈牺牲。这就是赣东北革命史上有名的赭亭山保卫战。

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尽,如今,赭亭山是个正待开发的风景区,山下,是赭亭山水库,又称赭亭湖,湖水清澈见底,群鱼遨游。赭亭山与信江河相伴,由此沿信江河可做漂流,3公里处,即达面积约2000亩的河中沙洲名月光洲,这里绿树成荫、水禽栖息,也是一处有名的景点。赭亭山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休闲度假、运动健身以及地方美食为一体,是大美横峰的旅游佳处。( 龚建明)

编辑:马倩玲 付志林

审核:宋林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870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