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相思树

相思树

相思树位于新桥镇凤凰村,本名为水桦树,已有300年的历史。相思树是两株同种树,树主干各立小河一边,溪水从两树间流过。在两树主干长至3米时,两干在小河上空倾斜融为一体,而后两树又分离各自生长。两树高约2米,冠幅共约20米,每株主干胸围3.8米。枝叶密茂,像一柄绿色的华盖凌空罩在小河上。远望相思树,异株同干连理枝,如同恋人交颈拥抱,情意缠绵;近看树影倒映,似鸳鸯戏水,鸾凤穿花,给人以爱情坚贞的遐想,遂得名相思树。1989年县政府与省电视台以凤凰山相思树为素材,拍摄电视片《相思树传奇》。

相思树

它差点成了厦门市树!花语相思,如今漫山尽是“黄金甲”,相约赏起!

你发现了没?

5月的厦门

正徜徉在一片片

金黄色的迷人花海中~

初夏时节

相思树花如约绽放

厦门岛内的狐尾山、东坪山、梧村山、五老峰等山体,漫山遍野的小黄花挂满树枝,就像披上了一层的黄金甲,在绿林中脱颖而出。

一串串相思树花连着枝叶

黄花绿叶相依相偎

金灿灿的亮黄与阳光相衬

温暖人心

相思树花海到底有多美?

日报君曾拍过一个视频↓↓

资料视频

相思树是厦门人的老朋友了

相思树又名台湾相思树、相思仔。

根据《中国植物志》,相思树是常绿乔木,产于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野生或栽培,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斐济亦有分布。本种生长迅速,耐干旱,为华南地区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沿海防护林的重要树种。材质坚硬,可为车轮,桨橹及农具等用;树皮含单宁;花含芳香油,可作调香原料。

在翔安区新圩镇后埔村大伦头山上

还有一株树龄260多年的相思树

可能是目前厦门地区已知的

最古老的相思树

资料图/翔安区绿化办提供

而在厦门岛内

相思树也至少有近百年的生长历史

厦门市植物园副总工程师陈恒彬介绍,早在1922年,植物学家就在厦门岛内采集并制作了相思树标本,目前,这些标本收藏在厦门大学植物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植物标本室。

1922年采集的相思树标本。(陈恒彬 供图)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战火以及人们山上砍柴等原因,厦门岛内的山基本成了光秃秃的荒山。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厦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造林绿化行动。那时造林用的树种,以马尾松和相思树为主。

文曾路上的相思树郁郁葱葱(资料图)

狐尾山上的相思树(资料图)

这两种树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生长迅速,很快就让厦门岛披上了绿装,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改良土壤、防治自然灾害等,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据了解,目前厦门岛内山上的相思树,基本是那个年代种植的。

上李水库旁的相思树(资料图)

东渡路上的相思树花开正艳(资料图)

相思树你或许经常见到

但是关于TA的这些冷知识

你可能还没get过↓↓

相思树差点成厦门市树

1986年,厦门在评选市树时,台湾相思树得票率仅次于凤凰木,差点就当选为厦门的“市树”。

最终“市树”的投票结果:

✔凤凰木获得5484票,占总票数的51.9%;

✔台湾相思树票数达到3500多票,占33.5%。

2015年,相思树和香樟树双双成为漳州市“市树”。

相思树象征忠贞爱情

一对新人以相思树为背景拍摄婚纱照。(资料图)

相思树的花语是相思。相传,相思树为战国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和他的妻子何氏殉情后所化生。因此,人们普遍把相思树看作是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这是梁启超《台湾竹枝词》里的句子。

唐代诗人权德舆感叹:“家寄江东远,身对江西春。空见相思树,不见相思人。”

厦门人许征学也被它的美惊艳:“小路深处散黄金,多少相思忆往昔。碧挂珠黄映妖娆,只因相思不尽缘。”

真的太美了!

快带上你相思的人

一起去看相思树花海吧!

文/图 记者:吴海奎 摄影:林铭鸿 图片综合厦门日报

编辑:罗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我在达茂等你:相约大海林树赏千年古榆树

出百灵庙镇东北行7公里,有一处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的地方,这就是大海林树。环绕曲曲弯弯干涸祼露的河床,生长着众多成百上千岁的榆树,树干虽然粗糙斑驳,但是枝叶繁茂、绿荫匝地,太阳光从树冠上面照射下来,如同碎银散落在地,煞是好看!风儿吹来,树枝摇动,山沟里尽显着婀娜多姿的绿色倩影。最老的一棵榆树,周长340公分,高12米,好像一位威严而细心的族长看护着家族里的所有成员,见证着整个家族的兴衰成败历史,它用那风烛残年、老态龙钟的体形,向前来探访它的人们诉说着沧海桑田不断变迁的故事……

