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波罗古堡

波罗古堡,始建于北魏,距今有1400多年历史,是一座雄踞大漠边关,弥漫佛光灵气,孕集天地精华,神密而又富有传奇的塞上古堡,被喻为“佛掌上的明珠”、“一个来自天国的地方”。“波罗”为佛经梵语,意喻渡(接引)到彼岸,因城堡西石壁天生巨大石佛而得名,明正统元年(1436)建堡,历经10年建成,万历元年(1578)重修扩建成现存遗迹规模。堡城东南高,西北低,总面积约20公顷,设有四门,东门凝紫、南门重光、大西门凤翥、小西门通顺。主街道宽8m,长500m,建有南瓮城、三官楼、玉帝楼、望胡台和木石牌楼各一个,形成了四楼骑街两牌楼的奇丽景观。

古堡历为军事要塞。晋隋唐宋时都在这里设营建寨,李自成、李元吴也曾在此屯兵作战。清顺治十年(1654)设波罗营,辖归德、鱼河、怀远等十营堡,为边塞长城沿线三十六堡之最。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古堡先后增设守备署、州同署、参将府。民国元年(1912)裁撤其它建制改设为镇。古堡经历了无数的战火刀兵,可谓一座铁血城堡,古有“可怜无定河边骨,就是春闺梦里人”的慨叹!国民党时期其八十二师骑兵团、陕北保安指挥部、二十二军骑六师师部先后驻守波罗。1946年10月,在-的直接组织策划下,陕北保按指挥部副指挥官胡景铎将军在这里发动了震撼西北、影响全国的“横山起义”。为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古堡自古就为宗教胜地。堡内有大小庙宇20多座,其中“三寺一庵”最为著名。北魏时有高僧云游到此,发现这里山势雄浑、林木繁盛、佛光隐隐,便凿石成洞诚心礼佛,建成卧佛寺:唐贞观年间,堡西石壁惊现天然巨大石佛,一时传为佳话。、康熙帝西征时慕名来此,为石佛题“接引寺”匾额,乾隆帝特赐“慈悲千古”,嘉庆帝用红绸赐“奇佛一座,万古流芳”八个大字。堡内大雷音寺、指月庵以及“如来真迹”、凌霄塔、来世井等众多遗存,每个遗存也都有着神奇美丽的传说。

波罗古堡

古堡文化积淀深厚。在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古堡形成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丰富的边塞军事文化,神密的宗教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明清时古堡最为繁盛,为当时的军事重镇,经济文化中心。最繁盛时,店铺林立,作坊众多,人口愈万,曾有“四大家”“八小家”、七二十家牛牛家”之说,享有“小扬州”、“小北京”美誉。

历经了千年风雨、历史沧桑的波罗堡古建筑群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波罗堡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大手笔规划,大力度建设,古堡将走过它的沧桑,跨越它的繁盛,迎来自己全新的辉煌。

景点位置: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城东北25公里的无定河南岸

信息来源:中共横山县委党史地方志研究编纂办公室

去波罗古堡看长河落日圆

配乐:一生所爱

偶然听说陕西榆林有一处波罗古堡,一直以来对古堡充满感情,尤其是波罗的神秘命名更是吸引着我,于是决定一行。时值春月,沿着204 省道顺着无定河一路而下,大约行进25公里便到达波罗古堡,远远望去,是波罗的接引寺塔(文峰塔)。高耸的塔尖,导引我们驻车上山,去找寻波罗古城的故事。

波罗古堡位于横山县城东北25公里的无定河南岸,黄云山之峰,西临大夏国都统万城,东接响水堡,西北与榆林保宁堡相距不到五公里。相传它于明正统十年(1445 年)建城池,比榆林建城还要早10 余年,是具有典型明清风格的古城堡,当时辖绥德、怀远(今横山)、鱼河等十营堡,最繁盛时人口逾万,人称“小扬州”、“小北京”。

据史载,波罗堡属长城线上的一个堡,站在山顶俯瞰古堡,它依山而建,略呈方形,东南高,西北低,随山蜿蜒,因势筑成。有城门4 座,分别为东门(凝紫)、南门(重光)、大西门(凤翥)、小西门(通顺),城高9 米,堡墙内为黄土夯筑,外以砖石包砌。城中那些尚未修复完的古堡、街市、古井老屋、都在历史的风雨中坚守着。

