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天师府

天师府位于上清镇,是历代张天师的起居之所,原建于龙虎山下,后迁于上清。张天师的名号已传到63代,是我国最长的受皇帝册封的一姓嗣教,民间有“北有孔夫子,南有张天师”之说。张天师本名张道陵,据说是张良的八世孙。传说他身长九尺三寸,浓眉大脸,十分威武。汉光武年间,他出生于天目山,他母亲梦见魁星而感应怀孕生下了他。张道陵自,天师府,天师府简介,天师府-鹰潭市贵溪市天师府旅游指南

天师府

龙虎山还是那个龙虎山,天师府就不是天师府,武当王也拜见不了老天师

说来惭愧,对于龙虎山的认知还是来源于一人之下这部动漫。其中的一句话已经在抖音里面刷爆了,就是武当王也,拜见老天师。这个老天师就是龙虎山天师府里面的老天师!天师府的张天师!

中国没有千年的王朝,但是中国有两个屹立不倒的家族。一个是山东曲阜的孔家,孔子的后人。一个是江西龙虎山天师府的张家,张道陵的后人。这两个家族一个代表是儒家,一个代表是道家!说龙虎山天师府是道教祖庭,也是当之无愧。有人跟我犟,说龙虎山天师府只是正一教的祖庭。但是天师府的大匾上确实写着“道教祖庭”四个大字。

在13号那天到了鹰潭龙虎山,14号那天就爬了一下龙虎山。龙虎山的旅游路线我跟大家说一下!到售票处坐上观光车,会有每一个站地。先是排衙峰,在排衙峰上面可以走空中栈道,走完了空中栈道就到了象鼻山。在象鼻山可以尝试一下爬山,在爬象鼻山的时候特别爽,因为只有我一个人。能听到流水声,还有鸟鸣。总之是非常惬意,非常爽的。然后就可以在象鼻山的南门下来,再往前走,就是无蚊村,竹筏码头,竹筏码头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经典,但是我没有去。感觉一个人坐竹筏没啥意思。总要点什么,冥冥之中感觉以后还是会过来的,身边会多一个异性那种。

竹筏码头再往前就是正一观。正一观就是我第一站到的地方。正一观再往前大概能有六公里左右吧,就是天师府,为什么我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我是徒步从正一观走到天师府的!那个酸爽,走了我将近一个小时!但是走这一路绝对没有后悔,因为你会看到一些你坐车看不到的景象,比如天师陵。

我第一站去的就是正一观,正一观用里面道士说的话,这个是当初祖师爷炼丹的地方,先有这个正一观,然后才有了上面的天师府!但是正一观让我看到了一件很毁三观的事情。就是这个,微信二维码支付,这个是什么鬼啊!

你说一个道馆放一个功德箱,交一点香火钱无可厚非,但是放一个二维码的吃相也太难看了吧!你说你一个小地方,小道馆这样玩,也没什么,但是大哥,你这个是龙虎山,是道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你都这样玩,还会有信仰吗?

这个让我想起一个笑话,说某一个大哥到了寺院,来了一个和尚。说小伙你跟我们佛教有缘,这里面有一颗祖传包浆的佛骨舍利,不要998,不要888,只要88就卖给你了。(不对,出家人是不能说卖的,就是你就可以请走了!)

那个大哥说:“我身上没有现钱啊!”

和尚说没事:“我们这里刷信用卡也可以”说完拿出了POS机。

大哥说:“我也没有信用卡啊”

和尚说:这个不是事儿,我们还可以办理房屋抵押小额贷款业务。

大哥说:“我也没有房子啊!”

和尚说:“没事,没事”说完拿出一张纸:“你可以把你死后遗体捐赠填一下!”

最最搞笑的是,那个二维码上面的神像是赵公明财神爷。财神不给人钱,倒收人钱,财神都要你钱,你这辈子能发财吗?

这个只是正一观的事情,我到了天师府听到了两个道士对话,我感觉我三观又一次的懵逼了。

其中一个道士问:“你啥时候下班啊!”

另一个说:“我五点半下班,今天带着人做了两场法会挺累的!”

卧槽,下班??哪怕你是正一,哪怕你可以结婚,哪怕你不忌荤素,但是下班两个字从道士嘴里面说出来,还是很怪的!这个道士完全就是职业化了,还有信仰吗?

