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梵天寺

梵天寺位于大轮山南麓,为福建省最早佛教寺庙之一,与福州鼓山涌泉寺、莆田广化寺、泉州开元寺、漳州南山寺连为福建沿海一线的名寺。在厦门与南普陀寺同为闽南著名的佛寺。

梵天寺

梵天寺距同安县城1公里。创建于隋代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原名兴教寺、有庵72所。宋熙宁二年(1069年),合为一区,改名梵天禅寺。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毁于火,明洪武十三年(1370年),名僧无为及徒智性等和尚募缘重建法堂及寝室,十七年重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文公书院、千佛阁、仰止亭、魁星阁等建筑群,由下而上、层层叠起,座落在大轮山南坡山谷一条中轴线上。

宋朱熹为同安主簿时,常到梵天寺游玩,留下多处摩崖石刻,明代王京建筑的仰止亭、刘裳建的石瞻亭、林希元倡导的紫阳书院等,都是纪念名儒朱熹的重要历史建筑。寺院里还有一座建于宋代(元祐年间即1086-1094年)的婆罗门佛塔,三层方形,石构实心,高4.6米,须弥座底为1.78米,是研究古代宗教史及石雕艺术的实物资料,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用时参考

1小时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6:00~19:00

景点位置

厦门市同安区大同镇大轮山轮山路

梵天寺旅游游记

梵天寺位于福建境内,是一座极具历史岁月的寺庙,拥有非常厚重的历史,在岁月的洗礼中成就自己的未来,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信徒和游客,下面给大家分享梵天寺游记攻略。

心血来潮,游玩梵天寺,走一步观一景,镜头对准,记录内心最宁静的画面。

咔嚓声里,留在背后的是无声的脚印,更是对眼前美的留恋。

庙宇之间,我在其间,观赏到的何止一砖一瓦,斑驳的岁月痕迹,总逃脱不了生命对生命的定义。

熟悉的花草,陌生的足迹,更有一些若隐若现的声影,在身边徘徊。我,并不惶恐,也不在意。

只是在双脚停留之间,我看着自己的内心一直在慢慢苏醒。

转眼,路过了不少微笑,相对了很多虔诚,我不禁自己慢慢融入其中,从惊异到平和为他们中的一份子。

袅袅香烟,古色提神,萦绕其间的,是阵阵“心诚则灵”的气味。弥漫着每一种独特的人情冷暖,春暖花开的光影。

突然想起“高棉”的微笑,这该是一种怎样礼仪,一种怎样的敬意,能够让每个前来朝圣的人都能拥有一方心静如水的心胸。

慢慢荡漾开去的褶皱,缓缓褪去的条条阴影,急急喘息的声声吞吐,都在相视而对的那些时光里,悄悄涵养了每个求善求真的人。

陶醉其间的一种皈依感,总觉得万千佛像里,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密语,在耳旁里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纯真,与善良。

云游山林的快感和畅游庙宇的舒心,可以让人从琐碎杂事里解脱,找寻一种本真的状态。众生万物,都期盼真正的豁达不羁。

因为,生命并不平静,生命中混搅着哭声与笑声,混搅着善良与邪恶,明亮与黑暗,上升与沉沦……

我们都害怕无常,逃避无常,然而永恒正是在无常之中。

所以,在山与水之间,寻找人的定位何其意义。

杭州市闸口白塔、梵天寺经幢、龙兴寺经幢

玉皇山景区南、钱塘江边,矗立着的闸口白塔,建于吴越国末期。塔为八角形九层实心塔,全部用白石分段雕凿而成。塔由基座、塔身及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两层,下层雕凿山峰与海浪,上层为石砌须弥座。塔身上部及塔刹多有残缺,每面中间有两柱,把每面分成三间,其中四面当心间设门,门上凿出门钉,上部为直棂窗。塔身其他四面浮雕佛、菩萨、经变故事和装饰花纹等。

闸口白塔1

闸口白塔2

闸口白塔3

闸口白塔4

闸口白塔5

闸口白塔6

闸口白塔7

闸口白塔8

闸口白塔9

闸口白塔10

沿玉皇山景区东行有梵天寺遗址,此处保留有两座石经幢。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据《吴越备史》载,梁贞明二年(916年),钱镠迎鄮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后城南塔毁于火。乾德三年(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后改名梵天寺。经幢由基座、幢身、华盖、腰檐、山花蕉叶、宝珠、仰莲、方柱、覆莲等构件层层迭建。幢顶为日月宝珠,雕刻精致,纹饰各异。基座为须弥座,共三层,底层浮雕“九山八海”;束腰浮雕蟠龙;上层短柱四周凿成小龛,龛内雕佛像。左幢刻《大佛顶陀罗尼经》,右幢刻《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两幢身均刻有建幢记,文字相同。经文为正书,建幢记行书,文末署“乾德三年乙丑岁六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日立,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建”。幢身之上为华盖,上端饰如意云纹,下部雕伽陵宾伽,似有云际飞出之感。经幢每层短柱上刻设佛龛,龛内雕造佛和菩萨像,有一尊、三尊或七尊。