一路下行,西门的城墙还算完整,古堡西门的接引寺据《横山县志》记载为唐代初建,后经历毁坏与重建或修复的交替过程。另据《横山县志》,在两百年前,波罗堡最繁华时人口过万,居民大多以手工业、商业、医药、饮食业为生,从事农业者甚少,有“小商业城”之称。城内有粮、盐、炭等集市,各种商行、药铺、当铺琳琅满目,生意非常兴隆。方圆六七十里的人都来此进行商贸交易,过去称“常街市”。人民的文化生活也相当丰富,每逢过春节及庙会时,都举办灯会、秧歌、戏曲、说书等文娱活动,是集商贸、军事、文化为一体的中心城堡。

波罗的意思是渡到彼岸,传说如来佛东游西归的时候路过这个村子,在黄云山石崖上留下一对脚印,生成了一尊擎天石佛,然后这个地方马上就成了佛光宝地,信众佛僧都到这里修寺建庙,寺庙就用佛经梵语的名字“波罗”。该寺始建于唐代,在波罗古堡西侧,倚石而筑,原有石洞、卧佛、摩崖石佛,更有如来足迹,总面积近4000 平方米。据传,康熙帝西征时慕名来此,为石佛题“接引寺”匾额,乾隆帝特赐“慈悲千古”,嘉庆帝用红绸赐“奇佛一座,万古流芳”八个大字。

寺内雕栏玉砌,曲径通幽。一尊古老石雕佛,谦卑地站在不起眼的路边一墙角,造型古拙,与在内地平常所见慈眉善目的石佛像不同,有人推测是匈奴时期的杰作。而寺院旁的巨大石壁上有一摩崖石佛造像,高大圆阔,胸臂分明,五官清晰,手足可辨,传为唐时智远和尚来此云游时所雕刻的。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的凌霄塔,矗立在接引寺上方,波罗古堡城东北角。塔高16 米,六角密檐九层,塔檐下的雕兽头和仿木斗拱玲珑剔透,塔下则建有睡佛洞。相传于明成化十一年由善士张杰修补殿宇时所建。现在,经过部分修葺后,重现出雄伟英姿,夕阳西下时分,塔影斜垂,唐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象与实景展现在眼前,令人感叹不已。

沿凤翥门入城堡,城内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如参将府、完备署、炮台、箭楼、钟楼等,还有各种商行、药铺、油坊、马坊、等旧迹,亦有大宅院,断瓦残垣中间尚存炭渣灰末,隔着时空显示当年繁华。由小巷进去,庭院深处墙壁上,一个大大的砖雕“当”字映入眼帘。主街有洞道穿行,玉帝楼蔚为壮观,东西南北四城墙内,建有三宫楼、城隍庙、河神庙、关帝庙等庙宇,城中心建有祖师庙和指月庵。

城的北端,应是旧时军营所在地。因为波罗古堡地势险峻,身处要地,历来是兵家置营设兵之地。晋隋唐宋时都在这里设营建寨,李自成、李元昊也曾在此屯兵作战。据地方史志记载,元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在长城一线修筑防御。英宗正统元年都督王祯在旧营寨基础上建波罗城郭,十年,巡抚马恭正式置波罗堡。清顺治十年,波罗设营,延绥中协副总兵自镇城(榆林)移驻于波罗,为沿边三十六堡之重。康熙二年,又增设守备。乾隆五十八年,裁改参将。民国元年,废五堡营制、撤波罗参将、守备,设镇。此后国民党第八十六师骑兵团团部、第二十二军骑兵第六师师部,先后驻守波罗。1946 年著名的“横山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古堡经历了无数的战火刀兵,可谓一座铁血城堡,让人不禁有了“可怜无定河边骨,就是春闺梦里人”的慨叹!然而,时光退去,这里只留下了残砖断瓦,荒草萋萋。