在爬龙虎山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来自敦煌的大哥!因为我是下山,他是上山,我们俩就遇到了,他问我上面的山路好不好走,我说不太好走,于是我们两个就一起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我们就攀谈起来,说着说着就说关于关于道士的那些事情!他问我行不信这些东西,我就摇了摇头,笑了笑说:“不信。”他就给我讲了一些关于他们那边道士的事情。

那是一个叫做王永镜的道士,当地人被称之为“王爷”,活了至少能有一百四十岁。说他爷爷奶奶小的时候,这个“王爷”就是一个鹤发童颜,白发苍苍的老人,等到他爷爷奶奶变成老人的时候,“王爷”还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的模样!

在这个大哥口里面听着,这“王爷”就是一个高人的形象,并且给他家里面的人看过两次病,都是那种一般人看不好的疑难杂症,这两个人一个是这个大哥的五叔,一个是这个大哥姑父的奶奶。这个大哥今年45岁,这个事情想想也是够久的了!并且这个大哥说这个“王爷”受人尊重的原因就是看病从来不收钱。如果有吃的,就给一些吃的,如果没有就不勉强!

我在看了看那个龙虎山天师府,不由心中叹息一下!当初张道陵创立正一教,当时也叫做五斗米教。当时的张祖师爷治病救人只要5斗米,毕竟这个要生存啊!建立道观,招收弟子,不要一点犒劳也做不下去啊!但是这个犒劳只是五斗米而已!

现在有几个道士治病救人的??如果说道士也要吃饭啊!那么看景点的门票不是钱啊!古代去庙里面参观可是不要钱的,才有了香火钱这样一说,现在倒好,门票需要钱,弄一个功德箱还需要钱,整一个二维码还需要钱。这些我都忍了!你还弄一群可以下班的道士在道观里面!我三观很受打击啊!看来信仰是需要钱的!没有钱,神仙都不保佑你!

除了这些毁三观的天师府,但是这个龙山的景色还是很美的!并且住着也是很便宜的!就是吃着东西有点贵,毕竟是景区,贵点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到上清镇吃东西,价格反而没有这么高。

总体来说,龙虎山的自然景观还是蛮不错的!但是人文景观,就那回事了!最最可怕的是龙虎山相比还是好一些,还有一些道教的名山商业化更加浓厚!

游天下|中国道教第一府: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

著名道教宫观——上清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明太祖易天师之号“大真人”,故亦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和掌道施教之所。嗣汉天师府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上清古镇,原建于龙虎山下,后迁于上清。天师府南朝琵琶峰,面临上清河,北靠西华山,山带水,气势雄伟。嗣汉天师府占地3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建筑华丽,工艺精致,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

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玉皇殿

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仪门

天师府)始建于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上清镇关门口,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重建于上清镇长氏坊,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建于今址。天师府经各朝维修、重建,房舍达五百余间,占地五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府门(头门)、二门、仪门(三门)、玄坛殿,真武殿、提举署、法箓局、赞教厅、万法宗坛、大堂、后堂、私第、殿宇、家庙、私第(即三省堂)、味腴书屋、敕书阁、书院、观星台、纳凉居、灵芝园、以及厢房廊屋、后花园、百花塘等。采用雕花镂刻,米红细漆,府第古色古香,是我国现存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国第一家”之称,被历史上门许多皇帝赐号“宰相家”、“天真人府”,尊为道教祖庭。

天师府于清朝末年走向衰落,天师由一品降为五品,朝廷不再赏赐给天师土地和山林,天师以符水治病、斋醮方术传教也日益不灵验,天师府也逐渐破落。府第的明代建筑大部分已毁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为兵火所焚,现存的大门、二门、三门、私第、万法宗坊等多为现代重建。现存6000余平方米的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同治年间重建和修建的遗物。

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财神殿

府中神道合居,居住着天师及其家人,供奉有三清、四圣、南北斗、二十八宿、三十六将神像。整个建筑布局成“八卦”形,飞檐斗壁,红壁琉瓦,规模宏大,殿宇楼阁,雕梁画栋,是道教的独有建筑风格,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府第规格,又结合了封建衙署的功能需要,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的鲜明特征,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张天师名号已承63代,是我国一姓嗣教受皇帝赐封时间最长的道派,其地位和规模可与山东曲阜孔府相比,因此流传着有““北有孔夫子,南有张天师”之说。每年10月3日至9日,龙虎山道教文化节就在这里举行。