梵天寺经幢1

梵天寺经幢2

梵天寺经幢3

梵天寺经幢4

梵天寺经幢5

梵天寺经幢6

梵天寺经幢7

梵天寺经幢8

梵天寺经幢9

梵天寺经幢10

顺便说一下,杭州市内还有一座唐代经幢—龙兴寺经幢。在闹市路边,用玻璃罩着。建于唐开成二年(873年),原有二经幢,今存其一。经幢石质,由二层须弥座、幢身、腰檐、短柱、上檐、幢顶相叠而成勺须弥座的束腰处用高浮雕技法雕八尊承托力士,平座的八面各浮雕勾栏,刻陀罗尼经,短柱上四面刻佛龛,每龛一佛二菩萨。经文为唐代大书家胡季良所书写,今世罕见。透过玻璃,只能模糊的看到,经幢文字,应为两人所书。这种保护方式,真是让人无奈,根本无法详细观看。其实,完全要以移入博物馆中进行展示。

龙兴寺经幢1

龙兴寺经幢2

龙兴寺经幢3

龙兴寺经幢4

龙兴寺经幢5

龙兴寺经幢6

关于梵天寺经幢的故事

被誉为“东南佛国”的杭州,历史上寺庙林立,除了环湖地区,城南凤凰山、玉皇山一带,视野开阔,又有沿江的便利交通,也曾伽蓝遍布,最为著名的就是并称为“西湖东南三大佛寺”的梵天寺、圣果寺和栖云寺。

沧海桑田,当年的宏伟现在已经基本不存在了。

梵天寺也只留下一片遗址,不过它门前的一对经幢,虽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拔挺如故,是现存吴越佛教艺术和塔幢建筑的杰出代表。

梵天寺经幢是南宋皇城周边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围绕这“梵天寺经幢”走一遭,听听看它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南宋皇城遗址之梵天寺经幢

作者:凤凰山管理处讲解员 蔡婷婷

梵天寺经幢是吴越时期佛教昌盛的实物见证

在介绍“经幢”前,先来了解下那座曾经闻名于世的梵天寺。

梵天寺位于杭州凤凰山东南麓,这一带风景优美,背靠西湖,面对钱塘江,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鏐始建的皇宫所在地,后来又成为南宋王朝的紫禁城,千年古刹梵天寺就与这皇家禁宛紧紧相连。晨曦在曙光的照映下,绿荫蔽日,紫气环绕,真不失为一方风水宝地。

在岁月的沧桑变换中,梵天寺屡遭劫难,直至清朝末年,梵天寺彻底损毁。只遗存了一对国宝级的经幢文物。

经幢chung

经幢起初是在佛像前用宝珠、丝锦装饰的竿,将佛经、佛像书写在丝锦上。为保持不被破坏,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就刻在石柱上了。

梵天寺经幢为左右一对,高近15米。通体用太湖石雕刻而成。

左右两幢的形式、结构基本相同,经幢之间相距13米,南幢高14.99米,北幢高14.87米。

幢身有八面,各部比例和谐,整体非常具有美感。

幢身为仿木结构华盖形式的腰檐

檐外刻出飞椽,檐口凿出瓦当滴水,顶部刻瓦、脊、戗兽等,这些反映时代特征的小构件,在一般宋代木结构建筑中极难保存,真实再现了北宋初期江浙一带的建筑特征,为研究宋代营造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自下而上来仔细观察下两座经幢:

经幢分为台基、束腰、幢身、斗拱、宝珠等构件。

台基上面雕刻“九山八海”,束腰部分分为三层:

下层雕刻四条体态矫健、姿态各异的蟠龙,生动威武

中层有16个小佛龛,

每个佛龛内雕刻一尊戴宝冠的菩萨像

上层的佛龛里,

雕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端坐于莲花座上

这样的造像在整个经幢上有百余尊,不仅有佛、菩萨、飞天,还有凡夫俗子,形象逼真、造型生动。

特别是这些人物的造型和装饰,形象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社会意识、美学观念、生活习俗,同时也反映了佛教文化世俗化的程度。

两座经幢的幢身上分别镌刻着行书体的佛经。

《陀罗尼经》

南幢为《大佛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北幢为《大佛顶陀罗尼经》,字迹清晰隽秀。两幢均刻有建幢记,也为行书体,文末署“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建”。

佛经与建幢记的内容进一步印证了吴建国笃信佛教,由王室主持兴建佛、造像的史实,也见证了五代吴越国境内佛教的繁荣。无疑为考证吴越国的佛教文化和确切纪年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迦陵频伽,它们都是人首鸟身,表现出展翅飞翔的状态,造型活泼生动。

据佛教经典《慧苑音义》中记载:

迦陵频伽,是一种声音很美的鸟。它出自雪山,在出生的时候就能鸣叫。它的声音雅致,听的人无不喜欢。

上方还可以看到有如意云纹,经幢的顶部安放日月火焰宝珠,宝珠为花苞形,中间是球形花蕊,象征太阳辐射的光环,四周突出呈弯月形,上面雕刻火焰纹,象征佛教与日月同辉。

梵天寺经幢是国内少见的石刻精品,其俊秀的造型、精美的雕刻形象反映了吴越国佛教建筑的艺术水准,不仅在建筑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也为后世研究吴越时期的社会生活、佛教文化及造像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

结语:

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风雨,当年的壮丽巍峨的宫殿和亭台楼阁,已找不到一点踪影,繁华已是灰飞烟灭。然而在喧闹的城市生活之余我们还可以循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

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来源:凤凰山管理处

编辑:陈志华 范雨涵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10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