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洪深故居

洪深故居在市南区福山路1号,建于1932年。位于海大北门外,沿着红岛路向东,在红岛路与福山路的交汇处,第一个名人故居就是福山路1号的洪深旧居。洪深旧居建在八关山山麓,依山势而建。

中文名:洪深故居

洪深故居

地理位置:市南区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建造时间:1932年

名人故居|孙烈臣公馆 闹市中的庭院深深

在双向10车道的沈阳大北关街西侧,有一座青砖小瓦四合院在川流不息的车流旁静静地伫立了百年。

走进这座四合院,仿佛瞬间“与世隔绝”般安静下来,嘈杂的车流声完全消失,这座百年四合院的一砖一瓦安静地“诉说”着当年主人的稳重与端正、这座院落的均衡和严谨。

沈阳的百年四合院

除了张氏帅府就是孙督军府

如今,在沈阳城保留下来的传统四合院寥寥可数,完整保存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除张氏帅府外,像孙烈臣公馆这样的型制规整、庭院深深的四合院再也找不到了。这座公馆又称孙督军府,旧址位于大东区大北关街36-1号,现为大东区政协所在地。

孙烈臣公馆建于上世纪初,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在沈阳这样的四合院除了帅府也就这里了。四合院占地8953平方米,建筑面积1769平方米。整个院落坐北朝南,四周高大的青砖围墙将庭院包裹得严严实实。始建时为东、西两个院落,现只保留东院,亦称主院。这座大院为二进四合院,清一色青砖小瓦硬山式建筑,花格窗镶嵌玻璃,粗梁高柱,朱漆重彩,富丽堂皇。

“青砖小瓦、左右对称、粗梁高柱,这些都是传统的东北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沈阳民俗专家齐守成解释,“东北人性格豪爽,所以东北四合院都是对称的,方方正正,而且院子比较大。这种传统的东北四合院,沈阳除了大帅府就是这里了。”

抱鼓石、大喜字、半米高门槛

显示主人地位显赫

在四合院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扇大红门,这扇大红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距地半米高,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门扇下面有一个可以抽取的门栏,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门槛”,平时“门槛”被放在大红门下的凹槽里,如果需要行车通过时则可以拔下,方便主人进出,“这高高的门槛也显示着这孙烈臣在当时地位显赫,普通人家的门槛没有这么高,也不能拔下来的。”

大门旁边是一对抱鼓石,门边墙上刻有两个大喜字,“这些都是孙烈臣参照帅府建造的,只不过帅府的抱鼓石更大,喜字也是红色的,也更气派。”齐守成说,“毕竟身份有别,孙烈臣只能参照,但不能建造的跟帅府一模一样。”

模仿大帅府在廊间梁上

画柿子辣椒黄瓜等农作物

迈入大门,一道紫檀色的屏风遮住视线,平时人们只能从屏风两侧的廊间进入大院。进入院内,豁然开朗,首先出现的是一个左右对称的正方形院落,左右分别有五间厢房,这也是孙烈臣当年的“办公厅”。“这里平时都是办公的地方,一般接见客人什么的都在这里。”齐守成解释说。

在小院四周有一圈廊间,“这个廊间就相当于帐篷的作用,平时遮风挡雨,在这些办公室里来回走动也很方便,无论下雨还是下雪,都不用担心淋湿。”廊间的梁上都画上了各式各样的彩绘,有竹子、梅花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画里还有柿子、辣椒、黄瓜等农作物。

“孙烈臣的这个做法也是模仿大帅府,帅府的廊间梁上从来不画那些梅兰竹菊之类的植物,画的都是土豆、白菜、茄子等农作物,因为张作霖喜欢,所以当时就这么画了,孙烈臣也是看到了就这么模仿着画了。毕竟也是农民出身,对农作物自然都很有感情。”

内院红门一宅分两院

七七四十九颗门钉祈福

正对着屏风是另一扇红色大门,就是这扇红门将孙公馆“一宅分两院”,门里是孙烈臣家人居住的地方。这扇红门又称“垂花门”,在传统建筑中又叫做“勾连搭”或抱厦,这是一处极显富丽堂皇的地方,4个廊柱之间都是镂空的木雕装饰。

红门上面印有七七四十九个门钉,在当时的奉系军阀中,官员们都对玄学、风水深信不疑,孙烈臣自然也不例外。“在周易学中,3、7、9这些数字都代表着吉祥、福气,横竖分别7个门钉也是当时孙烈臣专门找术士算出来的,”齐守成解释道,“古代皇宫的大门上都有九九八十一个金色门钉,这是皇亲国戚的象征,一般人不敢用八十一个,他就采用了七七四十九个门钉来代替。”

