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莲花馆

博鳌莲花馆位于东方文化苑园区内,倚博鳌禅寺,面沙美内海。“博鳌东方文化苑莲花馆”填补了国内以莲花为主题,拥有全面介绍莲花的科技、应用、历史等荷花文化专门展览馆的空缺。

该馆是一座莲花专题展馆,馆址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平方米。

莲花馆

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高11米。内设大小展厅6个,可举办各种类型陈列展厅。置有《大贺莲的传奇》、《莲文化世界》、《慈悲之莲——莲花与佛教》三个文物专题陈列展馆、以及一个全数字化的《莲花科普》知识展馆、一个可供观众将展品带回家去的《荷花实用知识》展厅。另有多功能展厅,可接待和举办各种莲花文化主题展览。

莲花馆门前的七宝莲池中,有66种名贵荷花在莲池内饱浸佛泽生长。佛经记载莲花生长在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以八功德水润泽成长,故佛教视莲花为吉祥圣洁的象征。66种名贵荷花在莲池内饱浸佛泽生长,寓意着“六合(荷)同春”。

地址:

博鳌东方文化苑内

十丈莲花馆茶话

2014.6.13

喝茶除了是生活的必须,成了文化。成了文化,也就玄之又玄了。喝茶的人实际上变成了借茶谈玄。多数人只注意到茶的品种与水,喝出味道重新审视一下厂家、包装的已经不多。

极少的人会问:“是谁做的茶?”

其实问到此,才碰到茶的本质。

就像你用一个饭碗,你才不会关心这个碗是谁做的。只有这个碗让你大大的惊异,非要知道谁做的不可时,你才进入了“鉴赏”。

好的茶,不是用来“喝”,而是用来“鉴赏”的。

从鉴赏开始,才真正进入茶境。

普通的茶就是产品,但好的茶是作品,是有个性的作品,看到茶人的心灵与底蕴。

我渐渐的,看到了茶人。

喝茶的人多,关于茶的书也多,但其实只有两本:陆羽《茶经》,和日本冈仓天心的《茶之书》。品茶的过程是品味的过程。

我说的品味,不是茶叶的味道,而是主人与客人的品味,虽然《红楼梦》里的妙玉未免近乎“变态”,但那未尝是一种极致。

通常说茶禅一味,却只流为一个口头语了。

禅是什么?即使你说出成千上万种答案,它也不是禅,除非你觉悟到。

浅浅的茶杯,掩映的恰恰是生命的深度。深度却不是晦涩,而是亮光朗照的大澄澈。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的生命之门在开启,才可以在茶中品味到禅的存在。

2014.6.18

一席茶,茶道是一种隐藏着你可以发现美的艺术。

它不是一件作品,但它与生活与心灵息息相关。它本身即是一种生活的美。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在茶席上谦卑下来,因而得到一种净化。

有人,靠着茶水消磨夜晚,靠着茶水迎来早晨第一缕阳光。

2014.6.20

一杯见人情,一本书,见了古今。耽慢之人吃茶一水间,问道茶之书,研究茶味的初相……大观茶论!

下午茶,一本书,一个笔记本,一杯茶,一只自由嬉戏的小猫,和满天的云朵。我的思想,也如天上的云,卷舒之间,快乐无比。

2014.6.21

下午茶是安静的,不,是寂静的,水在炉子上沸腾,如听山中的松涛,如听石上的清泉。此时,任何语言已经成为多余。

日本茶道四个字就用了“静”与“寂”,的确,只有在静寂之中,才会体会到真味。

一下午,都在自慢堂,悠悠地品茶,也没说多少话。屋外有雨,雨住时,我知道外面会有好看的霞光,只是没机会去拍。

在朋友圈,看到了许多不同的晚霞,都是激动的图片与心情。

来的路上,有人问:“老师,能帮我个忙吗?我有问题想不通。”

我淡淡的答应:“想不通的问题就不要想了!”

