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火车头

漫步火车头公园

李治

火车头

清明节前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寻访到长沙猴子石大桥北面的火车头公园。

这是一个袖珍型公园,比陈家湖家门口的社区公园大不了多少。但历史悠久,背景更不容小觑。

火车头公园前身是长沙火车南站,曾经是粤汉铁路重要的站点。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经湘粤人士请求,清政府批准兴筑粤汉铁路。1905年,鄂湘粤三省协商,路归各办,款归各筹。张之洞兼任督办粤汉铁路大臣,统筹全路。

1907年湖南成立官督商办公司,修成长沙至株洲段。湖北设立铁路总局官办,因筹款困难,迄未兴工。张之洞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湖广铁路借款草约,张死后,盛宣怀将全路取消商办,收归国有,于1911年正式订立湖广铁路借款合同,激起湘、鄂、川、粤省人民反对。形成大规模保路风潮,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民国初年,先后以谭人凤、詹天佑为汉粤川铁路督办,1918年基本修成武昌长沙段。1936年株洲至韶州段接通,粤汉铁路全线始通车。长沙火车南站次年建成,距今已有80年光阴。

粤汉铁路在广州、武汉会战中,承担着沉重的军事运输任务,在抗战初期更是中国政府获取国际援助及出口物资最重要的国际交通线。广州、武汉沦陷后,在长沙会战期间,粤汉铁路承担着国内军队、军需品及其他抗战物资的运输任务。抗战时期,备战加速了粤汉铁路的建设,但粤汉铁路又为抗战运输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中,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

1957年10月,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在武汉建成通车。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连成了一体,正式更名为“京广铁路”。2007年,长沙火车南站停运拆除。

现在的火车头公园里,停靠着一列永远抵达不了目的地的旅客列车。火车头是蒸汽机车,为1975年唐山机车厂制造。那一年,正好笔者出生。而父亲李进辉恰好还是长沙机务段退休职工,当年还在蒸汽机车上一铲一铲地将煤炭送进锅炉。

蒸汽机的出现,是人类科技进步史划时代的一页。在工业革命的狂飙突进中,社会发展不再是农业文明的炊烟袅袅与草原牧歌。就像蒸汽火车带给那个时代的震撼。

儿时,看过不少火车司机在蒸汽机车头人工烧煤的情景。随着一声震天巨吼,白色蒸汽“嘶嘶”弥漫,巨轮在铁轨上节节推进,长长铁龙由慢到快前行。那种雄壮威武,相信今生都无法忘却。

随后,内燃机出现,家门口不远处有三个巨大的柴油塔,供罗马尼亚产的NDⅡ车头吃饱喝足,拉动火车前进。再后来,铁路电气化程度提高,东风四车头大行天下。2009年12月26日,武广客运专线正式运营,全长约1068.8公里,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车头有点像子弹头……一部火车车头变更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写;人类交通工具的进步史,又和科技、经济和社会变迁的历史同步。

在火车头公园探寻,西边隔着湘江大道就是川流不息的湘水。湘水昼夜不停,永不止息,就像人类置身的这个星球时时旋转,就像每个人身心绵绵密密的演化。

今天,这里已是拍摄婚纱摄影的胜地,老人们怀旧的广场,孩子们嬉戏奔跑的乐园。闻不到辛亥革命的硝烟味道,看不见中山先生督师北伐的经过的匆匆背影,听不到粤汉铁路大罢工的声声怒吼,感受不到铁路和水路接驳的忙碌景象,欣赏不了老长沙韵味悠长的花鼓戏二胡声。但阳光和春风如故,稍南边的湘府路大桥下,菜花黄得令人神往。

我们可以回望近百年的中国铁路发展,但想象不到再过一百年,人类出行方式又是什么样子。

漫步火车头公园,我一时找不到答案。只希望在这片刻的停留中,以有限的个体生命,照见一点点无限和永恒的影子。

哪怕只有刹那。

镜头带你探秘嘉兴火车站新候车室建设!太炫了! 火车头

在嘉兴火车站站场改扩建工程候车室建设现场,嘉兴火车站工作人员金家明用手机记录候车室建设进度。

据了解,全新的嘉兴火车站候车室分南北两个,预计建成后客运高峰时每小时可容纳2300人左右,远远高于原先老站候车室。

期待满满

期待火车站早日归来!