天师府府门(头门)为悬山殿堂式建筑,高大雄伟,面溪耸立,小街东西横穿,面阔五间,约二百平方米,高达二丈有一,十几根大木柱,六扇三开大门,中门正上方“嗣汉天师府”直额,中东西三对大柱悬有抱柱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极言天师世家历史源远,天师府第品位之高。建筑风格和气势与天师道之威严和谐一本。头门至二门,甬道两边有玄坛殿、法录局、提举署及赞教厅等,是历代天师办理道教具体业务事务的地方。

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财神殿和救苦殿

仪门(已毁),进入头门硪石甬道三百余步,通过二门直达大堂。在进头门二十步的甬道间跨路横建石坊一座,上书“仪门”二字。相传文官武将至此停轿下马。

进入二门有一大院,院内合抱樟树十余株。二门距头门一百二十步,与头门建筑格局一样,在规模和等级上低于头门。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共一百六十平方米。较头门矮三尺,红墙绿瓦,脊兽腾飞。十二根大木柱设门六扇三道,门上画有秦琼、尉迟恭、杨林、罗成、程咬金、单雄信六尊像为三对门神。中门上端悬直匾一块,上悬“敕灵旨”匾,三对大门、六尊门神,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突出道教多神特点。十八般古代兵器金光银闪并列两旁,显得十分威严。门前正中两柱亦悬有抱柱对联。

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玄坛殿

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元阳殿

三门原为大堂,是历代天师实施道教政之地,现改建为玉皇大殿。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大堂是天师实施道政的地方,前距二门“九九”八十一步,后靠私第院门,面阔五间,约三百平方米,较头门矮二尺,比二门高一尺,三面红墙,门前建有“塞身亭”,堂后门直通三省堂,中厅正上方横悬康熙十七年“御书“碧城”匾和乾隆七年御赐“教演宗传”匾各一块。堂内原置有法台、令旗、朱笔、兵器、御赐半副銮驾,以及麒麟图祖天师像等,颇有公堂神威。

从四门到七门,是历代天师私第内宅(三省堂),系明建清修之建筑,为天师府的主体建筑,分前厅、中厅、后厅、三部分。前厅左右有宽敞厢房,中厅和后厅之间有天井式的庭院,环有楼阁廊房沟通,为“绣花楼”,后厅为天师食宿生活厅。整个内宅建筑,门、窗、梁、柱、檐精雕细刻,色彩艳丽,富丽堂皇,环境庄而严、静百雅。顺后厅北进最后一道门,便入灵芝园和百花池,是府内人员闲时赏景观花之处。在私宅的西侧有“万法宗坛”,是历代天师私宅内的祭神之所,分正殿和东西两配殿,组成一院落。殿内供奉有三清、四御、三官、五老精神。东祀王灵(已毁)。

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相国仙府

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仪门

私第是历代天师的住宅,名“三省堂”,为江南院落式,是明建清修之物。本区建筑是天师府的主体,面积约二千平方米,分前、后、中三厅和东西廊房,以及前左右花墙厢房,并与后花园和敕书阁结成一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院门前上书白底蓝字对联一副,上联“南国无双地”,下联“西江第一家”。院门隐壁画有“鹤鹿蜂猴”巨画一幅,象征高官厚禄,宰相门第。绕隐壁登上三省堂,三省前后中三厅:前厅为客厅,面阔五间,三明二暗,四柱前伸,石阶五级,敞门而进,东西花栏,各设台阶,厅前地面有一绿色园石,名“匝送石”。堂壁挂有墨龙穿云图和祖天师像,东西四壁皆书名诗古画。堂壁上方悬匾三块:“道契崆峒”一匾置位正中央,“仙派名裔”排于东,“纳甲周呈”列于西。

中厅,也称狐仙堂,相传是天师祀奉“狐仙”之所,堂内设有供桌、神台,常明灯等供品神器。建筑结构,前与前厅用以天沟搭接,又以砖墙石门分之,后与后厅天井厢房连缀。前门额上书“道自清虚”四个金光大字,东西二门分“紫气”、“金光”,各有额书。