6米高挑梁身处闹市

不闻喧嚣只闻风吹树叶声

推开内院的大门,迎面看到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路的尽头是一座假山,假山后面则是孙烈臣当年居住的正房。院内的空地上除了假山以外几乎全部被树木、草地所覆盖,一阵微风吹过,院子安静得只能听到树叶的声音,只有周围几十层的高楼才把人拉回到现实中,才能感觉到这里原来是沈阳市的闹市区、城中央。

这座庭院深深的四合院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安静,还要归功于当初建设时的高挑梁。齐守成表示,一般四合院的挑梁高度都在4米左右,有比较高的会有5米,而这座四合院的挑梁则有6米多,将整个四合院围成了一个严严实实的院落,旁边双向10车道的大北关街嘈杂车流完全影响不到里面人的休息。整个院落廊栏曲折,古香古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正房地下设火道

幼年受苦功成后想享受好日子

作为一座传统的东北四合院,保暖措施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四合院只会采用火炕的形式来保暖,而孙公馆则采用了“火道”的方式,通过在地面的方形青砖下加热来取暖,而全沈阳除了这里也只有大帅府有了。

孙烈臣之所以有这种设计,也是源于他从小受苦的经历。齐守成表示,孙烈臣祖籍是河北乐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因为会武术、会打枪,就“闯关东”来到了辽宁,跟人贩马学枪,为人看宅护院,后定居在辽宁省黑山县。

“那时候孙烈臣有个外号叫‘孙马贩子’,主要就是给地主、财主家看家护院、当炮手。”后来由于他会骑马、打枪,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张作霖看到了,相中了他的手艺,最后还跟张作霖拜了把子,与吴俊生等一同成为张作霖的左膀右臂。

小时候受的苦让他在出人头地之后想着让家人和自己都过上好日子,“‘火道’也是当初他在地主家看到的,当时就想自己将来也要过这样的日子。”

传统东北四合院

反映中正平和变则有通的处世态度

这座见证着孙烈臣一步步走向事业顶峰的四合院其实只与其主人有四年之缘。齐守成介绍,自从1918年孙督军府建成后,孙烈臣只在这里居住了不到四年。1922年,直奉大战,孙烈臣因为战功显赫出任东北军陆军总部参谋总长,他重组部队、举办军校、筹建空军,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家兵工厂奉天兵工厂。

随后,他就被张作霖分别调任吉林、黑龙江两省,任当时的省长、督军等要职,而在这些地方都是临时的居住场所。孙烈臣一生一共修建了两处公馆,一处在他的故乡,另一处就是位于沈阳的“督军府”。1924年,孙烈臣病逝于吉林,年仅52岁,其下属及亲属将孙烈臣移送沈阳归丧,当时人称“孙督军坟”。

2003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政府对孙烈臣公馆进行修缮,再现当年督军府庭院深深的原貌,呈现出当年奉系军阀四合院所特有的风貌。

“孙烈臣的督军府是沈阳为数不多的百年四合院,也是仅次于大帅府的传统东北四合院,它反映了当时的东北军阀中正平和、变通有则的处世态度。”齐守成说,“你看这座四合院对称、柔和的线条,没有任何奇形怪状的东西,物品大小也都几乎一致,这也是当时人们的为人处世态度。”2004年,孙烈臣公馆旧址被列入沈阳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孙烈臣简介】

孙烈臣(1872-1924年),原名孙久功,字占鳌、赞尧,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出生,祖籍河北乐亭,徙居辽宁省义县大榆树堡子村,后定居黑山县北老河深屯,世代以染业为生。孙烈臣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好学尚武,贩马学枪,为人看宅护院。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沙俄强占辽宁,盛京总督增祺被迫出走,受到富户赵文清款待。翌日,赵文清邀表兄孙烈臣一道护送增祺。不久,增祺调任徐州,提拔孙烈臣为中营帮带、绥靖营哨官。

张作霖任统领后,由于征剿叛匪得力,提拔孙烈臣为前路巡防队帮统。1912年,时年38岁的孙烈臣任东北军54旅旅长,后任东北军27师师长、东北军副司令长官、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陆军上将、吉林省督军兼省长、中东路护路军总司令等要职。