深入波罗古堡内,打听到了它的守护人——时年72 岁的陈伯瑞老人,他自小在波罗长大,热心佛教教育,又潜心研究地方史志,对波罗古堡每一处地方都非常熟悉,对这里的历史也如数家珍。据陈老伯讲,相比于“古堡”而言,陈伯瑞更倾向于叫它“波罗古城”,因为在他看来波罗的规模、人口和曾经的兴盛远远超过了古堡的定义。现在虽已看不见波罗古堡当时的繁华,但在残垣断壁中挺立的楼台、庙宇,荒草碎石间遗存的当铺、钱庄,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古堡过去的兴盛和辉煌。

除了建筑遗迹,波罗古堡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它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波罗兴盛时期,堡内有制陶、造纸、染坊、银匠、铁匠、皮坊、裁缝等众多的手工艺人其中,波罗制陶历史可以上溯到明初,在洪武年间,波罗柳氏迁来堡东,随着堡城贸易兴盛,选城东邬瓦窑进行制陶,用以维持生计。由于其做工善巧、瓷釉乌黑,邬瓦窑黑瓷曾一时名于塞上。

波罗古堡里的非物质文化更是兼具了古韵的悠远意味。每逢重大集会,说书、老腰鼓、道情表演都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横山老腰鼓古朴典雅的打法和装扮,似乎更适合古堡情韵;一张嘴、一把琴的横山说书,说唱着古今中外,也说唱着古堡变迁;道情戏是流行于黄河流域的民间小戏,波罗人刘汉珠曾在这里创建过横山县第一个道情剧团——“波罗村班”,唱红过广袤的陕北大地。

漫步在古堡街头,穿过历史的云烟,也许你还会想象到一幅早已逝去的古战场硝烟弥漫的画面,然而,现实中的古塔庙宇,断壁残垣,一场腰鼓,一段说书,波罗古堡经历过的兴衰巨变,只留下了唏嘘的残破与沧桑,让人渊思寂虑。

责任编辑:关牧

陕西旅游集团总经理任公正来波罗古堡考察

7月25日,陕西旅游集团总经理任公正,陕西骏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培毅,陕西旅游集团延安公司副总经理高晋等一行十余人在榆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崔渊陪同下,深入我区波罗古堡考察旅游发展项目,区长周建国、副区长米劲、副区长殷实和旅游局、招商局、文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

任公正一行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形式,详细了解我区波罗古堡旅游资源、发展现状等。

任公正表示,横山区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陕西旅游集团将抢抓机遇、创新模式,充分挖掘整合横山区旅游资源,全力支持横山旅游发展。让横山旅游很快与全省旅游大环境接轨。

周建国对任公正一行来我区考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他希望陕西旅游集团能将横山作为全省全域旅游创建的重点区域,通过项目合作,带动横山现有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不断提升横山旅游产业发展质量。

近年来,我区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大美横山”旅游品牌新形象,通过出台多项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亮点景区,实现了全区旅游产业的全面快速的发展。我们期待与陕西旅游集团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牵手陕旅,让横山旅游走得更远。

来源:微信公众号横山宣传

编辑: 白玉娇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考察波罗古堡开发保护工作

12月5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侯卫东受邀请来到横山,就波罗古堡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修复等工作进行考察。政府副区长何莉、文旅局局长郝永春陪同考察。

横山区波罗古堡历史悠久,古堡最繁盛时,人口逾万,店铺林立,为当时陕北军事政治要地、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古堡在长期的历史沿革中,形成了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辉煌的革命文化、独特的民俗文化及充满神秘的宗教文化。

侯卫东一行先后来到古堡瓮城、步行街、参将府、北城墙等地,通过实地走、听汇报、的形式,详细了解波罗古堡的历史和保护开发情况。随后,还观看了横山文化博物馆、民歌博物馆并组织了小范围座谈。

侯卫东对我区古堡保护开发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波罗古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格韵味独特,特别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古堡的传承和保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同时,侯卫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是希望更加凸显差异化,加强体现本土特色,文化遗产、古堡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角度体现波罗古堡的独特地位。二是进一步挖掘古堡特有的文化符号,切实厘清城墙的修复与修缮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城墙全线贯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是指出古堡保护重要的是留存历史记忆和发展变化的脉络,要尽量保留现有居民的生活状态,避免古堡空心化、商业化。

记者:杜芳俊

编辑:李卓雅 柴虹羽(实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831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