你们对火车站有什么期待么?

欢迎来留言区讨论!

咦鹅!是谁把火车头开进了地铁站? 火车头

昨天清晨,

汉口京汉大道大智路口地面车水马龙,

与往日不同的是,

围栏不再,4个地铁出入口浮出地面,

不时有路过市民朝内打探。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

“静悄悄”穿越百年中山大道,

6号线做到了!

▲武汉地铁6号线大智路站内的火车头。

下穿长江隧道埋深达27.6米

6号线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线路沿百年老街中山大道铺设,从武胜路沿中山大道,经过汉正街、六渡桥、江汉路,再拐入京汉大道大智路。这一段是汉口老城区,也是历史保护建筑最集中的地区,地铁盾构机要非常小心地穿越,控制在地下的掘进姿态,保证沿途老建筑的“安全”。

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业主代表周豪负责该区间盾构施工。据他介绍,江汉路站-大智路站区间线路,从大智路站出发,沿大智路、中山大道敷设,为地下线路。

▲武汉地铁6号线沿百年老街中山大道铺设。

“由于是老城区,沿途管线众多,交通繁忙,建筑物密集,且多为优秀历史建筑。”周豪介绍,这条区间的左线隧道长1338米,右线隧道长1353米,隧道在地下走向呈“U”形,要侧穿1号线,下穿长江隧道,下穿老建筑,上穿2号线。埋深范围从8.88米至27.6米,最大埋深是在下穿长江隧道时,深达27.6米。

周豪特别介绍,在数码港门口这段,盾构要从长江隧道的下方穿越过去,由于此处有长江隧道桩基,埋得很深,为了避开桩基,地铁隧道的埋深达到27.6米。“长江隧道的沉降控制得非常好,只有2~3毫米。”

据悉,2015年10月盾构从大智路站始发,2016年4月抵达江汉路站。“穿越期间非常顺利,盾构机‘静悄悄’从地下穿越了这条老街。”

穿越65幢老房子

“这段区间要穿越65幢老建筑,其中包括多幢优秀历史建筑,”周豪称,这几幢优秀历史建筑分别是盐业银行旧址、市美术馆(金城银行旧址)、大陆坊、大清银行旧址。

▲盐业银行旧址。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汉口盐业银行大楼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26年,为五层钢混结构,欧洲古典主义风格。这幢建筑位于中山大道北京路口,6号线从大智路右拐进入中山大道,从该建筑旁边侧穿。

▲武汉美术馆。

提起荣宝斋,相信不少年幼学过书法的武汉伢都有印象,90年代时,要买比较好的笔墨纸砚,爸爸妈妈一定会去荣宝斋买,参赛的作品还会送去装裱。6号线沿中山大道穿越,经过荣宝斋地下时,一部分隧道是斜穿,一部分是从建筑下方正穿。

▲荣宝斋。

市美术馆和荣宝斋一街之隔,原为金城银行旧址,1931年建成,至今已有85年,由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庄俊设计,应用当时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技术,以西方建筑技术为其骨干,融合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开创欧式新古典主义风格。

▲大陆坊。

大陆坊则在市美术馆的斜对面,在南京路和中山大道交会处。大陆坊于1934年建成,位于背街处,这座建筑也是建筑大师庄俊的作品。

▲大清银行旧址。

6号线穿过美术馆和大陆坊后,沿中山大道一直向江汉路方向掘进,一直到江汉路步行街口,到达了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清银行旧址(中国银行汉口分行旧址)。这幢建筑建于1912年,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武汉最早采用此种结构的大楼之一。