1924年,孙烈臣病逝于吉林,年仅52岁,其下属及亲属将孙烈臣移送沈阳归丧,当时人称“孙督军坟”。

本文摄影查金辉

文华胡同24号 李大钊一家人“深深留恋的故居”

探访名人故居 聆听爱国初心

名人故居是历史名人灵魂的栖居地

自元、明、清以来

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北京城的名人故居最集中

为让名人故居中蕴含的人文信息不致湮灭

【名人故居】专栏带您寻找

北京城共同的文化记忆

本期【名人故居】

带您走进文华胡同24号

李大钊一家人“深深留恋的故居”

北京是李大钊的第二故乡。他短暂的不满38岁的一生,有整整10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他生活工作于斯,创业奋斗于斯,为中国革命立下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于斯,壮烈牺牲于斯。最后,他和他的忠贞贤德的妻子赵纫兰,长眠在京郊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一年一度的香山红叶,似霞似锦,如火如血,又如千万亿兆面赤色的旗,陪伴着他们的英灵。

1920年代北平内城俯瞰

(来源:北京大学)

李大钊在北京的故居共有5处:回回营2号、石驸马后宅35号、铜幌子胡同甲3号、邱祖胡同、府右街后坑朝阳里3号。其中,石驸马后宅35号现名文华胡同24号。

如今的文华胡同

(来源:北京西城,侵删)

移家北京时,李大钊和赵纫兰只有葆华、星华两个孩子。后来又生了炎华、光华、钟华、欣华。家之于李大钊,是风涛险恶的海上航行归来可以宁静憩息的港湾。他从港湾回望大海,规划着更加合理的航路,指导着同渡的水手。

李大钊(来源:人民日报)

1920年春,李大钊租下石驸马后宅35号,离开了此前居住了一年多的回回营2号,又为葆华、星华安排好了上学的事。暑假返乡,接全家来京。

石驸马后宅是石驸马大街北面的一条胡同。石驸马大街以明宣宗朱瞻基长女顺德公主的驸马石璟府邸在此街而得名。1969年为纪念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鲁迅而改名“新文化街”,后宅遂改“文华胡同”。鲁迅未曾住此,何以改?是因为原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石驸马大街东端路北(今第一五八中学址),而在1925年5月“女师大风潮”和1926年三一八惨案前后鲁迅曾与进步学生并肩战斗过。

北京市鲁迅中学

(来源:北京卫视,侵删)

石驸马后宅是曲曲折折的东西向的一条僻静胡同。石驸马后宅35号是个三合院。北房三间均有隔断,东间是李大钊夫妇的卧室,中间是堂屋,星华住西间。东厢房三间,是李葆华和亲友及临时来人的住所。西厢房三间,是李大钊的书房和会客室。院中有两株海棠树,两块花畦。全家人对新居都很满意,在这里居住了将近四年。这四年无论对李大钊还是他的家人,都非常重要。

李大钊把葆华和星华送进孔德学校读书。该校由蔡元培任校长,沈尹默任常务董事会主席,主要招收北大和中法大学教职工弟,蔡元培的子女蔡威廉、蔡柏龄,刘半农之子刘育伦等北大子弟均在该校读书,校址在东城方巾巷的华法教育会。学校由沈尹默、周作人、马幼渔、钱玄同、萧一山等北大教授授课,皆一时之选,教学质量当然一流。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史学系、经济系和法律系开课,月薪120元,完全可以过相当美满富足而且清静高雅的教授生活。但为了拯救危难的祖国和苦难的人民,他不惜舍弃这一切。

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李大钊办公室里成立,11月改称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11月,李大钊指导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李大钊成了中共在北方的领导人,他的生活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

北大红楼李大钊办公室

(来源:北京大学)

赵纫兰得适应这些变化。党团组织经常有人到家里来开会,中外访客络绎不绝,全国各地慕名找来的青年更多,正常宁静的居家生活全然被打破了。赵纫兰作为家庭主妇,始终亲切和蔼,礼数周全。经济生活方面变化更大,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时,大家都愁没有活动经费,李大钊当场宣布,每月从自己120元薪水中拿出80元充作组织活动经费!