2015.5.28

某年,某月,某日,在属于自己的院子里,听雨。

听雨幽窗下,檐溜成帘,闲翻诗书。听雨阑干旁,花木润泽,芳气清淑。听雨楼阁外,万里云低,山色有无。听雨石桥上,两行烟柳,黄鹂相逐。听雨湖亭中,荷花含苞,荷叶滚珠。听雨心深处,红尘扰扰,我意自如。

2015.9.12

看来我每天晒别人送我的茶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荣宝斋茶文化的燕子昨天晚上也送了我一个七子饼黄印,说,反正不多了,喝也就喝了。言下之意,略带不舍。但毕竟送了,毫无目的,只为赏茶。

我喝过红印、蓝印,听茶人讲口感水头茶气味道,却从来没有明确地被告知什么是红印蓝印之类的以及为什么如此区分。

好在我相信自己查资料的能力。报告如下:

一般按价位高低是顺序是黄印、红印、绿印,这三个印是按原料茶来源分的。

黄印是以澜沧江两岸茶山300 年以上的古树茶为原料;

红印是以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茶为原料的;

绿印是已建国前后,四五十年代人工种植的生态茶树茶业为原料。

由于民国期间澜沧江两岸茶山的古树茶遭遇大规模砍伐,现今留存下来的数量大减,从物以稀为贵的原理,古树茶的价格要高于生态茶。

裕亮兄知道我喜欢岩茶,春节后回京,神神秘秘地拿了两个小包装,说,从村长家里抠出来的,一包是60 年代的,一包是70年代的,都给我拿来的。我说谢谢,就放储物间了。

他看看我,看看储物间,说:我也不知道什么味道呢!

我笑了,说,来,尝尝。

他高兴的拍大腿,就等你这句话了!

2015.12.9

有朋友把一小包的茶品放在案几上,小心地说,这就是“江山美人茶”。虽然自己觉得见识已经不少了,但竟然没听过。这个名字,真的会取,一见,心里竟然晃了一下,许多词曲名句,涌上心头。有一些词曲是不需解读的,爱江山,还是爱美人,故事纠结得一塌糊涂,光阴的故事里,似乎就有浅浅的氤氲浸漫而来。

捧在手上,手的触感,沾满故事。

朋友泡的茶水,慢慢地由浓而淡了,暖暖的两盏茶杯,泛着浅浅的茶水,渐渐暗下来的灯影,还摇摆在那里。其实茶的味道,还不熟悉,但名字让人怜爱,足以勾起许多茶的相思,有如虚幻在李煜的雕栏玉砌当中,客居外地,不免又有一种思乡的愁绪,随同茶叶的残香,像水墨一样弥散而来。

2016.7.16

做一株卑微的草,研一丸墨,沏一壶茶,读一屋子的书,看一帘山色……也许这就是一生了。

致力于中国学术与艺术

晋祠博物馆雕塑艺术——金人台(莲花台)

据《晋祠志》记载:"铁本是金,熔铁铸人,名曰金神,金能生水,有金则水旺。"古代先民们便集资铸造金神,祈求"风调雨顺",于是便有了现在的"金人"。

相传,这些铁人在金人台上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天长日久,承日月之精华,渐渐有了灵性,不仅会说话,还懂得人情事故,特别是西北隅、东北隅、东南隅三尊铁人,他们都是本地户,站在“老乡”的立场上,故而情投意合,无话不谈。

相传;按照铸造年代不同,他们分为老大、老二、老三。一天夜里他们闲聊起来,一致认为不该只防自家水患,而应替广大群众防止水灾,再加上庙里老僧对他们非常刻薄,经常克扣他们的供品,所以产生了逃跑的念头,决定奔向经常发大水的黄河上游。东北隅的老二当先行军,先走一步。他刚走,守庙老僧就知晓了,悄悄拿了戒尺跑出来,把没有来得及逃跑的老大、老三痛打了一顿,造成他们头骨破裂、手臂断裂。再说老二来到黄河边,见河水滔滔,无法过河,正在犹豫之时,忽见一老船夫撑着一只小船顺水而来。便让老人帮他渡河,并问老人“你的船能载得动我吗?”老人哈哈大笑说:“你又不是晋祠的铁人,还怕载不动吗?”老人话音刚落,铁人便显出了原形,原来老人是河神爷,听说晋祠逃跑了一尊铁人,因此在黄河边等候他,点化他从此坐镇黄河水。