打“钢管墙”保护老建筑

为方便市民日后乘坐,地铁的线路多沿主干道敷设,中山大道是老街,双向四车道,仅14米宽,盾构机穿越时,两侧离地面的建筑位置比较近,必须严格控制沉降。

“老建筑很多是砖混结构。”周豪说,这类建筑对盾构施工要求极高,他们一般会在施工前做很多准备工作,提前请房屋安全鉴定站做评估。

“如果从建筑旁边侧穿,会提前在隧道和建筑之间打一排钢管隔离桩。”周豪说,钢管都是紧挨着打下去的,就像一面墙,最长的管子达25米,在荣宝斋门口;最短的15米,在大清银行旧址门口。

如果盾构从建筑下方正穿过去,则会采用“预注浆袖阀管”方式。“相当于是提前在房屋周围做好注浆管,一旦在掘进过程中发现有沉降现象,立刻注浆。”周豪笑说,但这些注浆管都没有用上,因为所有的房屋沉降数值都在可控范围内,最大沉降处也仅2.3厘米。

地面上这么多老建筑得到了保护,

地下的地铁站颜值如何呢?

今早,晨报君为你提前打探了

大智路、武胜路、石桥、琴台四个站点,

美得不像话,像画一样美!

大智路站

艺术设计主题:“发展律动”

灵感来源于武汉最早的火车站——大智门火车站,它见证了昔日的蒸汽火车逐步演变成今日的高铁,是历史的见证者与亲历者。

最令人惊讶的,一节火车头被搬进了地铁站。把火车头作为装饰,放在地铁空间,还是第一个。

这节车头是1964年的,重90多吨,从齐齐哈尔运过来的。

艺术墙画面以火车为主要素材,借助车窗前后空间的变化体现“发展”的概念,呈现出时空隧道般的神秘、幽深之感,展示了大智路身上烙下的武汉发展的时空印记。

独轮车、自行车、摩托车、火车等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展示在车窗内。

三角房通过独有的转角,体现城市的变迁和发展。艺术座椅设计整体效果简约大方,两种材质肌理对比,增添视觉美感。

武胜路站

艺术设计主题:“武胜影像”

本方案采取纯艺术的方法对站点装修方案进行优化和补充,同时也兼顾站点的人文特色及主题需要,武胜路作为联通武汉三镇的交通要道,见证了大武汉的变迁。

本方案以武汉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窗户为载体,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版画场景,对武胜路站装修设计进行抽象艺术化辅助提升处理,简要展示武汉市中心城区发展的变化。

透过扇扇窗户,观者看到的是武胜路一带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的点滴,感受到一代代老武汉人为这座城市复兴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我们也希望以此来体现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之根和演变脉络,传导武汉全体市民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愿景信心。

琴台站

艺术设计主题:“流水知音”

以“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传统典故为灵感,是武汉地铁4号线钟家村站“高山”主题的姊妹篇。

艺术墙设计以抽象的表现手法将流水的动态与音乐的激越、律动相融合,艺术柱设计选取“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的故事素材呈现于艺术柱面之上,两者互为呼应、浑然一体。

三角房设计呈现高山流水的古琴谱,既体现了传统的音乐形式,也体现出现代感,艺术凳设计则采用波浪的流线造型体现音乐的韵律感与水的灵动感,功能性与艺术性得到有机结合。

石桥站

艺术设计主题:“老村新居”

艺术墙以时间横轴的形式将石桥老村落发展变迁为新式居民区的过程贯穿于整幅壁画,通过现代绘画语言将家的多种元素重构形成。

站台层三角房区域也是延续了主题壁画墙的创作,营造一幅现代、健康、绿色的新型城区景象,艺术座椅设计,高度提炼石桥的形态结构,与石桥站艺术设计主题相互呼应。

12月28日,我们去坐武汉地铁6号线吧!

原创稿件转载需获授权

出品:武汉晨报新媒体 记者:陶常宁、唐婕 摄影:詹松 编辑:陈明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12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