亢慕义斋旧照

(来源:北京大学)

从1921年起,李大钊到处开会、讲演,频频出京,南北奔忙。他数度南行晤见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上海由孙中山主盟,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成功地参与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李大钊身前唯一影像

(来源:人民日报)

尽管李大钊收入很高,除北大薪水外,在北师大、朝阳大学、中国大学、女高师兼任教授还有丰厚的收入,每个月的总收入有二三百元之多,但家庭经济却非常拮据,使赵纫兰十分为难。丈夫的私德是无可挑剔的,不吸烟,不喝酒,没有任何嗜好,上班一般不坐车,靠步行,饮食上从不讲究,一块大饼一根葱就能对付,衣服更是朴素得近于寒酸,一袭长衫穿好多年,冬天一身普通棉布袍,他从来不乱花一文钱,严于律己已经到了苛刻的程度。那么多的钱,除每月交给家里三五十元作为家用以及奉献出80元充作党的活动经费以外,其余都用来救济贫困学生或救助贫苦工农了。

在每个月领薪水的那一天,李大钊常常还没走出北大,钱就几乎散尽了。曹靖华、刘仁静等许多北大学生都在困境中得到过李大钊的慷慨资助。给了钱,李大钊还要再叮嘱一句:“以后有困难,尽管跟我说啊!”蔡元培得知后,感慨不已,特地吩咐会计科,以后在发薪水时扣下一部分,直接交李夫人,以免他全家衣食不继。

赵纫兰的慷慨大度,也是有口皆碑。有一年深秋,一个要到外地工作的青年同志到家里来向李大钊辞行,赵纫兰看他衣裳单薄,就把刚刚为葆华缝制好的棉袍送给他,那个同志推辞不掉,只好接下,含泪而去。作为四个孩子的母亲,赵纫兰的劳累和家庭经济生活的困难,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比如,葆华和星华开学时家里拿不出学费;比如,有一年冬天没有钱买取暖煤,家里冷得如同冰窖!1923年1月12日次子光华出生,同年初冬幼女钟华出生,赵纫兰更加劳苦。

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超越阶级和信仰的鸿沟。李大钊的道德高尚和为共产主义虔诚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北京大学与他政见相异、信仰相左的同人们的几乎一致的尊重、敬重和钦佩。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校方针和治校实践,创造了这种博大宽容的、彼此尊重的人文环境。今天的青年大概都难以想象,李大钊与胡适、周作人、蒋梦麟等人终生都保持着真诚的友谊。以胡适为例,李大钊1919年夏与他进行的关于“问题与主义”的那场著名的讨论,一点也没有损害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他们依旧相处融洽,相互信赖。胡适1922年5月11日写了一篇也很著名的《我们的政治主张》,半夜里写成,首先打电话与李大钊商议,第二天早上就到蔡元培家集会讨论,并共同署名。能在下半夜打电话商讨文稿,并立即得到热诚回应,是多么真诚友好的关系。正如李大钊在致胡适的一封长信中所说:“主张不必相同,可是都要向光明一方面走是相同的。”

1920年,李大钊与胡适(右二)蔡元培(右三)蒋梦麟(右四)于北京西山卧佛寺的合影

(来源:北京大学)

在李大钊牺牲后,这些北大同人对李大钊遗属的关心与帮助,到了不顾自身安危的程度,真是感人至深!还是以胡适为例,政治立场已经反共的胡适1930年9月出版《胡适文存》第三集时,在扉页上印上“纪念四位最近失掉的朋友”,第一个就是“李大钊先生”。我认为,正因为有了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共同构建起来的这种博大包容、宽容宽厚、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平等讨论,即使政见对立也绝对彼此尊重人格,并且一如既往真诚地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那个时代才会产生出那么多的思想大家、学问大家和文化伟人。

李大钊在东交民巷被捕

(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1923年二七惨案后,李大钊被通缉,赵纫兰和孩子们受到了惊扰。石驸马后宅35号成了监控的重点,军警和密探整天在附近转悠,有的对李家人恶语恫吓,连伪装都不要了。

1924年1月,李大钊去广州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五名成员之一,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共24人)。与此同时,北洋军阀对其家属肆行迫害,先是派人闯进李大钊的书房搜查。再是把一条狂犬放进李家院中乱窜,咬伤了光华的奶妈,星华每天陪奶妈去首善医院打针,才保住性命。最后干脆每天天一黑就派人在房顶上走来走去,踩得瓦片哗哗响,还居高临下向院中砸石头,把洗衣用的大瓦盆砸得粉碎,险些伤着人。这里是住不得了,也不知道李大钊什么时候才能从南方回来,赵纫兰唯恐孩子们受伤害,在弟弟赵晓峰的帮助下,紧急搬家,离开了居住近四年的石驸马后宅35号。