金人台,台为方形,台中央建有一明代琉璃小阁。台四隅各立一尊高约2米的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所以称金人台。台中心,是琉璃制成的小阁,高达丈许,明代遗物。

西南隅的铁人,是仿造佛教天王塑造,威武勇猛、震慑人心。这尊金神采用北宋先进的冶炼铸造工艺(拉皮腹膜、分部铸造)代表了宋代铸铁艺最高水平。

除东北角一尊为民国二年(1913年)补铸外,其余皆为北宋铸造。现今东北角的铁人(即偷跑的"老二")是民国二年(1913年)补铸的。但补铸的不好,该金人造型呆板僵硬,头身比例失调,瑕疵较多,铸造技术较差。整体比较下来保存最完整、铸造工艺最好的是西南角的这一尊,它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虽经历900多年风霜雨雪,至今完好无缺,明亮不锈。经检验,铸铁中含有铬、镍等合金成份,被誉为是宋代的不锈钢,说明我国北宋时的冶炼铸造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这尊铁人造形生动,似佛教中天王的形象,从头到脚显示出力量之美、威武勇猛之美,令人叹为观止。也反应了古代百姓对佛教的信仰,祈求风调雨顺。

查阅金人铭文可知,它们除了镇水之外,还有作为保佑家族及乡社,保护圣母殿中圣母邑姜的作用。古代百姓们把铁人当做圣母的守护神奉献于圣母,并让它“永充供养”。

江西红色旅游景点_莲花一枝枪纪念馆

  红色旅游景点不仅烙印着革命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更有着秀丽迷人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孩子周末是否窝在家看电视,玩手机,用电脑?远离这些伤害视力的电子产品,带他们一起到红色旅游地旅游,走上一场乡村旅游,休闲观赏方式,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让孩子在旅游过程中接受革命教育。因此,归璞乡村旅游网小编为亲爱的读者介绍江西萍乡莲花的红色旅游景点——莲花一枝枪纪念馆,让你大饱眼福的同时,增长一份知识。

 “莲花一枝枪”纪念馆创建于1968年,其前身为清代建筑物“宾兴馆”。是国家2A级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莲花县城南门广场右侧,沿解放街南路或外资路可直达。占地面积740平方米。上、下两层共高8米;分前后两进,前为大厅,中有开井,两边成回廊;后设中堂,两边设厢房。整个建筑属砖木结构,灰砖青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气势宏伟。

 纪念馆中堂陈列着部分珍贵文物和照片,靠中堂右厢房为毛泽东和方志敏同志旧居。大厅右侧陈列着一枝枪等90余件珍贵文物,并着重介绍了一枝枪的光荣历史。1926年,在湖南农-动的推动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全县8个区136个乡都成立了农民协会,县城成立了总工会,同时还成立了两支工农武装力量,即农民自卫团和县城保安队,两队共有枪枝60枝。1928年初,0县特支队成立,重建红色地方武装赤色队,拿起大革命失败时保存下来的一枝枪,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地方武装不断壮大,由一枝枪发展到200余枝,并不断为主力红军输送人员和武器。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高度评价“保存了一枝枪”。

 “莲花一枝枪纪念馆”集观光、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是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是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传统教育内涵,是莲花红色旅游胜地。先后被省、市、县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莲花一枝枪纪念馆里的历史,你学会了吗?到了周末要多去乡村旅游,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可以学到更多的新鲜知识哟。

原文链接:http://www.guipuxcly.com/lvyougl/105.html

本文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45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