后厅,天师的食宿生活厅,面阔五间,用以房室四问,宴厅一间,前有天井后有院,东西厢房上有楼,厢房与中厅连接,天井周十柱明现,门窗四壁,雕刻精致,中置金鱼大缸,两旁假山列之。宴厅摆设为清代款式,四壁名画诗词,中堂正上方悬黑底花边金字匾一块,上书“壶天春永”,据说是袁世凯送六十一代天师六十辰寿匾。厅前上方悬“福备箕畴”一匾,说为清代一状元徐甫所题赠。

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玄坛殿

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仪门

灵芝园,顺后厅东西门而进便是灵芝园的八卦门,门上方置有“双龙戏珠”一图,工艺精巧,观者赞叹不绝。墙壁上书对联一副,文曰:“八卦涵宇宙,双龙卫乾坤”。灵芝园是一小院,是天师内室散步的地方,种有奇花异草,金桂银桂,四季飘香。两侧有狭小厢房,原供丫环家仆之宿。

敕书阁,前接灵芝园,后靠纳凉居,是整个私第建筑区的最后一座。这里原系张天师藏经纳籍的地方(已不存)。

观星台建在私第后厅西墙外的邻屋顶部,从后厅西厢房登梯穿墙而至。建筑简陋,三面窗明,乃是张天师观察南星北斗,测定天机之所。

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玉皇殿

万法宗坛,在二门院内,私第以西连接一区四合院为万法宗坛,“万神集聚”之所。现已修复,红墙绿瓦,油漆雕画,脊兽腾飞。门悬“万法宗坛”一匾,院约一千二百平方米,建殿三座:正殿五间,朝院门居中而立,阶前置一“九龙三脚”焚香大炉鼎,东西二殿,合面而建。正殿为“三清殿”,原殿内祀奉尊神,诸神、天兵天将共一百三十八尊,现塑有“三清”、“四御”、“三官”、“三张”(即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共十三尊,以供朝拜。东侧为“灵官殿”,塑有王灵官(又名王善)踩火球,掐指举鞭,红脸长须,金袍绿带之象(为道教护法神)。西侧为“玄坛殿”,塑有赵玄坛(又名赵公明)黑脸长须,帅袍金甲,乘虎扬鞭之象(道教奉为财神)。院中十字甬道,珍花异木,松柏长青,千龄罗汉松二本,一雄一雌,盘根错节,叶翠葱郁,并列峰冠,稀贵罕见,使万法宗坛的四合院,显得格外肃穆威严。

在私第后厅之西,有一组外观简陋,约五百平方米的房屋,以连堂三进的格式,用天沟天井连成一体,建筑布局紧凑,由私第后厅经西廊道入拱门而进。拱门石上有飘旗形状的额块,凿有“横金梁”三个不太显目的小字。前后三厅,各厅三间,中为厅堂,东西为房室共十间。后厅视为正厅,前带廊道天井,后有天沟,天沟后门通百花池至纳凉居。字画对联均不存,唯有后厅堂上方悬“为观其志”一匾。

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嗣汉天师府相国仙府

百花池位于府第的西后端,水面约二千米方米,池周奇花异草,夏季荷花满池怒放,水碧花香鱼摆尾,垂柳曲桥湖心亭。池畔南岸,古木浓荫,白鹤盘旋,百鸟歌鸣。

纳凉居建于百花池岸,面阀四间,倚墙临水,门额上书“纳凉居”三字,这是张天师品茶纳凉,观花赏月之所。

味腴书屋座落私第东部,前原建有家庙(已毁),书屋为院落式,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面阔约八百平方米,分前后二进,后为正屋有楼,中有天井两厢,门前老桂倚墙。石门凿有隶书联一副,上联“泮芹蔓衍芹期来”,下联“丹栏花开栏可攀”。书屋后门远朝西华山,近临池中水,门额上书“秀接衡阳”四字。

天师府文物古迹众多,藏有金匾、铜镜、铜钟及天师玉印,三五斩邪雌雄剑等文物珍品,不仅具有研究中国道教的价值,且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成为弘扬我国道教文化,促进海内外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的理想之处。 (CCN传媒图片网 吴楠)

注:本文图片均为版权图片,如需使用请登录中国影像传媒网联系原创作者购买。

图文均为版权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商用

喜欢的话,就转发到朋友圈吧~

欢迎留言与小编互动

投稿邮箱:

veconcyf@sohu.com

89321868@qq.com

所有来稿,请附300字以上文字说明,我们将在“摄影旅游文化传媒”搜狐号及公众平台同时发布。

龙虎山天师府传承正统真的断了?为何说63代之后再无“张天师”?