视频:额尔登朝鲁

编辑:苏喜艳

美编:苏喜艳

合成:苏喜艳

一审:巴 图

二审:辛澍钰

三审:黄海霞

“长寿封丘,相思青堆”

“长寿封丘,相思青堆”——中原最美爱情文化节组委会孙露

相传战国年间,封丘一带归宋国管辖。公元前318年,宋国最后一位国君康王戴偃废兄自立。宋康王坐上王位后便开始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并经常出宫巡游。一次,康王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经过青堆时,但见此地桑树环绕,景色宜人,于是游兴顿起,即在此修建行宫,这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青陵台。青陵台建成后,康王每年都会携带自己的后宫佳丽到此游玩寻欢。一年夏天,康王又驾临青陵台。欢游期间,康王不经意间在青堆附近偶遇了一名提着篮子采桑的女子。此女肌肤娇嫩,气若幽兰,说不尽的温柔可人,恍若坠入凡间的天使。康王戴偃瞬间便看呆了。康王远远地看着眼前的美貌女子,如痴如醉,魂不守舍地回到行宫。此后,康王便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似患了相思病一般。康王的宠臣为讨王欢心,经过打探,终于得知该女子是本国舍人韩凭的爱妻息氏。康王知后,喜形于色,立即传韩凭见驾,并命韩凭把息氏奉献出来。 韩凭虽然官职低微,但念念不忘夫妻间的恩恩爱爱、相敬如宾、甜蜜无比的日子和生活,哪里肯答应。见此情景,康王大为不悦,随即将韩凭投入大牢,用尽酷刑;然后又派大臣找到息氏,百般利诱,许以荣华富贵,要她进宫为妃。稳重持礼、内贤外孝的息氏闻听,气得浑身发抖,立即把来人轰了出去。色令智昏的康王岂肯罢休,立刻派人把息氏抢到青堆行宫。韩凭得知息氏被康王抢去,悲怆万分,当即拔剑自刎。康王闻听韩凭死讯,心中暗喜。 一日,康王强拖息氏同游青陵台。息氏俯视台下,突然看到不远处的韩凭新坟,泪如雨下,悲痛欲绝,纵身投台自杀。随从官员和宫女无不惊骇,急忙阻拦,不料衣裙断裂,可怜如花似玉般的息氏命丧青陵台下。康王至台下,见息氏气绝身亡,叹息不已。在失落间,突然发现息氏衣带上有一行小字:“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首赐凭合葬。”意是说:大王你想让我活着供你享乐,而我却愿为丈夫殉节。我死后,请大王开恩,让我们夫妻合葬。康王看后大怒,下令与韩凭分而葬之,使两墓相望,并嘲笑道:“寡人深知你们夫妻生前相爱,如胶似漆。死后若能两墓合在一起,寡人就不阻拦你们。”说罢,悻悻而去。不料第二天,两墓突然各生一树,10天竟合抱粗,根交于下,枝交于上,浑然一体,墓边还出现一对俊鸟,栖息树上,而又比翼双飞。千百年来,他们出双入对,飞于桑间濮上,交颈悲鸣,声声感人。宋国人闻之,皆道是韩凭夫妻的精魂,无不伤心落泪,便称其树为“相思树”,其鸟为“相思鸟”,“相思”之词便源于此。至今青陵台无存,歌谣流播犹在,其词曰: 青陵台下埋恩爱,相思树上话凄凉。

棒打鸳鸯滔天罪,千秋万代骂昏王。 有关韩凭息氏的爱情故事已在民间流传2000余载。唐朝诗人李白游青陵台时曾写《白头吟》诗一首,其中有“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的名句。其后,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吟道: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即以此说事。 以上韩凭息氏的爱情故事出自晋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明冯梦龙亦在其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四回中比较全面地叙述了韩凭与息氏的故事,明代张之象在《彤管新编》中亦有较完整记载,元杂剧《列女青陵台》、明传奇《古义记》等戏曲都对此有所表现。1979年,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现一批西汉后期简牍,其中一枚,经裘锡圭先生考证为韩凭息氏故事片断:“……书而召韩傰问之,韩傰对曰:臣取妇二日三夜去之,乐游三年不归,妇……”(详见姜生《韩凭故事考》,《安徽史学》2015年第6期)。另外《封丘县志》所载王赐魁(清康熙年间封丘知县)《贞烈祠记》中说“博稽载籍,独高韩凭之息氏,鸳冢节烈,脍炙今古”,凡到韩凭息氏故址,“每低徊不忍去”,于是修墓建祠立碑,对韩凭息氏进行“封植追崇”。更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姜生教授历时多年,以其最新研究成果《汉画韩凭故事考》,论证了承载着美好爱情的“相思树”“连理枝”“比翼鸟”的故事,就发生在封丘县留光乡的青堆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08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