时光流转

原来的石附马后宅胡同35号

在1965年被更名为文华胡同24号

1979年8月21日

被公布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4月28日

在李大钊英勇就义80年纪念日

文华胡同24号作为北京的李大钊故居

整修复原,对外开放

向世人展示一段

辉煌岁月和伟人风采

--END--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老北京述闻——名人故居》卷

图片来源:

北京大学、北京西城、人民日报、北京卫视、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视频来源:

人民日报

往|期|精|彩

【红色之旅】探访名人故居 穿越时空聆听爱国初心

【红色之旅】缅怀无名英雄 瞻仰革命丰碑

【红色之旅】探访长城抗战遗迹 倾听游击战英勇故事

一抹深蓝-张弼士的南洋故居一瞥

槟城张弼士故居(Cheong Fatt Tze's Mansion)是一间中西合璧,工艺精湛的建筑。深沉的蓝色让人惊艳,当地人称为蓝屋(The Blue Mansion)。

蓝屋占地5.3万平方英尺,建筑面积为3.4万平方英尺,共有38间房、5个天井、7个楼梯及220扇窗,修建房屋的工匠全是从中国引进的雕刻师傅。房子的格局很讲究风水,是马来西亚风水最好的房子。这是南洋首富及爱国企业家张弼士在19世纪80年代建的房子。1893年张公任槟城副领事时就住在蓝屋,曾在这里接待各国高官显要。

风光一时的蓝屋在张公去世后开始没落,二战后更是一蹶不振。根据张公的遗嘱,此屋在他最后一个儿子去世后才可转手他人。期间张家人把房间隔开廉价出租,直到张公的最后一个儿子在1989年去世,房子已经年久失修破烂不堪。1990 年代,蓝屋在城市发展的洪流中被发展商虎视眈眈,差点被拆除,多亏 一群遗迹保护者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并把它买下耗资760万马币修缮,才得以保留。

修缮后的蓝屋开始散发昔日的光彩,凭着房子的传奇故事和其漂亮的造型,张弼士故居很快成为槟城备受瞩目的旅游点。1992年,法国电影Indochine在此取景,蓝屋从此有了一个法国名字La Maison Bleu,并开始闻名世界;2000 年,蓝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Unesco Asia-Pacific Heritage Conservation Award)颁奖礼上获得了亚太区“最佳项目”的荣誉;2011年,蓝屋被旅游杂志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选为世界十大名屋。

故居入口是一座南洋罕见的中式门楼

“曲江衍派”四个字,一看就是张姓人的府邸

屋名叫光禄第,

和大埔西河的故居同样名字

光禄第三个字写在灯矩上,

中间挂一灯笼,之前故居的摆设很可能不同

正厅

正厅一角

内厅

内厅挂有张公和七夫人的照片

两旁的横屋开放给旅客住宿

坐着发呆的好地方

天井庭院的布局很讲究风水

房子的每一细节都极其讲究,所见即是珍品

通到天井楼上的螺旋楼梯,铁来自苏格兰

地砖来自英国。木制欧式楼梯扶手。

中式的元素,比如这扇门上的木雕

大埔人赠的匾额

蓝屋开放给游客住宿。

住客可以享受美味早餐,慢慢观看房子的精工细作

蓝屋每天对外开放三次让人参观。

导游在讲解这百岁老屋的故事,中外游客都听得入迷了

进入蓝屋这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百岁老屋,犹如走入时光隧道,时光迅速倒回到19世纪。导游讲述张弼士的故事、讲解建筑物的结构和风水、游客可以深深感受到老房子的历史文化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蓝屋自2000年荣获世界遗产亚太最佳保护单位后,周围的人纷纷修复骑楼,带动了一阵古建修缮热潮,。2008年槟城乔治市获得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的荣誉,带动了槟城旅游业。今天槟城被国际选为最佳退休和旅游城市,可以说是由蓝屋带头的。

若张公知道他心爱的房子在他走后一百年还有如此影响,一定会感到自豪吧。

张弼士是华人、客家人和大埔人的典范和荣光,他是一代企业家同时又有儒商的风范,让后人敬仰和颂扬!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到蓝屋缅怀张公穿越中西文化的往事,从客家地区到南洋闯天下,从年少时期的打拚,到后来的纵横四海,当中的过程十分精彩。他的故事很多大埔人都知道,但在见证他的经历的蓝屋去听去看去感受则更加扣人心弦,大开眼界的同时让人既赞叹又佩服,相信每个参观过蓝屋的游客都会觉得不虚此行。

图片来源:何黎莉

编辑:伦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5978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