绝不绝,灭不灭,六十三代有一歇。

这是江南一带的一首民谣,这首民谣讲的是正一道“张天师”,大致的意思是到了63代正一道会在传承上历经考验,为何到了63带传承断了呢?

道教派系很杂,但主流只分两大宗教,一个是全真道教、另外一个就是正一道。

正一道创始人就是张道陵。

张道陵大约出生于汉光武帝十年,他的父亲张大顺喜好神仙方术,就给儿子取名“陵”。希望他能够远离尘世,登陵成仙。

张道陵自幼聪明,又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通读《道德经》,十七八岁就已经精通天文地理,河洛谶纬,26岁官拜江州令。虽然不愁吃喝,却愁生死问题,于是弃儒从道,开始游历名山大川,访道求仙。

张道陵沿途还收了一些正在修行的弟子,后寻访江西云锦山,他见云锦山山清水秀,就在山上建造了一个草庐,每天就是炼丹修道,传说三年后,神丹大成,山顶还出现了龙虎异象,因此当地人又称龙虎山。

永和六年(141年),巴蜀一带瘟疫横行,张道陵深感民间疾苦,就离开了龙虎山,前往了四川鹤鸣山,他炼丹救人,免费治病,张道陵在四川也是留下了自己的名号。

可能有人觉得奇怪,道士真的能够炼丹治病救人吗?

其实古代医学都跟阴阳、五行有关,自然而然就跟道术牵扯上了关系,常言道“十道九医”,只要是有人修道,必然都会学上一门医术。

张道陵先到了平山,等平山疫病除去后,又前往了西城山、泰中山、涌泉山等地,他一边行医,一边编写道教典籍,着手成立“五斗米教”。因为当时入教者都需要交纳五斗米,因此就有了这个称呼。

为了确定道教正道,张道陵还假托太上老君降临,授“三天正法” 命他为“天师”,因为传得是“正一盟威妙经”所以张道陵又被称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

正一道跟全真教本质差别就是传承。

全真教传人都是传给被派系认可的弟子,而正一道可以结婚生子,张道陵的“天师”位就是一脉相承,张道陵去世后,由儿子张衡接任,史称“嗣天师”。

张衡羽化之后,又传给了儿子张鲁,为“系天师”,张鲁所处的时代刚好是三国时期,曹操远征蜀地时,张鲁就被授予了官职,于是又迁回了龙虎山,此后也将龙虎山当做了正一道正源。

正一道“天师”之位也不是说传承就传承的,就跟皇帝下旨让太子登基一样,不仅需要先立太子,还要立遗诏。

正一道也是以“嫡长子”继承,不过传承正一道时,还需要正一道的“天师玉印”、“阳平治都功印”、“道经师宝印”,如果没有这些就算你是嫡长子,也难以继承天师之位。

正一道一直传承到了第63代张恩溥,不过1949年,张恩溥前往了台省,放弃正一道正源龙虎山,这让正一道传承也出现了问题,由于长子去世,堂侄张源先摄政,接任了“张天师”之位。

张源先去世之后,将正一道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不过此时张恩溥的另外一个儿子张美良手持“天师印”要继承“天师”之位,不过那边的正一道派系都是张源先嫡系,就算手持天师印,他也无法继位。

也就是说“张天师”这一脉在63代就已经断掉了,龙虎山天师府,依旧还存在,张恩溥的胞弟张继禹接手,但没有继承“天师位”只是管理天师府,时至今日,天师府如今也成了5A级景点。

龙虎山作为正一道祖脉,传承了千年,这种文化不是随随便便一座山就能够更替的,当张恩溥选择离开时,正一道就注定要遇到一些波折。

不过如今已经步入了新时代,“天师”传承,究竟是否还有必要,我们该不该摒弃这种传统,如今龙虎山在没有“天师”的情况下,依旧发展的非常好。

说来也是巧合,《易经》六十四卦,张天师传承到63代就断了,不知是不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753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